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三十七 搞個大新聞

陳龍正的救援行動尚且不爲蕭如薰所知的時候,蕭如薰正在緬北山區的軍事基地裡面煩惱着製造米尼彈的事情。

蕭如薰清楚的知道,以目前這個時代的處境而言,有線膛燧發槍和米尼彈裝備的火槍步兵就是他可以做到的全部了,以目前這個手工作坊式的工業體系的生產能力來說,這就是他能達到的極限,再往上就是近代化學輔助之下的機械工業時代才能辦到的事情了。

蕭如薰再怎麼自信也不會自信到能在萬曆二十五年在大明進行一場工業革命,那是做夢,他絕對不認爲自己能做到,事實上目前這個兩千多工匠和五千名士兵配置的軍事基地已經是這個時代的頂尖規模和技術水平的存在了。

蕭如薰從歐洲蒐羅了一大批的工匠和自己培養的資深鐵匠組成的生產線可以說是這個時代頂尖的手工火器生產線,他們正在製作着這個時代頂尖的火槍步兵裝備,他們可以製造出有膛線的燧發槍,雖然產量不高,但是配給親衛隊使用是絕對夠的。

現在大部隊還是在使用廉價方便批量生產的火繩槍,鎮南軍的火繩槍在質量上也遠遠高於明軍原先使用的鳥銃,這並不難,有成熟的手工生產線就能做到,拉膛線製作燧發槍也不算難,熟練的老工匠也能做到,但是如果要製作米尼彈,那麼難度就大了去了。

蕭如薰絕對不認爲米尼彈是製作一個模具融化一塊鉛三兩下就能製作出來的,也不會認爲憑着口吹箭這樣的古老武器帶來的靈感就能方便工匠們製作出米尼彈。

如果這樣的話,歐洲士兵也不用帶着錘子上戰場敲子彈一百多年,歐洲人也不會在膛線步槍出現差不多三百年以後才折騰出了米尼彈,以至於米尼彈才使用二十年就被後裝槍給淘汰了。

一顆米尼彈的製作背後是一整條生產線的嚴密配合,不說別的,絕對精確的尺寸就是目前老工匠們難以逾越的關卡,米尼彈的特點是在子彈尾部挖一個凹槽出來,以便於火藥燃燒的時候衝擊子彈尾部造成子彈擴張,以契合內部膛線,從而實現射擊。

這裡面就涉及到了槍管內徑和子彈直徑的問題,他們必須要在限定的尺寸內製造出來,這樣才能保證火藥燃燒的時候能讓鉛彈擴張到可以嵌入膛線的地步,從而實現順利的射擊,如果子彈直徑過小,那和滑膛槍就沒有區別,如果直徑過大,不怕炸膛嗎?

那麼製造子彈就絕對不能用手工打磨,而要用模具,製造槍管也不能用手工憑感覺了,也要用模具製作了。

一支線膛燧發槍的生產成本是一支滑膛火繩槍的三倍不止,蕭如薰算過一筆經濟賬,製作一支火繩槍的成本大概在四兩銀子左右,而製作一支線膛燧發槍的成本則在十二兩銀子以上。

這時候的十二兩銀子意味着什麼?

『西門慶旋用十六兩銀子買了一張黑漆歡門描金牀,大紅羅圈金帳幔,寶象花揀妝,桌椅錦杌,擺設齊整』

金瓶梅就成書於明代嘉隆萬時期,蕭如薰三年前率兵南下的時候,就聽得浙江一帶在傳聞一本不正經的書正在一些高門大戶之內秘密流行着,喚作什麼梅,想來就是金瓶梅了,這裡頭的物價都是這個時期的物價,用來做對比也很好理解。

西門慶用十六兩銀子買了牀上三件套和臥室傢俱一整套,不知道是用來安置金瓶梅三位裡的哪一位,但是西門大官人出手闊綽不凡,爲了金屋藏嬌,這牀上三件套和臥室傢俱想來也是高檔貨。

一整套填滿一間女人用的屋子的高檔貨,十六兩銀子,這還是經濟發達消費水平高的東南沿海地區。

蕭如薰一支線膛燧發槍十二兩銀子。

等於蕭如薰現在手上的三百多支線膛燧發槍足夠讓西門大官人收藏一百套金瓶梅三女到金屋裡面慢慢玩弄,這不是砸錢,這是燒錢,還是把來之不易的銀子扔到一千八百多度的大熔爐裡面,扔進去就見不着影兒。

蕭如薰這裡商稅猛收,還不用給朝廷繳納賦稅,朝廷也不收他的商稅,他還和東南亞諸國做糧食生意和軍火生意,基本上壟斷了軍火生意和糧食生意,還掌握了貿易遊戲的規則制定權,賺的盆滿鉢滿。

去年一整年,蕭如薰的緬甸鎮整整二百萬兩銀子的財政收入,那是白花花的銀子堆起來數的,蕭如薰保守估計,等歐洲商貿航線開通以後,翻個一番不成問題。

大明每年的財政收入總額也才千萬兩銀子,這是在商稅幾乎沒有的前提下,再經過老朱蛋疼的『地方留足自用剩下的押解京師』這樣的規矩,收到朝廷手上的也就二三百萬,等於蕭如薰現在的財政收入已經可以和大明朝的國庫稱兄道弟了。

就是這般雄厚的財力,在養水師養陸軍輕輕鬆鬆毫無壓力的情況下,線膛燧發槍的製造和米尼彈的研製依然讓蕭如薰感到吃力,一筆一筆的銀子砸進去,滿緬甸找礦山開採,不斷徵召大量的人手去開採礦山,甚至於蕭如薰都起了尋個藉口滅了那些部落原住民的想法,這才勉勉強強維持現狀。

鉛彈倒不是多心疼,打變形了就撿回來回爐重製,消耗還不是很大,但是用目前最先進的蘇鋼法制作鋼鐵,依然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蘇鋼法本質上還是灌鋼法的延續和改進,雖然比起當初的灌鋼法要高效許多,但是爲了滿足軍隊的需要,鐵匠們的產量也是緊趕慢趕才能趕上要求。

總而言之,蕭如薰的軍工基地現在維持在超負荷運轉的狀態,每個工匠和幹雜活的士兵都很累,要不是看在高俸祿的面子上,工匠們還真不樂意,他們不止一次的讓蕭如薰多徵召一點人手來,蕭如薰也在沿海等地多方招募鐵匠,但是鐵匠招募的太多容易被朝廷的耳目察覺,蕭如薰不願意冒這樣的險。

他只能自己出錢培養鐵匠了。

這還不是打仗的時候,只是蕭如薰平時對士兵的訓練要求高,每天都要開槍射擊保持速度,還要多方填補槍械的庫存以備不時之需,反正這三年,自己養一支軍隊自己治理一方水土,蕭如薰才真正的知道什麼叫做大炮一響黃金萬兩,才真正的知道什麼叫做打仗打的就是錢。

他這才明白爲什麼抗戰的時候中國兵人均彈藥才幾發,他這才明白北洋水師和日本人幹仗的時候爲什麼有很多空包彈劣質彈甚至是裝填沙子的廢彈,現代戰爭打得都是錢,老佛爺把銀子都拿去修園子了,哪兒來的銀子做炮彈吶?

每天看着軍隊啪啪啪啪的練習隊列射擊,蕭如薰視察他們的時候表面上是一臉嚴肅非常正經,心裡面卻在不斷的流血,這些都是錢啊,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這三萬五千軍隊是他用幾百萬兩銀子喂出來的精銳之師啊,他們要是不能以一當十,那真是對不起這幾百萬的銀子啊!

想想老朱驕傲的宣稱他養兵百萬不用百姓一粒米糧,結果一百多年過去了,他的百萬兵被東南破產農民和日本浪人打成了篩子,幾十個日本浪人都能打到南京城底下,這就是他誇下海口的下場,而蕭如薰和他一對比,簡直是個苦哈哈。

財政收入看起來多,但是一算下來,這一窮二白的蠻荒之地緬甸能走到今天這地步,還真沒幾兩銀子能給他拿去做私用。

要修建城池吧?要修建房屋村莊吧?要修路吧?要修水利吧?要拓寬河道吧?要購買農具種子吧?要買耕牛吧?要招募工匠吧?工匠要不要銀子來養?那些徵召來幹苦力的礦工也要付銀子給那些部落酋長吧?

剩下的大頭就是養兵,陸軍需要冷兵器和火槍火炮,這些都是銀子,水師需要建造船隻保養船隻,官方商隊也要建造更大更重更能適應遠航需要的商船,軍隊的口糧需要保證吧?他手底下的官員需要俸祿吧?從城市到村莊的行政系統的維持需要投入吧?免費掃盲教育需要投資吧?

這樣算起來,二百萬兩銀子的財政收入能有幾兩銀子落到他的嘴裡?

他都恨不得一兩銀子掰成十份來用,這些年他吃肉都不敢大口吃,每頓飯一小碗綠葉菜一小碗肉一小碗湯和一大碗米飯,或者蒸一兩個土豆吃醬菜,要不然啃幾根玉米,苦巴巴的簡直不像個侯爺。

好吃的東西都留給老婆孩子和老爹,給他們好吃好喝的供應着,給袁黃他們供應足夠的冰塊和豐盛的工作餐,他自己就將就着對付着,除了晚飯一家人在一起吃,早飯午飯都不敢在人家面前吃,生怕讓手底下官員知道自己的窘迫,好東西都留着招待客人裝逼用,自己私下裡連一碗冰鎮綠豆湯都不捨得喝。

當家才知柴米油鹽貴啊!

軍工廠那邊要銀子都是十萬兩起步,由不得他大手大腳的花銀子,這才啓用陳龍正當審計署的署長,想着開源節流,老子擅長開源你們也不能擅長不節流。

於是揪出來三條情況輕微的小鹹魚,本來是可以一筆帶過的,但是沒想到矯枉過正,陳龍正愣是給辦成了驚天大案,小鹹魚給包裝成了大鯊魚,一頓刀子砍下去血流成河,震驚整個緬甸官場。

這還不算,這傢伙連人家市長的老婆出去買一盒一兩銀子都不到的胭脂水粉塗來增加夫妻情趣,他都要揪住人家老公問東問西,問這銀子哪兒來的,正不正規,是不是貪墨所得,還是你準備貪墨了?

他以爲胭脂水粉都是黃金做的。

於是幹了三個月,蕭如薰就頂不住底下官員的哭鬧,讓陳龍正再操起老本行幹外交去了,但是這一鬧,還真的是肅清了整個緬甸官場,本來就如同白蓮花一般純潔的緬甸官場現在更是白的發亮,堪稱一塵不染,無形間幫蕭如薰省了好大一筆開銷。

人頭上的開銷能省一點是一點兒,攀科技樹點科技點真的不是一般人玩的轉的,沒有政府作後盾,你一個人想搞,你自己可以辦到,但是要推廣全國形成生產力,那就是癡人說夢了,任何一項發明從發明出來到全國推廣形成生產力,沒有政府在後面推波助瀾,可能嗎?

蕭如薰這些年也在不斷的鼓勵那些工匠發明創新,想方設法的提高生產力,規定發明創新提高生產力或者減少消耗的可以得到一大筆銀子的獎勵,所以這些工匠也都像開了掛一樣的提出各種各樣行之有效的建議,銀子又像流水一樣往外淌。

掙得多,花的也多,日常開銷已經是天文數字,現在又想着要製造超越時代的米尼彈,蕭如薰真的是給整得有點心力交瘁了,想着無論如何也要搞出更多的創收點,好給攀科技樹的時候增添一點活力。

陳龍正派快船提前遞回來的行動報告送到蕭如薰的桌案上的時候,蕭如薰剛剛批了一筆三十萬兩銀子的日常運營費用給軍工廠,正在心疼的滴血,結果一展開行動報告,頓時被雷的外焦裡嫩。

陳龍正真心是一個子曰詩云版的弱化霍去病,活生生一個搗蛋鬼,到了什麼地方就非要搞出點大新聞不可!

去一趟歐洲就引領了時代潮流,去一趟暹羅就成了大衆偶像婦女之友,去一趟菲律賓就給惹出了幾百人的人命官司,好傢伙,『職帶兵大破西夷二百,聚殲之,得其首級築京觀以慰利先生在天之靈』……

啥?利瑪竇死了?

蕭如薰趕忙繼續看下去,這纔看到是這傢伙以爲利瑪竇被打死了,而且還是對方先開槍,他悲憤之下下令軍隊還擊,把二百人的西班牙兵全給殺了,腦袋還給割下來築了京觀,說是要慰藉利瑪竇的在天之靈,結果利瑪竇摔了一下摔活了,原來是被賊酋的槍給嚇暈了,所以陳龍正以爲他死了。

昏迷到了船上才醒過來的利瑪竇的描述是他盡全力阻止這場械鬥的發生,但是對方軍官太不講規矩,居然對他開槍把他嚇暈,於是引發了不可挽回的事件,他有罪,他要向蕭如薰向教皇請罪什麼的……

蕭如薰看完整件事情的描述之後,深深的爲自己外派陳龍正去搞外交這神來之筆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

這真是剛想睡覺就有人送來了枕頭。

ps:牢記九一八,莫忘國恥

二百八十七 出兵之議五百零三 我雖文弱,卻不怕死八百四十五 動手!六百一十六 以我的名譽擔保三百零八 龍鳳胎(上)三百零六 暹羅(下)二十七 君欲上天乎?一千零四十二 你不覺得你太過分了嗎?九百五十四 重新開始吧!八百一十五 土地情節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二百一十四 三分日本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八百九十三 誅殺(上)七百九十六 開動的戰爭機器(下)一百一十一 漢城颳起的恐懼旋風(下)一百八十八 豐臣秀吉的死期即將到來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七百二十九 強勢首輔一千三百三十六 鄉村遊醫計劃三百零九 龍鳳胎(下)七百五十四 李如鬆做了一個決定七百二十二 千里之堤的空洞二百二十五 換約之戰(中)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一百三十三 血戰碧蹄館(二)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龍進軍開城五百五十七 太原騷亂(上)八百一十二 國家安泰,繁榮昌盛七百五十 不爲我所用,必爲我所殺!七百二十一 皇帝與秦國公三百一十七 華人的憂慮九百三十二 一場沒有懸念的戰鬥一千二百七十八 海波平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百一十五 混亂的明廷一百九十八 德川家康的怒火七百七十五 無法預料的事情一千零六十一 毛文龍渡江一千三百一十四 你還是乖乖蹲着吧!四百七十八 徐光啓四百六十二 海戰結束七百三十 嘴炮天團的逆襲(上)一百二十五 冷卻一千三百六十五 隆武二十年(上)六百一十五 狗與狼九百四十八 蕭季馨,我就先走一步了八百三十二 逼羊吃肉二百九十一 坦白一千零八十五 遍讀史書的太上皇一千二百二十二 前田利長的決定三百九十八 陳龍正西行記(四)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五十三 朝鮮來使一千零三 現在他想做個好人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三百六十一 雙雄爭鋒(下)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零三十六 褚英回鄉五百二十七 將軍用兵要嚴刑峻法,也要恩義並行十七 激戰平虜城(上)九百六十五 命運線一百三十八 血戰碧蹄館(七)七百九十三 直達緬甸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二百三十六 這只是奴役,不是殖民一千零五十六 炸營一千三百六十一 蕭如薰的託付一千零六十六 被遺忘的柳成龍六百八十八 抄家進行時(下)一千二百九十五 科爾沁的臣服九百零三 強幹弱枝三百六十四 大決戰六百七十四 討伐洞武遺民(下)一千二百四十三 人口甄別行動正式開始六十九 蕭李爭鋒(上)九百零七 衍聖公一千一百五十六 齊大勇的忠誠一千零九十九 安南之亂七百五十三 緊急協議一千二百三十七 大秦的文明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四百五十八 菲律賓海戰(二)五百 後悔的李成樑(下)九百零五 黑鳩二百四十七 議功一千二百三十五 真的出事了一千一百三十三 磨刀不誤砍柴工四百三十八 總督的中國恐懼症五百二十 拜見提督九十三 金忠善四百六十五 呂宋國王三百二十 大明重返南洋三百四十六 焦土一千二百三十八 莫氏的請求一千零九十 憫農八百五十九 自信滿滿的將軍們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一千二百零二 豐臣軍全線出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