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3章 全國最牛院長

手術中對腫瘤組織的精準識別非常重要,否則即使將所有器官和腫瘤拿出來,也無法分辨哪些是腫瘤,哪些是正常的,哪些又是相互混雜的組織。

當然,楊平憑藉自己的豐富的解剖經驗,通過肉眼識別與手指的觸摸可以做出判斷,如果再加上CT增強掃描、PET——CT掃描的圖像記憶在腦海中,然後將這些圖片套用到實體組織上,判斷基本上八九不離十。

但不是每個醫生都是楊平,在楊平看來,如果這個手術只有自己能夠做,那就是他的失敗。

任何一個術式,只有改進方法,降低手術難度,讓手術能夠普及纔是好的手術方法,否則依靠一個醫生累死也只能做那麼多臺手術。

胰腺癌的五年生存率低於8%,90%的患者術後一年死亡。

要提高這個比率,獲得良好的生存期,楊平現在只能依靠自己高超的手術技術儘可能做到徹底切除,別無它法。

同樣一件事,可以做得很高級,也可以做得很簡單,這是技術層次的問題。

比如蓋房子,原始人用樹木茅草搭建的也是房子,現在幾百層的高樓大廈也是房子,這是建築技術層次的問題。

手術也一樣,同樣是胰腺癌手術,粗糙地切除也是手術。

像楊平這種將手術從戰略到戰術,每一個細節做到一絲不苟,也是手術。

體外切除是在整個手術計劃中屬於戰略,而戰略之下,還要有戰術,以及每一場戰鬥。

聶順娥帶來的片子是CT增強,其實已經足夠做出診斷,CT增強是胰腺最好的檢查,可以用於定位定性、鑑別診斷及分期。

但是爲進一步瞭解病情,楊平還是給她做PEC-CT,這個時候其實不是省不省錢的事情,而是儘量追求最好的效果纔是王道,不然省錢沒有任何意義,還不如不花錢,PEC-CT可以對腫瘤的轉移及全身狀況進行評價。

從PEC-CT來看,目前還在腹部轉移,沒有轉移到腦、肺等器官,說明如果能夠把手術做到一種水平,還是有希望的,治病就是這樣,能夠做到什麼程度就做到什麼程度。

腫瘤的轉移方式無非就幾種——直接浸潤、血行轉移、淋巴轉移、種植轉移,腫瘤細胞就像種子一樣,播散在哪裡,它就在哪裡生根發芽,不久就變出一堆腫瘤細胞。

斬草難以除根,這就是惡性腫瘤的大麻煩所在,誰要是能夠除根,那就是找到腫瘤的治癒方法。

楊平雖然不能夠除根,但是儘量最大限度地斬草。

爲了達到術中的腫瘤組織的識別,楊平準備使用吲哚箐綠進行熒光染色,經過這種特殊染色的腫瘤組織在肉眼下沒有什麼特殊,但是在特製的腹腔鏡或者眼鏡下,腫瘤組織可以發出綠色的熒光,與正常組織形成明顯的區別。

方法非常重要,好的方法讓工作變得更加輕鬆容易,依靠強力模式去實現目標有時候是無奈的選擇。

吲哚菁綠需要在術前注射進入血管,聶順娥的肝功能尚可,所以一般在術前3天開始注射吲哚菁綠,吲哚菁綠在血液中循環,最後與腫瘤細胞結合,而正常細胞卻不會與它結合。

楊平一邊思考,一邊用手繪圖完善自己的手術方案,力求做到每一個細節可以在腦海裡模擬一遍。

醫生辦公室,宋子墨正在收集大家的手術計劃書,收集完之後,包括他自己的那一份,一起放在辦公桌上,等待楊平的檢查。

楊平從主任辦公室出來,來到醫生辦公室,大家都坐在醫生辦公室等。

宋子墨拉一把椅子,楊平坐下。

桌子上堆滿的手術方案,楊平一份一份地看,手術方案的設計最能鍛鍊一個的人能力。

嗯,楊平慢慢地翻看,宋子墨一如既往的優秀,總是把事情做得完美無缺,這個人天生就是一個完美主義者,沒辦法。

徐志良與生俱來的學霸,什麼事情都想研究透徹,所以這兩個人的手術計劃最讓楊平滿意。

夏書是新來的,心臟外科的博士,肝膽與胰腺外科的功底還是薄弱很多,但是薄弱只是相對於宋子墨和徐志良,這兩人長期跟在楊教授身邊,耳提面命,連教材都是內部特供,這是外面任何人無法可以的,光一個解剖知識就能雄霸世界。

李國棟不錯,人很聰明,也還上進,已經初露學霸實力,雖然經驗不夠,但是手術計劃做得像模像樣。

張林小五也已經很努力,能夠寫出非常詳細的計劃,值得肯定,看來張老師和伍老師的理想不止於做一個拉鉤俠。

李民醫生是大專生,學歷低不一定能力低,但是學歷低意味着接受的教育有一定有差距,需要後面持續追趕,所以他的計劃書,即使跟張林小五還是差很多,不過楊平不在乎這個,他是特例,楊平有另外的培養方案。

不管李民是一塊玉還是一塊石頭,楊平能夠將他雕刻成藝術品,這是一定可以做到的。

楊平看完這些手術計劃之後,大家正襟危坐,等待他的批改與點評。宋子墨最自信,他覺得教授應該會表揚他。而徐志良卻毫不落下風,覺得自己除了口才,不比宋子墨差,李民醫生有點不太自信,忐忑不安。

可是楊平並沒有當場做出什麼評判,而是丟下一句:“這些都放到我這裡,等這臺手術做完之後,大家再重新寫一份交給我。”

就這?有人失望,有人覺得逃過一劫。

宋子墨本來還以爲可以獲得教授的表揚,徐志良要驗證自己是不是跟宋子墨打成平手,因爲多次輸給宋子墨,心有不甘。

但是教授這麼一句話,讓兩人所有的想法化爲泡影,好吧,術後再分高低。

張林小五逃過一劫,否則他們那手術計劃肯定挨批,總是吊在火車尾巴其實也很難受,但是他們早已習慣,接受現狀。

寧爲鳳尾,不爲雞頭,不要橫向比較,而要縱向比較,今天的自己比昨天的自己有進步,這就是兩兄弟的人生哲學。

手術還是等上幾天,除了需要提前幾天注射吲哚菁綠,還需要提前爲手術做審批。這麼大的手術,還要摘除器官,摘除一個腎是肯定的,其它器官比如胰腺,不好確定,說不定術中也可能摘除,所以這種重大、可能致殘、破壞性極大的手術,需要向醫院醫務處申請簽字並備案。

此時的醫務處的趙主任和科教處的周主任正在一起商量要事,李國棟拿着申請單找到趙主任,趙主任看到是楊平的單子,稍微一看立刻簽字。

楊教授從出道以來,好像還沒有他做不了手術,這不是趙主任的個人認識,而是三博醫院的共識。

“楊教授現在在辦公室嗎?”趙主任順便問一句。

李國棟點點頭:“剛剛還在。”

醫生有時候在哪真說不準,有時候會去門診,有時候會去急診,有時候會去手術室,反正外科醫生很難找到人。

趙主任拿起電話,直接撥通楊平的手機,確認還在辦公室,他拉着趙主任一起風風火火去找楊平商量事情。

這段時間無論是醫務處還是科教處,都是忙得不可開交,科教處的周主任現在真是愁死了,自從楊平的13篇論文爆出去之後,科教處桌子上的進修申請書堆積如山。

這些申請書國內外各地的醫院都有,除了醫生申請進修,居然還有好幾個世界頂級醫學實驗室的研究員申請學術交流。

外科研究所就那麼大地方,怎麼可能容下這麼多人,怎麼辦,周主任慌了手腳,只好來找老哥趙主任求助。

周主任這人有點軟骨病,看到老外來進修,心裡總是想搞點什麼特殊待遇,但是被夏院長和韓主任狠狠批了一通後,軟骨病稍暫時沒有發作,但是軟骨病要根治很難。

這次他比較謹慎,怕自己無形之中軟骨病症狀發作,特意來找趙主任幫忙出主意,趙主任說:水漲船高,隨着進修人數越來越多,外科研究所的原有進修制度已經不合適。

兩位主任結伴來到外科研究所,周主任把事情跟楊平說一遍,楊平對這事其實也沒有什麼好方法。

總的原則是擇優選擇,既然擇優,必定有淘汰,那麼用什麼方式呢,楊平想起來,高考其實挺公平的,雖然對高考的詬病挺多,但是絕對是最公平的選拔,只要誰也繞不開高考,那麼搞小動作就難度非常大。

楊平說道:“考試吧,我們這邊出試卷,給我買個保險箱,開考前試卷密封鎖在我保險箱裡,等到開考的時候,再去發試卷,參照高考,嚴格考試製度。”

“要設面試不?”周主任問道。

趙主任擺擺手:“本來應該設面試,但是呢?面試這玩意容易變味——算了,真要來嚴格的,就只要筆試。”

“就這麼辦,我們綜研究所出題,科教處組織考試,醫務處負責監考,考試時攝像頭全程無死角監控,我們三家派人盯着攝像頭,而且面對全院直播,考試視頻永久存檔。”楊平覺得這事很簡單。

三人對這個方式都很認同,科教處的周主任心裡頓時胸膛挺得特直,想起自己組織的考試讓那些老外屁顛屁顛地來參加,心裡就揚眉吐氣,當年自己出國進修也是通過層層考試選拔纔有機會。

原來挺直腰桿的感覺這麼好,只是監考的活交給了老趙,明顯監考的感覺更好。

“我們可以交換一下不,你們組織考試,我們監考?”周主任想跟趙主任換活。

趙主任瞪他一眼:“進修管理是你們科教處的事情,我們只是協助,就這麼定了,你們組織考試,我們負責監考。”

這麼好的差事,怎麼可能交給你,想想那場面,國內外,各種頂級醫院的醫生低頭賣力地答題,自己仰首挺胸從考場走過,那是什麼氣場,那是什麼滋味,讓你老周來點頭哈腰的,能有我老趙有氣勢?

今天楊平特別忙,送走趙主任和周主任,夏院長又打電話,說包玉樓兒子的事情,以前他的膝關節多韌帶斷裂,因爲跟楊平起衝突,楊平一直不理他。

後來包玉樓帶着老婆兒子寫道歉信送給醫院,還主動在醫院官網上公開道歉信,包玉樓還向醫院捐款設立急診救助基金,現在隔了這麼久,包玉樓纔敢小心翼翼地問夏院長:能不能麻煩楊教授高擡貴手,幫他兒子做手術。

夏院長立馬不高興:“你意思我們楊教授爲難你們?”

包玉樓立刻覺得說錯話:“誤會,誤會——我意思是,我們清楚手術難度與風險很大,還煩請楊教授幫忙試試,我們願意承擔風險。”

“那好吧,我問問楊教授才行。”

夏院長於是回頭打電話給楊平。

“楊教授,你說行,我就答服他們,你說不行,我就直接拒絕他們。”夏院長乾脆利索。

“讓他們來吧。”

也不是什麼深仇大恨,既然誠心悔過,楊平願意給他一個機會。

說實話,這種膝關節損傷想恢復運動能力,如果還想踢足球,以前全世界只有楊平可以做到,現在蘇南晨、高遠、羅伯特也可以主刀手術,但終歸楊平是原創者,是導師,包玉樓不想兒子以後殘廢,所以費盡心思想請楊平出手。

夏院長見楊平已經答應,也就回復包玉樓:“既然你們這麼積極,我們楊教授就盡力試試。”

像夏院長這種人,身處院長的位置,什麼事情都硬槓肯定是不行的,他要外圓內方,在各種關係中游刃有餘,否則這個院長也當不下來。

之前這麼多領導打電話來求情,夏院長只是一句話:“哎!我們小醫院,水平不行,醫生膽子也小,做不了這麼複雜的手術,還是讓他去帝都魔都吧!”

就算明知道這是扯淡的理由,但是對方也沒辦法,醫療上的事情,尤其手術,人家自己說做不了,你非要人上臺,誰敢負責。

現在既然楊平鬆口,夏院長又可以說:“手術難度雖然很大,風險很高,既然你們這麼積極,我們醫生只能盡力試試。”

夏院長本來就很硬氣,在人民大會堂領過獎的,怕誰,自從有了楊平之後,他更加硬氣,有時候硬氣得連自己都覺得——自己是全國最牛院長。

第499章 瞄準心臟第846章 旮旯裡如何動刀子第582章 開賽第133章 完美的縫合第296章 VR解剖圖像第262章 喜劇之王第395章 誰的帳都不買第532章 急性子院長第127章 密恐者繞道第148章 什麼關係第444章 給自己插尿管第282章 緊急送貨第31章 功夫在臺下第108章 有我在,別怕!第261章 醫鬧第208章 碰面第559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183章 沉着的葉教授第245章 新任務第518章 兇險的解剖第488章 凝血功能障礙第404章 返航第886章 打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第750章 半球大腦第141章 魔肺第887章 真相大白第393章 美雪的作業第805章 這像科室病例討論嗎?第500章 養家的絕活第873章 心中有光第436章 獨一無二第396章 橋樑第579章 上上籤第706章 原來是同行第550章 一路平推第8章 兄弟,你行不行呀?第524章 逆行第196章 臨陣磨槍(爲狼拉雪橇盟主加更1)第862章 辣椒爲什麼會辣第218章 一面之緣請假三天第725章 國際先進方法第562章 來路不明的機構第628章 聯姻第694章 複製第75章 答謝晚宴第811章 強大的體系第831章 楊教授是孫悟空第214章 烏煙瘴氣第318章 十面埋伏第342章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第906章 就差一根線頭第143章 背後的故事第132章 真誠第414章 喬丹打乒乓球第653章 慢一點吧第557章 本分第185章 好苗子第557章 本分第839章 體驗主刀第932章 珍珠腸第881章 K因子第725章 國際先進方法第911章 謝謝大哥拉一把第205章 九萬元第365章 八成第516章 信仰起立第636章 我倒想學習學習第697章 這也是個狠人第290章 拒之門外第746章 腸管是軟的,盲腸也是軟的。第872章 小腦動脈搭橋?第128章 第一個戰略陣地第792章 與死神賽跑第682章 一次成功第343章 山巔的男人第121章 五百零四顆第158章 愛,要說出口第638章 難道我是盜版的第207章 無劍勝有劍第930章 甩手老闆第96章 誰是獻血的人第656章 我戀愛了第949章 殘酷的診斷方式第560章 封殺令第205章 九萬元第379章 十五年前第455章 請求收編第840章 手術中的工程學第45章 誰的電話第839章 體驗主刀第417章 Game Over第507章 碰瓷的第826章 這位醫生我親自來帶教第639章 教學手術第242章 HSK成績呢?第127章 密恐者繞道第638章 難道我是盜版的第532章 急性子院長第408章 絕望中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