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捷足邀會玉華坊

說話的這人正是玉京門銀袋護法衛正星。

歸無咎微笑道:“衛道友別來無恙。”他原先估量,餘玄宗的人作爲本地地主,吳淼又當在自己離去不久後得到消息,應當會搶先找到自己。不曾想竟被玉京門搶了先手。

衛正星笑道:“歸道友新入中曲內島不久,許是對演法會的內情並不清楚。萬殊閣內這位上師每日只煉一法。辰時二刻整,萬殊堂內會擡出一張名爲“醇節鼓”的大鼓。意欲求得機緣的修士上前一一擊鼓。上師聞其鼓聲,擇一有緣。現在日暮西陲,早已將過了時辰。”

歸無咎點頭道:“原來如此,受教了。”

衛正星笑道:“歸道友今日光臨中曲島,算是對準了時刻。今晚酉時三刻,北市十二坊,由我玉京門玉華坊做東,恰好有一宴會。佳會不常有,希望歸道友萬勿推辭。”

歸無咎心念一轉,他自然不相信這是巧合,自己入島之日玉京門恰好舉辦聚會。但於情於理自己確實不便推辭。當即言道:“恭敬不如從命。”

此時已經是酉時初刻,距離宴會開始不過只有半柱香的功夫。好在整個中曲島內島不過千里方圓,萬殊閣距離北市百家也不過二三百里距離,時間寬裕的很。

修道中人往來間以飛遁爲主,不單是速度快慢的原因,更是爲了那份遨遊天際、縱橫凌虛的逍遙快意。

然而中曲內島千里方圓內,白天聚集的修士何止數萬,其中更不乏元嬰真人駐島。通常情況下並不肆意飛遁。餘玄宗在內島修建了一條橫貫東西、寬六十丈的大道,名爲履塵街。內島所有重要地點,都在履塵街兩側。

履塵街的西部盡頭的南北兩側,正是中曲島大市的南北二市;而東部盡頭,卻是餘玄宗在本島的根本重地秦雲十二峰。

在這履塵街上,修道中人和凡民巡遊坊市一般,都是腳踏實地的行走。然而這街道上微風正陣陣,空空蕩蕩。這是因爲這些修道人一步跨去便是數十丈,所留都不過是一道殘影罷了。

在趕往玉華坊的路上,衛正星似乎談興正濃,不住地向歸無咎介紹中曲島形勢。

衛正星笑道:“中曲島大市有南北之分。歸道友一日間盡在南市遊蕩,卻不知北市纔是精華所在。以尋常散修的眼界,南市幾乎稱得上包羅萬有,但是歸道友所求,恐怕在南市不易求得,縱有所得,也必然不多。”

歸無咎含笑點頭。

衛正星道:“南市縱然每日陳列的奇物有數百萬種之多。但是真正珍奇之物,都被選入每年一度的品珍會中。故而數目雖繁,精華已去其大半。想必歸道友這個時候進入中曲島,也是爲了品珍會而來。”

歸無咎點頭道:“的確如此。在下也意欲往北市一行。但聽聞北市百家都是依託宗門而立,儼然將中曲島之市,經營成門派甄選寶材之所,以吸納收購爲主。縱有所出,也不過在知根知底的熟人之間進行。在下初來乍到,倒是不便相擾。”

衛正星大有深意的道:“北市與南市不能相提並論,關鍵並不在此處。”

歸無咎心中一動,知道衛正星必有話說。當即請教其中奧妙。

如餘玄宗、破滅盟、玉京門之一等大派,不但旁門允備,更兼勢力強橫,枝蔓百出。就如同餘玄宗配置於破浪錐上護衛和哨島的衛島修士,數量都是精心計算之後堪用的最底線。斷無可能將自家金丹修士充於礦洞,熬煉雜玉。此輩之志在於破解五行雜玉之奧,可稱之爲下棋之人。

如金丹散修輩,道途已絕,又無藝業傍身,煉化五行雜玉積累一份家底,不但不以爲艱辛,反而好似撿了莫大便宜。這一類人卻如無根浮萍,撒豆之兵,不需要其出現時反手就可將之棄了。

然而在棋局與棋子之間,更有一灰色地帶。

如同那日和歸無咎通行、押運二十餘罪修的輕車門。這一家二等宗門,門中丹符陣器的藝業固然有之,但比之一等大宗卻顯得殘破不全;勢力固然也足稱廣闊,但上有一等宗門壓制,也無甚開拓進取的空間。門中金丹修士數百人,空掛一個外門長老頭銜、尸位素餐的金丹一重修士,竟也有三四十人。

衛正星言下之意歸無咎自然明白。疑問道:“那日登舟,倒是隻看到數位押運罪修之人。並未見到輕車門自家的金丹修士。”

衛正星臉上浮現出一抹曖昧難明的笑意:“那是因爲他們自家門派之人都以散脩名義出行,各自租用一座星島,並不一齊行動。”

衛正星續道:“除了輕車門外,九連殿、山林堂、六合宗等二等宗門無不如此。甚至勢力較強的三等宗門,在不削弱自家實力的情況下都能夠湊出幾個閒雜人手來。只不過三等宗門並無獨自行事的能力,多是數家互爲友盟的宗門締結盟約,在這中曲島北市上立下一所坊門。”

歸無咎此時心中瞭然。中曲島北市百門,分明是有着雙重職能的所在。明面是商旅經營之地,實際上是統御自家金丹修士的一處據點。

當然,白龍商會,破滅盟,玉京門並非如此。這三家的坊市較爲純粹,只承擔交通、商旅之責。因爲就在履塵街的中段,這幾家和餘玄宗“友好協商”之下各自圈地近百里,建成幾處“莊園”。

一番閒敘,履塵街走到盡頭。北市已至。

南北二市面積相當,南市縱百橫百,北市縱十橫十。連同街道的寬度一起算進去,北市每一坊門佔地面積要比南市鋪面大出二三百倍。

北市百家,其實只是九十九家而已。最中心的四家坊門,東北方是白龍商會的白龍坊,西北方是破滅盟的陵塵坊,西南方是玉京門的玉華坊。東南方卻空缺至今,這也是並無第四家體量相當的宗門,有資格佔據此位。

黑匾白牆,疏林豐草。

“玉華坊”三個大字柔潤工穩,筆法走的是渾厚密實的路子。門後巷道寬不過丈許,勁竹疏朗,三步一植。牆角處淺草茵茵,聚攏出一股生機。

衛正星做了一個迎客手勢,隨歸無咎入內。巷道兩側是一對金釘朱漆的大門,似乎正是玉華坊對外經營的門戶。

如果裹挾一個有些見識的凡民到此,說此處是王孫公侯的宅邸,大約也沒有不信的。

衛正星笑道:“每一處坊戶縱橫各百丈,和名山深谷自然不能比,但若要螺螄殼裡做道場,強爲妝點些仙家氣象,也不是辦不到。”

“然而千載之前草創此地時,幾派的前輩真人,都不約而同的講究情境合一之妙。此處既然是經營商賈之事,仙趣何如凡趣。”

走進百丈巷道盡頭,一個轉折,眼前景象爲之一變。

第一百一十章 三家合力 闢道西陲第一百一十六章 鏡符詮道 孤身迎客第一百九十七章 各顯神通法相容第二百二十二章 智法勢勝 末席真傳第三百五十四章 爭勝劍道長 前塵二相忘第一百七十九章 顯隱之秘 如願以償第一百一十一章 碧影微移微建功第四十八章 兩件人情第四十八章 戰局異變 深險之道第一百六十七章 隨緣一卜無着意第二百一十三章 錯道復圓明心跡第一百五十五章 靈殿之行 囈遊奇症第八十七章 破陣剿敵 浮出水面第二百一十一章 顯隱殊途 天玄殞命第一百五十九章 中道功成 三年累戰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攻佯攻 賭局抉擇第八十五章 神侯宴客 醫道伊始第十一章 金蛟刺 土靈符第一百八十九章 因緣遇合 悟道之基第八十一章 計中藏計 誰佔先機第二百六十二章 道心所在不作戲第一百八十八章 掌馭一界可從寬這一章節奏較慢,兩章合併到晚上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土七真 峰迴路轉第二百五十三章 累戰而勝 四子請戰第八十六章 碑留指南 真傳名分第四十一章 二家果名盡得之第二百二十八章 二元合一繁化簡第三百二十八章 先有其用 俯察一界第二十章 互爲緣法 同道殊途第二十五章 八仙過海 各報家門第二百四十六章 功果得成 二全之法第二十六章 問緣前路天梯上 奮身一躍神鬼驚第一百零三章 遊蟲奇象 諸尊親臨第十四章 觀而不學 有心無求第一卷 抽絲剝繭 解題之道第二百九十章 九轉成真 利弊決斷第二百零二章 速勝破關 闢法寄名第七十五章 演星錯訛有玄機第一百四十九章 首戰之人 開示法門第二百零四章 天地雖寬也爲鄰第一百零六章 獨坐樓臺觀法度第八十章 域外之客 紫星之象第一百一十三章 感通遁返 根本之寶第三百二十二章 尤有遁走計 相望已成空第一百六十七章 實心立志 死而不僵第二十章 互爲緣法 同道殊途第一百六十八章 身象爲引 一試究竟第三百五十三章 反客爲主 空空相對第二百五十八章 潛龍藏虎爭佈施(求訂閱)第一百五十四章 八水合一 詭秘交易第五十六章 般算計漸分明第三十五章 命定之遇 垂釣之戲第十八章 虛虛實實 略論短長第一百九十九章 前路抉擇 各有高論第五十四章 真符利刃皆足備一百零八章 一戰揚威定檄文第一百零一章 攻心二連 舉重若輕第八十九章 相許比翼飛 何日大夢歸第一百八十四章 去限餘數能二全第九十九章 見罪魁暗室交鋒第一百六十七章 相生之法 棋局之論第二百零四章 追詢故舊 當年因果第二百零七章 法傳六柱 削足適履第一百九十七章 孟冬魁首一許願第二百零四章 內外交徵 業力還消第九章 只守不攻暫藏鋒第二百六十章 心意異同定局時第十九章 依次上陣撕假面第一百零九章 返照真實強相合第三十七章 九轉殿內覲上真第十六章 所見及遠 緣力升降第五十一章 博弈有定 暗潮洶涌第一百六十九章 二界相契幽微變剛回來,5點這一章晚一點第一百零二章 一劍勝負 獨行雲中第一百七十六章 吉凶之辨 出手條件第一百二十五章 一合天傾 成敗落定第二十七章 幽明舊景 何如舊人第十二章 詭謀得逞 藍葉定計第二百三十一章 內外兩分 故地重遊第四十九章 動之以利 退步藏刀第三十六章 一意孤行力破巧第二百一十五章 避之夭夭 化影藏形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言巧語動人心第二十七章 兌子玉石焚第十七章 出手相試 合縱連橫第四十八章 臨機小試 返璞歸醇第二百五十一章 虛幻妙法能致人第七十五章 破陣功成 誰爲黃雀第七十八章 六氣熔神天外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 陰陽入局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象之玄 借力魔門第八十二章 擬三策門戶抉擇第二百二十八章 門中巡遊 佈道解疑第七十三章 昔日恩今日果 來日本州首座五十五章 韜晦蟄伏酒中刀第三十三章第六十七章 影中觀照夢一場第二百七十三章 栽培得法 生財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