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二十五 大政府

聽了這話,謝禾先是皺了皺眉頭,繼而眉頭舒展。

“這是要分化瓦解他們?”

謝禾開始登堂入室了:“使之產生相互之間的不信任,越走越遠,越來越無法聯合,挖空他們的根基,到時候,他們就完了。”

謝禾的臉上出現了興奮的神色。

蕭如薰點頭道:“沒錯,要分化瓦解他們,挖空他們的根基,拉攏對咱們比較支持理解的,徹底滅掉對咱們最爲反對和敵視的,逼迫挾裹人數最多的牆頭草表態。

同時,對農會要竭盡全力的宣傳,就像我們現在對外宣傳沈賊的骯髒事蹟一般,宣傳他們所受到的壓迫,讓他們知道自己受了多少的罪,吃了多少苦,儘量讓所有自耕農和佃農加入農會。

以地痞流氓閒漢爲先鋒軍,挑起矛盾,製造事端,然後以農會爲主力將高門大戶的土地奪走,將其人抓起來,遊街示衆,痛打怒斥,然後斬首,最後分配土地,皇命下鄉。”

謝禾更加興奮了。

“他們若集合自己的私兵家丁反抗,就武裝農民,操縱農會將之覆滅,而我們藏在其後,暗中指導指揮,打壓地主士紳的同時,也能使農會與士紳再無和解的可能,使之與我軍無法分離。”

蕭如薰點頭。

謝禾真是一個搞這方面活動的人才,好好培養一下,以後說不定可以拉起一支隊伍專門負責這件事情,畢竟土地改革可不是三下五除二就能解決的事情,那可是一個大功臣。

要把秦漢以來儒家全面上位以後從天子手中巧取豪奪到的東西全部拿回來。

內部狀況越多,外部面臨的挑戰越多,國土面積越大,人口越多,國家目標越是明確,就越是需要一個強悍的大政府,小政府的明和後期退化成小政府的清包括國民政府已經充分證明了小政府在面對世界潮流和大變革時的失敗。

同樣的道理,近代列強的發家史也伴隨着一個本國的相當強悍的大政府,無一例外,他們心心念念所宣揚的民主,不是原因,而是結果的產物之一。

而在現在的大明,面對徹底的小政府的現狀,若要改變,就必須要對土地所有進行全方位的改制,同時,對士紳階層進行全方位的打壓和回爐重造。

他們太強了,兩晉以來的的士紳勢力就沒有比明後期東南士紳更強大的,鬥倒了晉系之後,東南士紳基本上掌握了明的命脈,不用比他們更加強硬的手段,就不可能把不屬於他們的東西給奪回來。

不將宋明以來依託科舉盤踞地方的士紳豪強地主勢力給剷除掉,皇命下鄉就是個笑話,死人是必然的,一段時間的混亂也是必然的,這是打破週期性魔咒的先決條件。

但是在此之後,爲了打破魔咒,爲了實現工業化走上新的道路,什麼集體化反這反那的是不需要的。

建國初期搞農業集體化是建立在舉世皆敵的基礎之上,國家落後世界太多,敵人太多,幾乎沒有朋友,要想快速工業化,沒有別的路,只能以損害農民利益的方式來強行發展工業。

西歐國家和近代的其餘列強可以通過大航海和殖民地的方式來推進工業化,吸全世界的血來發展自己,而日本依靠中國的戰爭賠款發展工業,但是國內農民也是窮的賣子女求活。

那個時候的中國和早期的蘇聯一樣,失了先機,沒有別的選擇。

但是在現在的大明,這個時代,能將儒門士紳和地主豪強的勢力給除掉,把國家掌握在手中,直接就可以走出國門進行殖民化爲工業化奪取原始的資源和資金,根本不需要以損害農民利益來積累工業化的資本。

而正好,中國對外殖民擴張的最大阻礙也恰恰就是這些以病態式道德爲立身根本的儒門士紳。

若要對外殖民搞商業化工業化,那必然是從東南開始動手,必然也會和這些掌握地方人力物力的東南士紳產生衝突,無論是道德立場上還是實際利益上,衝突必然加劇,即使現在不開戰,以後也必然開戰。

現在動手也有至少從自己這邊看來充分的理由,任何反抗鎮南軍的士紳團練都可以扣上『國賊沈一貫同黨』的帽子,以叛逆罪名論處,所以這一切暫時看來都是『合乎規矩』的。

等到士紳們發現這一招是在挖他們的根的時候,他們還能興風作浪嗎?

江南,尤其是東南沿海,降服了東南沿海的士紳階層,整個大明的士紳階層就會成爲待宰的羔羊,蕭如薰無比確信這一點。

眼下正是千載難逢的良機。

一個謝禾不夠,那就多派幾個謝禾去,幾個人還不夠,蕭如薰就打算把軍伍裡的那些傷殘老兵給派過去。

那些傷殘老兵也終於有了更大的用場。

蕭如薰原先將歷次戰爭中鎮南軍的傷殘老兵都安排在後勤部隊裡面,只要還有工作能力的,就負責管理倉儲運輸,或者負責新兵訓練,總而言之,鎮南軍不拋棄任何一個士兵,這是他對士兵的承諾。

他們有的斷了幾根手指,有的斷了半截胳膊,有的斷了一截腿,有的瞎了一隻眼睛,都不能上戰場,但是沒有喪失工作能力,蕭如薰安排他們集中起來學習了一段後勤管理和認字,就讓他們投入到了後勤工作當中。

他們所學到的東西是很有用的,蕭如薰不惜大量投入讓當初三萬鎮南軍人人識字是十分有意義的。

他們認字,能辦事,而他們作爲老兵,對紀律的遵從和對蕭如薰的忠誠度都是值得信任的,讓他們轉爲辦事員對蕭如薰來說是一件好事,儘管他們無法戰鬥了。

眼下,這些傷殘老兵當中傷勢比較輕的也可以交給謝禾,讓謝禾帶着一起去寧波,他們對蕭如薰更加忠誠,執行任務更加徹底,而且識字,滿足出去工作的基礎條件。

於是蕭如薰一邊在百多個窮秀才裡面選了三個和謝禾有相同處境的人,一邊安排部隊裡面把合適的老兵派到自己這裡,然後再結合一部分善於刺探情報的黑水,三方面的人組成鎮南軍第一個土改工作組。

工作組有三十六個人,經過緊急培訓之後,九月十日,以謝禾爲組長,三十六人的工作組從邵陽出發,經廣西廣東入海,乘坐海船再前往寧波開展工作。

蕭如薰打定主意要讓寧波的士紳們成爲自己的實驗對象,看看這對付士紳的大招放在大明朝是否依然管用,是否依然犀利。

蕭如薰這邊緊鑼密鼓籌備着下一步攻略計劃的同時,沈一貫的京師朝廷也終於等來了反攻的時刻。

李化龍抵達了京師。

八月二十七日沈一貫得知自己的族人被全部抓住,族產被瓜分一空之後,吐血昏迷了兩天,蕭大亨和劉黃裳緊急抓起了工作,錦衣衛全面封鎖了消息。

劉黃裳和蕭大亨勉強維持了兩天的朝政運轉,成功堅持住了,一直到兩天後沈一貫悠悠轉醒。

沈一貫醒來以後,心中依然憤懣不已,喊着嚷着要殺了蕭如薰還要誅他九族,情緒非常激動,一直到九月三日李化龍抵達京師爲止。

李化龍比沈一貫小二十多歲,今年四十四歲,正是年富力強之時。

這個人不簡單,二十歲那年他考中進士以後,和很多人一樣被外放當知縣,初出茅廬的進士知縣最好矇騙,地方上那些吏員地頭蛇最是喜歡這種沒什麼背景的進士知縣,所以盡情的搪塞欺騙他。

李化龍很光棍,花了一段時間蟄伏,明察暗訪那些吏員的姦情,尋機突然發難,將那些欺瞞他的吏員全部拿下,斬草除根,於是縣中大治。

那年,他才二十歲,放到現在,大學還沒畢業,他卻已經有這樣的沉穩和手腕,不可謂不是日益僵化的科舉體制中一顆難得的明星。

這人聰明,膽大,權力慾望強盛,是個硬茬兒,所以在遼東都能降伏那些桀驁不馴的遼東將,自然的,這人也是頗有傲氣,很少瞧得起旁人。

他的確有才華就是了。

李化龍抵京,表示李化龍願意掛帥出征進剿江南,這是好事,所以沈一貫也不得不收拾起糟糕的心情,認真對待李化龍。

“于田!于田!老夫可終於等到你了啊!”

沈一貫握住李化龍的手,看着他,眼睛紅了,一副激動難耐的樣子。

李化龍則相對冷靜一些,面對沈一貫的熱情,他比較正常。

“下官拜見首輔。”

李化龍公事公辦,讓沈一貫稍微有點尷尬。

五百四十一 爲皇帝親信者勿忘晁錯一千一百七十一 德川家康善於隱忍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三百四十三 中國式的生活一百七十六 崩潰的宗氏一千三百五十 北伐的準備(下)一千一百二十二 大秦的火炮天下無敵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七百二十七 勳貴的擔憂(上)一千零三十 生存戰爭七百九十八 總動員二百零七 蕭如薰的真正意圖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九百零四 早做準備四百八十七 密謀七百八十九 運氣三百七十六 朱皇帝的這個鍋背得冤吶!八百四十三 特殊的來信三十八 許朝欲降八百一十六 巾幗女將與白桿兵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惡的秦國!四百四十五 無奈的趙志皋八百八十八 細小的危機四百五十一 討個公道回來一千一百八十六 早晚會有一戰一百四十六 各人的心思不盡相同六百一十三 進兵計劃一百七十七 攻佔對馬島五百六十 抽你者蕭如薰也!(下)一千三百七十五 對不起(八千大章)八百三十一 柴總兵可願帶兵主動出擊?三百二十七 將軍也懂數學?八百一十八 兩軍對陣(下)一百三十四 血戰碧蹄館(三)四百七十六 四十年的執着一千二百九十三 布延進獻傳國璽(下)三百六十七 釜底抽薪一千零九十七 斥責毛文龍八百一十九 麻威心中對北邊那個所謂的朝廷充滿了蔑視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軍事學院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三百零四 政治至上二百三十三 明軍血戰德川軍(下)一百一十八 李如鬆血戰開城(上)一千一百五十七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七十八 苦澀的努爾哈赤九百九十六 我得罪誰了?三百四十三 大雨和辣椒八百九十八 故人重逢八百八十四 安祿山與郭子儀五百一十六 蕭鎮南到京城了!一千零四十八 鬥志昂揚的建州二百三十 大明戰士何懼背水一戰?五百七十三 楊俊民的處境非常艱難五百二十五 李成樑的呼喚七 成立鳥銃隊七百零八 我在緬甸可還有好幾萬精兵啊!七十九 寶刀未老袁了凡七百九十二 十萬火急一千二百一十七 秦軍迅猛推進一千零二十三 不安的努爾哈赤六百四十八 愉悅的笑容一千一百五十 強弩之末(下)九百六十三 慢慢來九百五十三 修天下五百七十五 一本爛帳三百六十八 進擊的明軍二百一十八 朝廷的壓力四百八十二 塞北的嚴寒八百一十七 兩軍對陣(上)一千一百二十一 送客,走人,結束九百三十三 這座城池似乎已經不太適合作爲京師了八十五 杖責李如鬆一千零一十一 造船一千二百九十 李昖的心思二百七十二 我兒,多吃些一千一百三十二 保命牌一千三百六十八 修路是百年大計二百五十二 奇怪的君臣一千一百七十五 他不惜付出任何代價九百四十九 休止符一千三百一十 趙士禎不想深究五百一十四 『真正的勇士』六百三十 有來無回七百九十四 動搖的鄧子龍一百五十六 武裝朝鮮水師(二更)九百七十二 隆武六百 悲哀的抉擇二百四十九 煩惱的王錫爵二百零四 提督與軍師之爭鋒一百六十一 倭寇的求和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緬甸鎮(下)一千一百八十三 真是好惡毒的陰謀七十二 癡兒啊!一百八十一 倭寇水師全滅八百五十二 思想教育二百六十 李昖的小心思一千零七十 朝鮮又要做一次豬隊友了七百零三 北伐的決心(上)一千二百七十六 沐氏最大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