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這像科室病例討論嗎?

女生這麼一說,男生明顯佔下風,好像是這麼回事,即使正常的健康豬也可以這樣短接。

爲什麼當時偉大的Fontan醫生沒有拿豬做實驗,而是直接將全新的手術方式用於病人,這個問題彷彿不好回答。

既然這個女孩已經12歲,似乎也不是急診救命的手術,完全有時間做準備。

“因爲Fontan醫生是天才,不是我們的思維可以揣測的,還是請楊教授來回答這個問題。”

“我?”

楊平完全沒有想到宋子墨高突然襲擊。

來不及讓楊平細想,全場響起掌聲,楊教授那是衆人眼中的絕對天才,只有天才才懂天才,究竟當時Fontan醫生爲什麼不買豬來做動物實驗呢?

楊平站起來,宋子墨和大家都看着他,等待他的回答。

“因爲他非常確信自己的方案,覺得根本沒必要在這上面浪費時間,在他的眼裡,每浪費一分鐘,小女孩就有一分危險-——”

宋子墨立刻鼓掌:“這種自信只有極少數人才有,其實只要想想醫學史上這些天才的行爲,我很多問題就有了答案,好吧,我們繼續——”

楊平又坐下來,這小子是逗我玩呢。

有個在讀博士舉手:“剛剛提到壓強差,體循環與肺循環有壓強差,也就是體循環的壓強大於肺循環的壓強,這樣才能保證上下腔靜脈迴流的血液能夠在這種壓強梯度下流向肺動脈,讓短接獲得成功,我很想知道,如果-——我只是說如果——肺動脈存在高壓,導致這種壓強差不存在,這種手術還能做嗎?”

宋子墨回答這個問題:

“很好,你說的這種情況就是Fontan的禁忌症,Fontan手術的根基在此,皮之不存毛將安附焉。如果肺動脈存在高壓,導致這種壓強差不存在,血液無法按照預定的方向流動,這種手術就無法實現目的,但是我們可以來解決這個困難,如何解決?”

又有一個研究生舉手,是男生,他要奪回剛剛在女生面前丟失的尊嚴。

“一般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肺動脈狹窄或者肺動脈瓣膜開放不全,我們將肺動脈擴大,或者進行瓣膜置換,這樣肺動脈高壓解除,壓力梯度形成,這種手術又有了存在的基礎,如果肺動脈高壓是其它原因引起的,我們就解決這些問題,如果無法解決,只能放棄這種術式。”

“說得很好。”

宋子墨讚許。

“Fontan醫生創造的手術方法始於治療三尖瓣閉鎖,但是不僅於此,它可以治療很多種先天性心臟病,給無數存在無法修復的心臟畸形,又無法等到心臟移植的先天性心臟病患者帶來最後的希望,可惜的是,這種方法只是一種姑息手術,無法根治疾病。”

“剛剛我們說的Fontan手術,只是一個雛形,後來隨着發展,Fontan手術形成一個術式的體系,它是很多手術的組合,遠遠比雛形要複雜,但是這些術式都遵循Fontan醫生當初的原則:心臟只負責體循環,肺循環由上下腔靜脈和肺動脈短接完成;富氧的動脈血和貧氧的靜脈血不能混合,必須分開。”

“那這個病例的手術怎麼做呢?按照標準的手術流程,分三步走!”

宋子墨在電子黑板上寫下一二三,這個病例的Fontan手術比起當年創始人的雛形手術,要複雜很多,要考慮的因素多很多。

在講課的時候,宋子墨觀察到示教室的後門不時有人陸陸續續進來,因爲已經沒有座位,他們就隨便在最後一排擠個位置站着。

因爲大家都是面向講臺,沒有人會注意後來的觀衆,但是宋子墨作爲講者,他面對這整個示教室,他清清楚楚看後面進來哪些人。

李澤會,他回到美國剛剛落地不久,從微信羣裡看到這個病例,然後他決定又買機票返回中國,要不是持有可以多次往返中國的學術交流簽證,李澤會絕不會這麼方便。

而他的師兄現在還卡在簽證,如果他的師兄知道還有這些病例,一定會哭暈在廁所。

緊接着,宋子墨看到夏書領進王院士、陳教授、辛主任,他們全部又返回三博醫院,他們也是打聽到今天綜合外科討論這個病例,所以急匆匆地在此來到三博醫院。

綜合外科的科室病例討論,居然無意之間演變成一場頂尖心臟外科專家的會議。

“其實,對於治療這個病例的Fontan手術,我們會場有一位老前輩比我更有發言權,他是我國第一個開展Fontan手術的醫生,是我國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方面的權威專家。”宋子墨決定邀請王院士來講Fontan手術,也讓大家一睹院士風采。

王院士居然站在後面,他聽出宋子墨說的是自己,趕忙擺手,有點不好意思。

如果要評上年度最沒架子的院士,那一定是王院士,他根本沒有把自己當做院士,只是當做一個普通的醫生來旁聽。

這時楊平也往後面看,看到了王院士,忙把小五叫過來,讓他給客人們安排座位。

“有請我們帝都阜外醫院的王教授!”

宋子墨鼓掌,然後走下講臺去跟王院士握手。

大家根本沒反應過來,臥槽,還有院士夾在裡面聽課,所有人的目光跟着宋子墨的目光聚焦過去,看到一個老教授,正和宋子墨握手。

有人認識,但是大多數不認識。

其實醫生的圈子很小,即使全國知名的專家,也僅僅限於同專業的醫生認識,大家畢竟一起開學術會,經常在講臺上見到專家,如果很少參加學術會的醫生,即使同專業的,照樣不認識行業內的大佬。

王院士平易近人,他一點也沒有院士架子,拿着話筒,像個普通老師,走上講臺,然後楊平上前跟他握手。

“這是院士?”

怎麼還有院士夾在裡面聽課,會場羣情激動,綜合外科真是讓人看不懂,不就是科裡的病例討論嗎,怎麼還有院士參加。

“大家安靜一下,我說兩句,其實我剛下飛機,抱歉,飛機晚點,所以遲到,我是特意過來參加你們的病例討論,這個病例呢,是我的病人。”王院士指着電子屏幕上的影像圖片。

“剛剛宋博士說我是國內最早開展Fontan手術的人,這個不假,不僅是Fontan手術,很多小兒先心病的手術我是最早開展,這方面的指南好幾版都是我主編,現在最新一版的主編是陳嶽良教授,我們其實前幾天來過三博醫院,回到帝都後聽說你們要討論這個病例,我們又飛回來。”

“題外話說的多了點,言歸正傳。”

“這個病例爲什麼沒在我們阜外做,放到三博醫院來做,很多人有疑問,其實很簡單,這個手術讓我們來做,成功率不高,讓楊教授來做,成功率要高很多,就是這麼簡單。”

“在坐的都是醫生,即使有些實習醫生,也算準醫生,不瞞大家說,以前有兩個同樣的病例,在我手裡沒有救過來,這種病例的難點除了Fontan手術本身,更難的是血管發育存在問題,血管壁的膠原纖維缺乏,彈力纖維不足,究竟什麼原因,我們還沒找到,推測與心臟畸形的有關聯,但是不管怎麼說,給手術增加了難度,而不是增加一點點。”

“失敗的兩個病例,一個死在手術檯上,打開胸腔,切斷血管後進行吻合的時候沒辦法吻,一不小心就鉤爛血管壁,好不容易手術做完,撤掉體外循環,心臟復跳後開始止血,根本止不住,爲什麼,這裡補一針,哪裡又破了,最後眼睜睜地看着孩子離去,我們無能爲力。”

“伱們年輕沒有這種感覺,到我們這個年齡,醫生當久了,多少有這種記憶,真的,那個時候真的很無助,很無奈,很絕望,作爲一個外科醫生,一個心臟外科醫生,你看着血在那裡到處冒,你沒辦法止住,是什麼感受。”

“第二個病例,已經是10年後,我們吸取了教訓,術中加入了人工血管輔助,這個病例在手術檯上沒有出問題,而是術後第三天死在重症監護室,當時我們實行急診搶救手術,打開胸腔,裡面全是血,血噴出來,因爲大血管與人工血管的縫合位置撕裂。”

“後來在家屬同意下,我們做了屍體解剖找到原因——血管吻合無法達到要求。這個病例如果沒有新的基礎理論出現之前,是不可能做手術的,爲什麼?”

“因爲,如果要手術成功,你的縫合必須維持5——7天以上,可是現實很難,基本不可能,你知道爲什麼嗎?”

“因爲這如同在肥皂泡上縫合,還要讓肥皂泡不破,這種脆化的血管一旦切斷重新縫合,對縫合的要求是人力難以做到的,這就像一個很薄的紙袋,當它是完整的時候,他可以提水不漏,還可以提很重的水,因爲應力分佈均勻。”

“當把紙袋剪成兩半,你用針線將紙袋縫合好,然後再去提水,讓他不漏水很困難。再讓它去提很重的水,更加困難,爲什麼,應力會集中在縫合處,尤其沒處縫合位置不可能做到均勻分散應力,一旦有一針承載的應力過多,紙袋就從這裡開始撕裂。”

“我說的不知道大家聽明白沒有?”

王院士停下來。

“王教授,你的意思說,如何有人可以做到理論上的完美縫合,讓吻合口所有應力均勻的按理論分佈在每一針上,那麼手術就有可能成功?”有個學生問道。

“對!這個學生聽得很認真,就是這個意思,雖然這樣不能保證手術百分之百成功,但是可以保證最大概率成功。”

“那五到七天後,爲什麼就安全了?”

研究生、規培生和實習生,剛剛還不敢開口,見到有人打頭陣,大家都思維活躍起來,發言的膽子也大起來。

“你們自己思考一下,爲什麼五天到七天的危險期過去,這個問題就減弱很多?”

有個研究生舉手。

“因爲血管斷端的吻合口已經癒合,不再是薄弱點,應力不會集中於此。”

“就是這個意思,三博醫院的學生提問很大膽,我們學習就要這樣,敢於提問,善於提問,你連提問都不敢,怎麼進步?我很喜歡這種學術氛圍,你看這麼多年輕醫生,還有學生,相互討論。我們醫院就有點僵化,發言的都是資深醫生,而且說來說去也是照本專科,只要我一說話,大家都失去質疑的能力,全是說同意。”

“我跟你們說,學術上沒有權威,你不要看我是院士,我不懂的還有很多,我不承認自己是權威,學術是沒有權威的,剛剛說的Fontan手術,發明它的Fontan醫生當時才三十多歲,也是個下級醫生,當時的權威都說-——你這個根本行不通,你就是閉門造車,胡思亂想。”

“如果學術存在權威,完蛋了,Fontan醫生就服從權威,權威說不行,那就是不行羅,還做什麼手術,那今天還有我們討論的Fontan手術嗎?學術的進一步都是從質疑所謂的權威開始。”

“我每次給博士改論文,改完後,博士說——好,老師我按您的指導去修改。”

“我心裡想,完蛋了,我的學生沒有質疑的能力,這是我的教學出問題了,我要修改你的論文,你怎麼連辯論和反駁都沒有呢,你的主見在哪裡?”

“剛剛我看到幾個男生和女生爲了豬的問題爭吵起來,聲音很大,但是全是學術辯論,這就很好,學術就要要爭論,越辯越明,不要怕爭論,正確的東西在辯論中逐步得到承認,不正確的東西在辯論中自然而然消亡了。”

王院士說完停下來,楊平第一個鼓掌,王院士真是樸素,真的一點院士的架子都沒有。

楊平認識的幾個院士裡面,王院士最沒架子,協和的樑院士最正氣,說話行事正氣凜然。自己的岳父蘇院士感覺總是一身貴氣,任何時候風度翩翩,怎麼說呢,用一句不平民的話說,身上自帶貴族氣質。

說得多好呀,科學首先就得有質疑的能力,科學就是在質疑中進步的。

所以科學是沒有權威的,權威的存在是進步的障礙。

“受這個氣氛的感染,我說得多一點,下面我給大家講一講Fontan手術的三步走吧,我儘量通俗一點,我講完,最好李澤會教授做補充,補充目前世界上有關Fontan手術的一些前沿研究,順便說一句,李澤會教授是美國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的頂尖心臟外科專家,在先心病、冠脈搭橋、瓣膜治療、心臟移植等方面建樹頗豐。”

“哇!”

全場有轉頭看後面,這位世界大牛正羞澀地向大家揮手,他也站在後面,剛剛和大家一起聽課。

這些年輕的學生們心潮澎湃,來的全是大牛,這像科室的病例討論嗎?

第246章 趕快檢查骨密度第80章 火第213章 探針恐懼症第739章 手眼分離的最高境界第5章 CT也看不到的骨折(上)第2章 中大獎第895章 截胡第103章 立竿見影第206章 金鉤銀鉤第632章 賭不賭一把?第517章 一物降一物第256章 醫療旅遊團第838章 誰讓你上臺的第452章 畫大餅第361章 評論也精彩第167章 初出茅廬第41章 魔方復原第871章 信心第543章 取針,沒那麼容易!第689章 真正的神級男人第302章 回國第445章 當年的影子第784章 我們一定可以得到他第471章 大海撈針第743章 十篇?第496章 東京之夜(七)第897章 特麼這麼面熟第945章 縫縫補補第812章 戰略定力第189章 仙女下凡第285章 生命的硬幣第237章 雙雄第3章 海姆裡克急救第211章 你,過來擡一下胳膊!第3章 海姆裡克急救第782章 久違的急診第302章 回國第24章 這種採訪,要命的!第390章 達芬奇熱舞第269章 媳婦見婆婆第354章 課題第805章 這像科室病例討論嗎?第121章 五百零四顆第870章 怎麼跑題了第407章 最高應急第942章 我就問你尷尬不第95章 八百毫升血第72章 突然休克第412章 測試第592章 徒手攀巖第一人第415章 一箭三雕第381章 鞠躬第535章 教授第373章 看手術也出汗第827章 嚴肅!第698章 最昂貴的掛號第58章 絕學第224章 熱鬧的前夜第308章 一箭雙鵰第279章 真正的高端第36章 溫暖的接力第834章 13篇CNS的勇氣第254章 念峰酒吧第500章 養家的絕活第363章 小夥子,就是強第694章 複製第619章 肝腎互換第442章 一塌糊塗第937章 氣球人第651章 謙虛美德第925章 洗腦第766章 超飽和攻擊第65章 第三擊第322章 拼圖第181章 中途換人第871章 信心第946章 原地升級第693章 花樣第108章 有我在,別怕!第769章 腦殼痛第741章 歷史總在重演第122章 大會診第42章 醫生值班室第331章 答案第787章 未免太小瞧了吧第706章 原來是同行第46章 危險的手術第151章 純粹的人第723章 注意規範學術用詞第826章 這位醫生我親自來帶教第751章 彩禮與嫁妝第180章 兩個器械護士第301章 暗算第637章 面子不是別人給的第614章 組團第900章 好在聽醫生的第830章 從閻王手裡劫人第733章 又一隻攔路虎第90章 偶遇第41章 魔方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