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藍戳

餘耀說敲碎埋掉,是明清時期御窯廠的規矩,燒造的官窯器,若是出窯之後不合格,或者其他原因不能用了,都是要被敲碎埋掉的。

所以,如今在瓷都乃至周邊,地下仍埋有大量的官窯瓷片,因爲施工挖出來是常事兒。而且,有不少專門幹這個的,甚至在御窯廠原址周邊租了院子,打地道專門挖瓷片。

老周琢磨了一會兒之後,沉吟着開了口:

“當時皇權鬥爭很激烈,這東西燒出來,萬一運出御窯廠,就在瓷都附近,又被反對勢力派人偷走、搶走或者設計弄走什麼的,而且機緣巧合沒毀掉,這個不是沒有可能。”

濮傑卻對他們反覆推敲不以爲意,“這都不用琢磨。這攤主又不是自己挖出來的!你們想想,好幾百年過去了,誰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兒?就算是入了京城,用了,以後幾百年機緣巧合,流出皇宮,在民間兜兜轉轉,最後又到瓷都來了,這個不也可能?”

老黃點點頭,“只要年份和工藝到位,配合這個款兒,是可以認定的。至於出現在哪裡,歷史上的事兒,誰也說不清。實在不行,可以去做個碳十四或者熱釋光檢測什麼的。”

餘耀提了提手中的袋子,微微擡頭,一臉自信,“不必,我覺得沒問題。而且這路東西,我也不會輕易出手。”

他現在不算有錢,可出手了幾件東西之後,暫時也不太缺錢,有好東西,是可以留一留的。

特別是這件香爐,這輩子也未必能碰到類似的第二件。

雖說只是餘耀撿了漏兒,可他們三個也漲了見識,又是一起來的,也都挺高興,一時間說說笑笑繼續逛攤子。

天色大亮了,市場裡的人卻慢慢少了點兒。走了的,大多是老客,就願意趕天不亮的氛圍。

老黃比他們多個想法,對於瓷片攤子更加留意一些,之前看了幾個,雖然也有不少真品,但總體都不太滿意。

所以,又發現了一個比較大的攤子之後,他直接就上去了。

這攤子佔了常規的兩個攤位,瓷片的種類比較多,而且單色釉的東西不少。老黃是琢磨着想想試試瓷片鑲嵌,做掛屏出售,所以對單色釉的瓷片更上心。因爲若是青花或者釉上彩什麼的,做掛屏花花綠綠的未必好看。

餘耀對瓷片不是很感興趣,不過這會兒也有點兒累,站在一邊看了看。老周和濮傑也不感興趣,跑到附近的攤子上看了起來。

這個瓷片攤子有兩人守着,年紀大的五十多,年紀小的二十多,瞅着眉眼有幾分相似,像是爺倆兒。

果然,老黃聊了幾句,期間聽年紀小的叫了年紀大的一聲“爸”。

“小兄弟。”餘耀正看着,聽到有人招呼,一看原來是攤主趙海生,老趙,就是擺影青小碗那個。

“誒?老趙,你這收攤了?”

“沒有,我老婆來送飯,我吃完了,她看着攤子呢,我這也插空轉轉。你怎麼不逛了?這是收着好東西了?”老趙指了指餘耀手裡的袋子。

“嗐,瞎拿一件。”餘耀努了努嘴,“我和朋友一起來的,他正在看瓷片呢。我稍緩緩。”說着,單手摸出煙盒,遞煙給老趙。

老趙接過,很懂規矩地沒追問餘耀手裡的東西,看了看攤子,略略壓低聲音,“我剛纔還沒注意。原來是藍戳的攤子,他的瓷片地道,研究二十年了。”

“那真是不短了!人家燕京那位叫片兒白,他這是片兒藍啊。不過,這名字有點兒怪。”

老趙一樂,“藍戳不是他本名兒,他姓徐,叫徐富貴。”

老趙一說這個,好像就有點兒繃不住,一看餘耀沒有轉題的意思,竟接着小聲講了起來。

二十多年前,藍戳還是個瓷都郊縣的莊稼漢。因爲家裡困難,老琢磨着乾點兒別的能多個進項。那時候瓷都的古玩市場剛剛開始興盛,他認識的一個鄰村的老表入了行,在附近挨村收貨,攢着不定期跑到瓷都的古玩集市上去賣。

有一回,他跟着跑了一趟,眼見着這老表擺出來一個十幾塊錢收的盤子,結果竟然上千塊錢賣了。好傢伙,比搶錢還快!

但是他小學二年級都沒上完,大字兒不識幾個,旁的也沒記住,就記住瓶底的款兒了,藍的,圓的。

其實,那老表還不錯,回來的路上提點了他兩句,告訴他那個盤子上是清代的官窯款兒。這瓷器也分年代,分官窯民窯,往往官窯更值錢。要學瓷器,最好先學學款兒,什麼圓的方的,篆書楷書。

可他的腦子裡,光記着有這藍色的戳兒就值錢了。而且如醍醐灌頂般自己活絡開了,老瓷器還不好找麼?不過,平時就是見不到這種“藍戳”。

晚上回家,喝了二兩小酒,他眯着眼睛一琢磨,突然想起一個沒出五服的堂哥!這個堂哥是屠宰場的,那白條豬身上,不也蓋着“藍戳”麼?這不就是“官窯款兒”麼?

於是,他就從村裡找了兩個看着挺老的罐子,找了堂哥,在罐底蓋了倆藍戳。不過,這是檢驗章,上面是年月日和檢驗合格的字樣。

他卻不想這個,自以爲找到了發財的門路,也沒找那個老表商量,又劃拉了幾件老銅鎖、老鏡框啥的,直接就奔市場擺攤去了。

結果,當天他成了市場上最大的笑話,滿街的人都在講這個。人家也不知道他叫啥名兒,“藍戳”這個外號就傳開了。

碰巧,那天逛市場的,有個陶瓷學院的老教授,心地好,坐在他攤子前聊了幾句,指點了一番。告訴他官窯款兒太多了,這個且得好好研究。而且根據他的情況,識字不多,可以先從瓷片開始研究,胎質,釉色,畫片,慢慢學,熟能生巧。

當天他被逛攤的臊了個徹底,就這個老教授推心置腹,沒把他當傻子看。回去之後,他憋了一口氣,也記住了研究瓷片。

那時候,瓷片不值錢,他研究起來也沒什麼花銷。同時,也開始學習各種官窯字體和陶瓷史。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二十年的光景過去,到現在,誰也想不到,一個原本大字不識幾個莊稼漢,在瓷器上的造詣已經不是那些個所謂的磚家能比的了。

他現在也在古玩市場開了店。不過,依然對瓷片情有獨鍾,哪怕利潤不算太高,但一直不曾放手瓷片生意。

餘耀聽完,心說,這藍戳,可比那個盧記瓷行靠譜多了,應該建議下老黃和他長期合作!

第441章 空缺的傳人,未知的密碼第604章 老井第218章 不打不相識第452章 粉鏽如疫第730章 洞府第243章 譚家第437章 兩個保險箱第319章 面授機宜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385章 批判地繼承第471章 假賽真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334章 我真想會會他啊第41章 影青第447章 不明山谷,傳人將聚第188章 闊叔和二小姐第739章 飛熊坐騎第709章 扶助第22章 趙公明第166章 這種把戲,我不想再玩了第374章 半路出家第682章 貫虹第752章 一時僵局第281章 黑色妖姬第481章 靳伯聲第26章 臭流氓第527章 造假集團第43章 超級保鏢闖瓷都第654章 星空圖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475章 三個議題第255章 石渠寶笈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432章 四大高手會“觀音”第116章 金字口重器第340章 謝謝你的理解第218章 不打不相識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260章 秦陵地宮第47章 一水兒汝窯第226章 猛獁象 披毛犀第367章 隔壁老王的玉佩第748章 林中見陣第247章 唐八棱第649章 底託落款第675章 臺盞開拍第113章 真正的傳承第727章 又見玉牌,只是半塊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706章 天子三劍,有二合一第256章 書店裡的奶油男第644章 百寶鑲嵌大師第105章 氣韻第190章 天珠落定,留意鎮紙第657章 畫中玄機第517章 筆跡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391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65章 彈弓刻痕(求收藏)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774章 有的人死了,他還活着第256章 書店裡的奶油男第493章 辨物,認人第202章 沒想到你女朋友這麼漂亮第207章 九月初三第498章 漿胎,鎏金第21章 崇禎官窯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779章 兵分兩路第780章 前路未卜第42章 鬼市鍾馗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497章 八棱梅瓶,看着稀鬆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614章 吃癟的濮傑第280章 掛屏上的寶塔第223章 開門紅第796章 萊布卡圖第561章 哪兒都能碰到他第580章 結界,地窟第516章 功大於過,過猶不及第27章 管殺又管埋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577章 下三濫的後賬第545章 終於撿漏了第310章 放漏第729章 雪山老僧第17章 江岸翠峰圖第767章 內畫壺,李蓮英第371章 康定情歌第575章 瑪瑙杯,糊弄誰?第209章 特聘專家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790章 昭陵六駿,謝流齋第769章 接盤第685章 兩兩勾連,三足鼎立第349章 俗體字,風化紋第693章 會面圓明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