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心肌減肥手術

第775章 心肌減肥手術

藤少奎帶着女兒,扛着大包小包行李住進綜合外科的病房,病房是三人間,還算寬敞,牀與牀之間用簾子隔開。

熱情的護士給新梅測心率、量血壓等等,小姑娘第一次來這麼大醫院,覺得很是新奇,到處張望,只是想起要花十萬塊錢,心裡就難受。

“需要陪人牀嗎?”護士忙完後問道。

病房裡只有病牀,家屬如果陪同,可以給一張陪牀,這種陪牀是摺疊的,白天可以摺疊起來集中管理,晚上領過去打開就是一張牀。

藤少奎問護士:“要收費的吧?”

“一晚三十塊錢。”護士說。

藤少奎掃視房間裡,每張牀旁配了一把椅子,可以坐椅子上睡,再說醫院有花園,有大廳,花園和大廳有很多長椅子,都可以睡,這三十塊可以省下來。

藤少奎擺擺手:“算了,不用。”

可是藤少奎立刻覺得不妥,怕女兒心裡難受,馬上改口:“來一張。”

藤少奎明白,要是自己表現得過於節儉,女娃子心思重,會多想,心裡難受。

至於手術費的缺口,藤少奎心裡也着急,絞盡腦汁想從哪裡去湊,但是這種着急不能在臉上表現出來,加重女兒思想負擔。

安頓下來後,藤少奎心裡踏實很多,省政府保安推薦的醫院,肯定錯不了。

主管醫生是當日值班的李國棟,李國棟詳細地詢問病史,進行一系列的查體,將門診檢查報告仔細閱讀,然後做好記錄。

滕新梅的診斷已經沒有疑問,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勞累後呼吸困難及胸痛十餘年;心臟主動脈瓣聽診區能聽到明顯收縮期雜音;門診檢查的證據也十分充分,主要檢查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心室和室間隔存在嚴重非對稱性肥厚。

主訴、查體和輔助檢查,三者結合,診斷非常明確。

李國棟問完病史,叮囑藤少奎不要着急,先要完成術前檢查,然後再排手術,忙完出了病房。

藤少奎讓新梅在病房休息,他跟着李國棟出了病房,來到醫生辦公室。

“李醫生——”藤少奎不知道怎麼說。

李國棟溫和地說:“你有什麼話就直說吧,我是你女兒的主管醫生,有什麼不明白的事隨時可以找我。”

藤少奎鼓起勇氣說:“李醫生,門診專家說手術費要十萬,這十萬是開刀前一次交齊嗎?”

李國棟示意藤少奎坐下:“這十萬只是大概費用,不是單純手術費,而是整個住院期間的費用,原則上術前要交齊。”

“是這樣——”藤少奎臉漲得有點紅:“李醫生,我也不瞞你,我只準備了一萬塊錢,也沒有醫保,我知道肯定不夠,我的意思是,能不能手術正常安排,錢我分期交上,我怕手術前交不上十萬塊錢。”

說着藤少奎從自己馬褂口袋掏出身份證給李國棟看:“李醫生,這是我身份證,伱可以驗驗。”

還有,藤發奎摸出一個房本:“這是我的鄉下房本,我知道不值錢,也是份擔保。”

說話的時候,藤少奎時不時瞅辦公室門口,生怕女兒跟上來。

“這樣呀!你先收起這些東西吧。”李國棟有點爲難。

不過這病人家屬挺老實,主動說明費用有缺口,作爲醫生,也很同情病人,可這畢竟是錢,自己做不了主。

“騰大叔,這樣你看行不行,你先彆着急,手術的事情,我儘量幫你安排,你的情況我會向領導彙報,你也積極去想辦法,爭取儘快湊齊,我們隨時保持溝通,怎麼樣。”李國棟只能先這樣回覆藤少奎。

“好的,那個——李醫生,費用的事情你們別跟女娃說,女娃大了,懂事早,我怕她心裡有負擔。”藤少奎難爲情地說。

李國棟點點頭:“放心吧,她還是未成年人,費用的事情,我只跟你說。”

“謝謝李醫生,我回去了。”

藤少奎很是感激醫生。

——

13篇CNS引起強震,現在還沒有任何消退的跡象,三博醫院不管那個角落,都在熱議這件事,現在連掃地的大媽大爺都知道CNS是怎麼回事。

網上也是一片熱鬧,某園上面這幾天全是有關這件事的帖子,如果有個醫療版的熱搜,這事肯定排第一。

但是楊平已經不管那麼多,他靜下心來安心工作,還是和往常一樣。

如果加上在系統空間度過的時間,楊平經歷的時間估計已經是別人的很多倍,這點事情還是能夠看淡看透。

作爲科主任,楊平每天會關注科室新收的病人,每天下午下班之前,他會瀏覽一遍電腦,將新收病人牀號抄下來,然後照着名單自己單獨去巡一遍房。

與病人多接觸,這是楊平的基本工作原則。

只有多接觸,才能獲得第一手有關病情的資料,很多東西是儀器檢查沒法反映的。

巡完房,楊平特別關注滕新梅這個病例,不僅是曹教授提前給她看過病歷資料,還因爲這個病例真的棘手。

左心室與室間隔都十分肥厚,左室流出道梗阻,左室順應性也降低。

心臟可以看成一個四缸泵,這四個缸就是左心室、右心室、左心房、右心房,它們連接幾根管道,

泵與管道構成兩套循環路線,相當於人體的“灌溉”系統。

其中左心室連接主動脈,右心房連腔靜脈,右心室連接肺動脈,左心房連接肺靜脈,這樣形成大小兩個循環。

血液被右心室泵出經肺動脈到肺部,在肺部吸取氧氣後,血液回到左心房,這是小循環,也叫肺循環。

小循環讓血液獲得氧氣,獲得氧氣的血液從左心房流到左心室。

然後從左心室泵出到主動脈,經動脈流經全身進行灌溉,將氧氣運輸給全身細胞利用,完成灌溉任務後,血液經靜脈彙集到腔靜脈,最後回到右心房。

這時的血液是缺少氧氣的,因爲氧氣已經交給細胞利用,於是血液從右心房又流到右心室,又開始獲取氧氣的小循環。

——

如此循環往復,生命不息。

這兩套循環的動力就是心臟就有節律的收縮舒張,泵出和接受血液,達到周而復始的循環。

心臟每個缸之間,缸與管道連接處的出入口,都有單向開放的活動閥門,這種單向閥門可以保證血液單向流動,而不迴流混雜。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可以理解爲心臟變得肥胖,尤其兩個心室之間的閥門最容易肥胖,心臟肥胖會帶來一系列問題,比如導致腔室管道空間狹窄,特別是在收縮期時,肥胖的室間隔突入左心室,並且二尖瓣前移與突出的室間隔相接近,更加加重流出道梗阻。

心臟泵因爲通道阻塞,無法將足夠的血液順暢地泵出,所以就出現缺血血氧的症狀。

而如果不僅僅是室間隔肥胖,連左心室也出現肥胖,就會出現舒張後空間不足,空間不足導致接受的血液體積不夠。

這樣,收集的血液數量本來就不夠,現在還因爲堵塞不能全部送出去,這就更加缺血血氧。

手術就是給肥胖的心臟減肥,打開胸腔,切開主動脈靠近心臟的部位,從主動脈切口進入,將增厚的心臟從裡面切掉一層肉,讓它變薄變瘦,以疏通阻塞的通道,擴大狹窄的空間。

這種病例,左室和室間隔都嚴重肥厚,很可能術中出現切除不足,一旦切除不足,導致手術效果差,即使暫時緩解症狀,幾年後又會復發,那時需要再來一次手術。

切除不足不行,切得太多也不行,切得太多容易造成傳導阻滯、室間隔穿孔等併發症,極有可能需要置入永久起搏器,心臟的正常搏動終生依靠機器輔助。

就像一個人減肥,減得不夠,還是胖子;減少得太厲害,皮包骨頭,走路都沒力氣,靠人用輪椅推着。

這種病例,傳統的手術方法效果肯定不太好,風險還高。

所以楊平不想再沿着傳統的路子來做手術,既然自己有條件,爲什麼不試試更好的方法,自己應該充分利用系統空間,進行積極探索,創造出一些新方法。

於是楊平開始對這方面的論文和專著進行了大量溫習,雖然以前也看過很多論文和專著,但這次是有針對性的溫習,效果會不一樣。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根據發病率推算全國有200多萬人患有該種疾病,但每年接受手術的患者不足1000例,因爲手術難度高、風險高,能做手術的醫生少,願意做手術的病人也少,很多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療。

爲什麼傳統手術難度高風險高,因爲傳統手術是打開胸腔,從主動脈進入,從主動脈切口往心室,猶如管中窺豹,看不到肥厚部位的全景,所以手術視野和操作空間嚴重不足。

楊平思考,如果發明一種切除器械,不從主動脈進入,而從心尖的部位直接進入心臟。

這樣在彩超監視下,整個左心室一覽無遺,沒有手術視野限制。

同時器械可以接觸到整個左心室內部,做到任意切割,也不存在操作空間限制。

從論文和專著來看,還真有人這麼做過,有醫生已經發明心尖穿刺消融術,從心尖穿刺,實施消融術。

如果從心尖穿刺小切口進入實施微創手術,需要考慮幾個問題,切除器械如何設計?如何切除肥厚的心肌?切除之後如何取出切下的心肌?不然這些心肌組織隨着血流會到處跑,成爲栓塞的栓子,到了大腦,就會引起腦梗塞。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器械的材質怎麼辦?

因爲手術必須由彩超引導監視,金屬器械會引起彩超圖像出現僞影,大量僞影導致圖像看不清楚,手術就沒法做。

心臟與其它空腔器官不一樣,比如胃腸可以用內鏡輔助視野,可是心臟內部不行,心臟內部填充紅色的血液,鏡頭在血液中只是一片紅色,什麼都看不到。

比如血管鏡,也只是利用球囊暫時阻斷血流,給鏡頭創作一段無血空腔。

如果是普通人要解決這些問題,沒有幾年根本不行,但是楊平有系統空間做支撐,他隨時可以做實驗,而且這種小型的實驗,對現在的楊平來說,在積分上完全沒有負擔。

在彩超監視下,從心尖部進入,切除肥厚的心肌完整帶出體外,按照這個思路去研究。

說做就做,楊平進入系統空間,他開始設計一套動力旋切系統,利用旋切刀片切取心肌,然後帶出體外。

楊平畫好圖紙,在現實中需要找工廠進行生產,耗費大量時間。在系統空間,只需要將圖紙輸入系統面板,萬能的系統會代替工廠,直接輸出器械,當然它完全按照楊平的圖紙生產,如果圖紙有問題,沒法生產,系統也會輸出障礙。

有了器械,楊平利用實驗體開始模擬手術。

剛開始完全不行,金屬器械嚴重干擾彩超圖像,根本沒法完成手術。

於是楊平改進器械材質,使用防干擾的塗層,解決彩超僞影問題之後,發現旋切完全不夠精準,達不到想切多少就切多少的目的。

楊平又改進刀片,一直將刀片改進到滿意,又發現新的問題。

切除的心肌存在碎屑,碎屑會泄露,混入心室血液,隨着血液周流全身,這些栓子是潛在的危險分子,不知道會在哪裡形成栓塞。

楊平沒有氣妥,他繼續改進器械,手術--改進——再手術--再改進-——

一直到手術器械滿意,在一個嚴重的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實驗體身上,足足切下30g心肌,全部帶出體外,沒有導致任何碎屑產生,實驗體也術後恢復良好。

可惜系統空間的實物沒有辦法帶出來,否則他直接帶出成品使用多好,爲了解決這個問題,楊平將最後那套完整的圖紙記在大腦裡。

出了系統空間,再手繪出來,交給銳行公司去製造。

將自己的想法以最快的速度實現,這也是爲什麼楊平需要自己的醫療器械公司的原因。

——

曹教授對楊平能不能做“心肌減肥”手術存在疑慮,所以格外關注滕新梅的治療方案,這是他經手收進來的病人,不能出岔子。

臨牀醫學這東西完全是一名實踐性科學,尤其是外科,必須經過千錘百煉才能夠掌握高精尖技術,楊平這樣的年輕小夥子,沒有經過這方面的專業訓練,就算髮表一百篇CNS,也跟這手術沒有關係。

但是張宗順教授說楊平一定行,三博醫院對楊平的跨專業行爲也是無條件支持。

所以曹教授也不敢隨便置言,但是暗中跟蹤這個病例是必須的,一旦有什麼苗頭,他好及時出手止損。

“楊教授,怎麼樣,這個心肌減肥手術怎麼計劃?不是太好做呀。”

曹教授找到楊平,坐下來聊聊,他每天來病房轉轉,時刻關注治療動態。

楊平心裡明白,曹教授以前是帝都阜外的專家,代表國內頂尖水平,有些東西心存疑慮也合情合理。

“開放手術確實不太好做,我準備用微創方法來解決。”

楊平如實地回答,他不可能對老教授的疑慮不理不睬。

“微創?射頻消融還是化學消融??恐怕不行吧?”

曹教授可是頂尖專家,非常清楚,不管是射頻消融還是化學消融,這種嚴重病例,肯定不行,要是用這兩種方法來處理,完全是敷衍病人。

到時候錢花完,病沒好,曹教授沒法交代。

如果這樣,他還是將病人推送到帝都阜外醫院,免得耽誤孩子。

射頻消融和化學消融是目前比較新的方法,射頻消融,在少數的幾家醫院可以做,在心電監護的指引下,使用電生理的辦法通過射頻消融,把肥厚的心肌消融掉,爭取恢復到正常的心肌厚度。

化學消融,俗稱酒精消融,主要採用無水酒精,通過冠狀動脈造影找到供應肥厚心肌的血管,在供應肥厚心肌的血管中注射無水酒精,使肥厚的心肌消融、壞死,周圍的心肌慢慢變薄,恢復到正常的狀態。這種方法就是給肥厚心肌“節食”,達到“減肥”的目的。

這兩種方法都有共同缺點,效果帶有不確定性,減肥的量無法精準控制。

“楊教授,你還是慎重一點,這個病例這麼嚴重,兩種微創方法恐怕行不通,左心室和室間隔都增厚,是正常人的好幾倍,你看,左心室流出道壓力階差高達190mmHg,非常兇險,隨時有猝死的可能,這孩子跌跌撞撞走到現在不容易。”

曹教授嚴肅地提醒,在專業技術面前,沒什麼客氣可講,而且作爲長輩,有責任提醒晚輩。

楊平知道曹教授擔心什麼,於是跟他解釋:“我準備採用的新方法,不是射頻消融,也不是化學消融,而是經心尖心肌旋切技術,屬於機械切除,從心尖進去,從內部將肥厚心肌直接切除,然後帶出體外,這樣達到打薄心肌的目的。”

“經心尖心肌旋切技術?我怎麼沒聽說過?哪個國家的技術?”

曹教授頭一次聽說這種技術,他可是阜外的大佬,帶的博士現在都是全國心臟外科的扛把子。

“曹老師,實不相瞞,這是我自己創造的技術。”楊平坦誠相告。

曹教授聽後心裡一顫:“你自己創造的新技術?有沒有經過臨牀檢驗?”

“這個暫時還沒有,不過我們可以在術前先用動物實驗,到時候曹教授一起來評估,如果符合條件,我們再進行人體手術。”楊平希望說服曹教授。

曹教授對楊平這種行爲很不認可:“楊教授,這樣不妥吧,你我都是外科醫生,應該知道一項臨牀技術,尤其外科術式,必須經過大量實驗才能進入臨牀,進入臨牀後又要經歷大量病例實踐,才能成熟,這個病例還是心臟手術,怎麼能夠這樣輕率,讓全新的手術方式直接進入臨牀?”

其實從正常的角度來說,曹教授的說法完全沒有問題。

“曹教授,這技術其實也不是沒有經過臨牀檢驗,首先從心尖部進入,完全沒問題,射頻消融已經有相關技術就是從心尖進入,至於旋切技術,無非兩個問題,控制切除的量,不能讓心臟穿孔,在彩超監視下進行,這個問題可以避免,再就是切除的心肌組織必須完整帶出體外,不要留下碎屑,形成栓子,如果這些都解決,那是不是就是一項優秀的技術?”

曹教授若有所思,理論上是這樣,但是實踐是實踐,理論是理論,要是理論上的東西都能夠做到,那還了得。

“如果真是第一例,做手術前,你必須在動物身上試驗,到時候叫我看看。”

曹教授決定,這臺手術他必須把關。

“放心,曹教授,器械過幾天就送到,我準備用豬做實驗,你點頭後,我才應用於臨牀,倫理委員會那邊還要你老點頭呢。”

“嗯!”曹教授算是同意這樣操作。

從綜合外科出來,曹教授也顧不得得罪人,爲了保險起見,決定從阜外醫院叫來自己的學生,一位心臟外科的主任醫師,一位優秀的心外科專家,不僅熟悉心肌肥厚手術,尤其在血管外科領域,在全國是頂尖存在。

名義上過來看看楊平的新技術,實際上是曹教授留的後手。

(本章完)

第114章 以家的名義第472章 聲譽與尊嚴第440章 病人的願望第827章 嚴肅!彙報成績第239章 止步山腳第127章 密恐者繞道第951章 無恥之徒第116章 金刀獎第857章 大會戰第56章 冤家路窄第208章 碰面第77章 兄弟第697章 這也是個狠人第691章 營銷第634章 綜合外科?第193章 開箱手術第50章 明天真能正常行走?第786章 進京第823章 五步與五百步第423章 骨科醫生做彩超第779章 人情第350章 勁敵第784章 我們一定可以得到他第353章 開賽第46章 危險的手術第396章 橋樑第861章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第81章 真正的秀第622章 金屬過敏的病人第284章 每年要進ICU明天開啓假期補更模式第294章 導航第759章 懸空的雙上肢第67章 華僑樓的大佬第243章第547章 誰有空誰去第683章 哪裡都不用去第478章 你是學生吧第621章 招攬人才第19章 一鳴驚人(上)第564章 不能承受之重第869章 故事很長第893章 曙光第814章 高山流水第116章 金刀獎第617章 水落石出第352章 加油第204章 愛馬仕的問題第423章 骨科醫生做彩超第485章 鞠躬致敬第156章 無盡的等待第836章 是手術還是魔術?第792章 與死神賽跑第5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上)第10章 懷疑第871章 信心第506章 一五計劃第535章 教授第287章 一份厚禮第854章 順帶把腫瘤也切了第25章 有錢人第748章 砸!狠狠地砸!第117章 不要輕易放棄第345章 藝術品第559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463章 猴子會有腰椎間盤突出嗎?第281章 代言人第330章 美國的郵件第208章 碰面第766章 超飽和攻擊第329章 我從小就愛裝逼第582章 開賽第721章 開刀戒酒?第105章 慈善手術第231章 0231章真是狂妄第502章 鳳梨酥第883章 人生贏家第603章 倒在終點第558章 石頭砸雞蛋第71章 手術把握不大?第284章 每年要進ICU第308章 一箭雙鵰第195章 極致的手速第832章 不在一個維度第944章 熄火的發動機第24章 這種採訪,要命的!第680章 大課題第932章 珍珠腸第884章 湯主任的高徒第493章 東京之夜(四)第702章第67章 華僑樓的大佬第292章 三重局第53章 準備小課第944章 熄火的發動機第810章 發幾篇CNS鍛鍊鍛鍊第37章 小兩口慢用第777章 鑽石套餐第753章 直接捐一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