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

張維賢一臉懵逼的看着朱由檢心事重重,卻又滿懷喜意的從文華殿中走了出來,一把攔住了朱由檢,絲毫不避諱邊上杵着的魏忠賢,低聲問道:“信王殿下,陛下怎麼吩咐的?”

然而朱由檢卻沒有搭理張維賢的阻攔,而是快步走到了魏忠賢面前,雙手作揖,畢恭畢敬的說道:“魏公公,小王爲之前的失禮之處,向你道歉,還請魏公公不要放在心上。”

“皇兄出征之時,還希望魏公公能夠幫扶小王,爲皇兄,看好家,守好皇兄的軍需供應線。”

看着朱由檢出來之後的這個舉動,老魏太監不由倒退兩步,同樣躬身行禮道:“信王殿下言重了,爲陛下做事,本就是老奴的本分。”

“更何況,奴婢本就是陛下的家奴,信王殿下乃是陛下兄弟,亦同樣不必向老奴道歉。”

“陛下親征,正是京中需要勠力同心,一致對外的時候,信王殿下作爲監國王爺,肩負重任,還望信王殿下到時做決定的時候,能夠多加琢磨再下決定。”

“天子,監國王爺,都有一言而天下變的能力,故而皇爺每次下令之前,都會多加斟酌,方纔做出決定。”

“就像如今,皇爺要親征遼東,滿朝文武只以爲皇爺是抱着一腔熱血,行莽夫之事。”

“然而老奴卻知道,陛下爲了此戰,佈局應當是從天啓二年任命袁可立巡撫登萊,頗有成效之時,就已經開始了。”

天啓元年,遼瀋、廣寧相繼失守,全遼淪陷在建奴鐵蹄之下,百官噤口不提以圖自保。

在這樣的情況下,袁可立回京,立馬就爲朱由校分析敵情,條陳方略,原主發現袁可立說的言之有理,而且不像某個他的本家一樣假大空,當即就一一允許,而後開始主動爲袁可立的上位鋪起了路來。

等遼東稍稍安穩一點,原主火速提拔袁可立巡撫登萊。

而袁可立也的確沒有讓原主失望,在後世很多寫明代的小說中多有提起,多有惋惜的東江,就是袁可立開創的。

天啓二年,袁可立前往遼東,天啓四年,袁可立回朝。

短短三年間,袁可立所在的登萊,成爲了在建奴兵鋒最盛之時,唯一一一個敢向建奴拔刀的大明軍鎮,甚至還屢有斬獲,收復了遼南!

在這之前,自起兵攻明以來,戰無不勝,更是打了薩爾滸之戰,攻陷席捲了全遼的努爾哈赤和他的軍隊,早已成爲了大明人人聞之色變的夢魘,大明滿朝文武,都將關門,視作了死地。

可是就是袁可立,區區一介文人,居然活生生給遼南這塊肉,從建奴的口中,奪了下來!

加上袁可立是一箇中立黨,既不屬於閹黨,也不屬於東林,更不屬於齊楚浙黨,所以即便是袁可立兩面不討好,在朝野之中屢屢遭到閹黨和東林的集體攻擊。

可是在民間,袁可立的名聲,卻完全不受朝野上的影響,詭異的極爲良好,被樹立成了一個有能力的清官典型。

朱由檢即便是極少關注朝堂,卻也聽說過袁可立的事蹟,聽着魏忠賢這一番話,朱由檢不由訝異,自己的哥哥,心思居然能夠這般綿長,居然從數年之前,就開始爲今日之事佈局。

“不是,魏公公,信王殿下,你倆在說些什麼?爲啥我老張完全聽不懂?”

張維賢終究是個武人,而且還是一直以五大三粗沒有心機的形象示人的,所以按捺不住的張維賢,立馬就強裝了一幅蒙圈的樣子,擠進了朱由檢和魏忠賢的話圈之中。

看了一眼張維賢,朱由檢低聲說道:“英國公,陛下讓小王出來之後喚你進去,小王道歉心急,一時忘了這茬。”

“還請英國公快些入殿,小王在此等候,皇兄出征之後,京師的安穩,繫於英國公之身,朝野安穩,繫於小王和魏公公之身,皇兄但有吩咐,我等三人需勠力同心,不可輕舉妄動。”

聽着朱由檢的話,本就懵逼的張維賢更加懵逼了,怎麼着這個小夥子進了一趟文華殿,出來就跟變了個人似的?

之前一路上同行過來之時,三句話離不開拉攏,五句話離不開皇帝昏聵的信王殿下,怎麼着現在給人的感覺就好像是一個皇帝的簇擁了一般?

搖了搖頭,張維賢在心裡苦笑了一聲,甭管咋樣,現在自己算是在場幾人中,唯一一個不明情況的,該跟自己當初親自背到文華殿的陛下,見上一面了。

這麼多年來,因爲當初移宮案的事兒,張維賢擔心天啓帝看到自己就會想到這個尷尬的事情,加上天啓帝放任魏忠賢擅權,亂政,動不動就殺人。

所以張維賢極少在天啓帝面前露臉,但是今天,張維賢清楚,自己不露臉已經不行了!

不久之前,自己分明看到了,那在外傳言已經被處死的成國公朱純臣,穿上了皇帝護衛的衣服,戴上了皇帝護衛的面具,隱去了自己的本身面貌和榮耀,本本分分的當着皇帝的侍衛。

要知道,朱純臣那老梆子,可是大明京圈公認的八面玲瓏老油條。

不論是東林,還是閹黨、武勳,亦或者之前的帝黨和齊楚浙黨,朱純臣都和他們維持着不錯的關係,跟哪方面都能說得上話來。

而且,京師武勳誰不知道,成國公朱純臣,最擅長投機之事!

連朱純臣都心悅誠服的屈服於天啓帝,那麼沒準,自己當初背出來的真的是個能夠中興大明的英主,而不是導致自己捱了這麼多年罵的禍害!

看了看老神在在的魏忠賢和一臉心事的朱由檢,張維賢嘆了一口氣點頭道:“那老張我這就去面聖,還望魏公公也同信王殿下一樣,在此等我一會,之後老張理當向二位賠禮道歉。”

聽着張維賢的話,魏忠賢笑着擺了擺手道:“英國公客氣了,陛下既然密召我等三人,那麼定然是對我等有安排,咱家與信王殿下在此等候英國公出來,也不是什麼大事。”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

張維賢重重一點頭,走向了文華殿的大門。

第四百四十四章 他都已經,投降了啊!第九十四章 隨朕來!第六章 居然是個武俠位面?第五百四十二章 信念第三百零二章 炸個痛快第一百零四章 朕教他天啓銃第五百零四章 不知當講不當講第六章 居然是個武俠位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意欲何爲?第一百五十八章 所有手段,儘管使來!第一百二十九章 打不過,還不是打不過?第五十九章 危機感,升起來了!第二百七十五章 糟了!本貝勒完了!第四百五十八章 不期而遇第二百零二章 侵掠如火,燎原之勢第三百五十二章 統帥的自我修養第四十章 整軍第十六章 你還是個男人麼?第四百七十五章 鄉勇?第四百八十九章 退!退!退!第四百零二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三百一十九章 沖沖衝第一百零三章 純臣。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死,開新源咯!第二百三十六章 出路難覓第一百六十九章 大本營的選址第三百五十五章 殺!第二百三十八章 讓子彈飛一會!第三百七十章 盜匪第三百七十一章 人心第二百三十章 願爲將軍,射殺飛鳥!第二百二十五章 百騎劫營曹文詔第六十三章 殺不殺他好?第六十九章 老朱我要當大明純臣!第三百四十一章 暗箭第四百二十二章 得見天顏,死又如何?第一百六十五章 民族意識第八十六章 遼東戰事起,萬里海波平第一百六十八章 孫承宗第一百九十二章 儒行第一百四十八章 甚合朕意。第四十一章 布大明武德於天下!第五十三章 老祖宗,你找我?第三百一十三章 阿敏出兵,天啓下山第二百零一章 海東青之殤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本官來晚了。第五百三十章 亂套了!第四百二十章 要麼?咱們撤?第十二章 錦衣衛!第三百二十五章 意下如何?第二百一十三章 文官不愛錢,武將不惜死。第一百六十章 朕無敵,爾等隨意!第四百一十一章 俯首帖耳,聽命於前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二人,都是高手!第一百一十八章 這傢伙力氣太大了!第五百五十章 終焉第二百六十五章 我眼熱!第三百四十一章 這個功勞,二哥你想要否?第三百九十六章 鳴金收兵第一百五十九章 此二人,都是高手!第五百二十五章 騎兵攻城總得有流程第三百七十五章 回寧遠!第一百七十章 你是何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撿了個同黨第八十九章 何須什麼賠禮道歉?第七十六章 臣弟惶恐。第四百三十九章 定計猛火第四百一十四章 好一個天啓帝好一個燈下黑!第三百八十六章 就這就這啊?第五十七章 魏公公,是不是這樣!第四百五十四章 帶着咱們的袁兵備見陛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呵,東林第四百五十九章 吳三桂:我燃了!第七十三章 找到了個李鴻基!第五百二十二章 少年意氣第五十一章 糜爛遼東第二百三十三章 灑家鳳一第六十章 人間清醒朱純臣第二百九十九章 告訴我!第九十一章 英國公,可願陪朕釣魚?第六十五章 人菜癮大土木堡戰神第三百七十二章 奪城第二百二十四章 百姓,抉擇第一百二十章 天啓帝的千層套路第四百三十六章 你是知道我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爾等看好了!第四百六十章 殺敵!殺敵!殺敵!第一百三十七章 爾等看好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換個方向進攻!第三章 口含天憲?言出法隨?第二百九十六章 你莫非以爲朕是楊鎬那廢物?第一百五十三章 呵,東林第九十六章 加錦衣衛千戶,隨朕出征遼東第三百一十章 努爾哈赤的夢魘第一章 寧遠城下見!第三百一十六章 不是自己的人,用着還是不爽第三百五十一章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第三百八十三章 給小爺下來!第四百六十二章 東江鎮,毛文龍第二百六十章 忽悠,接着忽悠,持續不斷忽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