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7章 事態擴大

第017章 事態擴大

徐弘基上任以來第一次發生的大事便是鎮壓鬧事的讀書人,他雖然年輕,但也知道這其中的關竅,在張問達的印信到來之前,他便嚴令手下士卒不得毆打讀書人,以盾牌儘量將他們隔開,然而錦衣衛卻慘不忍睹,被打受傷的有幾十號人,大門口負責指揮的總旗被圍毆致死,錦衣衛感到惱火準備還手的時候,張問達印信抵達,隨後秦爲民緊急趕到現場,發現有監生受傷、錦衣衛死亡後,一陣眩暈,差點站不住腳,大聲呵斥退散,爾後表明擇日重審張亮一案。

事情瞞不住,張問達寫奏章,以八百里加急送往京師,並安排待京師回覆之後,再行定奪。不過眼下陳操乃是禍中之人,待罪在家已經不靠譜,張問達下令,收押陳操於行轅親自看押。

張問達行轅後院,陳操正在吃東西,雖然被關押,但還沒有定罪,該有的待遇還是有,張問達皺眉看着狼吞虎嚥的陳操,搖頭道:“你可知道事情已經越來越大,此番若是收不了場,你的性命保不住不說,老夫那侄女兒可就不好說了...”

陳操喝了一口熱茶,笑道:“大人不必擔心,我陳操沒做過就是沒做過,事情就是要越大越好。”

張問達沒有任何表情,只是盯着陳操,陳操接着道:“如此,背後之人才能受大罪,到時候,也是能幫其他人不少忙。”

“關鍵還是幫了你自己,你這廝,不是好相與的。”張問達說完站起身,望着天空喃喃道:“早知道如此,當時克蒼也應該將你收拾了...”

克蒼是李懋檜的表字,陳操不知道,也就理解不了張問達的話,聽不懂那就多吃點...

十天後,有宣旨欽差南下,旨意是給張問達的,皇帝的意思,以張問達爲欽差,全權處理南京一事,完事後再報,宣旨太監爲司禮監出身,與聖旨一同留下,準備旁聽。

兩天後,南京刑部下達公文,準備在端午節當天公審張亮死亡一案,以京師吏部尚書張問達主審,南京刑部尚書喬允升、南京右僉都御使熊明遇、南京大理寺少卿曹於汴陪審;京師都察院御史高宏圖、京師刑部員外郎顧大章、應天知府陳一元、魏國公徐弘基、南京學政秦爲民、錦衣衛北鎮撫司鎮撫使駱養性、錦衣衛同知壽寧侯張延宗、南鎮撫司鎮撫使許顯純及宣旨太監等一同旁聽,陣容浩大。

陳操得知此番陣容後,心中感慨,自己一介小小千戶,居然惹來了這麼多人觀看,再想到還有顧大章旁聽,不禁心中發笑,想到不日後真相大白,陳操倒是想看看顧大章那時的表情會不會很豐富,能不能做個表情包出來。

當晚,陳操最後見了一次趙信,仔細的安排了明日公審的事宜後,滿意的點頭便吹燈睡下,甚至做了一個好夢。

五月初五,端午節,宜斷案、問吉、納妾

公審的地方就在應天知府衙門,一衆官員按照名次就坐,衙役放入了兩百多名監生、讀書人以及南京不少權貴地主。

之所以觀案的人成分多樣,主要的還在陳操,他納蘭容若的名頭早就響起金陵,當得知張亮一案他牽涉其中時,南京城的男男女女都想知道這一次陳操到底會怎麼樣。

各大賭坊盤口皆口,不少人準備在今日這次公審中大發橫財。

張問達的位置很高,在大堂主位上,陪審的三人位置次之,而旁聽的人身份高貴,分列兩邊就坐,應天知府陳一元坐在三法司官員的下首側位,代替張問達問話。

張問達雖然是主審,但他不必開口,一切交給陳一元,自己聽着就行,主要目的就在結案的那部分,所以開頭的陳一元會安排。

啪...

陳一元一拍驚堂木,堂中衙役敲着水火棍大喊‘威武’...

“今日公審張亮一案,主審官爲京師吏部尚書張大人,”陳一元說着站起身朝着張問達拱手示意,見張問達點頭後,又坐下,接着道:“陪審爲南京三法司諸位大人,現在本官宣佈,升堂...”

又是一陣‘合吾’之後,陳一元又拍驚堂木:“帶苦主張陳氏上堂。”

張陳氏與張紅是一同進的大堂,他們在北京時便被顧大章收留下,爾後由錦衣衛保護,跟着張問達回南京,當然,他們回南京後一直在張問達的行轅,自然還不知道陳操去過他們家。

“爾等自報姓名,有什麼冤屈,當着朝中各位大人面前,儘管細說。”

張紅有秀才身份,可見官不跪,張陳氏就得跪下,於是兩人同時行禮,然後張紅當先道:“見過諸位大人,學生張紅,乃萬曆四十四年秀才,死者張亮乃我親弟弟,這位張陳氏,乃我弟弟遺孀。三月十九,我弟弟與宋澈在醉鄉樓發生衝突,宋澈打傷我弟弟後離開,爾後我弟弟回到家中在第二日便去世,應天府通判黃成先收受錦衣衛千戶陳操賄賂,將此案判決成雙方互毆,判了宋澈過失致死之罪,流放遼東,那宋澈本就是軍士,去了那遼東,只不過是變相的去守邊,而我弟弟卻成了枉死之人,請諸位大人爲我弟弟做主。”

“秦大人,張紅與張亮的身份可有弄清楚?”熊明遇開口問道。

秦爲民拱手,指着張紅:“張紅確乃萬曆四十四年江寧縣秀才,他們張家書香世家,兄弟三個都有功名在身,其兄張科乃萬曆四十六年的舉人,還是江寧縣縣丞的備選官員。”

“張紅,你此番協同張陳氏進京告狀,主要目的是什麼?”張問達冷聲問道。

張紅梗着脖子,硬聲道:“狀告應天府通判黃成先與錦衣衛千戶陳操二人私相授受,草菅人命。”

旁聽的人也有權利發言,御史高宏圖獨自點着頭,若有所思的看向陪審的熊明遇道:“熊大人,按我大明律,民告官者怎麼處理?”

熊明遇盯着高宏圖,眼神中帶有些不爽,但也不能不回答,聲音淡淡的道:“按律,民告官者先丈二十。”

張陳氏明顯驚恐的表情使得高坐在上的張問達心中有些發笑,張紅有些慌,搶先發話:“諸位大人,告狀者乃學生,吾那弟妹只是苦主,前來作證的。”

顧大章在一旁看熱鬧,他的兒子顧麟生就在聽審的國子監學子中,張紅的詞語乃是事先就備好的,以至於現在可以從容應對。

張紅有功名,告官可以免去刑罰,高宏圖心中也有底,張問達面不改色,堂中安靜許久,只聽張問達道:“本官現在提醒你們一句,我大明律誣告者反坐,對方爲官者罪加一等,張紅你們兩個所言若是事情屬實,有功無過,若是誣告,現在事情大了,可就不是你們遭罪,按律,連三族。”

張紅心中一驚,他的眼角瞥見張陳氏暗地裡看了自己一眼,明顯是有些擔心,離去告狀之前,張有才曾擔憂說過事情能否成功一事,而現在再想起這些,張紅的確想後退了,但看到旁聽席上的顧大章的表情,張紅又堅定了信心,決定硬抗到底:“學生所言句句屬實。”

“嗯...”張問達先前的話就是最後的機會,現在張紅已經表明了態度,自然是要公事公辦了:“陳大人,你接着問。”

陳一元拱手後,再拍驚堂木:“來人,傳黃成先入堂。”

黃成先最先被抓,雖然如此,但南京吏部這邊沒權革除他的官職,只能暫停其職務,張問達乃天下吏部尚書,他不發話,南京吏部還真不敢自行其事。

黃成先進堂後還穿着官袍,不過頭上只有髮髻,代表官身的烏紗帽已經被取下,他現在是戴罪之身,入堂後可以不跪,於是朝着堂上的人紛紛行禮:“見過諸位大人,下官冤枉啊...”

陳一元一拍驚堂木,怒喝道:“黃成先,本官問你,張亮一案到底是怎麼回事?是否如張紅所言,你收了別人的賄賂轉而輕判了宋澈?”

黃成先猶自想起案發前對方與自己的對話,但想到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該得罪的人已經得罪完,若是按照對方計劃的步驟走下去,自己最多以收受賄賂罪名被罷官,而後等事情消停之後再被啓用到江南做官,想到對方也是大人物,自己這個通判只是一個任人拿捏的小角色而已,也只能認命,於是辯解道:“回稟諸位大人,下官也是被逼無奈啊,那宋澈與陳操乃是自小關係不錯的朋友,宋澈案發後,陳操爲宋澈東奔西走,甚至以張亮牽涉國子監一事來過我衙門探監,爾後私下以他錦衣衛的身份強壓與下官,下官雖是文官,但品級終究不比陳操,況且他還是錦衣衛,身份不同,下官被他威逼利誘,不得已答應了他的條件,這纔給宋澈判了個過失殺人之罪,還請諸位大人明察,下官實屬被逼無奈啊...”

聽審羣中一陣譁然,不少人都盯着錦衣衛出身的駱養性、許顯純和張延宗三人,不過此三人一個比一個牛,臉上一絲表情變化都沒有,甚至還以眼神直接頂回去。

張問達皺着眉頭,然後道:“隨堂師爺仔細記錄,爾後讓其畫押。”說着忍不住了,便問道:“陳操以什麼方式威脅你?仔細說來,若是你真的冤屈,本官給你做主。”

黃成先朝着張問達拱手致謝,然後道:“那陳操乃掌刑千戶,權利極大,下官有幾個不成材的侄兒在沿海跑商,有些不法事,陳操言可以做文章讓我罷官丟職,下官一時害怕,所以才...”

“嗯...”張問達摸着鬍子點着頭,然後道:“讓他畫押。”

“什麼不法事,你仔細說。”高宏圖忍不住問道。

黃成先支支吾吾的說不明白,但當着這麼多人的面,又不能不言,於是慢吞吞的看着張問達道:“是...海...海...”

“行了...你不用還了,”曹於汴徑直打斷了黃成先的話,他知道黃成先要說什麼,私下談沒問題,但現在當着不少官員與那些知識分子的面,話可不能說直白,否則得罪人不是少數。

張問達雖然只聽了一個字,但他卻也猜出了黃成先要說什麼,於是也擺手:“打住吧,你已簽字畫押,其它的事情,本官沒問,你大可不必回答。”

黃成先舒了一口氣,小心的看了一眼顧大章,然後抱拳朝着張問達行禮,不禁覺得背後的那幫人做事實在是太精明瞭。

“來人,帶陳操上堂。”張問達親自吩咐道。

正主上場,氣氛瞬間就冷靜下來,若是仔細聽,或許還能聽見別人的呼吸聲。

“下官陳操,見過諸位大人...”陳操先朝着主審陪審幾個官員行禮,而後便朝着旁聽席上的徐弘基行禮:“見過國公爺...”

徐弘基點頭,他從一開始就不信陳操會這麼幹,還有宋澈一案,雖然他沒有出力,但去遼東的路上徐弘基還是打點了不少。

陳操這才發現之前見駱思恭時,那個迎接自己的青年錦衣衛也坐在旁聽席上,而他身上的飛魚服與許顯純一模一樣,陳操不傻,知道是鎮撫司的人,於是恭敬的朝着他行了一禮後才轉身朝着許顯純和張延宗行禮。

禮數也盡完了,陳操站在原地,朝着張問達拱手:“見過張大人,下官陳操,請大人爲下官做主。”

“哦...”張問達有趣的看着陳操:“你又要本官做主,說說?”

陳操放下雙手,看着身旁的張紅道:“下官爲官本分,上任錦衣衛以來,從未做過傷天害理的事情,哪知道卻被此等刁民陷害,還到京城告了御狀,以至於事情越來越大,原本塵埃落定的案子又被提起,勞民傷財不說,關鍵是動了陛下的怒氣,此等刁民就是死一百次也難以平息此次事件所帶來的隱患。”

“血口噴人,”張紅大喝道:“陳操,你仗着職權之利,與那黃成先私相授受,害死我弟弟不說,還在這裡妖言惑衆,你真當我張家好欺負不成?”

啪...

陳一元拍了拍驚堂木,打斷了張紅的話:“公堂之上豈容大聲喧譁,諒你是苦主家人,暫且不追究。”說着看着陳操道:“陳操,本官問你,你要老實回答,你是否向黃成先行過賄?”

陳操此次是智珠在握,他要做的就是把這件事情捅大,不然也對不起張問達一心想要保他,而陳一元的話讓他有些不高興,陳操轉頭看着站在一旁的黃成先,心裡一陣暗笑,老子有沒有行賄你個狗東西心裡沒點逼數?

長出一口氣,陳操拱手道:“回諸位大人,這要看事情多大,得行多少賄賂了。”

“放肆...”曹於汴拍了案桌:“該怎麼說就怎麼說,你以爲你是錦衣衛三法司就沒資格審你?”

陳操好歹不是當代人,見着曹於汴這麼激動,當下就懷疑這傢伙是不是與顧大章等人是一夥的,於是挺胸擡頭道:“曹大人,你這樣問我,是不是有些過分了?”

“你什麼意思?”曹於汴怒目看着陳操道。

陳操冷笑一聲,然後朝着張問達拱手,高聲道:“啓稟張大人,下官確實行賄,分別是應天知府陳一元陳大人、南京大理寺少卿曹於汴曹大人、京師刑部員外郎顧大章顧大人、以及那黃成先。”

嘭...

曹於汴還未發火,陳一元頓時就跳起八丈高,離開位置衝上來就要追打陳操,老傢伙腳力不錯,當先一腳朝着陳操飛踢而來,陳操也不是善茬,只是一個輕輕的側身便躲了過去,而就在陳操旁邊的張紅被陳一元一腳踢中,人倒下去不說,行兇者陳大人也應聲落地,陳操彷彿聽見了骨頭斷裂的聲響。

大堂上因爲陳一元這一出而混亂起來,始作俑者陳操站在一邊看笑話,也不上前扶陳一元,陳一元是不是貪官他不知道,但他曉得這件事情必須要有人摻和進來。

“陳操,你這廝血口噴人,本官何時收過你賄賂,你當着朝中諸公的面,必須給本官講清楚。”陳一元顧不上傷痛,被人攙着回到位置上便大喊道。

“陳操,你莫要胡亂攀咬,誣告朝廷命官,而且還是這麼多人,你死十次都不夠。”曹於汴也大聲呵斥道,不過,他的心裡卻有些心虛。

張問達知道陳操是故意的,但現在這個情況可不敢護短,於是冷聲道:“陳操,你要知曉攀咬朝廷命官是大罪。”

在一衆譁然聲中,陳操抱拳道:“張大人,黃大人先前已經承認收了我的賄賂,而且已簽字畫押,而下官要是辯解的話,不免是臨死前的掙扎,不如痛快承認了,也免得遭罪。”

話好像有道理,而且有理有據,令人無法反駁,衆人一時語塞,竟然都不言語,陳一元氣得渾身發抖,劍指陳操道:“你這東西,虧你還是讀書人,聖人的教誨都哪裡去了。”

陳操是軍戶,但衆所周知他是金陵有名的‘納蘭容若’,而且還讀過‘大學’,當然也是聖人子弟。

陳操歉意的拱手道:“陳大人莫要生氣,你這拿起半截就開跑,非得閃了你的腰不可。”

撲哧...

旁聽席上有人忍不住笑出了聲,但隨後又嚴謹起來,只聽陳操接着道:“我否認行賄你們不信,我承認行賄你們又不信,諸位大人可都是朝廷命官,若是此等判案,以後怎麼信服天下人?”

曹於汴回答道:“黃成先乃是朝廷命官。”

但說完才發現好像自己這句話完全就是一句笑話,因爲所有人都齊齊的看着自己。

陳操冷笑出聲,然後道:“怎麼,黃成先是官員,我陳操出身錦衣衛就該被你們欺負不成?錦衣衛乃陛下親軍,什麼時候輪到你們指手畫腳的了?難道我錦衣衛出身就好欺負不成?”

旁聽席上的駱養性當即高聲詢問道:“許大人,我錦衣衛在南京的鎮撫司是不是無所作爲?”

許顯純朝着駱養性抱拳道:“駱大人笑話了,我錦衣衛乃天子親軍,所辦之事都是御案,所說之話都代表天子,絕無陳千戶所言那樣。”

兩人在大堂上一唱一和頗爲有趣,曹於汴臉色尷尬,連陳一元的眼角都在顫抖,顯然,曹於汴的話得罪了錦衣衛,而張問達卻對於陳操這一手嫁禍有些佩服,眼前這個年紀不大的年輕人的確不是好相與的人。

張問達還想看接下來陳操如何應對,於是道:“行了陳操,莫要在這裡胡攪蠻纏,依照你的意思,你是不承認給黃成先行過賄了?”

陳操朝着張問達拱手:“下官乃錦衣衛,說話做事對得起這身官服,行賄這種低級趣味的勾當,我陳操是不願意做的。”

“哼...”曹於汴冷哼一聲,然後道:“願意就是也會,誰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怎麼發展的,誰能證明?”

陳操轉身,有些惡趣味的看着曹於汴,看得這老傢伙有些發麻,然後道:“若是按照曹大人所謂願意與否就是會的關係來解讀,那麼下官倒是想問一問曹大人,你去年底納的那個小妾與你三子私通不知道曹大人清楚與否。”

“混賬東西...”曹於汴力拍案桌起身,不過想到陳一元吃了陳操的虧,當下也不動,只是氣憤非常的罵道:“你胡說八道什麼?”

陳操搖手裝無辜:“曹大人莫要生氣,我錦衣衛的職責所在,年底時手下緹騎探報聽聞你那小妾說過願意與曹三公子相守的話,如果按照曹大人的意思,那就是會了,所以下官才問曹大人怎麼看。”

旁聽席中有人憋紅了臉,堂外聽審的百姓士人也紛紛竊竊私語,曹於汴臉紅耳赤,錦衣衛探聽官員消息乃是朝中公開的事情,只是平常按照事情大小報告而已,這等事陳操不喜歡拿出去說,若不是曹於汴明顯的偏袒黃成先,陳操也不會追着他不放。

第299章 齏粉第121章 龍虎山水III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460章 天下歸元VII第346章 變幻莫測的戰場第426章 定鼎決戰第252章 福王的野望II第288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第400章 淮安終結戰第432章 飲恨徐州II第293章 不一樣的選擇第038章 梨花海棠第292章 新編五軍都督府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377章 江北無戰事第351章 各懷心思的南京保衛戰第379章 蓄勢待發第447章 濟南戰事第125章 結成聯盟第303章 南都攻防戰III第010章 穆爾哈齊第394章 淮安大戰第212章 奪命書生第004章 學校風雲第167章 從大海而來II第410章 沭陽第067章 蓋州之戰III第235章 魏公公當爲英雄第364章 我又回來啦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044章 上京述職第228章 狼煙起,江山震動III第329章 餘光下的漢陽城第019章 事與願違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037章 當場表白第016章 三個選擇第298章 攻伐鎮江III第015章 黃雀在後第161章 長門國神谷川第280章 杭州無人矣第354章 血戰揚州III第319章 投降與否第029章 大力發展第363章 上方橋爭奪戰第092章 同僚一場第170章 迷人的江戶城III第425章 肘腋之變第007章 偷樑換柱第034章 上帝保佑第054章 淮安漕幫V第432章 飲恨徐州II第239章 農民不交稅第313章 遼東將軍第279章 江南之人可一戰第005章 學校風雲II第114章 權利遊戲第352章 揚州血戰第122章 龍虎山水IV第061章 北上援遼第141章 薩摩藩的抉擇第150章 談判的誠意第204章 先進的裝備是關鍵第439章 全面佈局第124章 以夷制夷第055章 明爭暗鬥第184章 大朝爭鋒II第399章 司吾山II第380章 藩王分封制度第363章 上方橋爭奪戰第281章 杭州城固若金湯第221章 這雙膝蓋決不能再跪第060章 總督南軍第336章 決戰碧蹄館V第007章 趕赴遼東第048章 我是好人第140章 登陸後的第一槍第172章 當真是驚喜第427章 定鼎決戰II第082章 東林書院第155章 大雪之下的六紋錢第262 衛所兵也不一般第416章 徐州會戰II第288章 吾乃涼國公陳操是也第450章 不對稱作戰第181章 橫生變故第242章 從來都是一個好人第082章 東林書院第085章 先禮後兵第464章 任重道遠II第250章 議定蘇州府第308章 奉朱由崧爲皇帝第271章 血戰華亭第085章 先禮後兵第392章 泅水襲高郵第245章 漢唐乃我華夏之最第305章 南都攻防戰V第127章 事不可爲第312章 能否獨善其身第078章 目標東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