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受啓發,打個洞

餘耀和鍾毓隨後便先簡單合計了一下。

這事兒,到不了很嚴重的程度,畢竟只是虧了錢,想找補回來,而不是什麼深仇大恨。

濮傑滿打滿算在盧記瓷行損失了一萬塊。因爲盧寶山不可能順順當當地退錢,所以只能再坑回來。至多,可以再加一筆吃虧不爽“補償費”。

不過,鑑於盧寶山的狡詐,這事兒急不得,急,就容易出現疏漏。

“這樣,你先逛吧。逛完了你們也可以先商量一下,晚上我做東,邊吃邊聊。”鍾毓最後說道。

餘耀點點頭。兩人就此分開。

兩人交流耽誤了不少工夫,這時候已經九點半了,市場裡的人逐漸稀少。一般來說,頂多到十一點就散攤子了,下午店鋪會照常開,地攤大多都就撤了。

餘耀邊逛邊留意尋找他們三個。一路上,他又重點關注了瓷器之外的一些種類,卻再也沒有發現什麼值得上手的東西。

而且,就在八點以後,市場裡有些古玩攤子撤了,還補上來一些文玩攤子,比如金剛鳳眼星月串子,核桃葫蘆橄欖核什麼的。

快走到市場最裡頭了,餘耀在一個攤子前看到了濮傑和老黃,徑直走上前去,“老周呢?”

“他有點兒猴急,受了啓發,找人‘開刀’去了!”老黃應道,“勸不住,自個兒去了。”

“開刀?”餘耀不解。

“你看!”濮傑將手裡正拿着的一件青花纏枝蓮賞瓶放到了地上。

攤主是個瓜條臉的老大爺,嘬着自己卷的旱菸,“我說,小夥子,到底是買還是不買?剛纔你們三個商量半天了。結果走了一個,又來一個!我這都快收攤了,剛纔報的真是最低價!”

“彆着急大爺,我看完,一準兒給您個痛快話!”餘耀拿起賞瓶看了起來。

賞瓶這種形制,是清代雍正時期纔有的,撇口長脖子,圓肚子圈足。賞瓶最開始的名字要好聽得多,叫做“玉堂春”。

玉堂春瓶在雍正朝主要是幹嘛呢?賞賜用的。那誰誰,幹了什麼有功,賞玉堂春瓶一對!

時間一長,傳旨的可能都說順嘴了,直接成了賞瓶一對!後來,玉堂春這名兒就不用了,叫成了賞瓶。

這件青花賞瓶上畫的是纏枝蓮,青花,纏枝蓮,就是要你清廉!皇上賞你一對官窯瓶子,不是白賞的,有警示的意思在裡面呢,恩威並濟。

這件青花賞瓶不是新東西,看老,不過胎釉一般,纏枝蓮畫工挺弱。餘耀翻底,上面的款兒是“大清雍正年制”。

餘耀一下子就明白了,這是一件咸豐仿雍正。

咸豐官窯,弱,是主要特點。咸豐時期,內憂外患,鴉片戰爭的欠款得賠,第二次鴉片戰爭又簽了賠錢條約,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太平天國聲勢浩蕩。

哪有空兒管官窯的事兒啊?所以瓷都官窯一度停燒。即便不停的時候,質量也大打折扣,國弱,器就弱。而且咸豐青花,也很少有落咸豐款兒的,落的都是雍正款兒。自己不行,照牛逼祖宗的來吧。不過,仿也仿不到位。

所以,咸豐仿雍正,對於行家來說,相對容易判定。

餘耀翻底之後,不僅明白了這個,而且還明白了剛纔老黃說的“開刀”是什麼。

因爲在這賞瓶的瓶底,款兒的旁邊,有一個手指頭粗細的小洞。

老周這是受到啓發了,要想完好無損把那件礬紅彩花觚裡的紙包拿出來,從原口是不可能了,砸了又太可惜。

哎?底下鑽個洞,慢慢從洞口用東西頂出來,還是可以的!而且,花觚下一步怎麼用,也有了啓發!

因爲這種底下有洞的瓷器,一般都是海外迴流。

清末不少流出去再回流回來的瓶類瓷器,很多底上都有個小洞。這是因爲不少外國人買了之後,改裝成了檯燈。

精美的瓷瓶當檯燈架子,確實挺好看;只是有個問題,就是電線不好歸置,耷拉在外面確實彆扭,結果就流行出了這麼一個辦法,從瓶底打一個洞,把電線穿進去。

老周的買的這件礬紅彩花觚,倒也能當檯燈。

“報的什麼價兒?”餘耀問濮傑。

“五萬。”

“要是咸豐款兒不是雍正款兒就好了。”餘耀自言自語一句。

攤主一聽,臉色一變,暗忖沒想到這個最年輕,卻最在行!

這咸豐官窯,雖然水平不行,但是落咸豐款兒的卻特別少!而且畢竟是官窯,若是帶着“大清咸豐年制”,市場價格不僅比後面的同治、光緒要高,而且還要高於更早的嘉慶、道光。

但是咸豐仿雍正,落雍正款兒的,反而要比落咸豐款兒的多得多,市場價格上,大體可以用道光瓷器參考。

這樣的賞瓶,按說能到十萬左右的價格。不過,有點兒小毛病,口部有一道暗衝,就是不明顯的裂紋,不過兩三釐米,但也能看出來。

而且,濮傑要是買,顯然不爲了收藏,是要用來賺錢的。

餘耀放下賞瓶,輕輕搖了搖頭。

濮傑沒有拿起來,衝着攤主說道,“大爺,兩萬,不行我們就撤了。”

“邊兒都摸不着!算了,我還是下週再來吧!”攤主老大爺擺擺手,“下次見着我的攤子,煩請繞着走!”

“不好意思了啊大爺,耽誤你工夫了。”老黃還跟着抱歉了一句。

三人離開了攤子,也基本沒啥可逛的了,餘耀問道,“老周去哪裡打洞了?”

“當時沒問,我給他去個電話。”老黃掏出了手機。

接通後簡單說了幾句,老黃便掛了電話,轉頭對餘耀和濮傑說道,“他說找了個修補瓷器的店,正打着呢,讓我們先別過去了,人多不合適。”

“咱們先在附近找個館子吃午飯,點上菜等着老周也行。”餘耀說道。

三人找了個館子,要了包間,點了菜,又給老周發了條微信。

菜剛上齊,沒過兩分鐘,老周就推開包間的門進來了。

“你可真會卡點兒!”濮傑笑着拉開了身旁的椅子,“不會讓我說着了吧?啥都沒有,你就落個檯燈。”

老黃緊跟一句,“怎麼不說話?難不成有好東西不想給我們看?”

第519章 金合頁,雷打綹第658章 線索之外第647章 多管閒事第38章 清代四大書法家第337章 聖旨,和珅第84章 大掌眼第517章 筆跡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315章 六射星光鴿血紅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196章 無名玉石,撲朔迷離不得不解釋幾句第375章 從二流作家到瓷器聖手第158章 爬山頭,氣死貓第355章 兩個人的尾牙第89章 虯角第359章 碧璽印章第353章 可憐之人和可恨之處第124章 老鄰居第175章 玉鐲本是男人戴第775章 滕昆吾來電第664章 預展之前第525章 上官雨的秘技第432章 四大高手會“觀音”第715章 陣符第147章 龍袍第174章 朱三鬆不夠,再加吳昌碩第177章 金爾珍第37章 一封家書(求收藏)第615章 小團隊的大活兒第232章 最後的水字口第410章 新手手壯第6章 連環套第152章 借我一用第427章 重合的鳥篆第271章 古玩四公子第147章 龍袍第151章 真正來歷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574章 棄金銀,取檀香第423章 上善若水第435章 他不叫何以滌第34章 鎮館之寶第655章 臺盞,柴窯第103章 跟我一起見館長第670章 攔路,會面第634章 七賢殘卷第232章 最後的水字口第756章 如果第517章 筆跡第580章 結界,地窟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252章 大司農司第743章 移幻鏡天第159章 犀角杯,蔣烈卿第96章 新一代火字口傳人第36章 穿制服,賣玉璽第132章 以璽爲朋第230章 鳴鶴二十八宿第743章 移幻鏡天第368章 進展第486章 希特勒收藏的假畫第786章 雷厲風行,開啓秘藏第71章 帝王綠是個什麼綠第446章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第347章 名不虛傳第94章 背後的瘸爺第562章 黃地青花,賭不賭第306章 白眉初,***第300章 白色寶石,小插曲第414章 珠壽不長,人老珠黃第768章 差一步來晚第88章 這個太監很伶俐第268章 黃家駒,黃賓虹第653章 上門第140章 鳩首第199章 兩兩相對,雲裡霧裡第369章 沒文化真可怕第507章 港胖又要來第770章 援手第21章 崇禎官窯第479章 知行合一第539章 有意思的罐子第306章 白眉初,***第30章 真賽假第212章 解玉砂第270章 我想起來了第364章 拔刀相助第442章 三合一第763章 嘉禾壹圓第354章 及時雨沈歌第75章 荊軻刺秦王第154章 大滌子石濤(第二更)地球儀第65章 彈弓刻痕(求收藏)第40章 盧記瓷行第111章 後錯金,洞察入微第632章 揚州八怪第377章 陪我過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