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遠近各半 一步功成

馬寧遠等人歎服之餘,忽然回神道:“此人卻是南宮伯玉、荊柯二人的好對手只是三人境界相若,爲何這位張世懋一步躍居地榜之上,而荊柯、南宮伯玉卻並未上榜?”

出言之後,目光輕輕一挪。

這句話,半是疑問、感慨和玩味,令一半卻是對令狐去病請教。

眼前這位築基修士,果真是深不可測、妙不可說。

令狐去病緩緩道:“這便是本土道術和修煉太質之氣一道的九宗道術的區別了。似那九宗之道術,精微而整,先後貫通。那些真正的不世出嫡傳,打好練氣根基之後,一旦築基彼之所謂靈形,便從本門根本正法入手,一去不返。靈形至於金丹,不僅僅是夯實法身而已,實則已見道之半而金丹之後,至於元嬰,另外一半也得以完成。”

“所以元嬰之後,方纔有了一步登天之機,省卻了許多煎熬磋磨,一舉成近道境。”

“而本土道術,無論是道門還是妖族之屬,金丹境界,只是頭緒初立,未見大道之真。往往要到了元嬰境界之後,纔有規模次第。”

“故而本土、妖族第一流嫡傳人物,不出意外的話,要到元嬰境界以後,方能上榜。而九宗修士,金丹境界,一旦領悟了那望見終點的妙韻,頃刻便得以榜上有名。”

“這位張世懋,於幽寰宗玄元根本大戒經正反貫通,明明元嬰未成,已提前諳熟極變之道。正體現了他圓滿境界的深厚底力。”

不但是馬寧遠、馬子津,就是遙遙立在一旁的謝衣人,羽玄陽,聞言也不由出神。

事涉紫薇大世界中的道術精微,就連他們,也未必能夠通徹上下,此刻卻又茅塞頓開之感。

謝衣人饒有興致的打量了令狐去病一眼。但頗爲默契的是,並未直接打聽這位“令狐去病”的來歷,只是略一沉吟,然後言道:“令狐道友所言,令人有撥雲見日之感。但是考諸往事,似乎未必印證得宜。”

“當年三十六子圖現世,當中本土及妖族諸俊傑,似乎也並非全是元嬰境界,卻也盡皆上榜了。”

令狐去病淡淡一笑,道:“三十六子圖,與今日天地人三碑,並非一物一理。當年三十六子圖,是天外大神通者窺辨玄機,體察氣運脈絡,縱觀過去未來,推演所得一世之才。別說元嬰、金丹之限,此榜初立之時,前六位中有一人,當年尚是牙牙學語之嬰孩,卻也無礙入榜。”

謝衣人等人聞言,都是會心一笑。

“而如今天地人三榜,卻是大天尊以道法玄機、劍氣流佈一界,現實推演。一上一下、一增一減,無不等同於實際。故道術與神通未臻那道意圓熟、品評去道高下的層次,自然不會入榜。”

謝衣人、馬寧遠等人此時是完全歎服,拱手道:“善。”

那少年意氣的羽玄陽卻是老氣橫秋的一嘆息,道:“這一方擂臺,已如燎原之勢鋪開。數日之前,又焉知世上有南宮伯玉、荊柯、張世懋這樣的人物?大天尊立榜之初,榜單上僅有舊人不過三分之一想要填滿,似甚是久遠但如今觀之,應時之才源源不絕,三榜俱足,似乎也並不是十分遙遠的事情。”

馬寧遠等人,都是同聲附和。

令狐去病卻微微搖頭道:“羽玄陽道友這番話,只是說對了一半。”

“紀元一變、換過新天的關鍵時刻,自然會一口氣涌現出來許多傑出人物,非往常時節可比但是三榜俱足,本是紫薇大世界演化到極致繁榮的象徵,自然不易輕易得果。大致言之,當是先易後難。極近璀璨之後,方是細水長流。”

羽玄陽“哦”的一聲,

饒有興致的問道:“那麼以道友之見,一口氣涌現出來的數目,當有多少?”

令狐去病似乎仔細思量了一陣,才道:“若不考慮先後更替、舊人去位的情況,在新舊之交一口氣涌現出來的,和未來數百年、千年甚至更久逐漸涌現出來了,大致當是五五之數。”

羽玄陽、謝衣人,都是微微出神先似乎有些失望,然後卻有異常振奮。

他們原先想的是,這擂臺立下百年,不住地激濁揚清、攪動時局,待得百年之後,大天尊立下道傳之時,三榜俱足,卻是一件妙業。如今據這位“令狐去病”看來,卻是不可能了。

但是轉念一想,又十分振奮。

若是眼前這方擂臺,果然有“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的妙用,將新舊之交涌現出來的傑出人物一口氣籠罩殆盡,那也相當於二三十個新面孔匯聚一堂。

二三十個三榜中人端的是如夢如幻,平白激起一腔豪情。

歸無咎修持之地。

此時此刻,這地界卻是被點化出一方山水樓閣,汀香水榭。雖在水底最深處,卻別有詩情畫意。

遙遙立在丈許之外的,是個金丹境界年輕修士,如今距離三榜之位,功行尚遜一籌二步之才,荀奇。

而與歸無咎對坐之人,卻是別有幽玄氣機,似乎境界不再穩固,時時刻刻有一正一反兩種力量將其籠罩拖拽,似乎有引他進入一種一種莫名所在,一去不回。倘若不看面目,單單品味這份氣機,哪怕是眼力極高之人,也容易將其錯認爲陰陽道的修者。

可是這副圓而無間、密而不測面目若未被遮掩的話,卻不可能有人會有這樣的誤會。

其人面目,當年也是隨着三十子圖出世而聞名

是荀申到了。

眼下他這副流動氣象,正是本土道術不經三境熬煉而一蹴而就的道法實踐。又修持了百載,如今荀申雖然步驟上距離近道雖依舊遙遠,但以功行實際而言卻又極大的提升。若非同等層次的人物,其餘哪怕是貨真價實的近道境者,亦難奈何他了。

事實上,月餘之前,荀申與其族侄荀奇乃是攜手來此。以荀申的精微道行,刻意瞞過了荊柯、南宮伯玉,乃至白靈兒的耳目。在其等看來,卻以爲是荀奇一人來此。

歸無咎淡然笑道:“如今隱宗道術已然大成在此子身上,已有一氣貫穿之象。成此功果,功德無量。”

同一時間,他的點化之身“令狐去病”所言道術異同之理,歸無咎自然是瞭如指掌。就以這份道理而言,眼前這位“荀奇”,他不能上榜,其實原因只有一條,就是去圓滿二步的道術層次尚差了一籌。

換言之,若是他能更進一步,臻至“一步之才”的境地,哪怕他的修爲只是金丹境,卻依舊能夠上榜。

如今隱宗根本道術,荀申命名爲推星地輿經,已然具備了九宗正經纔有的特徵!

荀申依舊是不苟言笑的模樣,平淡道:“單憑荀某一人之能,斷然不能完成。認真計較,荀某至多居功兩成另有三成,是藏象宗杜念莎道友的功勞。二相生化,實爲拆解利器。”

“至於剩餘的五成,卻是你當年汲取隱宗道術匯通空蘊念劍等諸般嘗試所留下的範式。非有那些遺澤,這第一步就極難邁出。”

以歸無咎和荀申的淵源交情,自然不至於因如今功行高下而有所疏遠。

歸無咎徑直問道:“荀道友所爲何來?”

荀申也是直來直去:“以某之見,這推星地輿經,尚未走到終點。”

歸無咎目光一凝,喟然道:“荀申道友好氣魄。”

荀申難得的一笑,道:“只怕是在道友心中, 這功業縱然是圓滿之上也未必能做到,只有窺見真流者,方有資格嘗試。荀某爲之,只怕有些不自量力。”

“其實,這卻不是荀某一人之力。”

“在九宗之中,有完道一說。曾經縹緲宗距離完道尚遠,而東方掌門雖然了得,卻也未臻圓滿之上。若當年東方掌門決意自己獨成功果,那自然難成但是東方掌門明其深淺,卻立下前後呼應之法,最終在魏道友身上成功。如今荀某所爲,與其意趣相同。”

歸無咎目光一凝,道:“我明白了。”

荀申之意,是在傳承之人中尋一個極得力的猛人,通過親身實踐,將出爐未久的推星地輿經再推進一步!只是越衡宗也好,縹緲宗也罷,俱是卡在這一步許久,終於因人成事,一舉突破而荀申新近立下未久的道術,卻依舊採用此法。

荀申微笑道:“這一借本是極大的人情,荀某本是還不起的。但轉念一想,卻又釋然了,於是坦然來借。不見你的先幾位弟子,黃希音既是你之開山弟子,又是魔道嫡傳石墨既是你的劍道嫡傳,同樣也兼着縹緲宗弟子的身份而白靈兒更不必說了,木靈一族之獨樹一幟,終不能與別家門戶等同。”

“這其中的道理,冥冥之中,豈非暗合天理?”

“既然如此,我隱宗也就不客氣了。荀某大膽推測,你的弟子,所得道術,雖與你淵源幽深,但只怕是個個不同若是依舊因循,同修劍道,卻明顯遜色於石墨一籌,想來也非正道。”

歸無咎緩緩點頭,微笑道:“既然如此,數日之後,便試上一試。”

第七十五章 虛心映照 問道三玄第七章 含苞菡萏新爲鄰第二章 三日備戰 性相不合第二百一十九章 問卜無果 竊聽奇聞第一百三十七章 兩派歸心 孺子出行單章,求一下訂閱,推薦票,推廣,其他第六十六章 水窮離奇一轉折第九十三章 拆解觀照 借力騰挪第六十六章 天殿指畫生六席第八十章 立地尋根 再遇前塵第一百六十三章 見其全璧將試法第三十六章 九子宗門有妙客第一百五十九章 律動之分推緣由第二百四十三章 意外收穫 故劍相投第一十六章 二經相贈 二路抉擇第一百三十五章 人未盡用 盟以宗名第三百零八章 隨破隨立 因勢得勝第二百章 神空殿前論對策第七十二章 虛實相契 青魚因果第二百零九章 懸殊之戰 相似法門第八十二章 圖窮一擊 勝負巔倒第四十五章 南轅北轍掉臂行第三十一章 緣起有玄機 兩全陰陽計這一章節奏較慢,兩章合併到晚上第一百八十九章 心性相異藏憂思第二百二十五章 青山觀我應如是第一百七十章 結盟締書 破境預演第二百二十五章 同人異相 根業相當第一百二十六章 跳出遺轍三道途第九十五章 特別挑戰 深藏之意第三章 九宗英傑第三十二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九)第三十一章 求全不毀 席位次序第六十四章 領銜正職 三家一島第九章 只守不攻暫藏鋒第一百二十四章 狂飆突進見往昔第二百九十九章 當年因果了 勝負決機時第一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 心念一隙第二百三十二章 從祭之人 追尋之路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盡之後有漣漪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底蘊 首戰對陣第七十二章 爲友盟諱 當務之急第一百一十六章 奇兵正兵 三轉歸定第一百三十七章 斬草除根 歧途兩分第五十一章 縱然天高不自輕第一百六十一章 掎角之勢 一曲先聲第四十三章 門面手段 未允之評第三十章 死後還生徹天心第二百六十五章 棋觀過往立戰約第一百零八章 穿渡故地顯奇珍第一百二十九章 無損破限 神通源流第二百一十五章 避之夭夭 化影藏形第一百七十章 遙控之法 密界真形第十六章 三十六萬成一種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二之局 如是真實第五十四章 理稱無常玄命終第一百九十四章 勝負傾斜 重甲龜步第三百一十五章 決斷之策 大勢之實第七十四章 暫借演法示鋒銳第二章 三日備戰 性相不合第二百四十四章 勢如破竹 意料之外第一百五十八章 五社聚會 演法試探第一百二十二章 來而復去門漸窄第七十六章東南定計謀邀強援第七十二章 有無四煉 第二真寶第二百二十七章 攻守異路 針鋒相對第一百三十章 陰陽法 三界天第三十九章 二元相生月新明第二十六章 三方戰局 波瀾不驚第二百二十四章 尚餘五陣 回眸前身第七十五章 道緣有感遽相逢第二百四十二章 四境四界 求取之難第二百二十一章 俯察生靈 最後期限第二百三十六章 七七之煉 大音希聲第二百二十九章 秘地尋寶 先算密局第一章 修神通法 試四生滅第四十六章 一劍蘊空安天人第二百零一章 融匯借法見前路第一百二十六章 異見流行 模糊二分第四十一章 謀定落空 詭言獻策第二百三十二章 四色之相 暫避鋒芒第一百一十章 殊途合流方大成第一百四十一章 二二之局 如是真實第一十二章 傾其所有境界溯回 心意怒放始終本色第五章 止劍如繭 天鉞破限第五十二章 心印正法真形圖(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探詢之人 法意迴天第六十章 一式兩便 勝負分明第四十五章 二色濁氣 黃土黑棺第一百九十七章 各顯神通法相容說點什麼吧一百二十二章 對證預演二元書第九章 玉珠落盤顯神通(上)第六十二章 源流綱目自分明第二百零四章 各自所悟 二轉之文第一百五十六章 心意異化蹈殺劫第一百七十一章 尺距推演 觀其虛實第二百八十五章 網開一面 黃雀奪食第十二章 奪珍詭謀 先手之利第二百一十二章 高下懸隔應有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