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章 儒行

一聲脆響,在這魚肚白的天空下並沒有引起什麼太大的反響,可是伴隨着脆響聲,應聲而倒那人的倒下,以及他死不瞑目,額頭上出現的不斷往外冒出鮮血的彈孔,卻讓整個城樓下,爲之沸騰。

“殺人了!”

“官軍殺人了!”

“兄弟們!狗皇帝不把我們大同軍當人看,綁了高經略,殺了你我同袍,殺啊!”

“反了!”

“反了啊!”

聲嘶力竭的吶喊聲,在城樓下響起,孫承宗面色驟變,這突然響起的槍聲,毫無疑問打亂了孫承宗的一切佈置。

同樣的,隨着大同軍的騷亂,南北翼城的守軍,也紛紛舉起了武器,小心翼翼的提防着對面的大同軍。

不過方纔那一跪,多少讓大同軍的心氣慫了,並沒有在第一時間直接營嘯,反而瀰漫起了一種不知所措的感覺。

孫承宗抓住機會,厲喝道:“不跪者,乃是亂臣賊子!爾等也聽到了他們的悖逆之語!”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高第通敵賣國,爾等可聽清楚了!”

“老夫是誰,何等作風何等信譽,爾等也明白!”

“方纔,只是殺雞儆猴!東關城牆中似那般殺人於無形的武器,還有無數!”

“爾等,切莫自誤!”

“跪地者,仍舊視作我大明官兵!不跪者,殺無赦!”

孫承宗的一波急智,多少穩定住了一點局面,可是孫承宗太清楚了,短暫的穩定住這個局面,是沒有什麼意義的。

如果不能給出合理且足以讓人信服的理由,就這般擅自殺了大同軍中頗有威望的將官,是無法去服衆的!

可是孫承宗慌了歸慌了,然而孫承宗並沒法干預張世澤的舉動,沒有得到天啓帝進一步指示的張世澤手眼可一秒都沒有停留。

伴隨張世澤不斷扣動扳機,城樓下人心惶惶,孫承宗心中一急,將手中頭盔往身邊一個士兵手中一方,大步走下城樓。

“陛下!這是何故?大同軍眼見着都要降了,即便是有着那麼幾個刺頭,也對大局無礙。”

“陛下爲何要只是手下人,射殺那些個刺頭?”

走到朱由校身邊的孫承宗低聲疑問了起來。

兩眼瞥了一下城樓之下,朱由校看着張世澤道:“麟十三,還有四個,快點殺完!”

在這話說完之後,朱由校雙眼盯着孫承宗一字一句道:“老師,您覺着,朕此次親征的時間,會有多長?”

“或者,換個說法,你覺得,朕於此時出京,能夠離京多久?”

“軍旅中的刺頭,在大部分情況下,是好事。”

“因爲只有自己的能力足夠出挑,足夠出彩,才能在軍營中成爲刺頭而不被打死。”

“然而,他們一個兩個的,可都是不把朕放在眼裡,不把大明放在眼裡。”

“高第給他們錢糧,給他們軍餉,他們就願意和高第同流合污。”

“即便是通敵賣國,他們也在所不辭。”

“不仁不義不忠不孝,不殺了,留着幹甚?”

說完這一番話,朱由校輕笑道:“老師,如今正是以雷霆手段收攏大軍的時機,一頂通敵賣國的帽子扣過去,那些已經跪地乞降的大同軍,不會有什麼異議。”

“特別,是你宣佈了軍功爵制之後,人心,只會在你,而不會在於其他!”

孫承宗被朱由校這一連串的話說的一時語塞,旋即仔細一想,又覺得確實是這麼個道理。

“陛下,老臣魯莽,老臣這就去安穩人心,安穩軍心。”

拍了拍手,朱由校將張世澤手中的天啓銃接了過來,也完全不管孫承宗那直愣愣的眼神,拍了一下張世澤的肩膀,朱由校點頭道:“行了,麟十三,你去找麟一歸隊吧。”

“朕,隨老師上去看看!”

聽到朱由校要親自上城牆,孫承宗面色一愕,低聲說道:“陛下,您莫非是現在就想要暴露身份了?”

朱由校聳了聳肩膀,挑眉揶揄道:“如若老師不足以鎮壓大同軍,爲了避免營嘯,引起不必要的損傷,朕也只能暴露身份,連夜率大軍出關了。”

連夜率大軍出關!

聽到這幾個字,孫承宗的面色,頓時難看了起來。

身爲儒家出身的孫承宗,講究一個謀定而後動,可是如果天啓帝連夜率大軍出關,馳援袁崇煥,那麼,毫無疑問,就是臨時起意。

而且十有八九,消息也會走漏出去!

屆時可就不再是天啓帝有備在先,而是兩軍堂堂正正硬碰硬了。

然而這個鍋,孫承宗清楚,還是得自己背。

因爲自己沒有安撫好人心,甚至急智之下,都沒有將話徹底的說圓回來。

從而導致天啓帝只能隨機應變。

二人朝着城樓上走去的路途中,孫承宗突然低聲提問道:“陛下,爲何對儒生,對文人,有着這般大的敵意?”

“這個問題,老臣,在得知陛下是在有意放縱魏忠賢亂政和東林唱對臺戲的時候,就已經想問了。”

朱由校白了一眼孫承宗,笑道:“老師,你也是東林出身,袁可立也是文人儒生,你看朕,對你們的重用,對你們的保護,可有一絲不到位?”

“儒家能在泱泱華夏流傳數千年,成爲主流學說,當然不會是什麼泛泛之輩,何況,朕也是讀儒生之書長大的。”

“不是麼?”

朱由校的語氣中,帶着一絲和煦,可是孫承宗,卻從中聽出了一種刺骨的寒意。

天子對儒,沒有意見,只是對如今的儒,有意見罷了!

“老師,其實朕也有個問題,想問問你。”

“因爲你作爲大儒,儒門公認的大儒,想必可以回答朕的問題。”

孫承宗輕輕點頭,放慢了自己的腳步,低聲道:“陛下,請問。”

“老師啊,朕記得,儒家經典之一的禮記中,有一篇儒行,其中有幾句話,朕記得很清楚。”

“儒有不寶金玉,而忠信以爲寶。”

“儒有內稱不闢親,外舉不闢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不望其報。”

“儒有上不臣天子,下不事諸侯。”

“儒有不隕穫於貧賤,不充拙於富貴。”

“老師,你可否教朕。”

“爲何學着這些東西的儒生,在現在,卻大部分都成了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的功利之徒呢?”

“好好做學問,好好的讓自己變成一個有能力的人,不好麼?”

“滿肚子聖賢書,莫不是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朱由校的一連串引經據典,讓孫承宗頓時不知該如何作答爲好。

因爲天啓帝說的,是事實。

出身東林的他,太清楚如今的東林,到底是何模樣了!

看了看孫承宗青白難辨的面龐,朱由校輕笑一聲,如同質問,又如同自言自語一般輕飄飄的說道:“君子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如今數道,已經被貶斥爲末流,射御之道,亦爲所謂君子不齒。”

“這些君子,配稱君子麼?”

“這些儒生,難道真配自稱爲……儒?”

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可願陪朕釣魚?第四百七十三章 寶塔第四百八十七章 踩雷的林丹汗,氣炸的揚古利第五百零二章 我輩何懼一死哉!第一百章 商周纔多大?大明,又有多大?!第三百一十章 努爾哈赤的夢魘第四百五十九章 我特麼?第五百四十三章 大金國藥丸?第一百七十七章 這貨是個文人!文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別逃!給爺爺滾回來!第二百二十七章 如何樹立典型?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二人,都是高手!第四百七十八章 青春的熱血,是這樣子的!第五百四十六章 你們儘管死戰第四百章 遼東十三山第四百零八章 停止追擊,大明萬勝!第四百六十章 殺敵!殺敵!殺敵!第三百零六章 誘餌兀庫兒!第四百零四章 自聽天命第一百一十一章 老年人俱樂部第四百四十四章 他都已經,投降了啊!第三百一十五章 和朕合作,你配麼?第三百九十六章 鳴金收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傢伙力氣太大了!第一百八十七章 川軍已至,君備好否?第五百二十四章 就像個戰神一樣第一百零三章 純臣。第四百一十六章 人心難測第二百八十八章 騰格里第一百零三章 純臣。第二百二十四章 百姓,抉擇第三十三章 重創!第一百三十三章 臣,遵旨!第七十九章 心亂如麻第二百三十一章 拖雷後裔第二百八十七章 勸降第十七章 你想知道?我告訴你!第四百六十九章 何況儒哉?第一百一十七章 就由朕來結束。第三十六章 養虎爲患?第三百二十八章 定計謀阿敏!第九十八章 見識一番第七十章 見,無妨!第三百一十三章 阿敏出兵,天啓下山第一百二十章 天啓帝的千層套路第三百零三章 滿桂,你過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哪來的刺客!第五百三十六章 換個方向進攻!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明第一劊子手!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問號,你是否有很多朋友?第一百零七章 三百步外,一槍爆頭!第三百五十一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一百八十章 不是瞎胡搞?那就好!第四百零五章 潰!第四百六十二章 東江鎮,毛文龍第二百四十二章 狙擊之戰!第八十九章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第五百四十一章 皇太極下黑手了?第二百二十三章 不可戀戰,且殺且走!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請!第三百六十八章 勝負第一百零八章 什麼叫做江湖險惡第二百三十五章 恨不起來第三百二十四章 隨朕,入城!第六十三章 殺不殺他好?第五十五章 成國公,你知道白起麼?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兵就是了第三百六十七章 自責第四百九十三章 你看本汗該殺嗎?第三百七十六章 大漢溝第五十四章 捱罵,倒也正常第四十六章 許顯純跳反!第六十七章 朕滿意,即平冤。第三百八十八章 祖大壽等待的機會,到了!第四百三十六章 你是知道我的第三百七十章 盜匪第五百二十九章 你看這麼辦怎麼樣第五百零七章 朕不回去!第四百五十三章 這可是要用人命去填啊!第三百九十五章 轟出一個朗朗盛世!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承宗第一百一十四章 鳳隊的過去和出宮拿人。第四百四十九章 爾等伏地乞降者,不殺!第二百零二章 侵掠如火,燎原之勢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寧遠!第二百三十四章 灑家帶你見陛下!第五百二十四章 就像個戰神一樣第四十章 整軍第四百二十一章 我們現在投降,還來得及嗎?第二百七十章 陳策之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死,開新源咯!第四百五十六章 一個不留,斬殺殆盡!第六十六章 鷂兒嶺覆盤第三百七十三章 小問號,你是否有很多朋友?第一百二十二章 大網第四百九十七章 本官要隨陛下殺敵!第二百六十四章 爲百姓開路,值!第五百三十九章 事不可爲,你帶我走第四百八十章 嘴笨無所謂,鄧艾也嘴笨第二百一十五章 搗其巢穴!絕其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