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0章 危機始末

97年的亞洲金融危機一切禍根都埋於日本,索羅斯只不過是找準了亞洲混亂金融市場的死穴,在亞洲金融市場掀起了滔天的波瀾!

70年代後期,日本開始構建其全球供應鏈。首先從亞洲各國獲得原材料,隨後又購買廉價零部件,而將成品主要銷往美國,然後是歐洲及世界其他地區。製造業供應鏈的擴展有時又被稱爲“飛雁模式”。日本正如領頭雁,隨後是“亞洲四小龍”(韓國、臺灣、香港和新加坡),再之後是“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最後是中國大陸。只是這一系統的缺陷在於,供應鏈網絡有着美元和日元兩種貨幣標準。

日本泡沫經濟之後,到如今其經濟一直停滯不前。96年12月,股票市場跌至最低,爲7607點。某些地方的土地和不動產價格下跌超過85%。據估計,91年到96年間,日本損失財富達到1200萬億日元,接近日本1989年GDP總量的2.7倍。日本有兩個值得關注的事件:第一,儘管日元價值翻了一番,與美國間結構性經常項目順差卻沒有消失,總體上每年平均仍有500億美元。第二,在此期間幾乎沒有通貨膨脹。

日本1991年後泡沫消失帶來的通貨緊縮,產生了三種根本性的政策反應。

第一,政府資金注入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來刺激經濟。作爲1990年經合組織(OECD)成員國中財政體系最爲健康的日本,由於減稅和財政支出,每年存在着相當於GDP總量6%-7%的財政赤字,這一狀況一直持續到現在。

第二,日本同時實施了寬鬆的貨幣政策。日本銀行將利率從94年的0.5%一直逐漸降至零,從而帶來了套利外匯交易的黃金機會,外國投資者能夠以零利率的成本借到日元,並投資於高回報的資產中。最初的套利外匯交易主要投資於美國國債與公司債券。由於亞洲貨幣對美元的匯率保持穩定,卻有着較之更高的回報率,套利外匯交易在東南亞等新興市場中也越來越重要。

第三,因爲日本想刺激其經濟復甦,同時避免日元被過高估值,所以,泡沫經濟後,大量推出日元外國直接投資、銀行貸款和債券投資,包括以日元計的官方援助和貸款。正是日本銀行貸款和大量日元外流,爲東亞的經濟泡沫與隨後的金融危機創造了條件。

95年,日本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1月17日的神戶大地震;另一是3月20日到4月19日期間,日元對美元匯率在達到80∶1的峰值後開始貶值。日元貶值刺激了出口,導致日本經濟在96年有了微小的復甦。同時,日本的銀行開始利用日元走低的態勢來回收其海外貸款。由於日本錯誤地估計了經濟復甦的情況,將增值稅稅率由3%升至5%,導致脆弱的經濟再次陷入嚴重衰退。

至此,日本經濟的嚴重衰退及其脆弱的銀行體系,在外國短期貸款推動下快速膨脹的亞洲經濟及其產生資產價格的大量泡沫,全都爲1997年7月亞洲金融大廈的驟然崩塌埋下了伏筆。

關於亞洲金融危機,普遍存在兩種批評意見,均聚焦於泰國、印度尼西亞、韓國和馬來西亞四個發生危機的經濟體。第一種觀點認爲,責任在於受害者,在於其糟糕的風險管理和“裙帶資本主義”。第二種觀點則認爲,亞洲金融危機源於銀行恐慌。兩者均有一定的正確性,但大多數經濟學家不是聚焦於日本以外的亞洲國家,就是專注於日本一國,很少有人將這兩個經濟圖景放於一起研究。

亞洲金融危機之前,日本國內外的投資者,包括日本的銀行和各種對衝基金,利用外匯套利交易在東南亞國家大進大出,成爲導致金融危機爆發的重要誘因。

日元套利交易的本質是:以非常低的利息借入日元,投資於美元或者泰銖,以獲得較日元更高的利息。如果日元對美元貶值,那麼就能獲得雙重收益:利差收益和匯兌收益。

從95年開始,美國聯邦基金利率和日本銀行目標利率間的利差大約爲5%,而當時流向東南亞地區的日元海外貸款粗略估算有2600億美元。這意味着,日元外匯套利交易的平均利差收益約爲每年130億美元。而此後三年間,日元相對美元貶值了近一半,這樣2600億美元的海外貸款的平均匯兌收益爲1300億美元。保守估計,日元套利交易的投資者獲得了1690億美元的鉅額“餡餅”。

由於日元資本大量流入東南亞國家,新興市場存在“雙重錯配”的致命隱患。其一是東南亞市場“短期借入,長期投資”錯配,其二是“貸外匯(美元或者日元),投資本國貨幣”的錯配。也就是說,有一個壞的貸款人,也有一個壞的借款人,雙邊都有錯。亞洲金融危機的內在原因在於東南亞國家沒有好的國家風險管理,而日本的銀行基於自身的原因,從這個地區撤貸導致東南亞地區大部分資本外流,卻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

日本銀行業由於國內鉅額不良貸款碰到了大麻煩。問題在95年3月開始顯現。當時,東京的兩個信用合作社暴露了超過10億美元的壞賬,其中大部分是對房地產公司的貸款。而這些非常脆弱的地區性銀行和信用合作社,又通過“主銀行制度”同大的“主銀行”聯繫起來。小銀行破產時,大銀行也開始遭殃。日本經濟和日元匯率從96年開始的下跌,對整個銀行體系產生了巨大的負面影響。

由於日本銀行業50%的資本是二級資本,主要包括股票投資組合的未實現價值,因此他們要承受兩種相反的壓力。一方面,由於經濟放緩、外國投資者由於日元走弱而撤資,股價從96年開始下跌;另一方面,弱勢日元將美元貸款的日元價值提高了。這兩方面因素都減弱了日本的銀行達到8%資本充足率的能力。

要達到資本充足率要求,當時惟一的辦法就是減少海外貸款。野村綜合研究所估計,如果日元兌美元維持在140比1的水平、股市維持在15000點,那麼日本的銀行需要減少5.6萬億日元的貸款。這相當於日本GDP的11%。如果不削減國內貸款,只有大量削減在國外的貸款。日本削減對東南亞的貸款,就是金融危機的開始。

第223章教訓第8章兒時夥伴第445章重複着昨天的故事第106章坦白第281章圓滿成功第104章柳暗花明第956章 人情第377章嫁給他做新娘第442章分派任務第459章皆大歡喜第26章意外之喜第980章 上任第621章 待遇第658章 偶遇顧仲南第731章 刻意交好第574章 排練第154章 開業大吉第429章強勁上漲第203章態度第230章意想不到的結果第425章擴張第550章 拿地事宜第573章 請求第343章定心丸第775章 常委會第800章 追星一族第749章 一路綠燈第848章 上任第968章 寶貴財富第668章 時機第481章 齊世國和態度第756章 慶生第580章 隱瞞年齡第591章 裝修方案第951章 吃癟第86章福利第5章邀請第644章 楊教授第122章刁難第643章 熟人兒第863章 有所爲,有所不爲!第831章 暢言第278章年關第284章交接第119章天津大發第575章 女朋友第111章條條大路通羅馬第150章確認身份第607章 全是名牌第242章早有準備第380章大夢誰先覺第987章 非常正確第839章 堅強後盾第978章 推薦第796章 有求於人第478章 連吃再拿第49章不花錢的車票第598章 穿幫第904章 範朝陽第276章訂婚儀式第78章正式員工第948章 馬拉松式的談判第947章 一家人第889章 熱心第297外生枝第593章 偵察第538章 天平第681章 意外的驚喜第228章到底誰在說謊第23章慶祝第343章定心丸第618章 交流第943章 共商大計第901章 實際操作第287章找上門來第106章坦白第176章利好消息第759章 招標會第835章 我知道了第159章神童第285章結婚事宜第117章傳授真經第423章出手抄底第448章角度不同則結果不同第93章冬捕第730章 見面禮第153章最後衝刺第389章良好態度第206章理念第49章不花錢的車票第18章“坑”爹第657章 項目優勢第235章變通第326章三年以後第729章 心想事成第887章 追究到底第82章暗中黑手第517章 認識你很高興第508章 把老幺喝丟了第986章 生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