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布特

從對武器一竅不通的菜鳥到世界頭號軍火販子,俄國人只用了5年。

布特被稱爲“死亡商人”,涉嫌在非洲、南美洲、中東等地大量販賣軍火,後世更是被好萊塢影星尼古拉斯·凱奇拿來當作故事原型,拍成電影《戰爭之王》。

他是一個企業家。在阿拉伯,他憑藉通曉多國語言的優勢,很快組建了一支小型航空隊,併成立了航空貨運公司“塞斯航空”。那時,他僅僅26歲。

據美國雜誌報道,塞斯航空的生意不錯,尤其是在非洲。布特手下的飛行員經常把電視機、空調、價格不菲的傢俱送到那裡。

他跟阿富汗的國防部長馬蘇德關係甚密。馬蘇德爲***勢力的擴張擔憂,一次,他的副手問布特“能不能搞到槍”。

1995年,28歲的他第一次涉足軍火。經朋友牽線,布特來到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和名叫彼得·米爾切夫的軍火商見面。

米爾切夫比布特年長几歲,對布特頗有好感。經過交談,他發現布特對軍火領域一無所知。

“他什麼都不懂,不懂口徑,不懂系統,也不懂武器。”這是米爾切夫對布特的第一評價。

經過一番討論,米爾切夫提出,供貨問題由他解決,而布特則負責運輸。對於這樣的提議,布特同意了。

就這樣,經過了五年,布特成爲世界頭號軍火販子。

與米爾切夫成爲生意夥伴兩年後,布特搬到南非約翰內斯堡,進入“灰色市場”尋找商機——當武器從合法購買者手中轉移到受到制裁的國家或軍事組織時,軍火交易便進入了“灰色市場”。

安哥拉是布特的市場之一,他向受到聯合國制裁的安哥拉反**武裝“爭取安哥拉徹底獨立全國聯盟”走私***、AK-47、迫擊炮等。米爾切夫透露,布特與“安盟”簽訂的合同中,有一份合同的價值高達1億美元。

除了安哥拉,布特還在1998年秋開始向盧旺達販運軍火,並將其中一部分軍火空運至剛果(金)的反**軍手中。雖然當時國際社會還未對剛果(金)實施武器禁運,但布特和米爾切夫的活動加劇了這場最終波及8個非洲國家的衝突。

布特的行動引起了美國的注意。中央情報局和國家安全管理委員會把一份份情報送到非洲事務助理國務卿惠特尼·施耐德曼的辦公桌上,布特由此成爲施耐德曼口中的“邪惡化身”,華盛頓的官員開始把布特視爲跨國犯罪的典型。

1999年,英國也覺察到了布特的行爲,因爲在布特的“幫助”下,塞拉利昂反**軍使用的武器由大砍刀“升級”爲AK-47,讓駐紮在那裡的英軍吃盡苦頭。2000年11月,英國外交部非洲事務大臣彼得·海因在下議院的講話中將布特直呼爲“死亡商人”。

2001年10月,聯合國披露了布特的公司違反武器禁運條例,向利比里亞運送武器的進一步證據。爲了暫避風頭,布特回到俄羅斯。

2002年,比利時通過國際刑警組織以洗錢罪對布特發出逮捕令。在逮捕令發出後不久,布特便現身俄“莫斯科回聲”電臺:“我有什麼好怕的?……我一生中從沒做過讓自己擔心的事。”

關於布特,還有一些未經證實的驚人說法,比如,他的飛機在美國2001年秋轟炸阿富汗後載着“基地”組織的儲備黃金飛出阿富汗。

2007年夏,美國執法部門準備抓捕布特。由於在俄羅斯境內很難下手,美國特工扮成哥倫比亞反**武裝“哥倫比亞革命武裝力量”成員,假意購買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軍火,引誘布特出境談判,暗中拍下談判過程,然後將其抓獲。

布特被捕後,俄國**曾嚴厲譴責對布特的指控,並向泰國駐俄大使抗議,布特在俄羅斯的支持者也動用金錢與人脈,阻止布特被引渡至美國。

美、俄、泰三方的“司法口水仗”打了兩年多,最終,泰國法院批准引渡。

2010年11月16日清晨,布特被押上飛機,飛赴美國。爲了避免在去機場的路上出現意外,美國執法部門“瞞天過海”,先是安排一個假目標赴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幾分鐘後,一支車隊載着布特前往曼谷廊曼機場……10多個小時後,飛機在紐約降落,布特第一次踏上美國領土。

2011年10月12日,布特在美國出庭受審。當年11月2日,紐約聯邦地區法院裁定,布特涉嫌的4項罪名全部成立。

在這之前,布特一直被單獨關押在紐約懲戒中心的“特別牢房”裡,這種牢房有樹脂磨砂玻璃的窗戶、水泥牀,還有桌子、淋浴噴頭和馬桶。他很少被允許出去放風,聽到的大部分聲音來自“俄羅斯之聲”和美國公共廣播電臺。此外,他被允許閱讀家人和律師爲他買的平裝書。

俄美兩國對關於布特的判決結果作出完全不同的反應。正在亞美尼亞訪問的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認爲泰國法院作出的判決不公平,是一項“政治決定”。拉夫羅夫同時指出:“根據我們得到的信息,判決是在外部強大壓力下作出的,我們將繼續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促使布特回國”。

美方則表示對泰國法院作出的判決結果感到非常滿意。美國司法部代理副部長格林德爾認爲,對布特的起訴和審理對美來說是優先考慮的事情,布特將面臨的刑事指控並不僅僅是美國的關切。

美方同時指控布特是當今世界最多產的“軍火商人”,參與恐怖陰謀的策劃並向國際恐怖組織提供軍火武器。如在美國被判有罪,布特有可能面臨終身監禁的處罰。

但泰方否認法院的判決有政治因素的影響。泰國總理阿披實針對俄羅斯方面的批評說:“應該使他們明白,泰國法院的決定是根據事實和法律作出的,而不是任何一方的政治影響。”不過,阿披實坦承美俄雙方確實曾就此事向泰方施加過壓力。

針對媒體提出的俄方對於泰判決結果感到憤怒和存在疑問的問題時,阿披實總理再度強調,泰**從未乾涉過俄軍火商的案件審理,美國也未像人們猜測的那樣進行干涉,泰方將就布特案的審理向俄羅斯方面作出解釋。他本人將指示泰國駐俄大使就此事向俄方進行說明,以取得對方理解。

俄方稱,對布特的拘捕和判決“證據不足”,布特在泰國被逮捕並引渡至紐約,這一有美國情報機構參與的逮捕行動是非法的。美國法院的判決“帶有明顯的政治目的”,且無視律師的辯護及有關保護俄羅斯公民的多次呼籲。

俄方不得不再次指出,一直以來,美國當局將布特稱爲“死亡商人”,指責其“販賣”戰爭和死亡,甚至幾乎要將其定爲“國際恐怖主義”,而最終的指控亦將其罪名完全歸之於布特的“犯罪動機”。

俄方指責美方以不能容忍的拘留條件、給被拘者帶來不良身心影響,並試圖以此逼迫被拘者“承認罪行”。俄方還指出,審訊期間美國媒體大展“宣傳攻勢”,試圖在庭審進程中影響陪審團,引導審判向其“需要的方向”進行,這種行爲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俄外交部稱,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利用現有的國際法律,確保布特返回俄羅斯,“毫無疑問,這一事件仍將是俄羅斯與美國之間議事日程的首要事項”。

這就是布特的影響力,這就是布特的傳奇人生。

第250章 歐冠分組第六十五章 要暴走的老貝第十章 被媒體無視的收購第九十三章 新的贊助商第一百四十五章 誰在開玩笑第一百零一章 挺進聯盟杯決賽第一百四十一章 生意第250章 歐冠分組第一百二十一章 亂糟糟的賽季末第一百七十二章 冬季轉會窗口第六十二章 芭芭拉第一百二十三章 感性的勒夫第九十二章 罰單引發的無休止討論第229章 伊斯坦布爾之夜第五章 繼承第二十章 快刀斬亂麻第二章 崩潰的富家子弟第251章 卡卡收穫年第一百九十章 創紀錄的阿森納!第一百二十九章 結盟第228章 失敗的04-05賽季第二十一章 新的後防核心第一百二十七章 利茲聯成了獵物第五十三章 提醒布特第六十三章 被攔截了?第一百八十一章 八強出爐第250章 歐冠分組第一百八十八章 信天由命?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個離開的功臣第九十八章 冠軍在望第二百一十二章 夏季動態(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貴登頂英超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的格局?第十九章 利茲聯的內憂外患第一百一十九章 球痞巴蒂第二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七十章 合作俱樂部第九十五章 四輪不勝的利茲聯第八章 外公誤會了第三章 化蝶入夢第兩百一十六章 阿布要來挖角第一百零二章 兄弟第一百五十九章 內斯塔傷了!第五十章 安娜的邀請第七十章 合作俱樂部第四十七章 安特羅波娃第二十六章 英超新賽季即將拉開帷幕第228章 失敗的04-05賽季第四十章 紈絝們也要投資足球?第兩百章 拿到前往德國的機票第四十九章 舞會第二十三章 利茲聯季前準備第250章 歐冠分組第九十六章 又逢西漢姆聯第七十七章 口水仗第一百六十六章 衛冕冠軍的命運第二十三章 利茲聯季前準備第一百二十一章 亂糟糟的賽季末第一百三十九章 情溢紐約第四十五章 布特第一百八十四章 阿森納追平聯賽紀錄第兩百零一章 一步之遙第一百六十章 利茲聯輸球了!第一百六十章 利茲聯輸球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衛冕冠軍被淘汰!第九十一章 英足總要開罰單了?第251章 卡卡收穫年第一百六十一章 慘敗!第八十二章 魔獸第224章 一場友誼賽引發的動亂第239章 利茲聯結束勒夫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夢中情人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一個離開的功臣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人來舊人走第八十七章 魯尼書寫紀錄第238章 四年兩冠第三十三章 衆紈絝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賴勒夫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貴對話第244章 馬特拉齊說了什麼?第一百零七章 倒計時第九十一章 英足總要開罰單了?第一百九十八章 白鹿巷的狙擊!第一百零七章 倒計時第二十九章 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第二十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十六章 英超新賽季即將拉開帷幕第二十章 快刀斬亂麻第四十九章 舞會第十二章 肯揚來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看不懂的歐冠第一百一十二章 新的格局?第241章 埃梅里的策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貴對話第兩百章 拿到前往德國的機票第一百六十八章 新貴對話第237章 衝冠之戰第三十一章 賽後(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信天由命?第一百五十二章 掉隊的利茲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