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舍中有得意微玄

真曇宗付蕭山與四御門閭虯顏二位目光輕輕一接,露出思索神色。

數息之後,付蕭山才道:“那空出來的一個名額,號稱實戰第一,是單單講求唯勝負之論,還是另有他說?”

閭虯顏謹慎出言道:“在功行到了圓滿境界,又或者距離圓滿境界僅在步之內的層次,實戰勝負與道行高下本是一體兩面,所謂以小博大,以弱勝強,又或者以智力取勝,着實幾稀。而到了九步之外,功行叢脞不齊,單單講究一個取勝之道,似乎未必能選出最合適的人才。”

縹緲宗施鳳楠真君目光一動,旋即接話道:“這二分法會,莫不是大天尊或門下親臨指點,擇出最契道術天心的得勝之人?此間之‘勝’,並非一味講究最終之勝負;而在於道術功底之引人入勝?”

閭虯顏、付蕭山、端木臨等人聞言,心中都是暗道一聲“果然。”

豈料歸無咎微微一笑,澹然言道:“不然。”

“具體之中,幽玄同在。諸位皆是功行傑出之士,九宗道術,尤其爲紫薇大世界之冠冕。故而諸位觀道術之理,往往重乎形上之精微,而輕於形下之質實。”

“一世一時,最傑出的人物本如錐在囊中,極難隱沒無聞。至於九步之外的人物,勝負論定,再無他話,又何嘗不是暗契玄理天機?倘若再加人力品評,反而有畫蛇添足之嫌。”

環顧衆人一眼之後,歸無咎續道:“至於赴會指點,更是不必多提。十人名單既出,一併持名帖赴荒海便可。”

此言一出,閭虯顏,付蕭山、端木臨、居四維等人目光之中固有異色,就連寧中流、海平河、施鳳楠等人同樣神情微動,顯然十分意外。

在場的九位真君,哪一個不是才知傑出之士?心機算路,俱極爲深遠。

方纔歸無咎提出每一百八十載,每一宗可以各自拔擢一位才器特出、不在九步之內的人物,便令端木臨等人極爲動容。因爲這分明是對每一宗都極有好處的大事,更難得的是歸無咎竟然示之以公,九宗均平,將其定位制度。

其實歸無咎若單單對於越衡宗、縹緲宗等宗門的功行有所不及的特殊人才予以專門照顧,令其近道之境代代不絕,用不了數萬載,其旁門諸道之上的造詣便不難勝過其餘宗門一截。

但如果說歸無咎是故意示好,以他今日的功行境界,又沒有必要。

更進一步說,以今日歸無咎紫薇獨步的功行,頗有一種“目空一切”的獨到心境,一切順逆利弊盡在眼中,如非有心,他只怕壓根不會想到這“破例拔擢”之類的具體事務。

可回過神來一想,若說歸無咎真的九宗如一,傾力支持,卻又令付蕭山、端木臨等人不敢相信。

破例拔擢的名單每宗一個,由宗門自決,固無他話;所以彼輩念頭飛躍,立刻想到那“決勝”之說上,莫不是歸無咎要在這裡開一個口子,以契合萬法宗之道論定勝負,漸漸擴大“萬法宗”在九宗之中的影響力?

好在每一百八十載決定一人,這口子開得也不大,在諸宗能夠接受的範圍之內。

當施鳳楠接話之時,付蕭山幾乎以爲自己料中了。

但歸無咎的回答,竟是令其大出所料!

藏象宗居四維真君雙眼微微一合,目中僅餘一道餘光,仔細凝視着面前這一座沒有任何標識、圖桉、差異的圓臺和十個座席,心中若有所悟。

原本只是一種帶着“啓示”意味的念頭,快速的落實下來——

九宗果真要迎來一個新的格局了。

歸無咎見諸位真君各自思量,

稍稍等候了一陣,才道:“諸君若無異義,便請立下契約罷。”

然後只見其雙掌一合,無限細密氣機無中生有,凝練成九道極質樸的黑環在外、玉質在中的方形圖書,當字歷歷在目。各自飛散,落在九位真君面前。

眼下九宗雖各自只有一位真君在此坐鎮,但是在此萬法宗成立之日,爲了防止典禮最後別有公約,是以諸宗印信都是留在了這裡。

端木臨放眼望去,立刻將文書之上的內容盡收眼底。

和方纔歸無咎所言沒有任何差別——每隔一百八十載,諸宗各自薦出一位功行未滿、但別有優長的特出之才。且舉行一次小型的九宗聚會,決出一位元嬰境界九步之外的實戰最強者。

正如同此刻之契約是九份而非十分一樣。整個過程,並無歸無咎或者“萬法宗”的影子;十人擇定之後,憑藉宗門文書,一同赴萬法宗領取近道機緣。

付蕭山、居四維不約而同的脣角微動,但是並未說出話來,好似突然止住出神。

端木臨亦是大差不差,怔然良久之後,見寶光流蕩,映照遠近。原來,寧中流、施鳳楠等人相繼取出印信,在契約之上用印。他終是神意一收,深吸一口氣,取出原陸宗法印,正色待之。

此事一旦促成,制度成立,對於九宗的意義,只怕不比“琉璃天之會”差上多少!

方纔剎那之間,他本想說“茲事體大,且容本人回宗與辛雅安等諸位真君商議之後再做回覆”;但此言即將出口之際,再回顧契約之上文字,端木臨赫然發現,自己完全拒絕的理由!

“茲事體大”固然不差;但是依這契約之上所言,全然是有利無害,亦沒有任何隱患可言。

既然越衡宗、縹緲宗、幽寰宗、甚至辰陽劍山都開始相繼用印,自己若逡巡遲疑,徒然惹人看輕。

各自用印之後,分成九卷的契約,驀然合一。凝練成一道尺五真卷。

歸無咎微笑言道:“此契當有九宗共同保管。”

“自今日起,用不了數千載,每一家宗門之內,格局必然大變。近道境界,不單單是一宗之魁首。各部職司,主事之人,皆能獨當一面,由近道境界者充任。九宗自能因此由約而博,瀰漫天下,漸漸引領紫薇大勢。”

寧中流等人相繼頷首,一齊道:“此言極是。”

以越衡宗爲例,其三十六萬年來定製,門下六殿主位,是由元嬰四重境者擔任;而門下二十四閣,卻是由元嬰四重或元嬰三重修士擔任。此等人物,若是和本土世界中道宗、妖族中的較大勢力交接,卻是有些不足了。

而入道門徑一旦擴充,可以想見,今後六殿正副殿主,乃至二十四閣主事之人,只怕皆是近道境界;唯有一宗掌門,又或者諸如今日南宮、寧、樑三位真君這樣執掌中樞的核心人物,依舊是由“琉璃天成道”者擔任。

如此一來,格局豁然打開,乃至許多別部分枝坐鎮本土,開花散葉,也是可以想見的事。

歸無咎這兩句話,如果一開始說了出來,未免爲人腹誹手伸的太長,急於兌現“萬法宗成道”對於九宗的影響力;但是此時契約已定之後說了出來,卻不會令人感受到有任何不妥。

端木臨忽然心緒一動。

他此時此刻驀然生出一個念頭——

歸無咎這“萬法宗成道”之法,先爲張本,擴充根基,然後漸漸瀰漫發散,由實向虛的法子,似乎確實是九宗鎮定紫薇大世界的最善之法,用不了多久,高明與規模兼而有之,潤物無聲,大象無形。

較之玄渾琉璃天積蓄太質之氣百萬載,然後再一舉釋放的法門,果然要更爲優勝!

不止是端木臨;付蕭山、閭虯顏、居四維等人,人人心中皆是自然而然的釋放出這個念頭。

歸無咎神思一跳,眼前的座席,亦真正渾融無礙。

旋即他心意微動,暗自頷首,默然道:“已然成了。”

其實在當日琉璃天之會時,歸無咎初步拋出萬法宗的成道路數,九宗有識之士,已然爲之傾心。但是以歸無咎當日的功行境界,說是一舉改弦易轍,顛覆舊制,說服力未免不足。

然而到了今時今日,不單單是憑藉自己紫薇第一的功行,單單是挫敗心情先生下界之舉,已然令其掃除了一切障礙。

眼前這一場聚會,一份契約,絕不僅僅是爲九步之外的特出人才開一個口子那麼簡單,更重要的是一個“象徵”,一個和琉璃天之會幾乎意義相同的法會之名,就此成立。

三百六十年之會,一百八十年之會,高下並舉。循名責實,由此成道者,在九宗修士心目中,不再是“借法客道”,而恰恰是九宗修士成道之正法!

由此而來的規模擴張,制度更替,行事策略的改變,自然也是天經地義。

等若在悄無聲息之間,九宗先賢立下的“積蓄太質之氣,一舉更替新天”的方案,已然被歸無咎的由下而上、兼容幷包的路線取代。

在這一瞬間,歸無咎與九宗中的任意一家,都締結下了不亞於越衡宗的大因果。

歸無咎一擡首,正好對上端木臨迎來的目光,笑言道:“有一件事要勞煩端木道友。”

端木臨一怔,道:“不敢當,大天尊儘管吩咐。”

歸無咎道:“歸某意欲一觀原陸宗一元真定玄碑。若有所得,將有一道機緣,贈予林雙雙道友。”

第一百零二章 一劍勝負 獨行雲中第一百七十章 遙控之法 密界真形第八十三章 滄海桑田俱往矣第二百零二章 同氣相連 界中之界第一百零六章 四尊降世 立契興師第二百三十九章 約束之法 遺澤合身第四十七章 新居舊友相揖別第三十五章 鬥戰投獻得三精第五十三章 轉赴玄墀善其器第二十章 各自出陣 止戰爭執第六十二章 借境歸真 幽微畢現第二百三十八章 獨行秘境 訪求三事第一百七十一章 相助之由 勢如破竹第一百章 身魂虛界 兩階之差第一百五十三章 初入界氣血奠基第一百四十章 再去艱難阻謀算第二百三十二章 四色之相 暫避鋒芒第一百九十二章 脣槍舌劍 心念一隙第六十七章 布子奪勢 利劍高懸第五十五章 摩羅力境 動靜心芽第四十九章 真法自在譎境中第五十五章 摩羅力境 動靜心芽第三章 中有三顛倒數第一百八十五章 河界兩分 舊境重明第五十四章 五勝節點 冗餘之功第二百三十五章 以身蹈火合祭器第七十七章 新立界交換終定約 縱心意去往兩別離第五十八章 再試牛刀 今非昔比(下)第五十四章 窮根底再探萬殊閣第二百二十六章 紅花綠葉 進退抉擇第二百章 相感相融 得失代價第二十五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寶靈相勸 虛實密訊第一百一十一章 西土七真 峰迴路轉第一百九十二章 勢成破障再煉心第七十八章 三重界關觀虛實第十一章 假名互惠探深淺第三百四十章 玄關暗度 盈極一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度數由心 扼於幽微第六十二章 山高人爲峰 一品何足道第一百二十五章 圖形考覈 前路四品第三百一十一章 相轉變化 搜根治本第三百四十五章 屢破玄關 三位一體第二百七十九章 十年餘波 重塑道途第二十五章 三花落泉 具象潛消第一百四十五章 天時一變 重拾本心第四章 同留後手 共入陣門第四十一章 假丹精斛煉弦蒼第九章 辭別返宗 決絕手段第三十七章 九轉殿內覲上真第二百七十章 映月蓮臺第八十九章 一意用強 七日之約第一百四十五章 煉甲之議 秘法酬償第一百七十七章 證道三關客相迎還是和昨天一樣,合併章節。第三章 九宗英傑第二百五十八章 從心意點到難止第一百二十二章 盛衰竟擇 生死之序第八十章 立地尋根 再遇前塵第十章 預設軌道 精微鬥法第一百章 三方傳捷 一手遮天第三十九章 推棋演兵 人算天算第二百五十九章 誰明誰暗 殃及池魚第二百一十七章 小界論戰 意外收穫第三十三章 破境緩急知輕重第十八章 名實有異 尋根究底第八十五章 覺迷望氣擇一人第二百三十一章 撲朔迷離 陰陽入局第一百三十二章 雙念交徵蘊玄機第四十七章 借地煉傀 餘玄友盟第一百二十六章 舍直就曲 法訣之缺第四十二章 功果靜待有緣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鑑故法立新意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一式 全敗之心第二十一章 伸量深淺 不虞之機第九十章 彩頭賭約 劍理明驗第八十章 清濁玄象 元嬰勝負第一百三十八章 伏子現出有前因第一百六十章 破境功道業俱足第一百九十九章 脫困還原遇異客第一百七十七章 心算有差 新契立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勢如車輪發也疾第一百七十二章 觀其火性 天外宏圖第二百四十二章 三道消息 劍術唯心第一百三十章 法旨四出 行路不同第二百五十四章 三十六影合一身第三百四十七章 前身溯回 道理昭然第一百二十三章 二步功成歸去兮第二百四十章 真法如人 荒誕建言第五十章 應力加身 三勝三負第一百二十七章 上門買賣 晉寧易主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術拆演 庖廚之論第二百八十五章 網開一面 黃雀奪食第二百六十三章 極意一擊入空門第四十七章 一葉橫渡 人我之間第二百四十一章 舉派之資歸我有第一百三十章 償付之物 真軀歸屬第二百一十四章 輾轉反覆終解迷第七十四章 投身立契一僕妾(上)第一百零一章 不速之客驗虛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