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六章 駱思恭請見

自四川馳援而出的秦良玉哪能想到,京師中如今坐鎮的監國王爺,居然因爲公務政務之類的事情成熟了之後,也開始惦記起了他們來。

若是秦良玉等一行川軍知道了,確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該哭還是該笑。

秦良玉高坐大馬之上,眼中散發的除了一股百戰強軍該有的銳氣之外,更是散發着一股縱橫睥睨的神色。

自己的丈夫戰死,兄弟戰死,而如今,戰爭又一次降臨。

然而,秦良玉並不畏懼戰爭,甚至希望自己可以建立更多的戰功,蔭庇子孫後代,畢竟說到底,作爲一個女將軍,秦良玉能夠想到庇護子孫的方式,自然也就是馬上建功立業。

而建奴對於久在四川之地的秦良玉而言,當然就是理所應當的異族。

殺起奢崇明這樣的土司反叛軍,秦良玉以及她的白杆軍都毫不手軟,更何況是建奴呢?

“翼明,拱明,如今我們離京師,還有多遠?”

看了看前方的兩騎,秦良玉皺眉問道。

自四川出來之後,一望無際的都是重重森林,朝着京師急行軍的秦良玉,已經無法通過自己的記憶,來判斷所處位置了。

而自己的兩個侄子,秦翼明和秦拱明,分別執掌川軍斥候二部,問詢他們,對於秦良玉而言,自然是再好也不過的選擇。

• Tтkā n• ¢O

秦翼明揮了揮手,招來幾個斥候,一番問話之後策馬馳到秦良玉身邊道:“姑母,如今我們已過曲陽了!”

輕輕的看了看手中的馬繮,秦良玉一聲長嘯道:“將士們!大軍已過曲陽,距離京師,不過區區四百餘里!”

“兩日間,即可抵達京師,以作補給!”

“衆將士,可還記得四年前,老身受封誥命,御賜二品獅袍時之榮光?”

“可還記得四年前,衆將士一同受封賜金之封賞?!”

“衆將士!可還記得老身伴隨兄長秦邦屏,血戰渾河,白桿兵百戰之下,突圍而出,然則那些沒有突圍而出的川軍將士,則是與國死戰!”

“最終戰死沙場!”

“前方四百餘里,即是京師!”

“此役,乃是天子急召,出關與建奴一決勝負!”

“將士們!可曾懼了麼?”

秦良玉老當益壯,清朗之聲,在整片森林中迴盪,而聽到了秦良玉之聲的將士們,則是暗自里加快了腳步,同時高聲呼喝迴應道:“不懼!”

聽着將士們的回覆,秦良玉嘴角上挑,高喝道:“那麼老身再說幾句!”

“將士功名馬上取,衆將士以爲,然否?”

“然也!”

“白桿兵從不懼戰,衆將士以爲,然否?”

“然也!”

“此去,一往無前,衆將士以爲,然否?!”

“然也!”

“抵達京師,衆將士留下名錄,若有戰死,汝妻兒老小,皆老身妻兒老小,吃穿用度,養老育幼,皆無憂矣,衆將士可願信否?!”

“信也!”

“衆將士既然信任老身,可敢於京中,在那魏老太監面前,與老身痛飲哉?!”

“敢也!”

“衆將士,可願隨老身赴死?!”

“我所願也!”

最後一聲的我所願也,更是整支從忠州跟隨秦良玉馳援的大軍,齊聲嘶吼。

軍心可用!白桿兵還是那支讓建奴聞風喪膽的強悍之軍!

想到這裡,秦良玉戰劍高舉,

怒喝道:“將士們!全速行軍!三日內抵達京師,半月內,抵達榆關!”

雖然說老魏太監信中說了,秦良玉此次行軍,沿途差旅驛館,皆可爲川軍補給。

然而秦良玉畢竟是百戰名將,她當然知道,這樣一來雖然可以及時的獲取補給,但是同樣的,川軍行進路線,就會暴露在別人的眼皮子底下!

而身爲一個寡婦,秦良玉對他人的防備之心,更是極強。

畢竟秦良玉見過了渾河血戰中,袁應泰嚇破了膽的那一面,也見過了戰後像是總兵李維新,像是巡撫王三善這樣的大官文人對軍人敵視的那一面。

除了自己的親族親信,秦良玉信不過任何一個人,哪怕是此時遠在山海關,甚至在昔日多番維護過自己的天啓帝,秦良玉也不信!

所以與其將川軍的行進路線暴露,秦良玉選擇了鑽入深山,在川軍熟悉的地勢中,朝着京師前行。

畢竟說到底,到了京師之後,即便是行進路線暴露了,也是無所謂的。

因爲到了那時,遼東可能都已經打成一鍋粥了!

川軍的戰鬥力,在明末的這段時間裡,已經經由無數次大戰而被世人稱道了。

當然是前線戰場上,不可或缺的一份子。

而就在備受惦記的秦良玉大軍距離北京還有四百餘里的時候,京師中唸叨秦良玉的朱由檢,卻看着面前的魏忠賢和張維賢,緩緩嘆了一口氣。

“魏公公,新城侯,其實,本王自小起,就一直在做一個夢。”

“夢中,皇兄早逝,而本王,登基爲帝。”

看了看面前二人突變的臉色,朱由檢自嘲一笑,娓娓道來。

“本王知道,或許本王說出這番話之後,也許皇兄,就不會再信任本王,甚至就連魏公公和新城侯您二位,也會想法子將本王,囚於宮中,待皇兄問罪。”

“可是本王不吐不快。”

“那夢中,大明已然天傾,民變四起,所以本王一直認爲,遼東不過小事,而如何讓大明子民,過上好日子,纔是正道。”

“所以本王在皇兄面前,纔會說出了殺盡天下貪官污吏,閹黨惡徒這樣無知且天真的話。”

“然而直到本王真的開始監國之後,本王才知道什麼叫做人心險惡,人心隔肚皮。”

“看似忠貞的那些人,寫出的卻都是悖逆之言。”

“而像是魏公公這樣,惡名滿天下的閹黨,卻是做了不少實事,爲大明的生死存續,添了一份生機。”

“江南富庶,可是納稅卻極少。”

“這錢糧,都去了哪裡?”

“在夢中,本王記得很深的一個畫面,就是本王自己吊死在了一棵樹上,自去冠冕,以發覆面。”

“可是本王是什麼性格的人,天底下,也許就沒人比本王自己更瞭解了。”

“本王,如何會做出那樣的事情來?”

“所以在本次監國之前,本王胸中刻滿了寫滿了少年意氣的救國之策。”

“可是,那些,終究是少年臆想。”

“如今本王監國,才知道皇兄辛苦,才知道皇兄,爲何會早生華髮。”

“本王,只想替皇兄分憂!”

“魏公公,新城侯,二位想要如何處置本王,本王皆聽之任之,然而本王和皇兄的志向,從來沒有變過。”

“那就是,中興大明!”

魏忠賢微微一笑,端起桌案上的一盞茶,輕輕抿了一口,點頭道:“信王殿下,你的心思,陛下也料到了,所以陛下說,信王殿下好好做好你該做的事,陛下還在,大明的天,不會變。”

一個小太監急匆匆的跑進了殿裡,行禮過後五體投地說道:“稟報信王殿下,魏都督,新城侯,錦衣衛都督駱思恭請見!”

第八十四章 皇兄,臣弟不明白第五百二十五章 騎兵攻城總得有流程第四百三十章 各方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做江湖險惡第四百六十四章 給建奴好好漲漲記性!第二百五十七章 慷慨激昂皇太極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不過,還不是打不過?第二百五十三章 百密一疏,最爲致命第四百二十二章 得見天顏,死又如何?第三百八十五章 兵馬!第一百七十章 你是何人?第二十四章 魏去病?!第二百七十六章 此乃不忠!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是哪年的刀?第四百三十四章 後怕第五百零一章 你真沒出賣我?第八十六章 遼東戰事起,萬里海波平第四百七十四章 孟子粉絲第二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四十五章 就由你,去親自撬開他的嘴吧!第五百一十二章 你快回來!孤一人承受不來!第四百二十四章 遊擊足以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太極下黑手了?第一百零三章 純臣。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劊子手!第十八章 這牌子,也摘了罷!第二百八十二章 督戰隊第二百二十七章 如何樹立典型?第五百零七章 朕不回去!第三百五十七章 躲?!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心難測第一百零六章 饞!第三百四十八章 蒙古?第三百一十八章 帶孝子莽古爾泰第一百五十章 切磋一下打一架?第三百五十九章 天啓帝的教導,制怒第三百零六章 誘餌兀庫兒!第四百一十五章 發起決戰?第二百七十八章 遼東戰略第十五章 駱家父子第一百三十章 轟他孃的?第四百零一章 爲何要救祖大壽?第三百八十九章 三通鼓畢!出城!第一百七十六章 梅開二度高經略第四十二章 回宮!且聽這虎嘯龍吟!第二百二十一章 你說能不能給幹下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是哪年的刀?第九十八章 見識一番第一百六十章 朕無敵,爾等隨意!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太極下黑手了?第一百四十三章 朕,全都要第一百三十九章 殺敵於千里之外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心難測第四百九十八章 碎!第五百三十二章 這是哪年的刀?第四百八十三章 論功行賞,你百戶跑不掉了!第九章 欺君?第四百零八章 停止追擊,大明萬勝!第四百九十四章 驅虎吞狼,開疆拓土第一百二十八章 朕要親征遼東,你怎麼看?第八十一章 歪打正着第四百九十一章 喲,林丹汗,記得本國公嗎?第二百九十二章 分兵兩路第四百七十八章 青春的熱血,是這樣子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如何樹立典型?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步外,一槍爆頭!第三百二十七章 從何而來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行,我得小心點!第二百九十五章 朕,全都要!第三百零五章 第一步,斬將!第五百零七章 朕不回去!第一百零九章 初升的朝陽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的要來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歸來的曹文詔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兵就是了第三百四十三章 怕他個甚!來!喝!第一百六十七章 龍甲,你過來。第四百一十四章 好一個天啓帝好一個燈下黑!第二十一章 恢復錦衣榮光,我輩義不容辭!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們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嗎?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個不留,斬殺殆盡!第三百四十六章 騰格里!第四百三十四章 後怕第三十九章 神威!第二百七十五章 糟了!本貝勒完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朕,是要立威的啊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個不留,斬殺殆盡!第四百三十章 各方第一百七十一章 好好伺候一下幾位建奴大爺!第四百一十一章 俯首帖耳,聽命於前第一百八十四章 京師雲涌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責第四百三十章 各方第一百九十二章 儒行第一百零二章 這孩子看來還是跑的少!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四百三十章 各方第三百三十六章 啥叫哥哥啊?第七章 朕的9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