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武林格局

這第三次論劍,規模最盛,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以及周伯通,都參與其中,便是金輪法王、裘千仞、楊過、郭靖、黃蓉、郭芙、陸無雙、洪凌波、殷晝、韋邊絕等人都有幸參與。

第三次論劍的時候,其實楊行舟根本就不用下場比試,衆人都服他爲天下第一,而郭靖正當壯年,身兼左右互搏以及九陰真經、神照經等諸多神功法門,又是天下兵馬大帥,戰功赫赫,衆人敬他一身功業,服他爲天下第二。

之後的黃藥師、歐陽鋒等人,卻是不分軒輊,到了這個時候,天下五絕已經不足以概括當今高手,在楊行舟的建議下,被改成天下十大宗師。

第一名自然是聖神聖武皇帝,明尊大教主、當今天子楊行舟,第二名便是大帥郭靖,之後排名則依照年齡劃分,不分先後,爲:洪七公、一燈大師、周伯通、黃藥師、歐陽鋒、金輪法王、裘千仞和楊過。

這次論劍之後,衆人各奔東西,很多人至死未曾見上一面,但是十大宗師的事蹟與相貌卻都被楊行舟帶來的畫師用畫筆記載下來,由此成爲武林傳說。

在華山論劍之後多年,江湖中又出現了一件事,少林寺《楞伽經》被盜,覺遠和尚追查盜經之人,卻是未曾將經書找回,只能在少林寺內受罰。

崑崙山一名狂生受盜經人臨終所託,遠赴少林送覺遠和尚一句口信,一言不合發生誤會,與少林寺的和尚打了起來,眼看就要一個人將少林寺給挑了,卻被一名十來歲的少年張君寶給攔住,將這狂生打敗。

當時發生這件事的時候,郭靖家的二小姐郭襄就在附近,而張君寶身上的基礎少林功夫,也是郭襄在一個時辰前傳給張君寶的。

在這個世界中,郭靖的女兒郭襄竟然也喜歡上了楊過,但是礙於姐姐郭芙,只能強制壓在心底,心頭鬱郁之下,四處遊歷,正好在少林寺內遇到了少年張君寶與何足道。

她遇到張君寶在前,見張君寶不會功夫,而郭襄對少林功夫也是會一點的,便傳了張君寶一套最基本的少林拳法,相信只憑這一套入門拳法,張君寶便足以揚威少林。

但之後發生的事情令郭襄始料不及:何足道挑戰少林,對覺遠無禮,張君寶救師心切,與何足道對了十招,將何足道逼走,本來他是少林有功之臣,但卻犯了少林寺內最大的忌諱,一名心胸狹隘的老僧要將他割斷手筋腳筋,貶爲廢人。

覺遠爲救張君寶,挑着鐵扁擔和大鐵桶,一口氣跑出了幾十裡,結果卻是力竭身死。

臨死前唸誦經文,郭襄與張君寶以及無色禪師都各自記住了一部分,張君寶得其純,無色禪師得其精,郭襄得其博。

之後郭襄遠赴峨眉,靜心修行,她身爲郭靖黃蓉的女兒,一身所傳非同小可,九陽真經雖然厲害,可也未必就比得過九陰真經和神照經,不過九陽真經中的一些修行道理,卻與別的經文大不相同,令郭襄受益匪淺。

她之後削髮爲尼,創下了峨眉派,成爲一脈祖師,這固然與九陽真經有關,但更重要的還是郭靖、黃蓉以及黃藥師等人對她的教導。

在她創立峨眉派後,陸無雙也辭掉朝廷官職,與洪凌波兩人一起來到華山,創建了華山劍派。

因爲華山代表的意義非同小可,天下十大宗師都對華山劍派極爲重視,每人都在華山派中留下了自己的一套絕學,由此華山劍法名滿天下,成爲劍法第一的武林門派,在武林之中,被人稱之爲“拳出少林,劍歸華山”,華山成了天下學劍之人的聖地。

而就在郭襄和陸無雙創建門派之後,少林俗家弟子張君寶,在經歷過參軍打仗,遠征絕域,遊歷中西方之後,再次返回中原時,受到武皇帝楊行舟的召見,將皇家絕學相贈。

十年後,張君寶於寶雞觀山悟道,自號三豐真人,苦思七日七夜,悟出了以柔克剛的武學至理,成爲了一位繼往開來承前啓後的武學大宗師。

因此相比郭襄和陸無雙等人,張三丰創建的武當派時間最晚,但功法卻最爲獨特,與以往武學中人修行的功夫絕不相同,威力也極大,在武林中一枝獨秀,與少林華山齊頭並進。

此時天下教派,明教乃是國教,已經成了培養朝廷高手的自留地,而少林傳承千年,之前一家獨大,後來全真崛起,力壓少林。

現在少林寺慢慢恢復生機,而何足道又在崑崙創立崑崙派,自此少林、武當、華山、峨眉、崑崙、崆峒、全真教、桃花島、鐵掌幫等幾大門派還有朝廷的明教,共同形成了當今的江湖格局。

而這些門派中,楊行舟最爲在意的便是武當派,確切的說,是武當派的開派祖師張三丰。

他在這個世界修行百年,一身修爲早就達到了常人不可思議的境界,可是在本身的悟性和靈性上,卻畢竟比不了張三丰這樣的武學天才,因此在感到自己即將離開時,楊行舟準備特意去找張三丰探討一下武學上的疑問。

不是他妄自菲薄,覺得自己比不過張三丰,實則是張三丰此人太過牛逼,牛逼到楊行舟生不起在此人面前裝逼的想法。

張三丰在他還是少林俗家弟子張君寶的時候,便以郭襄一個時辰前傳他的少林入門拳法,將崑崙三聖何足道擊退,若沒有他,何足道一人就能挑了整個少林。

而在當時,張三丰才十五六歲,在楊行舟眼中,他就相當於用一套廣播體操幹翻了世界拳王一般,而且這廣播體操還是剛學會不久。

對於這種牛逼到極點的大牛人,不由得楊行舟不對其保持敬意,雖然在這個世界的時空中,楊行舟比他要年長。

之所以之前不問,那是因爲張三丰修行境界不到,問也白問,現在張三丰已經成爲了威震武林的一脈宗主,眼光見識自然與昔日不同。

這一日,楊行舟跨馬前行,忽聽左側樹林中氣勁交擊聲傳來,只聽聲音便知是有高手相鬥,能發出如此動靜者,非絕頂高手不能爲之。

“咦?這交手的人是誰?”

楊行舟大爲好奇,閃身進入樹林,奔行五六裡地後,便看到樹林中兩名道人斗的正激。

這兩名道人中,一人身材偉岸、龜形鶴背,大耳圓目,鬚髯如戟,身上道袍邋里邋遢,不是別人,正是武當派的開派祖師張三丰,而另一個道人則身材高瘦,細眼長眉,手中一根短棍,揮動如風,與張三丰打的有來有往,實力竟然出奇的高明。

楊行舟大奇,此時張三丰的本領已經到了當年五絕的水準,出手間盡顯宗師氣度,可與他對敵的道人竟然能勉強支撐,短時間內不露敗相,這份修爲,已經算得上是驚世駭俗,十分的了不起。

楊行舟與張三丰已經幾十年未見,此時見他身材偉岸,行動輕靈,靜如山嶽,動若驚鴻,掌法如春蠶吐絲,一股股無形的力道將對面的道人慢慢束縛起來,使得那道人身法緩緩變慢,額頭汗水不斷滲出。

“張三丰,你真的要趕盡殺絕麼?”

那瘦道人手中短杖一擺,躲過張三丰一掌之後,厲聲喝道:“你殺了我,你自己有什麼好處?”

張三丰見他短杖擺動,身子倏然後退,一直背在身後的長劍瞬間跳到手中,喝道:“百損道人,你惡貫滿盈,老道殺了你,是爲民除害!你死了,就是最大的好處!”

百損道人在張三丰說話之際手掌用力,手中短杖“噗”的一聲噴出一蓬毒針,直奔張三丰面門,就在張三丰躲避之時,此人身子一扭,向一側跑去。

“百損道人?”

楊行舟聽到這個名字後,大喜,閃身來到百損道人身後,拎着他的脖頸,將他凌空提起,對追來的張三丰笑道:“君寶啊,這個人先別殺,等他把玄冥神掌的功法留下後,再殺他不遲。”

第五百一十四章 治傷第七十一章 血印石第六百七十六章動心第五百七十二章 身陷重圍第三百六十五章 港灣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可以收拾你第七百二十八章 好奇第三百一十八章 主世界和小世界第八百九十九章 送寶第二百五十三章 目的第四百五十五章 交待第七百三十二章 不忍第一百四十一章 接連受挫第七百七十九章 五通銀號第七百三十一章 一曲猛回頭第三百四十四章 我給你說個故事第八百一十一章 謝恩第八百二十九章 掐算第六百八十五章 上京第一百九十六章 東邪弟子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謀劃策第八百五十七章 世事如局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獸門第八百三十一章白素貞救夫盜仙草,楊行舟夜上崑崙山(2)第五百三十六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第一百一十八章 京城生變第九百一十章 緣由第二百零四章 授藝第七百八十五章 陣圖第一章 楊行舟第三百八十五章 梳理第一百五十八章 絕情谷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喝茶第六十一章 事了拂衣去第五百四十七章 解救第三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六百一十二章 整治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母陰姬第三百九十五章 殺敵第六百零八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活着不好麼第五百七十七章 百損王者楊行舟章節鎖住了第七百八十八章 出名第五百七十九章 欲見第一百二十二章 鹿鼎山第九百零三章 出手第三百四十七章 無花第五十一章 誅心第八百九十章 動心第四百三十一章 老狐狸第一百四十三章 憂慮第五百九十三章 連戰第三百零二章 綢繆第七百四十章 小孩第八百八十八章 順手而爲第七百三十九章 我又來了第十七章 天寧寺藏寶第九百五十九章 上靈山第三百九十九章 撿便宜第七百零二章 古怪第九百四十七章 建木第九百一十三章 邀請第八百五十一章 這濟顛吶,道德有問題!第八百二十五章 功德聖人第四百六十五章 簡單直接第四百零六章 龍嘯雲第五百六十五章 體融虛空第三十三章 螳螂捕蟬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神郭靖第九百五十五章 箭氣沖天第五百四十三章 分析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想第三百三十三章 心都要碎了第八百一十九章 南朝廷百姓困苦,楊行舟沿街叫賣第五百八十九章 乾坤借力第八百二十一章 生意第四百四十七章 真倭假倭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可以收拾你第九十章 知道和不知道第八百四十九章 五雲老祖第五百五十四章 出發第九百零八章 嘆息第八百九十章 動心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器譜第九十九章 回返第六百零九章 應對第四百四十六章 思路第五百三十六章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第五百六十九章 落花橋第一百九十二章 我可以收拾你第八百八十三章 變化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器譜第六百八十三章 腳踏祥雲膽氣粗第二百七十五章 華山 (第一更)第八百四十三章 借力第八百二十八章 返回第二十九章 楊行舟的辦法第四百八十七章 第二條槍第五百八十三章 皇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