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彩頭賭約 劍理明驗

“你的變着卻快。”

“這是當然的一手。以歸無咎的器宇規模,做成的可能性甚高。”

“但是他所得的好處,也不可估量。”

“我之所得不亞於他;不,準確的說,辰陽劍山之所得,在他之上。因此這一着即是正手。”

短髮中年和軒轅懷二人,一問一答。

各自移動了棋盤上一子之後,短髮中年道:“你認爲吾所立下之七種猜想,今日若果真在歸無咎處尋得答案,當是哪一種應驗?”

正推不能窮盡;反推不能盡歸。

對於這一點,短髮中年可不止是停留在猜想上。

神通之道,劍道最純。就算純粹的三問推演之法不能包攬,但是結合多種判法、斷法,終究是可以盡歸納,而非反之。

只是目前辰陽劍山尚未做到而已。

對於辰陽劍山八脈劍道不全的論斷,其實已經是深信不疑的定論;但是真正的“劍術大全”將會是怎樣的模型,短髮中年也有極深湛的思考。

他所歸因之類別,共有七種。

軒轅懷答道:“我以爲最類似真實的,當是‘四段陰陽’之法;又或者說,引入“虛實”二字論名,八化十六,最爲妥當。”

短髮中年沉吟道:“吾意也是如此。論道理精密,這一假說最爲圓融無二,難尋破綻。但是有一個不可解決的矛盾,便是承道載德鈞天劍。若這一說爲真,哪怕別家門戶的劍術神通紛起,我辰陽劍山也當佔據半壁江山。”

“但事實上,歸無咎,他那小徒弟,巫道御孤乘。相繼成立劍道之後,鈞天劍上,我八脈劍道已然退居半數以下。”

軒轅懷想了一想,道:“或許今日,便有結果。”

金殿之中。

歸無咎仔細品查八人氣機,觀察良久,喟然嘆道:“貴派好大的胃口。請恕歸無咎無能爲力。”

【領紅包】現金or點幣紅包已經發放到你的賬戶!微信關注公 衆 號【書友大本營】領取!

歸無咎看得分明。

若說僅僅是不入三十六子層次的人物,以七步八品而論,至少當在三步之外。與此等人物爲對手,休說以一敵八,就是敵八十,也是輕而易舉的。

但是眼前這八人有所不同。

眼前八人,分明是一人主修一種劍道。

這八人之內,若是隨意挑上兩人,聯手對敵,效用未必上佳;但是若是劍術路數鉚合相對的二人,那情勢便截然不同了。

所謂“鉚合”,三種劍術心問之抉擇,無一相同之謂也。

譬如“陽陽陽”之抉擇,爲化劍;

“陰陰陰”之抉擇,爲心劍;

二者便是鉚合。

又如“陽陰陽”之幻劍,“陰陽陰”之絕劍,亦是如此。

八種劍道兼具,其可以按照此例分爲四組:

妙劍天劍;空劍殺劍;幻劍絕劍;化劍心劍。

若依照此法,二人聯手,着實有不可思議之妙用。

歸無咎計算分明,每一組對應的“鉚合”聯手,其戰力幾乎有三品之提升。換言之,眼前所立,並非以個體計算;與其說是“八人”,不如說是“四組”。每一組之戰力若定要精確衡量,大約相當於一位圓滿境界的元嬰修士。

這種法門的連結互補之妙,不亞於杜念莎與寧素塵那一門合戰神通。

圓滿境界,歸無咎的極限,至多也只能做到以一敵二。

果然,蒲方輿上真微微搖頭,旋即言道:“非要無咎師侄以一敵八;以一敵四則可。”

“軒轅師侄這一回深入本土,着實遇見幾位俊傑。但是軒轅師侄以爲,以一敵四,能夠戰成平手者,這世間當有四五人;但若是能夠以一敵四,勝過四人者,除了他自己之外,便唯有無咎師侄一人。”

“若是無咎師侄以神妙劍術勝過四人,便算過關了,以此換取我辰陽劍山一次援護底蘊。”

歸無咎淡淡一笑,道:“上真還真是看得起歸某。”

蒲方輿上真這裡,前一句話大致公允,歸無咎相信,這的確是軒轅懷的判斷。

以法力、境界、根基而論,前六人那一層次,與圓滿境界其實相差極小。之所以能夠以一對二,其實是仰仗一點靈光,行不可爲之事。若是數十年前的御孤乘、席樂榮,對上圓滿境界的人物,至多是用破限一擊之法鬥倒一人後,周旋慘平的結局。直到近年道行又有突破,方能持住局面。

就算是今日的秦夢霖,對上二人或有三分勝望;但也不敢說定能取勝。

唯有軒轅懷、歸無咎,以一敵二,有把握戰而勝之。

但是蒲方輿下半截話,又給歸無咎出了一個難題。

“以神妙劍術勝過四人”,神妙劍術,實是限定了歸無咎的手段範圍。

軒轅懷神通手段,盡在八脈劍道之中,如此說法,是理所當然;但是對歸無咎而言卻不然。

歸無咎若要勝過兩位圓滿境,勢必要巧用“人我之餘”,掌控一個借力取勝的外在環境。魔門四典,尤其是前知三十六息之法,也不可避免。若純用劍術,還真未必敢言必勝。

蒲方輿上真似乎大有深意的道:“試上一試,或許其中有莫大好處。”

這一次歸無咎並未避讓,略一思索,道:“好。那就試上一試。”

諸永宸天尊伸手一點。

空間翻轉,一陣逶迤變幻,歸無咎和八人中的四位,已然出現在一方山巔之上。

諸位上真,皆在十里之外觀戰。

那四人也並未與歸無咎招呼。當中一位,徑直便是直接出手了。

反指一點,一道劍意。

這劍術神通……很清淡。

若以飲食譬喻,如果二次清濁玄象之爭中的種種手段是大魚大肉,山珍海味。那麼眼前這一道菜,特徵便是清淡二字。

強要形容其顯諸於外的性狀,大約相當於一葉快舟急速從水面掠過之後留下的水紋,只是要更淡些,更緊窄些。

射程距離也不算太長,不過五十丈左右。

一旦超過五十丈距離,那宛然水波的一束神通之形,就自然散去。

所以說,要維持不敗,其實容易得緊。以上乘遁術,空出五十丈之外,就絕無失手的可能。

但是,以歸無咎的眼力,自然能夠辨明。若是動用此等戰法,那四人的劍意氣機,便會如同春蠶結繭一般緊密連結在一起。一旦成勢,自己再無突破之機會。

故歸無咎不得不強攻。

歸無咎的第一手,有現學現賣之嫌,正是嘗試了擬象歸一之後的針對性打法。

所面臨的敵手四人,分屬妙劍,天劍,空劍,殺劍。

歸無咎所選擇的對手,正是用空劍的那一位。

觀歸無咎所動用之劍術,正是最先沉澱顯形的劍術歸旨——殺劍。

陰陰陽,對上陽陽陰。

而歸無咎的根基遠在對手之上,所以就形成了剋制。

至於神通外象,到了歸無咎這一步,本是無所不可。既然對方別出心裁,那麼自己就順水推舟。呈現在諸人目中的,同樣是一道水紋之象,只是顏色深黑,構成差別而已。

這一劍如果落實,使空劍的那人就算耗費相等法力,也只能化去來劍的三分之一。

生克變化,由此彰顯。

但對方又怎肯如此應對。

使殺劍的那一位,立刻使一招劍術來抵。

二人同樣是殺劍一脈,而歸無咎的法力境界遠勝於對方,按理說當是歸無咎輕鬆佔得便宜的結局。但是實際則不然。

因爲此人所使殺劍劍意,並非是要與歸無咎硬碰硬;而是要形成干擾,使其相斥偏離。

這就彷彿一枚繡花針橫擊在劍身,以橫打直。縱然雙方力量懸殊,但那劍身想要如如不動,勢必不可能。

而只要有微動之兆,便是乾坤倒懸。

細微變化之後,此時使空劍那人之劍術,反而剋制了歸無咎的劍術。

一旦硬拼,乘着歸無咎加力投入的當口,使妙劍、天劍的那二人,便要乘虛而入,一舉返現。

歸無咎利用遁術優勢,調整方位再戰。

剋制之法已不可行,歸無咎劍術路數一變,已然化爲“正劍”。

所謂“正劍”,便是歸無咎初踏入劍心輪臺之中,“三問”之下,精謹自持,始終虛實各半,不入八脈之中的那一重劍意。

果然,這一劍使出,那四人都是一窒澀。

似乎四人也感受到,無論由誰出手,如何接招,皆無法完全剋制這一招神通。

這是這四人既往千百次歷練,哪怕在與軒轅懷交手之時,也不曾出現過的情況。

似乎身上有一處發癢;但是究竟是哪裡發癢,卻說不上,摸不着,空自難受。

於是,循此路數,漸次拆解。

約莫鬥了百餘個回合,歸無咎發現癥結。

自己雖然隱然佔據優勢,當時這種優勢距離致勝,卻始終有一定距離。正如比試之前所料,要是連魔道手段、人我之餘一同用上,取勝不難;但若僅用劍術,成敗其實兩分。

巨大的亭臺之內,軒轅懷的目光已不在棋局之內。

他用劍道勝過四人的方法,乃是勝在天心算路之契合,八劍運轉變化快極這一道上。興許一件使出之時是妙劍;但對方欲同以妙劍干擾時,此妙劍已變成天劍。

如此往復無窮,四敵手自然疲於奔命。

如果今日,歸無咎能夠以“八門之外”的手段取勝,那實是辰陽劍山創派以來至關重要的一日。

以一道底蘊交換之,其實是大賺了。

第一百二十六章 跳出遺轍三道途第一百一十四章 界中藏界 武道元域第八十一章 計中藏計 誰佔先機第六十九章 傾覆之謀 大勢在我第二百三十一章 以實應實赤界行第二百三十九章 波瀾因果 照貓畫虎第五十章 捷足邀會玉華坊第三百三十二章 瞬息勝負 見道心喜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道叢林 身先試之第三十二章 對戰八人 描摹七分第二百三十八章 獨行秘境 訪求三事第五十九章 支離綿密 情理之中第九十章 齊相聚殊途同歸第一百一十七章 行前激勵 境非俗流第七十二章 心法互通 有條不紊第十八章 舊梟無憾 新門有主第二十四章 終究樸素勝機心第二百零五章 互通音訊 順勢成盟第一百二十章 瞞天過海 下界紛爭第一百五十一章 知己知彼爭天時第一百二十章 四家密會 奇人獻計第二百六十一章 師徒聚會 俯察遷流第二百四十二章 近道之後再完功第四十二章 此消彼長 一觸即發第一十八章 觀彼平生解迷津第五十章 破敵解圍識變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縱逸玄心 入道之證第九十九章 天祭器 異蛇卵 魔宗訊第十二章 奪珍詭謀 先手之利第八十六章 試煉纏流練達功第五十六章 萬流一瓢任採取 自在歸我道歸真第一百九十二章 深謀佈局 虛像懸法第一百二十八章 因時取勢 正位之儀第一百零三章 甲子磋磨信步行第一百二十三章 二步功成歸去兮第一百三十九章 三會合一 晦暗不明第三十八章 地泉秘境 九竅玄果第八十一章 計中藏計 誰佔先機第七十一章 世外洞天 守候傳經第一百三十九章 合盟落定 罷戰之議第三十二章 四象歸一 幻刀二重第六十五章 感靈之寶 物通兩界第二百一十一章 金蟬脫殼 忽施冷箭第四章 九宗英傑(二)第八章 臨別一樽樂遊會第二百二十一章 前功饋贈 笑納三珍第二百二十九章 敗戰之宴 先見之明第三百三十一章 四式相連先後繼 尺竿頭憑虛行第二百零二章 渡河棄筏終如意第七十七章 上下傳訊 探知名位第九十七章 默運玄功 兵發子桐第一十七章 獨行異域觀絕筆第一百一十七章 累積完功終現世第一百五十八章 造極見真 交易難成第二百一十四章 混沌行路 激發之機第一百一十八章 不動之動巧破局第二百二十三章 同門試法爭勝負第一百四十八章 略試手段 三年之約第二百零一章 融匯借法見前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另立分身 意象所指第一百二十一章 無患法門返故地第一百七十八章 血誓之法 破境波折第二百三十八章 周遊尋寶 意外援手第一百四十三章 十界法珠 意外舉動第一百八十章 登門試問已功成第二百零二章 速勝破關 闢法寄名第一百二十六章 絲絲入扣且答疑第一百五十五章 改約就直 一步功成第一百九十二章 深謀佈局 虛像懸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約戰龍潭 御守萬全第九十三章 餘波合流 演算之術第一百五十九章 擂爭落定 激敵覆沒第三百四十章 玄關暗度 盈極一戰第二十三章 來人規模 又得奇兵第一百四十章 一日頓悟四神通第一百七十一章 信疑之間試應手第一百一十四章 天資大藥 了結之人第二十八章 九關對陣圖第二百五十一章 接戰策略 潛伏驚雷第一百八十六章 入局務盡 無名之約第三百四十三章 分庭抗禮 各定其名第一百七十章 結盟締書 破境預演第二百二十三章 攻守一式 全敗之心第八章 煉珠關礙 取而試之第二百零六章 一化爲三 君子之約第七十六章 洲城之行 三十三卷第三百六十一章 三十六子成往事 七十二位才滿盈第八章 流言散佈 友盟匯合第七十六章東南定計謀邀強援第十三章 驅虎不成 各取所需第七十六章 磨劍千年圖破壁第七十九章 太華之行 三缺其一第二百四十五章 陰陽始相 故法又臨第一百八十九章 立契爲酬 兩不相負第一百六十八章 身象爲引 一試究竟第二百零九章 靜享天倫 異同穎悟第一百零六章 獨坐樓臺觀法度第一百八十九章 一戰三折兩殊途第一百三十一章 壇前高論 全壁半壁三十一章 風火雲雷 解煉消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