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影青

“待會兒我聯繫一下,正好明天我們不是要逛市場麼?看看順道見一面······”

老黃還沒說的完,就被餘耀和老周異口同聲地打斷了:

“盧記瓷行?”

接着,濮傑也跑到了門口,“盧記瓷行?”

“盧記瓷行很有名麼?”老黃一臉詫異,“好像你們都知道的樣子。”

“來來來,看看盧記瓷行的拳頭產品。”濮傑將老黃領到了房間裡。

老黃帶着一臉疑惑進了房間,直到仔細看了這件粉彩橄欖瓶,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你在這盧記瓷行被殺······”後面那個字兒沒說出來,轉而尷尬一笑,“看來這盧記瓷行不靠譜啊!”

雖然老黃不能完全確定真假,但洪憲瓷畢竟少得可憐,再加上濮傑的口氣,也知道是被宰了。

“靠不靠譜的,既然有人介紹,你打電話約約唄,明天去會會這位盧老闆。”餘耀說道。

老黃點點頭,“行,只要你陪我去,我心裡就有底。”

晚上餘耀做東,請四人在瓷都的一處大酒樓搓了一頓,完事兒都早早休息了。

第二點四點,四人就起牀了。週一,晨光路古玩市場有鬼市,一般四點來鍾就開了。

酒店就在市場附近,四人步行着過去。先在臨街的早餐鋪子裡各自吃了碗牛雜粉,隨後纔來到晨光路古玩市場高大的牌樓前。

牌樓下方就是市場入口,一條長街兩側已經鱗次櫛比擺上了攤子。市場裡不止這一條街,但都不寬。

此時周圍一片寂靜,但是市場裡卻已經燈光閃亮。有路燈的燈光,有廣告燈箱的燈光,還有擺好的攤子上支起的簡易檯燈的燈光。逛攤的人,基本上也都人手一個手電筒。

“好傢伙!鬼市鬼市,原來都是黑燈瞎火的,現在是一閃一閃亮晶晶啊。”老周嘆了一句。

雖說這些燈光不至於照得市場一片通明,但交易肯定不是在幽幽暗暗反反覆覆中追問了。

“與時俱進嘛!”老黃道,“以前的鬼市,那真是見不得光的,現在就是個交易環境罷了!”

鬼市這個詞兒的來源,說法不一,總之都和見不得光沾邊。

這裡面,有來歷不明的東西,比如盜墓來的鬼貨,偷搶來的賊貨,所以才選擇天不亮的時候交易,完事兒之後一拍兩散,誰也不認識誰。

還有,清末民初,京城有不少皇室貴族的紈絝子弟,拿着家裡的好玩意兒出來賣錢;也有家道中落,本來體面的爺們兒落魄了,變賣古玩換取酒食。

這些也都不願讓人看清真面目,在鬼市上最合適。

到了今天,鬼市沒那麼多事兒了,基本就是提前開場的古玩集市,借用鬼市的名頭和天不亮的環境,有個噱頭而已。

不過,這裡面,也有奸商趁機出手贗品,藉機矇混;因爲燈光畢竟比不了大太陽,而且也不算是十分明亮。

晨光路的鬼市,也不是隻在凌晨這段時間開,會一直延續到將近中午。每週一的這大半天時間,是市場裡最熱鬧的。有些攤主會積攢一週的貨,專等這一天來倒騰。

逛鬼市的,有玩家,有商販,有陶瓷學院的學生。甚至還有來玩的遊客,雖然一竅不通,全當湊熱鬧了。

他們四個走進鬼市,時間已經是四點半了。天挺涼,老周和老黃年紀大了,火力不足,不時用手搓搓臉蛋子。

拉貨的三輪車的喇叭聲,來來往往的人聲,路燈之下流動早點車上蒸騰的熱氣,都讓這個鬼市顯得一點兒都不“鬼”。

街上還有專門賣手電筒的攤子,四個人之前也沒備下,順手各買了一個。

“夠熱鬧的。”濮傑付錢的時候隨口說了一句。

“比不了以前了,這幾年古玩市場低迷。”不過二十來歲的攤主撇嘴道,“沒辦法,你們聽聽,就連逛燈的遊客都相互嘀咕:千萬別信攤子上有真東西啊!”

餘耀笑道,“這麼多貨源,我還就不信一件真的都沒有!”

“那是。”攤主居然豎起大拇指,“一聽這話的底氣,就知道你是個行家。”

四人時合時分,慢慢逛着。不過,連逛幾個攤子,餘耀也沒發現閤眼的東西。

直到逛了大半條街,纔在一個地中海髮型漢子的攤子上發現了一隻影青小瓷碗,瞅着竟像是南宋的東西。

影青,還有人叫映青,不管哪一種,不難看出,都有點兒發亮的意思。

影青瓷,宋代的時候是饒州窯出的東西。饒州窯,窯址其實就在瓷都。

元代的浮樑瓷局、明清的御窯廠,這是很多人耳熟能詳的。但實際上,瓷都早就有窯口了,大致可以追溯到東漢,不過都是粗瓷;直到北宋,才正式出現饒州窯,開始燒造影青瓷。

宋代的時候,華夏的瓷器主要就是青瓷和白瓷;這影青瓷的名兒,是後來有的,當時叫青白瓷。這種青白色,還微微有點兒發藍。

影青瓷還有個特點,就是胎體非常緻密輕薄。這和瓷都出產高嶺土有關,如此優質的瓷土,在華夏可謂獨一份。《天工開物》評價影青瓷是“素肌玉骨”。

影青瓷在整個宋代,出產量很大。而且很多玩瓷器的都知道,影青瓷的出現,直接“狙擊”了華夏古代的另一種東西,使其產業就此停滯。

這種東西就是玻璃。

玻璃在華夏出現的歷史其實是很早的,春秋戰國就有了,漢唐也很繁盛。逛博物館見過玻璃器的,會發現那些時候玻璃瓶子玻璃杯的都有,比現代工藝差不了多少。

可是爲什麼宋代就斷檔了呢?就是因爲大量出現了緻密輕薄的影青瓷。

大致可以比較一下,首先瓷器相對比玻璃韌,沒那麼容易炸容易碎。再者,玻璃導熱比瓷器厲害,你倒一杯熱茶,玻璃杯子燙手的時候,瓷器還溫乎着。最後,是非常現實的原因,影青瓷的成本比玻璃低。

就這樣,在宋代影青瓷就把玻璃器送上了“斷頭臺”。宋代一斷,元明清也沒續上。清代雖然生產了一些,但不是實用器,以觀賞用的彩色琉璃爲主。

產量大,纔能有這種效果。不過,所謂產量大,只是在當時;南宋饒州窯的影青瓷能完整傳到今天的,也剩不了多少。

攤子上的這隻小碗,如果是南宋真品,那價值必不會低。

餘耀伸手抓了起來,剛開始細看,地中海髮型的攤主就開口了,“你看歸看,先說好不吵吵啊,這是給鍾哥留的,他看不上才能往外出。”

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346章 劃重點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22章 趙公明第103章 跟我一起見館長第669章 舉重若輕第641章 象雄九眼第609章 刷漆的長案第221章 熔鍊古今,清代第一第587章 符與圖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635章 鋪墊第113章 真正的傳承第316章 林豐草的倉庫第590章 黃貓脖掛白玉墜第500章 福滿倉的高足杯第32章 郎世寧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146章 定器有芒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17章 筆跡第582章 仙猿聽禪第349章 俗體字,風化紋第378章 我哪是什麼行家第117章 宣德爐,風磨銅第318章 峰迴路轉第778章 車船問題第608章 收破爛的和收古玩的第548章 壺能倒流,盒要單買第408章 一半海水,一半火焰第341章 接二連三第765章 如此熟坑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11章 買的不如賣的精第566章 小宋自造香爐第586章 謝禮第204章 遼白雞腿瓶又得發單章,無語第781章 我說真的,它就是真的!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703章 煞氣第10章 引魚上鉤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101章 盛氣凌人的專家第470章 江州第一眼第673章 火字口補遺第150章 諸葛紫毫第242章 重大歷史發現第535章 故宮五線第756章 如果第697章 南斗六星第216章 白奇楠第752章 一時僵局第676章 半路殺出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784章 費盡思量,狡兔三窟第750章 終於找到了!第248章 留電話,琉璃廠第124章 老鄰居第580章 結界,地窟第448章 道義和良知第717章 說穿了還是一筆交易第585章 大論辯不得不解釋幾句第343章 傅青主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325章 唐墓四俑第489章 互未見貨,對口空談第107章 鬥寶第588章 小歇息,玉對子第205章 好心第75章 荊軻刺秦王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252章 大司農司第287章 三幅仿畫皆出一人之手第416章 我並沒有答應要幫你第530章 收冊頁,辦留學第688章 一億以下都是漏兒第49章 立太子,祭天用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59章 失態的鐘毓第459章 真鼎現身第437章 兩個保險箱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211章 春水秋山,漏不好撿第766章 結交第417章 真假參半第21章 崇禎官窯第500章 福滿倉的高足杯第246章 貨賣與識家第686章 多思無益第326章 佛龕第313章 李大嘴第312章 我有燈架(爲長老影子沒有夢加更)第16章 竄貨場第293章 高手若是在譚家第208章 琴棋書畫第582章 仙猿聽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