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天青雲破

唐英送回天字罐,還上了一道奏摺。

皇上雖然讓你不能補就送回來,但你要是真的只把原罐送回來,那就太不會辦事了!不過,加了三對新仿的,也得解釋一下。

唐英在奏摺裡說,皇上,我看了看,這是成窯真品,珍貴無比,而且傳世這麼長時間了,要是補釉回窯重燒,新釉老釉耐受程度不一樣,新釉沒問題,老釉可容易裂,所以我不能貿然補。但我也照着原樣,新做了三對,請皇上賞玩。

乾隆對這個回答應該是比較滿意的,御批一個“覽”字,此事就算了了。

餘耀在這邊慨嘆,蕭影卻對另一件梅瓶更感興趣,“這梅瓶,被指無價之寶,顯然是要高出元青花大罐和天字罐的,究竟會是什麼東西呢?”

“要是少見的器型,那還好說,但梅瓶卻是瓷器第一器型,幾乎哪個窯口也燒過,也沒有紋飾,很難猜。”鍾毓沉吟。

餘耀卻忽而問道,“荊軻刺秦王,我看過,是黑白圖。那成化鬥彩天字罐,也是黑白圖麼?”

“不是,天字罐是彩圖。荊軻刺秦王元青花大罐之所以是黑白圖,是因爲蘇麻離青發色特殊,很難用普通的繪畫顏料調出逼真的原色。”

“那就說明,這個梅瓶上本就沒有紋飾!”餘耀說道,“如果有紋飾,即便調不出色彩,也會用墨筆代替。”

“沒有紋飾,只可能是單色釉,我也想過,難不成是汝窯?”

“汝窯雖然珍貴,但傳世的也有幾十件,說無價之寶,似乎還是有所誇張。”餘耀擡頭看了看天,“而且,既然天字罐可以用顏料繪製,汝窯多是青釉,那種天青,還有粉青,我覺得繪畫顏料調色並不難。”

鍾毓好似明白了,“你是說,只畫輪廓,是因爲本無紋飾;不畫釉色,也是因爲調製不出?”

“火字口的這件梅瓶,我猜,可能就是天底下僅存的一件!”

餘耀說完,看向鍾毓,兩人眼神交會,異口同聲:“雨過天青雲**,者(這)般顏色作將來!”

柴窯天青釉!

柴窯,完全配得上無價之寶這四個字!

目前,還沒有發現公認的柴窯傳世瓷器。

汝窯也有天青釉,是所有窯口中,最接近“雲破天青”釉色的。但是根據歷史上的各種資料,包括一些鑑定類的專著,只有柴窯天青釉,纔是真正的“雲破天青”!

柴窯令無數瓷器愛好者心馳神往,卻始終是一個傳說。

傳說中說它,青如天、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滋潤細媚,美得不可方物。

華夏曆史上的名窯瓷器,基本上都是有實物流傳下來的,唯獨柴窯卻失傳了。

在明清的一些史料中,尚能提及柴窯。

比如不少玩家耳熟能詳的《宣德鼎彝譜》中提到,內府收藏柴、汝、官、哥、鈞、定名窯器皿。柴窯,被放在了汝官哥鈞定五大名窯之前。《宣德鼎彝譜》的可信性是很高的,這說明,明代宣德年間,皇宮內府是藏有柴窯的。

在清代,能被確鑿認定的,主要是乾隆的詩,含有柴窯的有四首,詠碗的兩首,詠枕的兩首。不過,乾隆有過把汝窯當成鈞窯的光輝經歷,這可信度恐怕得打點兒折扣。

清代民間的一些筆記也曾記錄過柴窯,但可信度就更小了。

到了民國年間,還有一些傳聞,但也只是傳聞,無從稽考。比如琉璃廠發現過柴窯殘片,還被磨成了三寸圓形;比如幫着袁世凱燒製洪憲瓷的大管家郭葆昌,曾經用一處大宅、數十畝良田作爲代價拿下過一件柴窯。

到了今天,並沒有任何一件公認的傳世柴窯器出現。

倭國曾經展出過一件百合花瓶殘器,據說是明代皇帝回贈給幕府將軍的禮物,號稱這是目前存世的唯一一件柴窯器。

但是很多人不信。

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餘耀是不信。

可火字口的這件梅瓶,餘耀雖然未曾謀面,甚至沒有見過實物圖片,只是根據一個手繪的輪廓猜測,他卻信了。

這應該就是一件柴窯天青釉梅瓶!

瓷器中說到柴窯,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用木柴作爲燃料的瓷窯。還有,當然就是這個專屬的“柴窯”。

柴窯,是五代時期後周皇帝柴榮的御窯,柴窯天青釉,也是他主持創制的。

柴榮這個皇帝,還是比較有才能的,可惜英年早逝。他駕崩後,太子年幼,他曾經的義弟趙匡胤,在陳橋驛黃袍加身,北宋取代後周。不過,趙家對柴家還算不錯,一直養着,世襲罔替。水滸裡的柴進柴大官人,就是按照柴榮後代來描述的。

柴榮有個很大的愛好,那就是研究礦土,燒製瓷器。皇帝一旦有了愛好,而且孜孜以求,那各種便利條件太多了,必然會成就相當高的專業水平。比如宋徽宗趙佶的書畫,創出了瘦金體;比如明熹宗朱由校的木工,創出了可以摺疊移動的大牀。

而柴榮,則大筆一揮:雨過天青雲**,者般顏色作將來!

柴窯天青釉橫空出世,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凌駕於所有單色釉瓷器之上,笑傲千年。

見餘耀和鍾毓兩人異口同聲說出,蕭影倒抽一口冷氣,“單單只是火字口的這件柴窯,就是無價之寶,那所有的這批重器珍玩,豈不是真成了半壁江山?”

鍾毓嘴角微微一動,“可惜,只是猜測,終究是不見實物。而且,其他字口和大掌眼的東西,我也不知。”

餘耀想了想,“東江省博物館的那件太顛方鼎是許太炎先生送出的,這一件,莫非原先也在秘藏名單中?”

“這就不好說了。”鍾毓接口,“我猜測,集中秘藏,也是無奈之舉,肯定是本想安全穩妥轉移,卻發現很難實現。畢竟,當時倭寇已開始全面侵略,光是漢奸的耳目就很難避開。”

“難不成,就是因爲這件太顛方鼎轉移的時候差點兒出事兒,才導致了秘藏計劃?”

“出事兒?”鍾毓和蕭影都是面露疑惑,“這件太顛方鼎不是一直好好的在華夏麼?”

第39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42章 鬼市鍾馗第398章 吃仙丹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508章 帶瓶來,琺琅彩!第562章 黃地青花,賭不賭第411章 班門弄斧第785章 分析,試船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鎮紙第84章 大掌眼第332章 唐畫,半印第39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462章 大功告成第755章 賠了夫人又折璽第403章 挨千刀第572章 錯金,錯金第646章 仁者無敵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415章 天工第162章 到底是不是個局第451章 青銅病第41章 影青第216章 白奇楠第459章 真鼎現身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466章 各自佈局第602章 小鏡天第799章 會長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783章 還賬第399章 翡翠店裡買瓷器第246章 貨賣與識家第456章 奉驚鯢以定陵第444章 三球五行第558章 農家院裡有大佛第515章 你是不是在查鬼眼門?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153章 蝕花肉紅石髓珠(求首訂)第625章 自暖杯第695章 深不可測第488章 印章猶在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542章 搭個香爐也是漏兒第12章 被退貨的玉舞人第516章 功大於過,過猶不及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299章 白毫光第312章 我有燈架(爲長老影子沒有夢加更)第66章 大壽金胎第662章 也盯上了?第503章 未雨綢繆第778章 車船問題第628章 賣畫還是買酒第400章 永樂甜白第249章 西遊記,磁州窯第601章 憋寶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792章 大事初成第679章 通話第178章 踏破鐵鞋無覓處第576章 戰國紅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401章 飛鏢扎地圖,海黃紫油梨第278章 最難仿的古玉第207章 九月初三第365章 橋頭劫第506章 不止一個操盤手第195章 突發奇想第222章 線軲轆,無擋尊第664章 預展之前第442章 三合一第78章 筒子錢不得不解釋幾句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666章 非拍品第234章 英雄合巹杯第272章 九鼎堂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39章 殺豬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296章 氣氛第399章 翡翠店裡買瓷器第80章 金頂香爐第617章 彩漆戧金銀錠盒第775章 滕昆吾來電第636章 又一幅第482章 小院尋訪第424章 額外條件第754章 八徵耄念之寶第429章 赴泉城,小合計第770章 援手第705章 子母劍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763章 嘉禾壹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