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偏至之謎 冰釋舊疑

歸無咎、秦夢霖,一時都若有所思。

莫非除了歸無咎之外,大魔尊對黃希音也有特別的興趣?

此事的第一感,自然是妙觀智大魔尊在黃希音身上有什麼佈局。

但想到第二層,若是大魔尊真有算計。要做到暗藏潛通、深流匿變,一切都無形無跡、任何人都難以窺探,以大魔尊的通天徹地之手段,好像也並不爲難。似並不需要將其擺在明面上,教自己看見。

如此堂堂正正行事,倒像是擺明了饋贈一場機緣。

的確,若說大魔尊也需用上這等虛虛實實的詐術,似乎也將其看得小了。

但若想到更深,事情又並不是如此簡單。到了大魔尊之境界,陰陽之間,隨時轉換;信手落子,皆若合符節,並不能以常理度之。譬如種下一枚種子,其是否生根發芽,開花結果,自可依據將來局面演化而定,而不拘於常勢常形。

故而若是動用此寶,誰也不敢保證一定無有後患。

此寶妙用,黃希音如何能夠不動心?仔細端詳,面有陶醉之色,就這般看了好一陣。

大功告成,黃希音本來心中歡悅暢美。還道師父手中果有點石成金之妙手,將寶胎之疑難徹底解決。

但是愜意之餘,看了一眼兩位師父的神色,黃希音立刻知道不對。

略一思忖,黃希音皺眉道:“容弟子猜測一番。是否這促成石胎變化的黑珠,得自一位敵友難明的大神通者之手?”

出言之時,黃希音言語鄭重而又篤定,彷彿一瞬間長大了許多。

歸無咎與秦夢霖對視一眼。

黃希音想了一想,忽地展顏一笑,道:“其實此事也非難以兩全。”

“近道之前,成就金丹、結成元嬰的那一瞬間,本就是修道人心意道緣水漲創高、乃至於登峰造極之時。道心明銳,要較常時更勝不止一籌。”

“依弟子之見,勞煩師父再備下一件品質上乘的九品寶胎,以作備選。到了即將踏出那一步的瞬間,若是弟子感到此物當用,便用之;若心中稍有不諧,那便退而求其次,也不至於臨時亂了方寸。”

歸無咎略一思量,道:“如此也好。”

第二日,歸無咎往半始宗後殿。

數十載以來,此處除卻那位江離宗聞品上真之外,皆會另有一位上真坐鎮。此人乃是諸隱宗修爲精湛之輩,輪流值守。

如今在位的,正是孤邑上真。

歸無咎向孤邑上真處一問,未知四位道尊和縹緲宗天尊東方晚晴駐蹕何處,或當擇機一見。

孤邑上真卻回話道——四位道尊與那位貴客論道參玄,斷斷續續已有六回之多;每一回皆需三載上下。最近一回閉關論道,恰好在十五個月之前。所以若要相見,須等到將近二載以後。

歸無咎聞訊後,告辭而回。但在拜別之際,歸無咎問孤邑上真,近日是否有暇一聚。

孤邑上真聞言啞然。和歸無咎走得近些,對他而言也是有利無弊。當即答道,原本數日後他便要返歸本宗。但若是歸無咎尋他有事,他在此地再鎮守半載便是。

歸無咎笑回道,數日之後,再來拜見。

拜見東方天尊之事暫時擱下後,歸無咎此舉甚是緊湊,是在準備第三件事。

這回武道之行,歸無咎所得最實際的機緣,便是秦秦借宅全珠,結合武道龍符所化之秘寶“武域輪迴天”,能夠暫時提升至近道戰力。

照說此法僅有十二個時辰,用完即無,儼然是大邑宅地,寸土寸金。歸無咎亦存了鍛鍊一擊必殺之法,最大化此術之效用的心思。

但是,磨刀不誤砍柴工。

欲要真正取得最善之發揮,那就必須對此寶之威能,有一個精準的評估。

此事在返回紫微大世界之前,歸無咎就已考慮清楚。回返之後,不可吝嗇。當勻出一刻鐘時間,尋一位功行精湛的天玄上真,鬥法一場。若果有了“自知之明”,對於今後的實戰發揮,必有莫大好處。

返歸小界之後,歸無咎安居於洞府之中,盤膝而坐,心念一引。

自出了真幻間之後,首次神意沉浸,去呼喚秦秦。

不多時,全珠之內,一個朦朦朧朧的聲音迴應道:“尋我何事?”

歸無咎笑道:“數日之後,吾欲與本門一位上修切磋一番。論修爲境界,仙門中號稱‘天玄上真’,與武道中‘日曜武君’位分相同。你可振作精神,小心在意。”

秦秦連忙答道:“不行;最少近數日是決然不行的。且等候二三個月再說。”

歸無咎眉頭微皺,道:“門內切磋,出手自有分寸。你不必多有顧慮。”

歸無咎之所以今日和秦秦提前招呼一聲,正是因爲有這一重考量。

秦秦生性不喜鬥戰,若非形勢萬不得已,難以讓他出手。所以須先把道理講通,振作精神,圓滿發揮自身實力。如此,自己舍了寶貴的一刻鐘換來的一戰,雙方盡興盡力,纔有足夠的參考價值。

秦秦稚聲道:“你誤會了。我並非懼戰。只是近日來精神不佳,所以要休養一陣。”

歸無咎聞言詫然。

仔細回味,果然聽出秦秦話語之中,似乎懨懨不振。

未有遲疑,歸無咎立刻問道:“發生甚麼事了?”

秦秦的聲音,依舊是無精打采:“你自己看吧。”

歸無咎心中一奇。

心意一引,已將全珠取出,躍然指尖。

全珠此寶,已臻至境。藏之爲真空,發之爲妙有。當初歸無咎金丹境界時,此寶便能與虛相金丹合二爲一;如今借取其妙,成爲秦秦宅室,亦無有不利。

歸無咎定睛看去。此寶之中,多出茫茫一點。雖然看上去只是小到不可思議的一“點”,但是其中卻開闢了一處甚爲寬闊的空間,作爲法寶真靈安身之地。

但略有三分古怪的是,這一點虛空宅室,內外相融,按理說應當處於全珠之“正中”纔是。

可事實卻並非如此——這一“點”較之全珠中央正位,明顯偏出了不少。

歸無咎此時心神觀照其中,忽地生出感應。

秦秦在全珠之內,忽地有所動作。也不知他如何折騰,經歷十餘息,終於將這“一點”之方位挪轉至全珠正中。但好景不長,這一“點”正位之後,似乎受到了一種詭異的牽引之力,不斷地向一旁偏出。約莫半盞茶功夫,立刻又偏出相應尺寸。

其實這一“點”的位置,與最初時並不相同,已由左下角挪轉至右上角。但偏轉的尺度卻大致相若,以圓心自全珠邊緣計十等分,大約偏出三分上下。

秦秦悶悶道:“已經爲你演示過一回了。就是這般。”

雙方細敘因果之後,歸無咎不由啞然。

原來,秦秦在全珠之中開闢一域之後,原本甚是歡喜。因全珠等階極高,當中神意一化,隨手開闢而成的空間已極爲廣大,較之真正近道境的至寶,亦毫不遜色。

但當秦秦發現這一處空間始終難以正位當中,卻覺得有些彆扭。

別看秦秦一副孩童相貌,又慵懶惡戰。但是其實論本性,卻是個極爲執拗之人。於是便在這全珠之中,開始了長久的折騰。如此反覆拉鋸,遷延了一月有餘,秦秦卻始終拗不過全珠內藏的“偏至”之力,直到昨日方纔罷休。

所以今日歸無咎將他喚了出來,才顯現出這樣一副無精打采的樣貌;自言要修養一陣,恢復精神。

既如此,歸無咎自然要爲秦秦探一番究竟。

歸無咎調勻呼吸,棄智絕慮,心神相擁,恍如投入瀚海之中,最深切的體悟全珠的這一奇異變化。

如今此物作爲歸無咎的本命法寶,又早有六煉之功加身,若是存心去感應,勾玄幽沉,定然能夠發現些什麼。

如此這般棄絕六識,純用真智,一呼一吸,一動一靜,看似只是一個恍惚,其實卻是半個時辰過去。

終於,歸無咎睜開雙目,面上略微浮現出一抹驚訝。

原來如此。

因全珠本來性靈充沛,育德載化。如今雖只是六煉之境,但冥冥之中早已註定,必有法寶真靈孕育而出。所以中央之位,早已爲將來此珠本身之性靈所佔。而秦秦卻相當於一個外來客人,所以無論如何,皆無法佔得正中之位。

查明因果之後,倒是有三分啼笑皆非。

歸無咎本欲安慰秦秦一番;但腦海之中靈光一閃,忽地想到了一事。

心意一動,已將小鐵匠喚了出來,正色道:“我那物一直留在你那裡蘊養。且取了出來,容我一觀。”

小鐵匠揉了揉眼睛,捧着寶爐本體一晃,立刻將真寶“歸墟”取了出來。

歸無咎凝神望之。

此寶出世之後,那中室不諧之狀,令歸無咎詫異了許久。

且此寶元靈寶身,氣象格格不入,且其中室正位,恰好與今日之情形完全相同——一處空間,偏出三四尺外。

把它交於小鐵匠糾正蘊養,卻得了“老成”二字之考評。

若是果然雷同……難道自己當日所得,竟然是一件至寶?

歸無咎將方纔關於全珠之心得,以及與“歸墟”異同處,一併告知於小鐵匠,請他一同參詳。

小鐵匠見此異聞,端詳了好久,終於道:“不對,不對。”

小鐵匠眼光毒辣,立刻額看出。歸墟鍛鍊之材質——那一塊來歷莫測的鐵券令符——的確十分奇異。但是若要與全珠之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性靈自足之境界相較,卻又大爲殊異。

歸無咎思忖一陣,腦海之中不知爲何,忽然浮現起“真幻間”中,自己得了星門令符之後,那青年“梅小寶”不告而別的場面。

然後……

便留下了一枚空落落的“星門大印”。

再細望“歸墟”之形貌一眼,歸無咎疑竇頓消,頷首道:“多半是如此了。”

第十九章 兩相掣肘 一意奮飛第十章 洞府新顏 信如往例第一百六十八章 顛倒順逆猛下手 得此剎那堪珍藏第五十四章 窮根底再探萬殊閣第四十七章 新居舊友相揖別第七十二章 舍中有得意微玄第六十四章 六合八荒盡賓服第一百六十一章 因果勝負未可知第一十七章 獨行異域觀絕筆第二十六章 真氣玄晶 先行之人第一百七十六章 借鑑故法立新意第八章 用心持重先慮敗第二十六章 先與後取施陽謀第一百二十六章 跳出遺轍三道途第二百二十四章 借道伏兵暗設謀第三章 未知誰是有緣人第九十章 移花接木第一百一十二章 赫日隱去幽影現第一百八十五章 時序之妙 各自得失第七章 形勢殊異 舊寶求全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速客捷足先登第三十九章 銅兵逞威 七星正位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界星河共浮沉第九章 玉珠落盤顯神通(上)第八十七章 辭別再會顯真容第九十二章 萬虛八名 二次交易第五章 懷璧變生肘腋間(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戰三折兩殊途第八十九章 藥典中藏補天相第二百一十二章 易形陣 結交心第二百三十五章 長力較量 攻守相持第二百二十七章 勸得客來成大勢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戰觀摩 預設佈局第二百一十八章 判而不作 意之所指第一百一十七章 六月漫遊 終須一別第六章 三方相爭 一舉中的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極趨中 一人功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虛幻妙法能致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武魂祭法 失衡奇兵第二百一十七章 動靜相悖 來路一致第一百八十六章 入局務盡 無名之約第三百三十四章 應聲隨境 三寶化形第四十三章 陣附內壁 寶演丹天第一百零四章 功成不喜 峰迴路轉第三百三十五章 四方之戰 潛流已見第二十九章 許約言和第二百二十四章 借道伏兵暗設謀第九十二章 六人同行 十萬連窟第二百零六章 一化爲三 君子之約第三十七章 七步八品 圓滿之上第七十七章 二真竟奪 緣定章圖第二百零二章 萬家一法 百年坦途第二百四十二章 近道之後再完功第一百三十七章 心存異見量尺矩第一百九十五章 另闢蹊徑 批亢搗虛第一十一章 時機已至 一脈因果第四十八章 道境周旋 以求借鑑第七章 超然態度 屢佔先機第二十二章 雛鳳清鳴懾小人第二十七章 塵埃落定 聲東擊西第二百零六章 一化爲三 君子之約第四十三章 速戰速決 意外勝機第二百九十三章 法會再啓 緩手實證今天,是對作者重要的一天,三十年夢醒第一百九十八章 東南封關 投桃報李第三十七章 義序規整 驟開天門第一百二十四章 什一戰力 裸衣之搏第一百一十章 二主七從 一步之差第五十一章 二氣臨身 相同策略第八十二章 人文不相通 異物辨吉凶第五十一章 完道立基 虛張其勢第九十一章 迴環交徵 欲得先機第一百四十二章 信步往返 贈君將符第二百六十六章 木庭造訪 飲宴相迎第二百五十三章 誤得錯偶卜方圓第二百三十一章 內外兩分 故地重遊第六十二章 三處出手 緩急之變第一百二十八章 因時取勢 正位之儀第一百一十一章 一進一退各有道第一百七十二章 來客論道 邀約三事第一百零二章 一劍勝負 獨行雲中第一百五十八章 身爲矩尺 知己知彼第二百二十三章 異鄉有同疾第五十章 應力加身 三勝三負第三十六章 宏觀道理爭勢勝第三百五十六章 念動再精進 九轉見真容第七章 藉機搦戰 辰陽四客第二百零六章 宏論氣質觀人事第十五章 長劍藏氣 銀針隱刺第二百四十九章 決戰前夜 道勝之實第一百二十二章 寶靈啓示 開源闢流第一百七十章 忽來喜訊 猝逢強敵第二百八十三章 心禪爐 信天游第一百八十六章 搬山填界 會盟將至第四十七章 忽然請賓客第二百五十五章 魔源心溯 一舉功成第二百二十一章 前功饋贈 笑納三珍第三十七章 符門秘法 丹中妙韻第三十一章 大道在前人必爭(八)第二百一十三章 輾轉卻是舊相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