第759章 凜冬

“二位,怎麼打這一仗,可有謀劃?”

張楊看向兩人,將話題轉回到最主要的方面。現在不管司徒是否有所佈局,但他們既然奉命攻打河東,肯定要想辦法打贏啊。

沒人會閒着沒事帶着大軍,跑過來圖一敗仗。

王隗眼睛一撇,看向張燕。

沒辦法,帳內作戰經驗最豐富的也就張燕一人了。從黃巾之亂,十多年了,黑山軍不僅沒有被剿滅,反而愈來愈盛,靠的就是張燕出衆的能力。

至於晉陽軍,雖然裝備最爲精良,兵卒也是精挑萬選。可一衆將校,全都是王氏心腹,沒幾個上過戰場。

張燕還沒說話,身後大將劉石就出口說道:“大帥,吾黑山將士,多擅行山林。不若翻越霍大山,避開永安,奇襲襄陵。只要下了襄陵,河東富庶之地,便在吾等兵鋒之下。而且,截斷河東與蒲子、平陽的聯絡,離石大軍輕易可下諸縣。”

劉石話還沒說完,就被張燕擺手制止,言道:“此計雖好,卻於大局無益,反而頗費時日。河東關鍵,在於安邑,在於聞喜。打不下安邑城,吾等便無法在河東立足。拿不下聞喜,吾等只有退兵一途。匈奴騎兵,騷擾劫掠尚行,攻城拔地,委實難以相倚。”

“那張徵東以爲,當如何行事?”

張楊原本聽劉石所言,心中頗有些認同。將河東戰場分割開來,周軍必然不會守蒲子、平陽等縣邑,從而兩軍對峙與一坦無餘的平原之上,更有利於騎兵作戰。如此,勝算自然大上幾分。

可現在張燕卻毫不遲疑的反駁,讓人心中以爲有更好的良策。

隨即,便聞張燕娓娓道來。

“依燕之見,周軍必然不會挺兵前出,至多在聞喜設防,以阻吾軍前路。也許,嚴顏可能會龜縮在安邑堅城內,靜待援軍抵達。所以,大可不比翻越霍大山,徑直南下即可!”

“......”

張楊眉目一怔,有些無語。

也就是說,劉石方纔所言,實屬廢話嘍~

“不會吧,嚴顏若是龜縮安邑,那河東富庶之地,盡由吾等劫掠。即便此戰不勝,吾等掠民納財而還,河東也會元氣大傷。”

王隗也不相信張燕的話,周國的將領卻是都挺穩重的。可就這樣把百餘萬百姓,十餘座膏腴縣邑棄之不顧,未免太狠了些。

張燕搖搖頭,說道:“怎麼不可能?周軍主力尚遠在涼州,關中唯有第一軍、第三軍、第六軍以及第二騎兵軍和京兆守備軍。這其中第六軍和第二騎兵軍在上郡,第三軍名存實亡,京兆守備又駐守各地。”

“別的不說,第六軍和第二騎兵軍想要支援河東,必然不敢從孟門渡口東進,只能由蒲阪進入河東。現在,想必此二軍已經在南下的路上了。所以,吾等必須要速戰速決,兵圍安邑。而後,集結主力,先行擊退周軍各路援兵。”

聞言,王隗不由點了點頭,果然打過仗就是打過仗的。這戰事還沒有發生,就已經看到了很遠。若真如劉石所言,黑山軍跋山涉水,根本來不及趕在周軍援兵前,圍困安邑。

到時候,再對峙起來,勝算就太低了。

“如果周軍彙集諸多援軍,齊齊進入河東,吾等也未必能勝。驟時,深入腹地,退之不易啊!”

張楊在腦海中勾勒了一番,頓時發現其中關鍵所在。

張燕點了下頭,默認張楊所言的缺憾。

但,沒辦法解決。

己軍進攻河東的部隊,不過三萬餘步卒,外帶上兩萬餘匈奴騎兵,全軍不過五萬人罷了。周王若是持穩,集結各軍後再支援河東,漢軍只能退避。

“那便看司徒作何打算了,若是全力取河東。朱儁帳下三萬精銳、晉陽北軍、雁門軍、大將軍帳下精騎,傾力南下,必能奪河東。”

張燕一句話,嗆得張楊丁點脾氣沒有。

衆所周知,這是不可能的!

大漢手中的兵力並不少,黑山軍、雁門軍就有五萬餘人。太尉朱儁手裡還有整編完畢的白波軍、南軍三萬人,大將軍呂布手中的幷州狼騎以及坐鎮晉陽的北軍,林林總總十一二萬之多。

說真的,爲了養活這麼多軍隊,司徒都不知道操碎了多少心。

就這,還讓狼騎這支吃糧大戶,丟到幽州那邊自己覓食呢。

真要傾國南下,莫說打仗了,糧草都是個難題。他們三萬多人,纔不過批了半年之用的糧秣。

“就且依徵東所言,待到來日,本將再上疏國朝,行之後事。”

“諾。”

張燕拱手應了一聲,風輕雲淡,似乎這場仗與其無關一般。

或者說,自己從一開始就沒看到奪取河東的契機。想要拿下河東,憑藉一區區韋氏,屬實異想天開。司徒乃智謀出衆之輩,運籌帷幄之間,又豈會看的不明白。

也許,司徒另有打算。

反正,河東這仗,肯定打不起來。

估摸着,最多也就是做做樣子,或者引蛇出洞?

想到這裡,張燕不由嘴角揚了一下。

對面的王隗,也沒說話,面色之間也毫無縝重之色。

而帳下一羣不明事理的將校,就顯得略有浮躁。依三位大將的言論,那這場仗豈不是根本打不贏了?那還打個毛線啊!

軍議不歡而散。

沒過幾日功夫,後續的糧秣輜重一到,三軍將士莫不是欣喜異常。一大批酒肉散下,底層的士卒、軍吏頓時士氣昂揚,恨不得立即南下,先敗周軍,再破安邑,建功立業。

黑山軍也得到一大批冬衣的補充,讓軍中將士,不再受寒風之擾,心中也對大漢的歸屬心增強了丁點。

但高級將校之中,卻是愈發沉悶。

隨着時間的推移,周軍做的準備也必然愈加充足。甚至,徵東將軍所預料的周軍騎兵和步卒,也距離蒲阪每日漸進。

照這樣下去,繼續呆在界休,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尤其是王隗帳下將校,本想接着攻打河東一役,展現一番,建功立業。現在倒好,一天到晚淨吹風了。

寒意漸冷,北方的局勢,也隨着天氣的變幻,讓人琢磨不清頭腦。

第874章 官衙自查第488章 無題第359章 軍旗第570章 兵臨城下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427章 緣起第577章 調查司署第301章 火力打擊第123章 皇甫嵩第869章 軍議(上)第555章 王允退兵第238章 平襄第741章 遊行示威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831章 爭城(下)第42章 服喪第933章 夜泅潛水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719章 犍爲之戰(28)第335章 席捲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787章 冬季攻勢(13)第275章 入洛第602章 重訂盟約第855章 天尚未亮第717章 犍爲之戰(26)第440章 欲圖合縱第300章 卓軍失利第469章 文坊四寶第759章 凜冬第860章 顏面盡失第112章 激戰將起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236章 蓄勢待發第623章 奇兵第333章 瘋狂的冰河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452章 炎黃貴胄之風流第362章 議陣第261章 天下共逐之第170章 美陽一戰(10)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349章 宣帝五銖錢第148章 羌軍棄隴縣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234章 迴歸冀城第54章 百里無人煙第920章 勢、力!勢力!第369章 合縱連橫(2)第277章 望風而降第96章 出兵第486章 殺於扶羅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520章 封駁之制第617章 無題第919章 抵關第310章 唐姬第142章 突圍第759章 凜冬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29章 御兵驅蠻第842章 鮮卑肆虐第702章 犍爲之戰(11)第76章 蒯良之策第320章 虢亭會戰(6)第286章 常時法令第430章 張兵伐術第819章 籌備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254章 三軍雲集第935章 攻第123章 皇甫嵩第704章 犍爲之戰(13)第653章 夜戰第146章 邊章統兵第121章 薄落谷東羌亡第262章 孟津會盟第632章 戰事酣酣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877章 無題第688章 馬超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491章 安邑之變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571章 動靜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567章 禮、家、義、存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353章 批評第19章 家第191章 獨掌軍權第163章 美陽之戰(3)第738章 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