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死敵

九月十七日,京師來的欽差馬不停蹄趕到了登州府,孫元化早早得到了消息,客客氣氣的接待他們,保證援軍數日內出發。

帶隊的欽差便是兵部侍郎王廷試,陳新的老領導,原本應該崇禎三年初就被免職的他,因爲文登營的固安和四城之戰大功,當上了兵部侍郎,前景還是不錯的,但他對於兵部尚書沒有什麼興趣,王洽殷鑑不遠,現在的樑廷棟也是架在火上烤着,對於溫體仁和周延儒兩派,他心中取捨不定,但這次皇帝的態度很鮮明,他知道該如何做。

另外的成員有四人,其中也包括兵科給事中周瑞豹,他是個中立派,但做事又較真,所以吳宗達專門選了他,以顯示調查團是很公正的。這種人來一個地方搞覈查,豈能容孫元化敷衍了事,其他三人則都是溫體仁派系的,而且都是都察院御史,並不屬於兵部管轄,如果王廷試真有打算放過孫元化,這三個人就可以轉而彈劾王廷試。

除了這幾人之外,還有東廠和錦衣衛各數人,他們主要調查勾結建奴一事。

孫元化已經提前接到消息,聽說呂直殺死三個巡撫參隨,他立即就知道是去文登的幾人,那幾人並非是單獨前往,還有數名護衛,看情況也是被陳新干掉了,這種手段就不是一般的官場之爭了,眼看着陳新圖窮匕見,孫元化心中頗爲退縮,他畢竟是個文人。官場上互相用手段彈劾是他熟悉的,但這種生死惡鬥卻極不適應,最近連睡覺都要在屋子周圍擺滿衛兵。

周延儒給他的指示是停止彈劾文登營和呂直,因爲呂直和陳新提前了一步。而且有憑有據,已經佔盡主動,現在孫元化嫌疑在身,無論彈劾什麼都只能讓皇帝認爲他是在挾私報復,不但於事無補,反而印象更加惡劣。另外便是讓他儘快把文登營核功的文書上報,不得有任何剋扣,最後是告知皇帝要求文登營同樣要出兵。讓孫元化無論如何要讓文登營出兵,拉上陳新再說,沒準把溫體仁也拖在一個坑裡。

皇帝怒了,欽差來了。孫元化知道大事不好,這幾天一直忙着做假帳招假兵,又提前去拜見了呂直,但呂直不冷不熱,只做尋常同僚禮節應付。絲毫不與孫元化妥協,也沒有交出三個參隨的人頭。

孫元化無法可想,也只得硬着頭皮迎檢,王廷試等人到達後。出乎孫元化的意料,王廷試並不着急查賬。而是一到就先拜見了呂直,親眼看了三個參隨的人頭。王廷試當過多年登萊道,在登州的熟識也多,找了幾個老下屬來看了,確實是巡撫衙門的人,然後他又去海邊看了捕獲的海船,在艙中四處查看一番,裡面早已經被張東等人反覆佈置過,王廷試一行自然看不出來有何破綻。

然後王廷試把四個御史分派了一番,他知道皇帝和吳宗達的意圖,專門讓周瑞豹這個刺頭帶了一個御史去查兵額,東廠和錦衣衛則繼續查李思忠的事情,他自己則和另外兩個御史去查庫房,主要是看分配給文登營的物資,孫元化乾脆便不在文登的賬目作假,因爲陳新肯定不會配合他,王廷試查了兩天後,查明文登營本色拖欠甚多,他也沒有讓孫元化解釋,便讓人去文登傳了陳新過來對賬。

陳新知道王廷試等人已到登州,這趟沒有什麼危險,接到命令便帶着親衛即刻出發,騎馬經陸路前往登州,在寧海州休息一夜,第二日便趕到了登州,他站在巡撫衙門外,看着高大的軍門,心中不由升起一絲感慨。這裡他來過不少次了,最開始是拿銀子賄賂孫國楨,只是一個無人理會的小角色,五年後自己已是近萬雄兵,即便是巡撫要對付自己,也不是易事,今年年初來此之時,孫元化和自己還是互相推崇,關係親密,短短數月已是不死不休,人生的際遇確實奇特。

他遞上名帖後,守門的把總讓一個親兵去報告孫元化,然後臉色不善的打量着陳新,隨行的海狗子等親衛冷冷與孫元化的親兵對視,這批親衛中有七八人在身彌島經歷過於建奴散兵的血戰,身上的殺氣甚重,很快便在氣勢上勝過了撫標營。

陳新則毫不受影響的想着自己的計劃,直到孫元化親自趕到大門迎接。

“陳將軍,一別數月,一向可好?”孫元化放下上官的架子,竟然先跟陳新行禮,陳新擡起頭來,一看是孫元化,連忙行禮,又客氣道:“有孫大人掛懷,末將幾輩修來的福分,自然是好的。孫大人每日操勞國事,也要多保重身體纔是。”

陳新暗指孫元化最近一直想着難爲自己,孫元化聽出來後,微笑中始終帶着點尷尬,比不上原來的孫國楨鍾海道等演技派,與溫體仁和周延儒這樣金字塔尖的人物就更無法相比了。

他停頓了一下才道:“陳將軍說笑了,國事是皇上和閣老纔有資格操勞的,本官不過是按各位大人的指點,做些微末小事,老夫不過尋常資質,事情嘛,能交代過去便是,豈能事事都做得讓各位大人能滿意,如此只是勞力不勞心,這把老骨頭還算熬得住。”

陳新聽他言語中暗示並不願與自己魚死網破,留心打量了孫元化一番,五十出頭的年紀,這半年皺紋增加了不少,估計壓力也是很大,登萊管轄的東江不能讓他省心,營兵戰力不堪,他既要按官場規矩挪出鉅款給周延儒行賄,又要把登萊各處安撫太平,也實在不易。現在又有自己給他挖的大坑要應付,東廠和錦衣衛都不是能輕易填飽的人,加上呂直本身就是內官,孫大人不大大出一番血。那幾個番子是不會放過他的。

陳新微微一笑道:“末將在登萊治下,又是武夫一個,自然也是按孫大人指點做事,不管大事小事。只要孫大人交到末將手上,終歸也是有交代的,孫大人不交代,末將便真不會做事了。”

孫元化一愣,哈哈笑了一聲,引着陳新往二堂走去,他當官當了一年多,官威和儀態還是不錯的。兩人一前一後隨口寒暄,周圍人還以爲他們果然關係親密。

他一路走一邊對側後跟着的陳新問道:“陳將軍身彌島大捷,本官原本早就想上報,但黃龍等回報。有消息說建奴一大官在此戰中被創,恐不久斃命,本官便想等着消息覈實,好給陳將軍加上一功,以免事後補報。引來言官御史質疑,是以拖延了些時日,有人便說本官故意爲難將軍,請陳將軍萬勿相信。”

陳新低眉順目的在後面答道:“末將是萬萬不信的。”

孫元化壓低聲音道:“前幾日我已將文書籤署。陳將軍這次封賞下來,一個副總兵是跑不了的。過得一兩年,或再有戰功。一個總兵也不在話下,屆時本官自會爲將軍尋一處更佳之總兵官位。”

陳新眼睛轉轉,孫元化這是打算給自己好處了,不過還只是個畫餅,如果周延儒不倒,孫元化這個承諾倒有些效力,但陳新知道溫體仁按正常的軌跡,應該是會鬥垮周延儒的,自己何必改換門庭去換一個飄渺的承諾。由此可以看出孫元化目前確實身處困境,否則何用做出如此直白下作的舉動,而且也可看出,孫元化對收買一途並不擅長,如果陳新來做,還不如直接給銀子和糧食有效,總好過一個畫餅。

當下滿臉感激的對孫元化答道:“謝孫大人垂愛,末將最初投身營伍,不過想混個一官半職光耀門楣,從未想過能做到副總兵、總兵的高位,若是能有那一日,便是孫大人擡舉,小人沒齒難忘。”

孫元化看陳新似模似樣,頗顯真性情,或許自己真能與他和解,稍稍放心,但陳新並未親口承諾,始終還是有些不踏實,他今日與這樣一個武夫做交易,不過是希望陳新放過他這一馬,要是尋常時候,陳新哪能有資格與他如此交談。

他的口才也是一般,轉眼就無話可說,本想提醒一下陳新,自己也知道他走私和私下練兵之事,但總沒有說出口,只得與陳新談些閒事。

兩人一番談話後,關係緩和不少,很快便到了二堂裡,王廷試迎了出來,他故意讓孫元化去接陳新,也是希望孫元化能有個轉圜餘地,如果兩方能達成交易,自己既能交差,也不至於得罪周延儒,現在看兩人模樣,該是融洽了許多。

陳新趕上幾步,跪下給王廷試行禮道:“末將見過王大人,當年大人對末將多有關照,惜前年一別,與大人慳吝一面,若非軍務纏身,末將早想到京師拜會大人。”

王廷試摸着鬍子呵呵一笑,陳新做事還是很妥帖,雖然自己調離登萊,但陳新每年還是有儀金送上,雖然數量不多,但心意還是有的,當下將陳新扶起,“陳參將更見威武,只要你在登萊好生爲皇上立功,比拜會本官更讓本官心中舒坦。。。”

王廷試這一說,便說了一頓飯的功夫,把孫元化這個現管晾在一邊,等他說完了,才招呼陳新進屋議事,屋中還有呂直和兩名御史,御史都是一副正人君子模樣,幾人都與陳新見了禮。

王廷試在外面見陳新與孫元化還算和睦,以爲兩人已經和解,左右看看兩名溫體仁派系的御史,覺得可以問陳新話了。

“陳參將,此次皇上派我等來此,乃是督查登州軍務,經本官前幾日覈查,文登營本色一直未能領足,去年只領到兩月,今年亦只領到兩月,不知實情可是如此?又或者,孫大人曾與你另有約定。”王廷試等陳新稍稍喝口茶,便對他問道。

“回王大人,並無約定。”陳新放好茶杯,他已經知道那兩個御史都是溫體仁的人,現在沒有走中間路線的任何餘地,神情激動的道,“王大人您久在登萊,都是知道的,末將營伍皆招募流民操練而成,在文登並無多少軍田可供屯種,登州將本色一扣,我文登營餓殍遍地,加之孫大人又不撥給水營船隻,鐵料、火藥、硝磺無一保足,以致我營在身彌島之戰戰備不齊,船隻缺乏,終至損失慘重。報功文書又被扣下,陣亡撫卹遲遲不到,戰死兵士家眷嗷嗷待脯,末將愧對英烈。。。”陳新說完抹抹眼睛。

王廷試略微有些發呆,兩名御史則一臉興奮,不停記錄,呂直只是微笑着輕輕點頭,陳新繼續道:“末將不甘將士淒涼,派人赴登州查探,得知登萊本色米糧,皆由山東布政司徵齊,卻由水師假借運往東江之命,出海轉運往各處私港,其中又有不少被奸商經遼海販賣至南四衛,水師涉事之人有登州水營都司彭在恩等十餘將領,奸商之中有登州黃氏糧店、唐從仁、王良儀。。。”

。。。。。。

半個時辰後,王廷試的嘴巴張得大大的,兩名御史則記了滿滿的一冊,陳新走出大門,與孫元化打個照面,兩人眼中都是冷漠。

孫元化在門外已經聽到,陳新雖然沒有直接說孫元化走私糧食,但條條罪名都是指向自己,這是要置自己於死地,他正要對陳新說幾句話,呂直已經和這次帶隊的東廠番子走過來,呂直對孫元化道:“孫大人,陳大人所指之人,皆是重罪,且指認有據,咱家相信都是下面人搞的事,與孫大人無關,東廠現在便要去水師拿人,如有得罪,請孫大人海涵。”

孫元化當即便尋到後面的王廷試,與他爭辯起來,只說無憑無據不可抓人,王廷試卻拿出一個賬本,正是登州黃氏糧鋪的,裡面記下了從何日水師某某官手中取糧多少,何日運往蓋州交易,孫元化呆在當場,他對軍中事務所知不多,各營貪墨他是知道的,但這些本色竟然被運往遼東,卻是他從未想過的。

王廷試搖搖頭,他現在對陳新也在重新評價,但他直到現在,仍沒有搞清楚陳新爲何與孫元化如此對立,以陳新一貫的圓滑,不該和上官搞成這副模樣。

陳新也不等他們,徑自出了大門,門前正有一批明軍經過,扮作親兵的周世發上來低聲道:“大人,這是標兵左營和正兵營一部,將領爲孔有德及吳進勝,他們馬上要坐船去救援大淩河。”

陳新淡淡道:“王廷試要咱們也出兵,我答應了,咱們出一千人,但時間往後面拖拖,過兩日請王廷試去文登視察,先送信回去,讓劉先生多找些傷兵來,湊不夠就在流民中找殘疾的,要裝得苦一些。另外,登萊兵已經動了,讓特勤隊和行動隊先潛入登州各點。”

“是。”周世發到現在還是沒明白爲何會在登萊佈局,但他沒有多問。

“張東和吳堅忠去哪裡了?”

“張東在水城,吳堅忠去了萊州。”

“還沒回來?”

“吳榮已經帶着行動隊回來了,他們收買兩支小的土匪,咱們又不能說是文登營的人,大股的土匪都不信他們,吳榮便領了人馬回來登州待命,只有吳堅忠,他說定要幫大人招來一股大的,獨自留在了萊州。”

“他一個人?”

“是。”

陳新讚道,“有膽色。。。”

正在此時,後面腳步聲響,孫元化隨着王廷試身後,陰沉着臉走來,他雖然被多項彈劾,但現在仍然是登萊巡撫,一天沒有被免職,他都有翻盤的希望,而陳新認爲,他唯一的希望就是得到足夠的軍功,而且不能是文登營的軍功。那就只剩下登州鎮兵、標兵和東江兵。

孫元化一行正是要去水城給出徵的孔有德部誓師,他走過陳新身邊時,突然道:“畏天愛人,焉能出自如你般無恥之徒口中。”然後仰頭做大笑狀離開了。。。)

第77章 額駙來了第175章 調兵第158章 當局不迷第7章 擴軍第14章 告別第42章 委員會第48章 福建來客第34章 軍官第19章 大明之光第28章 化解第169章 西廂記第40章 胖演員第129章 罵戰第137章 要活命第49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佯動第9章 春季攻勢第91章 暗器第18章 防禦體系第3章 回家第17章 狼煙第102章 南北第2章 技術人才第210章 軍訓第210章 軍訓第84章 祝營官第82章 英雄(上)第23章 捆綁第30章 着棋山第89章 彰德第96章 發動第122章 軍歌嘹亮第9章 騎陣摧鋒第24章 對立第85章 強軍第54章 己巳年第71章 泰州學派第212章 獨坐第151章 出差第20章 戰爭陰雲第16章 擊潰第60章 八磅炮第11章 我老婆第45章 皮島第5章 小小波瀾第4章 星空第110章 不要臉第52章 觀摩第109章 武夫第212章 獨坐第55章 團屬炮第52章 未敢忘危負年華第13章 瞬變第73章 塹壕戰第12章 有房一族(二)第101章 兵王第118章 嘗試第82章 選擇第60章 八磅炮第64章 勳章第171章 天份第163章 戰鬥英雄第7章 人心惟危第102章 南北第78章 正途第203章 任重道遠第30章 狠人第49章 希望第124章 誰爲之犧牲第176章 拉練第13章 添香第8章 土地第161章 抓嫖第158章 當局不迷第31章 戰場初哥第43章 檄文第44章 後事第9章 理由第54章 動搖第29章 特務第98章 混亂第42章 回家第2章 花子第85章 強軍第169章 西廂記第15章 戰略第77章 十五步第48章 放血第31章 白髮第39章 權錢交易第8章 買書第25章 年前第54章 接近第64章 勳章第2章 血色銀錠第106章 也是那一招第30章 狠人第7章 南京第9章 騎陣摧鋒第169章 西廂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