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七十九 韓擢抵播州

隆武二年二月底,大秦兵部尚書韓擢帶着皇帝賞賜給播州之役的立功將士們的錢財物品還有封賞詔書抵達了播州。

此時此刻,播州大軍已經分流完畢,只待皇帝命令抵達就可以開拔到新的駐地進行駐紮。

大家盼望皇帝的封賞詔書也是望眼欲穿的。

對於韓擢來說,這未嘗不是一件好差事。

大秦建政以來,對原先的六部進行了諸多拆分重組工作,大量的部門從原先的六部之中拆分出來,成爲獨立的部門兵部就被分成了好幾個部分。

現在職權最重的是原來的兵部尚書劉黃裳擔任尚書的參謀部,而不是這個只剩下調查資料、填補資料、按照皇帝命令進行升遷安排和命令下達的職權的簡單部門。

大明朝的兵部尚書位高權重,而大秦的兵部尚書根本就是個資料管理員,完全沒有太大的實權,現在還能借着前朝餘威裝裝樣子,以後的兵部尚書們還真的說不好是個什麼模樣。

但是韓擢自己並不擔心,作爲押寶者之一,他們這羣人拋棄了前朝之後都得到了新朝的任用。

並不擔心其他的事情,韓擢很清楚皇帝派他來安排軍士封賞的任務就是在給他賺資歷賺名望,爲之後進入內閣辦事打下基礎。

同理,徐光啓被外派出去負責治蝗的事情也是在給徐光啓進入內閣打基礎,眼下只有三個閣臣遠遠不能滿足皇帝的需求,皇帝認爲至少需要七名閣臣才能看看滿足大秦日常朝政運行的需求。

皇帝還抱怨現在是他在承擔其他四名閣臣的工作,簡直不把皇帝當皇帝,要是什麼事情都讓皇帝來做,還要你們大臣幹什麼?

不過韓擢也不是傻子,他明白皇帝心中的悠然與自得,知道皇帝是在什麼樣的愉悅的情況下說出這種話的,自然,他不敢當真。

可是他也清楚,皇帝想讓他歷練之後進入內閣是真的,皇帝也的確需要更多精明強幹的幫手來處理政務,中央政府的規模擴大之後,工作量陡然增大,韓擢自己也清清楚楚的發現了。

現在各部尚書都有在未來進入內閣擔任閣臣的可能,大家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但是皇帝若是看好誰,給誰出去辦事歷練增加資歷的機會,那其他人也羨慕不過來。

被皇帝看好的感覺是真的不錯。

反正韓擢是這樣認爲的。

這次給十六萬大軍還有一大羣土司封賞,也是皇帝給他的一次考驗,將這一切細細的安排好,然後主持軍隊的換地駐紮,將本地防務建設好,然後給下一階段的計劃打下基礎,這就是韓擢的具體使命。

沒兩三個月是完成不了的。

韓擢在二月底抵達了播州,隨他一起來的是皇帝的賞賜,之前海龍囤上的繳獲已經基本上登記造冊送往京師獻給皇帝了,武將們除了被調回去的齊大勇之外,只有主將鄭鷹需和六名主力戰將要在戰後和韓擢一起回京師敘職。

現在齊大勇已經在回京師的路上了,他的封賞將由皇帝在京城給他,這裡的是屬於原玄武營大軍的獎勵。

鄭鷹等人早就等韓擢等的望眼欲穿了,當然了,土司們比鄭鷹他們還要着急。

不過鄭鷹抵達播州的時候是下午,臨近黃昏的時候,抵達之後和諸將一陣寒暄,之後韓擢就表示自己旅途勞頓,十分的疲憊,所以宣佈明天一早沐浴更衣之後擺香案再宣讀聖旨。

大家也並不覺得奇怪,晚上給韓擢擺了接風宴,安排士兵們把皇帝的賞賜卸車,然後就是一頓吃吃喝喝。

宋承恩和安疆臣等人心中有事,藉着身份的便利不停的給韓擢敬酒,不停的和韓擢套近乎想要搞到一些內部消息,但是酒過三巡,韓擢直接表示自己不勝酒力,頭昏腦脹的,就直接回營休息了。

土司們面面相覷,倒是諸將們熱情不已的拉着土司們一頓猛喝,把他們基本上都給喝趴下了。

鄭鷹宣佈酒席散夥,大家各自回營休息,安排好了夜晚的巡防之後,鄭鷹也回到了自己的營帳裡面熄燈休息。

一個多時辰以後,鄭鷹換了一聲衣服,在兩個親兵的帶領下,悄悄的摸到了韓擢的營帳裡。

此時此刻,韓擢正坐在牀鋪上等着鄭鷹的到來。

“韓部堂,鄭某來的不算遲吧?”

鄭鷹笑眯眯的對韓擢拱了拱手,韓擢也起身回了禮,笑道:“不算遲,不過要是再遲一點,韓某也要昏睡過去了,韓某是真的不怎麼善於飲酒,那幫土司又實在是勸的急。”

“心裡有事,勸的自然很急,那幫子土司這些日子上竄下跳坐立不安,就想着知道這以後播州該怎麼處置。”

鄭鷹冷笑道:“他們如何知道陛下早就做了安排。”

韓擢也笑道:“陛下自然早做了安排,不過這一切都需要時間來佈置,地方上都安排好了嗎?隨時都可以開始?”

鄭鷹點頭。

“嗯,隨時都可以開始,只要封賞結束,將最大的一塊封給宋承恩,給安疆臣賞賜物品,五司七姓只賞給原先的祖地和一些錢財,那麼一切都可以按照計劃順利進行,兩三年之內,西南沒有安寧之日。”

韓擢點了點頭,眼冒精光。

“等他們內耗到了虛弱不堪的時候,纔是咱們動手的時候,陛下智計深遠,兩年多以前就開始安排了,如此一來,必可盡全功,到時候的功勞,可不比這一次要小。”

鄭鷹連忙擺擺手笑道:“功勞是陛下的,我等如何敢貪功?”

韓擢也會意道:“對,都是陛下的。”

兩人相視一笑。

“好了,別的也不多說了,鄭帥也很想知道陛下是如何安排玄武營的吧?請坐,我們慢慢談。”

鄭鷹面容一肅,便和韓擢一起坐了下來:“還請韓部堂告知,此事是不是已經定了,陛下是如何安排我等的,七大營要改組的消息傳到我等的耳朵裡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陛下到底是如何安排的?”

方纔韓擢給鄭鷹使了個眼色,鄭鷹就做了一番安排,眼下大半夜的來到這裡密探,搞得和特務接頭一樣,就是爲了瞭解皇帝是如何安排七大營改組的事情的,這個對於鄭鷹等人來說纔是最重要的。

韓擢點了點頭。

“此事已經定了,名單都安排好了,陛下決定將現有的七大營全數改組成三十個軍,野戰軍和騎兵軍一個軍三萬人,水師軍一個軍兩萬人,算上陛下的直屬中央禁衛軍十五萬人,共一百萬人的正規官軍。”

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七百四十三 這就是真相?一千零五十七 建州兵崩潰四百一十六 利瑪竇的決定四百四十九 山頭五百六十五 蕭如薰的囑咐五十二 強龍不壓地頭蛇一千一百四十 『暴秦』八十七 戰爭財二百五十 王錫爵請見朱翊鈞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九十三 金忠善一千一百六十四 安疆臣沒有耐心了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軍改組計劃和北伐五年計劃一千一百九十九 正式開戰(上)一千二百一十八 石田三成成爲了第一個覺悟的人一千三百五十三 皇莊系統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千三百二十一 養鴨治蝗三百六十二 洛猜之死(上)一百二十六 利益驅動的猛獸三百九十一 三年(上)一千零一十三 格格不入大結局 復國三百零九 龍鳳胎(下)一千一百八十四 前田利家的威嚴四百二十一 他開始萌生了退意八百四十四 爲時已晚二百六十六 羣臣的反擊極其猛烈一千一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一百零六 天兵大勝!八十七 戰爭財一百 審判大結局 復國五百三十三 障眼法九百零六 極樂之樂三百零一 翁婿夜話(下)二百一十七 明軍總攻一千零五十八 渡江去朝鮮五百九十七 甜棗八百四十 風生水起一千三百七十八 從此以後,你便是大秦的皇帝一千三百零四 閱兵式(下)一千三百六十四 皇帝拔出了天子劍,劍指北海五百四十六 消失的北虜(下)一千零五十一 撤!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三百零七 要生了一千三百六十二 終有一天,你要自己面對這些豺狼虎豹九百七十六 他需要一支強大的騎兵一千三百零八 趙士禎的擔憂一千零七十九 無路可走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八百九十五 僵局六百三十九 願你永遠不要適應一千零九十 憫農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一千三百零六 買賣來了一千二百五十 最後的港灣二百一十一 叫家康來見我!九百八十八 夜色漸濃九百七十四 大秦王朝正式建立八 難行之路七百八十五 新帝登基一千零六 法蘭西的意外之喜七百一十二 驚恐的蕭大亨六百四十七 不是出問題了吧?六百三十一 煽動五百五十八 太原騷亂(下)九百零八 狗急跳牆一千一百九十三 蕭如薰也沒有休假二百二十二 悲憤的孤軍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二百四十三 不能和背主之賊共存於世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四百五十四 要讓軍隊習慣直接被最高統治者指揮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八百零九 拖出去,斬了六百六十六 拉攏四百三十 興師問罪(三)一千二百零六 暹羅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和打擊七百一十四 亂臣賊子二百四十六 我們是撕扯敵國血肉以肥自身的兇獸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五百零二 炸膛的火器一千二百六十六 還他一個清清白白八百二十六 屋漏偏逢連夜雨一百五十三 德川家康的時機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五百一十九 李成樑的政治失誤七百九十五 開動的戰爭機器(上)一千零一十 來我這兒吧三十七 叛逆者梅國楨六百一十二 唯一的路四百九十五 暴怒的朱翊鈞一百零八 水陸並進的構想三百八十二 該死的政治啊一百二十四 暗流涌動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一百三十六 血戰碧蹄館(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