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七章 佛門

降龍羅漢轉世投胎,這一輩的俗家姓名便叫做李修緣。

後來雙親身死,他便離家出走,拜入靈隱寺,當了和尚,發號道濟。

真要是按如今佛家輩分,法海的輩分比道濟要高,因此即便道濟是降龍羅漢轉世,此時見到法海也得喊一聲祖師。

但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法海真要是遇到道濟,卻無論如何不敢託大,只是口稱道友,不敢讓道濟下拜。

別看道濟和尚整日裡瘋瘋癲癲,實則心高氣傲,等閒修士根本就不被他放在眼裡,法海雖然佛法高深,境界高遠,道濟也很少與他有交集,平生從未去過金山寺。

即便是在鎮江化解不少民間冤案,解救不少百姓困苦,卻也懶得去金山寺掛單。

一個是因爲法海嗔念未消,還記恨着昔日白素貞偷丹之仇,對蛇蟲之恨未曾放下,爲道濟看不起,是以他懶得去金山寺面見法海。

另一個原因,則是法海手中有佛陀賜予的紫金鉢盂,來歷非同小可,佛門弟子見鉢盂如見佛祖,濟顛作爲佛陀弟子,十八羅漢之首,肯定不會對法海手中的鉢盂叩拜,因此爲免尷尬,是以不去金山寺。

而法海對於濟顛也有幾分瞧不起。

對於法海來說,弘揚佛法,濟世救民,採摘藥材,治療病人,使百姓少受窮困,護住一地百姓平安,這纔是有實力的出家人應該做的。

而濟顛沽名釣譽,做的都是一些具體到單個人家的屁事,就算是一天救下一人性命,一年也才救下三百多人,那有個屁用!

靖康之恥,宋都南遷,百姓死傷幾十萬,怎麼就不見濟顛出面搭救黎民?

刀兵四起,動亂時期,放着幾十萬百姓不去相救,等到了太平時節,又出來裝好人,裝神弄鬼,糊弄百姓,救出了幾個人,就被尊稱了活佛,當真是可笑至極!

如果連濟顛這種人都能稱爲佛陀,那麼朝中每一個能臣,每一個聖明天子,那都比佛陀的功德要大,他們纔是實至名歸的佛,濟顛所救之人,連人家零頭的零頭都比不過!

所以法海十分看不起濟顛這種小仁小義,整天介不是幫東家打個官司了,就是幫西家還上賭債了,要麼就是抓住南邊戴綠帽子的正主了,等等等等,一些雞毛屁事,囉裡囉嗦,看似仁義,實則於大局毫無用處。

法海自己則是利用金山寺的便利,召集信徒富戶,修建江堤,採買藥材,肅清妖邪,開化民智,儘量使人們減少爭鬥,化解戾氣,從根源上解決很多不好的事情發生。

在他入住金山寺之後,幾十年來,鎮江附近方圓百里之內,幾乎沒有大的刑事案件或者冤假錯案發生,犯罪記錄日益降低,這種治“病之將起”的方法,纔是法海一貫的主張。

這兩人互相看不起對方,是以偶有交集,也只是點頭之交,錯身而過,從未暢談。

便是今日來到西湖岸邊,法海也沒有想過要去靈隱寺內拜訪的念頭,他是當今法門大德,要論身份地位,比靈隱寺諸僧只高不低,可也不見杭州城附近僧侶去拜訪他的。

現在聽到楊行舟談及李修緣,法海微微愣神之後,行禮道:“原來楊前輩與道濟長老有舊,怪不得能有如此法力,如此神通。”

楊行舟道:“這是什麼話?難道李修緣認識的人就必須得修爲高深才行嗎?法海,你最近可曾見過他?”

法海搖頭道:“我與道濟長老一向少有來往,他去了哪裡,我哪裡知道?”

楊行舟道:“道濟和尚不是好東西,老子早就看他不順眼了,你既然很少跟他來往,可見與他不是好友,定然是潔身自愛之輩。他媽的,濟顛整天臭烘烘的,看着就煩!”

法海心中頗爲贊成楊行舟之言,在他看來,濟顛就算是要遊戲人間,起碼也應該換身整潔點的衣服,破舊沒問題,只要乾淨就行,補丁摞補丁也沒有什麼問題,最重要的是乾乾淨淨。

現在成天跟要飯花子一般,吃肉喝酒,大開口腹之慾,這等形象,如何能稱得上佛門弟子?

他若是一般和尚也還罷了,偏偏還是降龍羅漢轉世,日後這形象出來神蹟,流傳後人,萬一引起天下和尚效仿,都說“修心不修口”“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這些話,那可全都是道濟和尚的罪孽了。

天下間畢竟平庸之輩最多,普通和尚遵守清規戒律還難以修成正果,更何況不遵守的戒律的人了,怕是一輩子修行都毀在所謂的“只修心,不修口”上面了。

法海雖然贊同楊行舟的話,但不好明說,只是道:“道濟長老只是不修邊幅,他的道與別人不同。別人要學他,早晚入魔道。楊行舟,小僧遊走天下,慈悲爲壞,只是做事有時未免莽撞了一點,這次驚擾前輩,實在對不住。”

他對楊行舟行禮道:“前輩若是沒有什麼吩咐,小僧這便告辭了。”

楊行舟想了想,道:“左右無事,不妨去我府邸坐一坐,我剛買了宅院,正缺少和尚道士去灑淨,你來的正好,倒是可以在我院子裡做做法事,開光驅鬼,淨化不潔。”

法海:“……”

你這般厲害,買個房子還需要我來灑淨?

得什麼樣的妖魔鬼怪纔敢在你的院子里居住鬧事?

天下間百鬼歸韓殿,萬妖朝五雲,你連韓殿都敢招惹,有哪個鬼還敢在你面前猖狂?

他心中腹誹,面上不顯,加上確實對楊行舟好奇,心道:“與高人豈能交臂而失之?這楊先生神通廣大,法力深厚,神光正而不邪,想來不是天仙下凡就是大能轉世,若能與他論道,定能獲益不淺。”

於是點頭道:“先生有邀,小僧去豈敢不遵?”

楊行舟笑道:“好,隨我來!”

撐着雨傘,當先而行。

法海在後跟隨,眼見楊行舟行走穿着一如常人,毫無半點仙人佛陀的架勢,心中一凜:“佛祖曾言道,佛門弟子不能以神通示人,否則便是入了邪道,偏離了正途法門。但是我與濟顛他們,幾乎全都以法術神通向世人展示佛法修爲,是否也偏離了佛門大道,走了邪路?”

想到自己多年來一直修煉佛門神通,卻差點忘了便是神通也只是佛門弟子修行中的伴生品,真正在意的還是佛學修爲,心境高低,至於別的降魔手段,倒在其次。

如今自己卻有點次序顛倒,似乎這麼多年來,有點走錯了路。

第十四章 擊殺第四百七十章 態度第二百二十二章 擊掌第十八章 血刀老祖第九百零三章 出手第八百九十九章 送寶第八百六十九章 各自佈局第六百五十六章 高手第八百二十二章寂寞第四百四十八章 鎮壓第四百二十九章 天庭第九十三章 出手第八十八章 求醫第四百零三章 古道西風第九百二十九章 來歷第三百九十三章 伏擊第六百一十五章 助其成道第九十七章 蓄勢第三百四十三章 尼山第四百四十六章 思路第五百五十七章 死不瞑目第一百零一章 兇手第七百一十五章 推演第二百六十五章 琴和簫第三百七十一章 丹藥有沒有保質期?第三百零五章 謀事在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一戰成名第五百九十二章 試招第五百二十九章 混沌無斧鑿第七百一十七章 收個僕人第六百九十七章 找書第四十六章 逃出生天第九十七章 蓄勢第八百二十八章 返回第三百六十八章 水母陰姬第六百二十二章 鬼王收陰兵第七百四十六章 尋車第四百零一章 空城第五百七十七章 百損王者楊行舟第一百五十三章 潛修第七百零八章 氣吞丹霞第三百一十七章尾隨第九百六十章 臨別依依第七百四十四章 天書第三百一十九章(第二更)第六百四十五章 大陣第五百七十六章 先留個上門的理由第四百七十章 態度第八百九十二章 劍氣第四十五章 對敵第三十九章 無法無天第一百一十九章 進關第五百零六章 大家路不同第六百四十七章 可驚可怖第九百四十四章 地藏王佛第一百九十三章 試招第七百四十二章 燕狂徒第二百四十三章 推波第三百二十八章 對攻第九百四十三章 背後陰影第四百一十六章 江南七十二道水陸碼頭總瓢把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傷感第三百七十四章 什麼人養什麼樣的鳥第三百五十七章 做個好人第二百三十八章 給你兩個選擇第五十三章 義正辭嚴第一百四十五章 中二少年第七百零一章 憑什麼第六百三十四章 底氣第七百四十八章 這你也信?第四百七十四章 對話第九百二十三章 手段第五百四十六章 報復第三百二十七章 百獸門第三百六十六章 顧慮第六百五十章 這是個什麼世界?第七百五十章 一臺大戲第四百二十一章 去江南第六百三十七章 言出法隨第三百一十二章 找到第八十七章 來人第四百六十章 地圖第二百二十四章 傳奇第九百五十一章 出謀劃策第六百七十一章 在下劉清醒第四百七十三章 擡頭第一百二十五章 龍脈第三百一十四章 打完就跑第八百零八章 一腔正氣第六百五十七章 線的那一端第二百九十八章 不要太認真第八百八十二章 請喝茶第三百三十七章 出槍第四百一十五章 迎賓第五百五十六章 捨不得孩子套不住狼第四百零九章 登門第四百一十五章 迎賓第三百六十三章 左輕侯第三百三十二章 初來乍到第四百四十六章 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