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摩雲道上神通法

對着眼前的清幽小徑觀望有頃,歸無咎極爲堅實的邁出一步。

杜念莎緊隨其後,亦碎步玲瓏,身影如風般進入道中。

第一步落實的一剎那,就如懸停在半山腰上的滾石松開了機關,動如脫繮之野馬,再也抑制不住轟然滾落的大勢!

而這條路,彷彿斬絕人我之分、與紅塵萬物相隔離,周圍的一切山水草木,乃至盡頭的枕道碑,同處於道中的杜念莎,背後已經光影混冥的紅雲秘境,都瞬間淡化千百萬倍,似乎於己相隔億萬裡之外。

歸無咎靜心體驗體內元光的極致變幻,以及恍若成丹的旺烈氣機。

須知精斛虛丹之法的一切奧妙皆在器物之中,雖最終成就了堪比金丹境界的修爲,但結丹過程實是問道於盲,並無經驗可言;而魔道丹法本於強弱侵凌,以至簡達道,祭祀之儀一步登天,又與道門不同。

若能從中經歷一次真正的結丹經驗,未必不是一場巨大的收穫。

但由於整個“結丹”的過程如冥冥中的外物在操控,一切並非由心所主的緣故,自身神識只是恍若一個提線木偶。雖偶有所得,但若只是遠遠窺看,並不上手主宰氣脈,終究不能算是冷暖由心。

實際上,在枕道碑前成就“金丹”的過程,獲益最大的,不在於結丹本身,而是結丹之後初次錘鍊神通的嘗試。

現在歸無咎和杜念莎,在“成丹”的同時,依照《通靈顯化真形圖》和《二相生化玄機秘指》,已如花開結果,神通宛然成形。

枕道碑下,“霸下”口中。

幽寰宗蕭天石、張宏辯,四御門尹九疇,真曇宗符凝錦,盈法宗明選烈,原陸宗應雙雙,辰陽劍山巫景純,楚丹青,莫清和,呂鑑遠。俱列成一排,站立在“霸下”巨齒之內。

內外之間,有一道無形隔膜,是以歸無咎二人,在這一道小徑對面時並未能夠發現諸人的存在。

此時這一行人的氣息,圓全成韻,抱中守一,似乎有無數個“中心”流動制衡,盤結交纏,統籌內外方圓。任誰來辨認,顯然人人都要被當做金丹修士。

這一行人盡數立在此處,也是有講究的。

但凡往紅雲秘境之中求取玄種之人,若僅得二三等玄種,那麼“成丹”過程,卻在“法意亭”中縱斷相隔的密室之中進行。

因此歷來求取二三等玄種之人,和親入秘境、尋得一等玄種,期冀丹成一品之輩相比,資質固然稍遜;但是單就這“紅雲小會”的比試而言,卻多出一道優勢。那就是此輩預先在法意亭私密之所“成就金丹”,於是可以提前趕到枕道碑門前,觀望摩雲道上秘境歸來之人的成丹之路,當中所得,着實匪淺。

這一場觀望虛實,在接下來交手之際,成丹二品者亦可從中佔得少許先機。

別派一二修士蜻蜓點水姑且不論,數十萬年來幽寰宗在此處所得,探明別家功法源流,所獲之巨其實超乎想象。

九宗之內,論對於其餘八家功法的瞭解熟稔,幽寰宗獨佔鰲頭,餘派拍馬難及。從這個角度上說,這一次秘境深處至高玄種四損其三,也算是求仁得仁,自有因果。

此時,歸無咎、杜念莎二人漸步向前,丹意稍成,一身神通變化之數,盡在蕭天石等人之目中。這十人雙目全神貫注,不放過一絲一毫的精微之處。

杜念莎頭頂處仙雲靄然,丹霞陣陣,一根鮮嫩欲滴的二尺青枝當頭生長,陸續開出七朵花瓣,色澤各不相同。其餘六朵花瓣都是一般大小,唯有最後一朵淡綠色九葉花瓣,卻比其餘六花稍稍小了十分之一左右。

七朵異花完全綻放,其中隱約現出文字流淌,金光呈祥,一道道收攏歸一,自杜念莎頂門如“灌頂”一般吸納涌入。

前六朵花瓣之上的文字,甚微而玄。以蕭天石等旁觀之人目力,似乎明明可以將花中文字完全分辨明白;但閱覽一遍之後,腦海中卻空空蕩蕩,又一無所有。

但最後那一朵稍小的九葉紅花卻不同,人人俱可從中捕捉到《北冥造育經》五個大字在那花瓣之右首。當中經文,亦可大約記得十之三四有奇。

蕭天石一轉頭,暗中神意相傳道:“傳聞百餘年前白新禪返回之時,這最後半部《北冥造育經》尚是半數可見,半數隱藏的模樣。短短百餘年,這經文正文又隱去了一二成。據此推斷,藏象宗在四百年內完成完道大業,並非沒有可能。”

張宏辯不以爲然道:“這推演完道之法,如果一開始走上了死路,錯了就是錯了,哪怕最終只餘下一個字未能相諧,所謂‘完道’就不算成功。此一步道斷之術,豈因篇幅稍有增減進退而褒貶?眼前所見,並不足以爲意。”

原來《二相生化玄機秘指》本身雖是藏象宗至高真法,但其實既非功法,又非神通。嚴格來說,倒是以“樞紐”二字名之較爲妥當。

參悟這一道上法之人,若是從中悟出分屬陰陽五行的七部功法各一,且均臻於無上至境,藏象宗的“道”便可謂趨於圓滿,所謂“完道”是也。

這七部功法是否臻於至善,評斷標準便在於“字字珠璣,不落一字”這八個字上。參其法時,深然其理;得法之後,一字不存。

經歷歷代天尊、大能的努力,前六部功法已然臻於至善之境,因此連其功法名目、正文也自然隱去;唯有最後一部水屬性功法《北冥造育經》推演未全,以至於藏象宗距離“完道”尚差最後一步。

休看這一步看似差距不大。但是落實在神通法門上,卻影響甚微深遠。

九宗神通法門,雖然奧妙無窮。但以路數而論,大致分爲三種。其一爲“以無窮應無窮”,變中生變,無有絲毫拘束。如原陸宗、幽寰宗走的是這一條路。

其二爲“化萬變而歸一”,正本清源,復歸於樸。盈法宗、縹緲宗正是這一路線的代表。

其三介於兩者之間,雖有無窮變化,又暗藏於有限的規矩約束之內,無限而有際,名同而實異。辰陽劍山、越衡宗、藏象宗三家乃是奉行此道。

如辰陽劍山,兩兩之擇,分出八種道途。而即便走上每一種道途的修士,其神通手段有又個性化的差異;再如越衡宗,將三千妙法合併歸攏,最終形成十八道大神通。彼之十八神通,與我之十八神通,因收攝三千法各不相同的緣故,自然迥然不同。

而藏象宗的神通手段,是將由《二相生化玄機秘指》中演化而生的七道功法,一門爲主,爲正;一門爲輔,爲反;兩兩正反相參,自然能生出一道神通。七大神通互爲正反,最終能形成四十二道大神通。

這四十二門大神通,法門變化因人而異,幾乎囊括天人之間一切能所空無、生滅差別。四十二法同修,和越衡宗《通靈顯化真形圖》完法三千、成就最強十八道神通道理相近。

但是若其中一門功法生出瑕疵,便足以影響十二門大神通上臻至境。所謂至善神通,便只剩下三十道。差別之大,何止於車載斗量。

此時杜念莎七道經文顯化收納入身之後,但見溶溶清輝生滅一十二次,擁抱還丹,清爽宜人。

這就是說,杜念莎第一次結丹,成就十二道神通。

不過,從杜念莎前後六次幻景變化有一道短暫暫停,極易推斷出,她是以一門功法爲底子,和其餘六門功法一一演化神通。完成之後,又交換正反,再得六法。

另一頭歸無咎成就神通的思路也清晰得多。在真正結丹的那一刻,就是他“天人立地根”所修習之個人成長版“空蘊念劍”綻放新芽之時。

此次紅雲會“結丹”成就神通的經歷,他自然也早有預案。

“空蘊念劍”金丹一重境、剛剛練成時乃是成就三柄法劍。歸無咎默運玄光,體內一千五百道神通種子平均分爲三等,每五百種合成一道劍術神通。

三千法成就十八神通,遑論從前的越衡宗真傳弟子沒有一人真正完法三千;按理說一千五百法,成就九道神通方合其數。歸無咎五百法融成一道,着實有些臃腫了。

但歸無咎開闢己道,走前人未走之路,行事自然不爲約束,無所忌憚。

若說是將“三千法”和“空蘊念劍”融合爲一,眼前歸無咎自然無這等修爲。但僅僅藉助數十年來修習“空蘊念劍”的感悟,其餘一應以合成三千妙法爲主,卻並不爲難。

當然因此緣故,眼前這三道劍法,並不能以“空蘊念劍”名之。

蕭天石等人見歸無咎頭頂沖天劍氣,起伏三次。顯然是成就三道神通,不由心底微微驚訝。

除了盈法宗、縹緲宗等歸一之旨者,其餘諸家真傳弟子,無論真假,結丹之初成就七道以上的神通法術纔是常理。

歸無咎、杜念莎二人周身丹氣一成,摩雲道上也恰好走到最後一步。這一步邁出,自然丹氣一熟,神通俱在,瓜熟蒂落。

擡頭一看,原來已經到了揹負枕道碑的巨獸“霸下”口邊。

沒有半分遲疑,歸無咎一躍而上。在落在“霸下”口中的一瞬間,那一層障眼法突然消失,眼前蕭天石等十人近在目前。

杜念莎也隨後跟上。

顯然蕭天石等人等候已久,歸無咎也不與之多禮,稍稍閒敘兩句便止。隨後蕭天石引着衆人往裡去了。

這深處,既可以說是碑身,也可以算是“霸下”腹中。

“枕道碑”在外看來也不過是數十丈方圓,但此時這碑身之中,卻似乎無限空曠,穹頂無涯,四面無際,至少也相當於一處二三十里寬闊的深谷。

約莫小半個時辰之後,一行人終於走到了碑腹的正中心,此處竟然恰好有一枚較小的十倍,彷彿“枕道碑”縮小了數千倍。當中銘刻文字三千有餘,其中當頭五個字昭然明白:擒龍伏虎拳。

歸無咎眉頭一皺。

蕭天石笑道:“諸位請自便吧。料想一刻鐘時間,也足夠了。”

杜念莎餘光一瞥,見機神識傳念,說明其中原委。

原來歷屆紅雲秘境之會,起初幽寰宗祖師良法美意,爲謀測其餘九宗真傳之根底虛實。其中入境破妄、小會相鬥,九周半山留書三關之中,尤其以第二關直接相鬥最能見高下。

但是時日既久,其餘諸派弟子有不願意暴露虛實者,在小會相鬥之際往往保留實力,無論對上誰都是蜻蜓點水一般。這卻與幽寰宗本意不合。

時爲幽寰宗四代掌門、最終證位天尊的一位大能,由此著下“擒龍伏虎拳”一譜。

這一道心法名稱極爲樸素,幾乎讓人誤以爲凡間武功秘籍一流。此功之奧妙,乃是將諸人所修之神通返虛就實,合和五行陰陽,由無形之丹氣,盡數納入“力量”、“速度”二元軌道,明明顯化成此拳一十八式,拳拳見肉,落在實處。

同時使用之人原本之神通奧妙,也纖毫畢現,一覽無餘。

更爲奇妙的是,一旦使用這一門拳法,出手雙方便沒有絲毫留手的可能。要麼勝負已分,要麼一身丹力彈盡糧絕,除此之外沒有第三種可能。即便鬥戰雙方想遠遠避開,也是不能;交手之後,其正反相合之意更會將兩人粘得愈來愈緊,幾乎便要揉成一道,不分勝負,絕難分離。

歸無咎心中一動。如此妙法,幽寰宗爲了挖掘其餘九宗根底,也算是不餘遺力了。

最初在獲得秘境玄種之前,幽寰宗必將此事鄭重告知。如何選擇,均在於各派真傳自己。可是綿延數十萬載一來,以後的歷屆紅雲會,各家真傳自然早已知曉,既然與會,便是默認同意了這一道條件。

半刻鐘過去,包括歸無咎在內,各人神識丹力之中均已感受到多出一份神秘力量,好似運轉法門,皆要受到一奇妙的約束。

萬事俱備。

蕭天石道:“哪兩位師兄先行下場?”

Ps:今天出去逛街、透透氣。就一更。以展示設定爲主,情節進展慢些。

第二百四十章 劍鞘三分亦成文第一百四十三章 剖明敵策 陰陽兩契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月漫遊 終須一別第二百三十六章 劍術拆演 庖廚之論第二十一章 伸量深淺 不虞之機第四章 觀望英傑 激盪局勢第四十章 萬劫千難只自然第二百七十六章 牛刀小試 初作謀劃第二百零六章 宏論氣質觀人事第五十二章 一杯強勸 兩處交鋒第一百五十七章 推此及彼唯實道第二十章 劍破雷震 終顯真身第一百三十三章 念珠溯源 借殼更名第三百二十四章 算計成空 陰魅電襲第二百三十七章 返歸秘境 傳承之人第三百四十二章 真流道爭 名實相稱第七十七章 奇敵詭着第一百四十七章 靈動生韻 天衣無縫 天人之際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資大藥 了結之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念珠溯源 借殼更名第十八章 投石問路 “金丹”之前第十二章 奪珍詭謀 先手之利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蟬脫殼 忽施冷箭第六十八章 暗夜無聲有驚雷第一百三十六章 信心賭注 一線之差第三十六章 一拳如龍千帆過 凡心破碎道心活第九十六章 王城賓客 輕舞成雙第二十章 丈夫豈能三易志第二十九章 枝幹彌遠 九門爭奪第七十九章 援手故人 意外解惑第六章 啓爭只在旬月間第二百一十七章 玄律歸身塑真魂第九十二章 大戰餘波 所謀真義第一百二十四章 什一戰力 裸衣之搏第二十四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一)第三十二章 縱橫之論 投石問路第十四章 兩術化氣銷金鐵第三百五十九章 顛倒人心 恩仇二斷第六十五章 巧計調解 暫得異寶第四十一章 四象之轉 偷天換日第六十六章 以曲爲直 分道揚鑣第十三章 傾力一搏 兩兩無憾第二百四十三章 本身親取 九境關門第一百五十七章 他山之石 還施彼身第二十四章 故人相逢 幾度春秋第一百三十四章 照影相疊無盡時第三百四十六章 三觀之定 最後手段第一百四十八章 立契用印 從速之法第一百二十章 丹心尋釁 約戰烏林第八十四章 天人緣法立地根第一百四十五章 孤舟遠征 友盟相聚第五十八章 忽有嬌客點迷津第二百八十章 寶靈交戰 營造武域第八十六章 繼位大典 後起之秀第七十四章信心倚傍 魅陰赤陽第二十九章 重賞所激 見者有份第一百八十七章 借道之行 無論主客第二十二章 閒子冷着 兩處經營第四十章 驅虎吞狼 願者上鉤第三十三章 一劍退敵 毒手反目第一百七十八章 久備無患 強敵失約第一百七十二章 勝負只一式 古今第六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唯一隱患 李代桃僵第一百六十七章 隨緣一卜無着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肘腋之變 一子六家第一百六十九章 三拜解厄 龍界巧遇第一百五十五章 七陣法門 殺招變招第六十一章 李代桃僵 魚龍混雜第一百七十六章 異變橫生 客名心情第一百六十七章 實心立志 死而不僵第十章 爭臺之外涌潛流第三十章 死後還生徹天心第二十一章 精微法破竊真符(下)第七十一章 上進門戶尤有分第一百零一章 閉關深尋 後起之秀第四章 渡劫三策 怯心問計第一百七十六章 遍觀諸物 目迷五色第五十二章 得勝代價 孤勇之心第六十一章 李代桃僵 魚龍混雜第十二章 奪珍詭謀 先手之利第五十章 步步爲營 反客爲主第七十五章 道緣有感遽相逢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外勢動制衡法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返大界 得緣之人第二百七十二章 古今淵源 博注之戲第七十一章 遙聞勁敵傳對策第一百九十章 制度漸興伊人別第一百九十一章 因地制宜 幻形界心第一百二十九章 洞天之內已留名第一百五十三章 縱橫捭闔 有借有還第七十五章 迂迴之計 連珠譬喻第一百八十五章 六**轉詮道終第二百五十一章 鋪路作法 行前周備第二百五十章 應勝反敗藏謀算第一百四十一章 湖心宴聚 鬥法章程第一百七十七章 失丹酬身 唯願得人第五十章 步步爲營 反客爲主第三百零六章 初探大界 天外有天第四十四章 明光正殿報天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弊中見利 自在飄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