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兔子當皇帝

所以,這尊乾隆宮廷鎏金財寶天王造像,內行在判定爲真之後,根據金色就能知道是晚期而非早期。

不過,餘耀一看這老先生是個行家,而且擺在店裡顯著位置,價格上估計很難有什麼便宜。

但他既然開口了,餘耀便就應着問了一句:“倒是不知多少才能請得動?”

“五百八十萬港幣。”老先生看了看餘耀,“這麼完美的品相,我就不多說了,可遇不可求。”

他說的是實話,這種品相確實不好碰,不過價兒也是行價,餘耀若不想收藏,還是不會出手。

“我知道了,謝謝老先生。”

老先生聽了餘耀不置可否的話,便也清楚他不會請了。不過,他已認定這個年輕人眼力不俗,所以依然很客氣。

“你喜歡哪一類東西呢?我這裡以金銅造像爲主,還有少部分瓷器和玉器,沒有其他的品類。”

“我喜歡價格合適的東西。”餘耀笑笑,“老先生的眼力很高,我怕是不太容易出手了。”

老先生微微一笑,“要都像你這樣,我的生意就沒法做了!”

正在此時,沈歌喚了一聲餘耀,“來看看呀!”

餘耀衝老先生點點頭,走上前去,老先生略略猶豫,也跟上去了。後生仔一見老先生也過來了,不由退後了兩步。

沈歌看的是一件描金粉彩燈籠瓶。

燈籠瓶,一聽這名字,就知道像個燈籠。圓圈口,頸微束,肚子是長圓筒,不似燈籠那麼圓,圈足。

圈口和一對螭龍耳都整體描金;頸、肩則是霽藍描金纏枝紋,圈足則是霽藍描金回紋。

腹部是粉彩畫片,畫片很有意思,想必沈歌關注的就是這個。

畫片上,背景是金鑾寶殿,而龍椅上,坐的卻不是人,而是兔子。一般民間喜歡叫兔兒爺。

兔兒爺的穿戴和皇帝一樣,皇冠龍袍,粉彩畫片的描繪,非常到位,而且精細。

這件燈籠瓶不小,有半米多高,擺放在貼牆的、一面透明的一個保險櫃裡,是上鎖的。

餘耀看了一會兒,沈歌在一旁問道,“把皇帝畫成兔子?這是民國時期的產物吧?”

餘耀先看了看老先生,見他不動聲色,便對沈歌說道,“要是民國的東西,怎麼擺這樣顯眼的位置,還鎖起來呢?”

“嗯?”沈歌一愣,轉而湊近餘耀耳語道,“難不成是官窯?”

餘耀反問,“你想買?”

“我就是覺得有意思。”

餘耀一聽,立即看了看老先生,“老先生,這粉彩描金燈籠瓶,怕也不便宜吧?”

“這件不賣!”老先生輕輕搖頭,卻很堅定。

“嗯?”餘耀不由一頓。

“這是我的收藏。直說了,擺在店裡就是爲了吸引顧客的。”老先生很乾脆。

“原來如此。”餘耀明白了,對沈歌說話便也沒了顧忌,“這的確是官窯,乾隆官窯。”

老先生點頭,“好眼力,好學識。”

“真是官窯?”沈歌一愣,“我怎麼從來沒見過?”

“因爲太少了,底款應該也不是‘大清乾隆年制’,而是帶‘辛卯’字樣。”

老先生想了想,竟然取出了鑰匙,“一般來人,只會覺得稀奇。今天遇上你這樣的高手,我高興,請上手看看吧!”

開櫃之後,餘耀小心翼翼上手,看了看底款,也讓沈歌看了看。果然,是紅彩四字篆書:辛卯吉壽。

看完之後,餘耀立即復歸原位。這是幾千萬的東西,太貴重,還是小心點兒好。

老先生將保險櫃重新上鎖,笑了笑,“兔兒爺當皇帝的乾隆官窯,我只聽說過兩件,一件就是我這燈籠瓶,還有一件描金大瓶,比這還要大上不少,應該在英國一個藏家手裡。”

“這種富麗堂皇、繁縟複雜的風格,確實像乾隆官窯的中後期的作品。”沈歌也不由點了點頭,“我想起來了,《史記》裡有個說法,說辰星過太白,皇帝上朝來。辰星也叫兔星,這是乾隆自比勤政不輟吧?”

“這位小姐也是博學了,不過不是這個意思。”

“噢?”沈歌看向老先生。

老先生指了指餘耀,“你的朋友肯定知道啊!”

沈歌又看向餘耀,餘耀點點頭,“咱們也該走了,回頭說。”

沈歌便也沒再問,就此挽住了餘耀的胳膊。

老先生卻拿出一張名片,“相逢就是緣分,這位先生如果不嫌棄,就此結識一下如何?”

餘耀接過名片,“福運古玩號”下方的名字是:苗天福。

“苗老先生,我今天沒帶名片。”

“可否留個聯繫方式?我在內地,也有一些生意。”

“好。”餘耀再推辭就矯情了,便留了姓名和一個手機號碼。

“小余先生在哪裡高就啊?”

“其實我也是做古玩生意的。”

“原來如此,我說尋常玩家哪有如此眼力?!”

“見笑了!苗老先生,那就不多打擾了,後會有期。”餘耀就此告辭。

苗天福送到門口,“在港島若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可以聯繫我。”

“客氣了您,留步。”

離開福運古玩號,兩人順着摩羅街又往前走了一會兒。在商量去哪兒吃晚飯之前,沈歌自然要先問這兔兒爺當皇帝是怎麼回事兒。

“乾隆是1711年出生,辛卯年,屬兔的。六十年一甲子,又是辛卯年。這粉彩燈籠瓶,是乾隆六十大壽時,祝壽的官窯瓷器。同樣的內容,絕對不可能做多了,所以極爲少見。”

“那你是怎麼知道的?”

“我看過一本民國時期的資料,說有一件粉彩大瓶,是兔兒爺當皇帝,被一個比利時人從琉璃廠一家店鋪買走了,後來又賣給了一個英國人。今天一對,似乎就應該是這位苗老闆說的、如今在英國那件。不過,當時這件大瓶爭議頗多,還有人認爲是高手附會臆造的東西。”

“我懂了。今日一見,你更加確信了!”

“沒錯,這燈籠瓶的胎釉彩和工藝,必是官窯無疑!這樣的東西,當時不可能做多了,幾件都不好說,更何況流傳到今天的。怕是不可能再碰上了!”

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第591章 四路劫法場,發財遇貴人第108章 帥賣怪壞掃地僧第91章 南疆石獅子頭第523章 心機深沉的老頭兒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94章 背後的瘸爺第788章 開棺見重器第261章 傳國玉璽,和氏璧第379章 大號石針第676章 半路殺出第489章 互未見貨,對口空談第461章 一夜未眠第32章 郎世寧第529章 玉雕工作室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170章 競拍青銅敦第29章 宣德青花第303章 搶先的男人婆第9章 沈歌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762章 他鄉遇故知第714章 不太對第589章 魂瓶,提點第126章 謝流齋第728章 測字第477章 提名上官雨第370章 送上門來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63章 順便撿個漏兒第753章 三件疑物第668章 紛亂擾擾,認定直覺第208章 琴棋書畫第409章 鬱悶中的一線希望第549章 雙龍壽字幣第367章 隔壁老王的玉佩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738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382章 兵分三路第18章 這不是作死麼?第289章 何以濯的唯一仿作第651章 朱子常第490章 一印兩人刻第510章 借緙絲,騎銅盒第227章 琥珀之聖第618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465章 你還想再盤他?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336章 去而復返的賣家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73章 它就像趙子龍!第231章 鬼眼穿木第463章 出戟尊,老色鬼第328章 鄭成功血統的實物佐證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123章 達摩渡江,何朝宗第351章 胭脂紅第148章 梨園翹楚,江寧遺工第383章 真鼎何處尋第707章 物歸原主第372章 北齊佛頭第77章 斬不斷,理還亂第39章 殺豬第33章 珂羅版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417章 真假參半第552章 又遇鬼叔第525章 上官雨的秘技第209章 特聘專家第540章 標字鬥彩杯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666章 非拍品第290章 水仙盆,青花格盒第709章 扶助第761章 猛料第742章 羅甸,金甸第67章 贓物第14章 考校第362章 大盤第605章 隨意的生意第613章 核桃閒話第297章 瓜形壺,無肉亦歡第586章 謝禮第782章 五十塊的來龍去脈第394章 小攤上的“美人醉”第120章 上中下策第26章 臭流氓第106章 真佛難請第713章 免死玉牌第627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102章 鍾仿第798章 朕心甚慰第332章 唐畫,半印第244章 書封裡的牛皮紙第98章 真有大寶藏!第112章 混球賀文光第687章 摽上了第695章 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