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中藏暗室 另覓良策

歸無咎與阮文琴邀鬥之所,聖教祖庭一方也是別費了一番心思的。

因這一場比鬥因緣際會,以此爲引,邀約紫微大世界內各大部族的緣故,與會者衆;聖教中幾位上真,原擬不必在陰陽洞天舊址內舉辦,而是另外尋一處形勝開闊之地。

只是恰好聖教之中,另有一不問世事已久的道尊,道號“宗禮”。這一位閉關鑽研妙道二三千載後,近日終於出山。他與聞時變之後,也是大感驚詫;見識過歸無咎、阮文琴畫影圖形,愈發稱許後生可畏。恰好他新近所悟的一門秘法,與陰陽洞天的空間相合,倒也別有一番妙用。

他既有借花獻佛,別添光輝的手段,最終的比試之地,也就未曾改弦易轍,依舊在陰陽洞天之內;只是經他手筆之後,此中氣象已是大大的不同。

此時,最終的盛會開啓之地中,勝景非凡,遠非尋常的俗物點綴可堪比擬。

一俟入得陰陽洞天之內,目光所見,唯有二色,上下相間。其中一色純青,混蒙縹緲,翻轉騰挪、無窮形變,最終藹藹蒸騰,飛揚輕浮;另有一色厚重蒼茫,重濁流滯,看似精蘊無窮,卻又潛藏歸墟。

整個陰陽洞天的清靈之地,便煉化潛藏於這二色之正中。其餘雜流,一概不存。

其實道法深湛之輩均知,簡繁二道,不過是趣向之別,終始之分,並無高低貴賤只說。若是這陰陽洞天之氣象,僅僅是渾融高古,那在百派百族見多識廣之輩眼中,只怕連“耳目一新”四個字也未必當得起,又何以稱奇?

就算是歸無咎參與銓道會的界天秘境,便能與之比擬。

真正厲害的是,細看這青黃兩色交融之處,似有無窮靈機種子,迸發湮滅,相攝相斥,合則生變,變也無窮。那陰陽洞天之精華,似乎被“移植”進了一處剝極而復的生滅玄境。

真宰分天地,兩儀判清渾。

死生無窮變,寰宇煉一尊。

赫然是模擬了開天闢地、演化萬物的鴻蒙初始之氣象。

修爲到了近道之境,無論是人道之中的天玄上真,還是妖族之中各大妖王,功行純熟之後俱會有神運演天機、丹田開小界的嘗試,以印證天地玄奧。

只是此等所謂“小界”者,不過一混沌雛形爾,僅相當於一件自家體貼道術的工具、籌碼,遠不能與真正小界相較;更難將活人活物長久安住其中。

縱然是人劫道尊,若非仰仗外物持久經營,也難成如此氣象;正因這位宗禮道尊一身道術所繫,盡在“生滅”二字,方纔有此功果。

此時這一方面陰陽洞天正中,有一九層之臺,最高層處八角陣列,汀香水榭繚繞不斷,兩人圍席對坐,又有數人陪坐於不遠處,各自打坐行功。

小半個時辰之後,外間星星點點,忽明忽暗的一物,飛遁進來。光華閃爍,彷彿螢火蟲一般,只是大小足足大了四五倍,速度轉折亦更加靈活。

那“星蟲”落於正中那位方面魁梧的白袍中年人掌心,旋即隱去。

這人擡首一望,微微一笑,其神態下愚之人也能讀懂:不出所料爾。

對面那位身着暗紅近黑大氅、面目無視許的枯瘦老者,面上深紋似刃,亦報之以微微頷首。

看那螢火蟲形貌的星點,分明是什麼傳遞訊息的手段。

如此反覆再三,先後有三枚星點落於白袍中年掌心。而觀他儀態,雖然收了意氣風發之鋒銳,但一派老神在在,顯是一切盡在掌握。

魁梧中年與黑袍老者,二人都是天玄境的修爲。

白袍人正是恆滑上真,十餘載之前聖教與隱宗第一番比鬥,領了聖教嫡傳前來的,正是恆滑、泰玥二人。

這位赤黑大氅的枯瘦老者,道號鄘豐,雖同屬同儕之中功行精湛之輩,卻是第一回接手此事。

不過這兩人潛居於此,並非是與上回相鬥一般,領了帶隊職司。那明面上的事,聖教之中別有安排;如今這兩人暗中所執,另屬機密。

約莫過了小半個時辰,第四枚“星蟲”姍姍來遲,終於落在恆滑上真掌中。

只是瞬息之後,恆滑上真卻是“噫”的出聲,隨後微微搖首,面目難掩驚訝。

鄘豐上真詫然道:“有甚麼變故不成?”

二人坐下不遠處,另有數人機敏的很,見狀連忙擡首相詢。

這幾人都是聖教嫡傳,以秋禮、霍遠峮爲首,分列左右,俱是嫡傳之中排名靠後者。至於利大人、席榛子等人,卻不在這九層樓臺之內。

恆滑上真憮然言道:“未曾想,由三位弟子出面交涉接洽的魚凌、原榖、折離三族,都是極爲順遂的功成;反倒是孟師弟親自出馬的裡鳧一族,卻意外折戟。”

秋禮、霍遠峮等幾位嫡傳弟子聞言,若有所思。但目光略微交接之後,都並未出言。

鄘豐上真思索有頃,迴應道:“稍後見一見這三族年輕一輩中執牛耳的人物,觀其氣象,再言其他。”

恆滑上真“唔”了一聲,雖然允諾,只是面上稍有抱憾難平、兼自失之意,不復方纔之專注。

這時秋禮察言觀色,上前一步言道:“啓稟二位上真。如二位上真先前定計,源自本教已知之訊,似乎對於裡鳧族箴石甚是看重,這才定計親與相會。既然他不肯賞臉,料想餘子碌碌,何堪足道?由弟子出面應付,也就是了。”

恆滑上真見秋禮自告奮勇,頗有意動。思量一陣,言道:“小心在意。”

秋禮自信言道:“上真放心。此事機密要害之處,進退步驟,行事底線,先前玉簡之中已盡觀之。”

言畢深施一禮之後,秋禮便即退下。

奇妙的是,待秋禮轉而進入九層高臺的下一層之後,其身軀卻似遠似近,若虛若實,彷彿處於一方奇妙的空間之內。

宗禮道尊,煉化此方天地,自與會賓客看來,無非是兩重用意。

其一,借模擬天地清濁演化之象,暗示阮文琴、歸無咎此番相鬥,乃是開天闢地以來所未有,算是一種別出心裁的尊榮期許;氣派之盛,反倒是其次了;

其二,那幽微變化的陰陽二氣,等若是一位人劫道尊演法玄奧。一入其間,細細品味,若是資質根器上佳之人,則必有重大收穫,實不亞於進入第一流的秘境,感悟心得。也算是聖教祖庭藉此彰顯大度,予以各家各族有緣之士一樁佈施饋贈。

但是,實則還有第三條最爲關鍵,乃是其謀劃之深層處,不足爲外人道。

那就是這一貼合於陰陽洞天的小界經由宗禮道尊道法演化,其中暗藏機密詭門,號稱“反境”,藏於洞天之內,相當於一處獨立的小界,又如一座潛藏的迷宮。

現在恆滑、鄘豐二位上真及秋禮等人所在的地界,便是處於這座“反境”之中。

此地的真實位置,不是別處,正是孟倫上真展示於箴石、東山二人的那副浮峰畫卷的正中心,最終與會決勝之地。但是外人看來卻是空空蕩蕩,難見玄妙。

不止如此。

那預先爲較大的數十家宗門、妖族所備下的浮峰之中,每一座都暗藏一條通道,唯有聖教祖庭方能將其開啓,連通“反境”之中;而此通道啓用前後,全由宗禮道尊一具分身執掌,本身並無任何陣法和神通波動,別派縱有道法高明之士,也探查不得。除浮峰之外,外間亦有十餘入口,連通此境。

因此,這“反境”,乃是聖教祖庭隱匿與暗處,借勢謀劃合縱連橫的樞紐之一。

其實先前孟倫上真對於箴石等所言,並非盡實。聖教藉助神道佈施之法,固然能夠窺得各大妖族的許多機密,但是尚差了最後一步,宛若一副藥引——這一步乃是派遣得力之人進入諸族深處一回,暗暗施展手段。

這一步本是有些爲難。因爲一兩家尚好說,無非借個由頭行事;但與各大妖部一一接洽,卻非易事了;而這一回阮文琴與歸無咎的比鬥,卻是個師出有名的好名目。聖教祖庭藉此布信使深入各族,終於完成了度量百家虛實的最後一步。以歸、阮二人略不世出的道術根基,使節之人身份貴重一些,也不至於使人生疑。

本次比鬥,無意間將聖教祖庭另一樁潛藏許久的謀劃,大大推動了一步。

約莫兩個時辰之後,幾道清影一閃,已有三人遁入“反境”之中。

那三人相貌,除了當頭一人是約莫二十七八歲的青年樣貌外,另外兩人都是十六七歲的少年丰姿。前者那青年身着玄金靛青色交錯的盛裝;而兩個少年卻各着青、灰常服,面貌氣度均自不凡,入了第八層之後,由聖教第六嫡傳秋禮殷勤接待。

不過寥寥數語之後,便是好一副賓主甚歡的熱絡景象。

這九層玄臺別有奧妙,上能容下,下不能容上。

秋禮至第九層退至第八層,在九重之上的兩位上真及霍遠峮等人看來,其人自然顯現出恍恍惚惚、若遠若近、若有若無的異象;但是秋禮一旦進入第八層之後,目力所見,五感所識,卻會自然而然地以爲這是一座“八層高臺”,再不復見第九層的一切人事。

因那三人直接被引入第八層的緣故,而恆滑、鄘豐上真等人,不需使用任何神通匿避身形,便可處之泰然的竊聽之,旁觀之,無不如意。

那二十七八歲的青年,名爲萬毅英,乃是折離一族嫡傳;另外兩位較爲面嫩者,名爲車樑永,賀駿拔,乃是魚凌、原榖兩家嫡傳。

先前接洽三人者,是聖教祖庭之中排名十名靠後的嫡傳,功行氣象較之秋禮明顯要略遜半疇。與孟倫上真親身遊說裡鳧族相較,待遇本是遠遠不及。但是萬毅英等三人一見聖教祖庭顯露出拉攏之意,各自迴避左右、稟明消息之後,卻甚是熱絡的迎了上來。

面對聖教祖庭放言可十拿九穩助其升列十二流品的誘惑,這三家卻是不由自主的靠了上來。

此時三人與秋禮圍席而坐,雖然不失大家嫡傳之風度,但遊刃有餘之中,總是暗藏了一絲小心恭謹;非是心性有所不足,實是雙方地位使然爾。

萬毅英等三人雖無箴石於裡鳧族一般的地位,族中勿論大小,儘可事由己出;但是作爲諸族試探相聚的前哨之會,爲了一俟遇見緊急情況能及時返回消息於本族,身上自然都攜帶了特殊的傳訊秘寶。因而商議幾家合作細節之事,三人卻也能夠承擔。

稍微聽了一陣,見拉攏三家已是水到渠成,很快便到了敲定細節、討價還價的步驟,兩位上真及幾位嫡傳弟子,都放下心來。

霍遠峮更是居高視下,凝神觀望三人氣象,轉而將注意力集中到體察三人修爲之上。只是略略望了一陣,他目中已露出兩分不以爲然之色。

霍遠峮已然斷明,眼下之戰力,萬毅英等人固然略勝於己,但那是倚仗妖修根骨元力領先一重境界的優勢。單以根基紮實、功行純粹而論,萬毅英等三人較自己明顯遜色。待雙方成就天玄上真及妖王之境,高下之勢明矣。

而他不過是聖教第九嫡傳,距離利大人、席榛子尚有難以想象的大差距。

妖族之中勢力能夠擠進十四至二十五名的大族,其數一數二的嫡傳弟子卻也不過如此。

恆滑上真窺見三人氣度,心中同樣不免看輕了幾分。只是見霍遠峮神態,不免要提點幾句。

正在此時,第九層之中,三四丈外,忽地光華一閃,落處一個人影來。霍遠峮等五六人望見其相貌,紛紛與之見禮。

來人只淡聲道:“罷了”。

便走上前席,坐於鄘豐上真之側。

他長鬚面嫩,透出一股矛盾之意,正是遊說裡鳧族箴石未果而返的孟倫上真。

因孟倫上真出行未果,落席坐定之後,恆滑上真一伸衣袖,正要斟酌言辭,予以寬慰。

孟倫上真面上卻甚是果決明練,一拂衣袖,止住恆滑上真話頭,大聲言道:“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論得失尚早。裡鳧族既然不成,第一等十三席中,並非是沒有攪動風雲之法了——吾卻另有別計。”

恆滑、鄘豐二位上真,相顧訝然。孟倫上真出師不利,看他不但並不爲意,反而鋒芒更勝從前。

恆滑言道:“不知師弟有何良策?”

孟倫冷然言道:“何必定從未入流品之中拔擢,使其一步登天?此等族門若是得勢,鋒芒一盛,本也難制。元鱷一族以下十二流品,窺伺其與八正五奇之位有意者,一等二等之間的變動,也足以攪動風雲。”

恆滑、鄘豐二人相視一眼。

……

第二百六十章 反客爲主鋒芒露第二百四十章 順勢爲我 道斷心劫第二十章 互爲緣法 同道殊途第二百八十四章 風雲一聚 取勝之機第二百八十四章 露本相以寡敵衆第二百六十章 一劍相交 前路建言第十六章 三十六萬成一種第十六章 鎮定之由 青勝於藍第四十五章 古來聖賢齊拱手第二十章 劍破雷震 終顯真身第十九章 故主成賓客 瑞物伴麒麟第三十三章 破境緩急知輕重第三十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七)第二百零八章 飲宴勸誘 賺敵入彀第一百八十章 銘刻心印 舍柔就剛第三百一十五章 決斷之策 大勢之實第六十二章 兩難相讓 心通萬界第一百零二章 九宗匯聚 合縱之議第四十章 驅虎吞狼 願者上鉤第五十章 遠客原來未爲遲第二百五十五章 破境同時合故緣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戰三折兩殊途第九章 道途迥異 半尺天棰第三百一十八章 內外皆劇 後事安排第八十一章 推果及因 金蟬脫殼第一百六十二章 周覽經籍 不利消息第三十一章 求全不毀 席位次序第五十六章 般算計漸分明第七十三章 明輪神通 利弊抉擇第六十五章 感靈之寶 物通兩界第六十章 返故地魔影暗藏第一百六十九章 踏步之前種心田第二百三十六章 絕盡之後有漣漪第五十一章 玄機星散 高下判明第一百六十一章 因果勝負未可知第二百四十三章 意外收穫 故劍相投第二百四十章 劍鞘三分亦成文五十六章 蒼茫之外有新天第一百五十九章 律動之分推緣由第一百九十章 東隅桑榆 氣運大成第六十三章 定局終焉 入界之前第一百二十章 瞞天過海 下界紛爭第二百六十一章 師徒聚會 俯察遷流第七十七章 機緣自足客星鄰第二百二十九章 敗戰之宴 先見之明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客捷足先登第四十五章 二色濁氣 黃土黑棺第三十五章 旬月出行 終戰將至第二百七十八章 密訊傳遞 二心破障第二百七十九章 十年餘波 重塑道途第二十章 宴上觀人悟得失第一百三十六章 遁去之法 龍潭初會第四十一章 二家果名盡得之第二百二十八章 門中巡遊 佈道解疑第三十章 強敵橫出陰難知第四十九章 真法自在譎境中第七十九章 太華之行 三缺其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寂滅分合斬頑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造作禁陣爲御策第一十五章 動盪遊離 一拳之威第二百五十五章 青木萬象第六十二章 借境歸真 幽微畢現第三十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七)第六十三章 明位分反客爲主第五十七章 輕舟掠影長悠悠一百零八章 一戰揚威定檄文第一百四十六章 比鄰宅室 諸事俱備第二百八十章 守株待兔 虎口奪食第一百八十七章 法貴獨立期已至第五十四章 窮根底再探萬殊閣第一百四十九章 虛生界力承運功第二十六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三)第一百五十六章 武魂定數 有限手段第三十三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十)()*&%#%……&()**&……&%¥%@!@@¥第一百二十七章 詮道消息 十大秘地第四十章 臨故地先取後予第七十八章 嚴師之風 欲縱先擒第五章 琉璃天上 終始輪替第八十六章 勝負手誰佔先機第三十四章 餘玄拉攏 擇島貞如第二百一十章 歸藏於象 寶胎之擇第一百三十八章 絲絲入扣 雨急風狂第一百四十六章 示以契文 奉以密珍第十九章 玉鼎失足何所歸第七十八章 星散飛宮逐散修第一百八十三章 另立分身 意象所指第四十章 臨故地先取後予第二十八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五)第二百二十六章 照神寶箋 轉交因緣第七十八章 三重界關觀虛實第四十章 理殘局收人收心第一百三十八章 伏子現出有前因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乘實相 經驗相連第九十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一十三章 觀法贈法 另有玄機第七十一章 劍破萬法 斗轉星移第一百四十六章 渡法得人試玄關第一百五十四章 輕言巧語動人心第一百二十五章 相反相合 無心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