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答案

兀論樣郭留在靈州城沒有離開,也沒有向王畫再要求和談。

成竹在胸,活活將王畫氣死。

這時候王畫又聽到一條消息,吐蕃除了派出兀論樣郭到了靈州與他談判,又派了使者到了長安,與韋氏談判。這個王畫都不會擔心,如果韋氏將積石山與大非川賣給吐蕃人,獲取吐蕃人的支持,更使她失去大義,激怒民憤。

他同樣不會承認這個條約的。

不過不知道吐蕃會打什麼主意,既然與自己這一次談判表現出來的睿智,有可能在長安也會給自己下絆子。

還有一條消息,李顯的陵墓在無比的鋪張浪費下,進展很快。眼看就要下葬了。

王畫只好將兀論樣郭喊了過來,這一次兀論樣郭,口氣鬆了鬆,說道:“如果大總管堅持,我還有一個主意,解決我們的分岐。”

“說說看。”

“如果交還了公主,還倒貼了許多百姓,大總管,就是你想一想,我們吐蕃人會不會答應。就算我們太后答應了,國內的各大貴族會再次利用這個藉口謀反叛亂。於其這樣,不如與貴軍魚死網破,還換回了我們吐蕃的尊嚴。因此在我前來的時候,大相曾經說過,如果大總管堅持。還有一條途徑。那就是利用讓金城公主省親的藉口,讓金城公主到你們鄯州。同時帶上兩萬百姓,作爲服侍公主殿下的陪伴。但也只能這樣了。畢竟是陪伴,百姓人數不能再多了。這是我們吐蕃人的底限。”

“那你意思是金城公主到了我們鄯州後,讓我們血營將金城公主扣下,不歸還你們吐蕃人,這樣你們太后又可以向百姓交待,又可以激起士兵的悲憤之情?”

“大總管,話不能這麼說。我們就是激起了士兵的悲憤之情,現在也不想與貴國交戰。這一次我們吐蕃已經向貴國派出使者,向貴國稱臣,兩國交好。也不想打了,否則都不會派出使者。而且世上沒有兩全其美的事,但實質公主與百姓到了你手中,還會交還給我們吐蕃嗎?如果王大總管連這樣的方法都不願意。那麼爲了臉面,我們吐蕃爲了向百姓交待,只能用金城公主一人換回所有戰俘。其他的也免談。”

王畫被他氣得拂袖而走。

如果不是唐朝的情況不允許他出兵吐蕃,他都能帶着大軍,立即兵發白蘭部。

對此朱仝說了一句話:“如果晚二十年就好了。”

他指的二十年就指二十年後的發展。大洋洲今年涌去的百姓最多。已經逼近兩百萬人口。王畫不敢再收了。收下去可是要付錢的,雖然大洋洲每年帶來大量利潤,可眼要還債務要還到明年年底。欠下的債務太大了,王畫總覺得心裡不塌實。

但這些人口帶來的好處顯而易見的。

唐朝現在一畝田糧食產量在八百斤左右,也就是後來的三百多斤。當然,如果服侍得好,水土好,肥料足,產量會更高一點。這個產量與後世的產量是無法相比的。所以相同的土地養了後來的二十分之一的人口,居然還能出現糧食災荒。

但大洋洲不同,土地多,人口少,而且田力充足。加上王畫採取了一些措施,雜交稻技術,他是沒有辦法的,可是鼓勵百姓選撥良種。其中有一種原始的方法,那就是選種。在稻株中挑選高大粗壯重量足的單株育苗。一步步改善種子的優良程度。

這漸漸使產量超了一千一百斤以上(五百斤左右)。

如果不支持唐朝,大洋洲不缺少糧食。因此王畫鼓勵人口繁衍。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青壯年,但是每戶人家如果養四五個,五六個孩子,二十年後,人口就會翻倍。

甚至王畫爲了刺激人口增漲,還發出一道命令,凡是養出六名以上的孩子,負擔一半孩子撫養長大的費用。當然,對奴隸待遇是兩樣的。

二十年後,大洋洲人口會立即翻漲一倍。

不愁沒有地方耕種,已經有部分百姓開始往美洲或者非洲大陸遷移。當然,這是開拓性的,還沒形成主流。如果這些地區土著人清掃乾淨,作爲耕地,不要說一千萬人,就是一億十億人,朱仝都懷疑不愁耕地緊張。

這些孩子成長起來,正是青壯年,如果王畫需要,有可能會抽出五十萬以上的軍隊。

這是指軍隊數量。再說技術,現在數年之內,研發出火炮,二十年過後,技術革新,將會有更多的武器出現。

就算武器不革新,不要說別的,就是這兩種小炮,如果擁有五千門,在這個世界會出現什麼結果。所向無敵

到時候需要什麼道義?

真正的一力降十會。

無論吐蕃,還是突厥,在這個無敵軍隊下,只能顫服。

但現在不行。

大洋洲雖然百姓衆多,然而新近收下不少百姓,需要人安撫,這些新收下的百姓更不能使用。況且現在世人只看到西北戰場,在大海之外,每一天都有戰鬥發生。雖然那是大人欺負小孩子。可那些土著人也不是真是紙糊的。

他們同樣有戰鬥力,還有手中的原始武器也能殺死人。

爲了保證青壯年的數量,以及不使百姓感到損耗過大,在海外大量使用奴隸兵,可是中間必須用唐朝人指揮。

如果用唐人作主力潛入西北,王畫同樣不想。如果用奴隸,這些人種不同,少了不管用,多了顯眼,不好潛入西北。那是大本營,也必須經營好。而且戰鬥方式不同,騎兵還不是很多,就是抽來了,也要一段訓練時間。事實也證明,從大洋洲抽調的士兵,總體戰鬥力不如西北本土士兵。當然,換一個環境,如到了熱帶雨林,或者海上,或者其他地形,性質顛倒過來。

因此,王畫能用的也只是血營本身這點人手。兵力強悍,可是數量不足。

按照王畫的第二種說法,四十年後,海外的人口會達到兩千多萬。如果將王畫說的那個瑪雅人收服過來,會逼近四千萬。就是拋開了唐朝不說,也是一個龐大的帝國欣欣升起。

那時候王畫可以欲所欲爲了。

可是王畫強壯的身體,加上年齡,等到那時候問題不大。但自己這個年齡,加上這個瘦弱的身體,十有八九不在人世。

所以朱仝也很想王畫眼下就將問題解決。

然而困難接腫而來,也讓朱仝愁眉不展。

王畫同樣鬱悶,他也不想等幾十年後來解決問題。

這時候,李雪君對他說道:“二郎,陪我打獵去吧。”

王畫看了看她肚子問道:“雪君,你不擔心你肚子裡的孩子?”

“我可以小心一點。”

實際上纔開始懷孕不久,也沒有必要提心吊膽,只是李雪君自己草木皆兵。實際上這段時間王畫還經常鼓勵她做些運動,不但對她好,對孩子也有好處。只是李雪君不聽。

李雪君一片好心,打獵是假,是想陪他散散心,王畫領情了。

兩個人騎着馬來到城外,不過大多時候是王畫開弓拉箭,李雪君怕閃了肚子裡面的孩子,只是笑盈盈地陪在他身後。

過了好一會兒,兩個人坐在一塊山石上休息。

山林茂盛,野花得香,遠處還有農民種植的一片片花卉,以及竹子,景色十分秀麗。

李雪君依偎在他身邊問道:“二郎,那個吐蕃使者談得如何了?”

“難啊,”王畫鬱悶地說道。

“二郎,依我看,不如就答應他吧。天下那麼多百姓,你怎麼可能一一救過來。況且你想一想,雖然有唐朝百姓在塞外受苦,可是你手下用的那些奴隸,他們還不是在受苦?說到底,還是一個國家強不強大,才能爲百姓提供安全的羽翼。就象波斯人,在唐朝雖然有錢,可是地位很低下。更不要說大食管轄內的波斯人,他們比唐朝百姓更苦。那一個能幫助他們?”

王畫想到朱仝那一句話說道:“二十年過後吧。”

怎麼辦呢?當時李雪君是央請過他替波斯人出一下頭,王畫沒有答應。李雪君當時想法是讓王畫鼓動武則天與大食開戰。不過王畫沒答應,李雪君也沒有怪王畫。

但二十年後,說不定王畫是有能力替波斯人伸伸頭,但也只是融合爲主。不會象唐朝征伐了新羅百濟後,全部交給了高麗(這是激進的說法,高麗在隋朝巔峰時達到瀋陽長春遼東半島,唐朝交還高麗的是平壤以南的領土。按理說,越南中北部與平壤北部都屬於中國的真正領土)

可是李雪君卻不是此意,她搖了搖頭說:“我不是說波斯人,是說小公主,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其實能救出兩萬唐朝百姓已經很不錯了。況且現在無論道路或者水利,都修得差不多。再下去,除非將這些戰俘送給各部族當奴隸。不然,還要分出糧食養活他們,得不償失。”

“雪君啊,你不知道。如果我強求一下,不但兩萬百姓,還能多討要一些百姓。吐蕃也想和,不過是找一個臺階下。但是公主一回來,我們在西北如何立足?那麼只能逼着我出兵伐韋。但這個李重俊不識好歹,心中時常怏怏不平。在這種情況出兵對我們會有很大影響。”

“二郎,就是沒有公主的事,難道你不出兵了嗎?”

李雪君指的是時機。王畫與朱仝商議事務,除了李持盈在場,怕她心情不好受外,其他數位女子在場,王畫與朱仝並沒有迴避。因此李雪君也知道王畫許多安排。

一旦李顯下葬,如果李隆基沒有等到音訊,他只能搶在韋氏動手之前動手。這同樣也是王畫所不想看到的。

吐蕃人的條件,只是推動了這個事態的發展,但不是主要因素。主要因素是李重俊的態度。

王畫默然不語,如果允許,他都能想將李重俊交給韋氏,讓韋氏處理他,看他知不知好歹。

李雪君又問道:“二郎,那兩個問題答案到底是什麼?”

“你也不是李隆基,想這個答案做什麼?其實答案很簡單,自古以來,有幾位明君?”

李雪君掰着手指頭計算。

“雪君,不要算了,是不是很少?”

李雪君點了一下頭,如果算明君,真不多,如果按照王畫的要求,武能安邦,文能治國,身兼景武二帝的作爲,那個就更少了。

“爲什麼會出現這情況呢?”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對也不對。實際上是皇帝權利過於集中,天上地下,老子第一,又成長在大富大貴環境下,所以才很少出現明君。爲什麼韋氏會專權,就因爲先皇將權利下放給了韋氏。但如果皇帝沒有那麼多權利呢?先皇自己都沒有了權利,如何將權利下放給韋氏,韋氏與其黨羽如何亂政?所以做一個好皇帝首要前提就是將權利下放。不過怎樣下放,有效的下放,我還沒有想出辦法。”

“原來如此,難怪沒有人想出,”李雪君咯咯笑道。自古以來,那一個皇帝會主動將權利下放,想集中還來不及,這個答案是答案,可很冷門,更是“大逆不道”的想法:“那麼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呢?”

“第二個問題答案,就是武將不能專權。比如我,站在血營立場是對的,但站在國家的立場上,這也是一個腫瘤。幸好,我沒有野心。如果我不考慮國家,不考慮百姓,那麼現在就出兵了。李雪君,你想想,國家會出現什麼樣的情況?但如果用文人治武,軍事自毀城牆。因此武將有武將的職責,文官有文官的權利,相互配合,相互掣約,不能矯枉過正就行。這一點做起來,並不困難。難的正是前面的問題。如果將前面的問題解決好了,國家有可能會長久太平,甚至出現一個千年不倒的朝代,亦無不可能。”

但王畫說到這裡,他忽然看着李雪君問道:“李持盈與王涵向你說了什麼?”

李雪君一拱手,盈盈拜倒說:“雞脅雞脅,棄之可惜,食之無味。當斷不斷,必成禍患,失了漢中,丟了夏候淵。我不知道二郎是何想法,太子李重俊這個態度,二郎已經不足取也。”

王畫被她騙了,沒有吭聲。

李雪君又說道:“二郎,還有一條,如果你相助臨淄王,一是他三訪靈州,誠意也有了。二是小郡主與你拖了多年,所有女子當中,唯有小郡主對你情意最重。助了臨淄王,小郡主也會對你感謝不盡。對了,還有那個小縣主。”

李雪君將小縣主咬得特重,實際上心中也有些羞惱,畢竟人家歲數太小了。沒有想到自己這個郎君居然好這一口子。不但如此,如果金城公主返回鄯州,爲了得到更多的百姓,肯定不會送回唐朝,說不定那一個皇帝發了昏,又將金城公主送回吐蕃了。那麼往哪裡安置?難道這個大院子,盡開公主郡主縣主大會?

她又說道:“還有京城中,大鳳三鳳她們安全如何?別忘記了,還有裹兒母子,以及你那個才女上官婉兒。”

你那個才女上官婉兒又再次被她咬得極重。

李持盈與王涵思想單純,沒有想到多少,李紅與沐孜李這段時間總籌經濟與人力,沒有精力考慮。但李雪君帶了種子回來後,一直清閒着,她隱隱已經感到其中的古怪。

王畫訕訕地不能回答。

還有一個人,李雪君不知道,知道了估計還要生氣。

不過李雪君不是喜歡爭風吃醋的人,正事要緊,她繼續勸解道:“只有與臨淄王合作,從京城內部突然兵敗,才能一舉將韋黨全部拿下。還能立即將國家恢復太平,不傷害到老百姓,甚至都不會出現多少戰士死亡。再說恩怨,世上有什麼化解不了的恩怨。太原王家現在成了你的盟友,河南鄭家,河北崔家、盧家也是你的盟友。相信相王現在心中也是後悔莫及,得饒人處且饒人吧。”

“這是你的想法,還是臨淄王那個王妃說的。”

一開始李雪君喊他打獵,他還沒有注意。直到李雪君慢慢繞,繞到兩個問題的答案上,王畫纔想到事情的真相。

這段時間,武崇寧勸李持盈勸解王畫。

王畫知道此事,還不能發作。

另一個人,李隆基的悲情妻子,拼命地勸王涵。不過王涵性格柔弱,王畫也沒有在意。

但這兩個女子一天到晚鼓動,不可能一點兒影響沒有的。但她們不敢出面問王畫,一是她們性格如此,柔弱。二是她們詢問,王畫必然會產生懷疑。只好求李雪君,不能求李紅與沐孜李,這兩個女子對王畫死心塌地,就是求了也不會起作用。

所以李雪君喊王畫來打獵,其實是準備套王畫的話。

李雪君以爲王畫會生氣,立即說道:“二郎,這話不是臨淄王妃說的,是我揣測的。這幾天二郎猶豫不決,先皇馬上就要下葬。如果二郎還不下決定,最後對二郎,對血營都不是一件好事。所以,我私自替二郎做一個選擇。但和師門與相王的友誼無關。如果二郎不願意,我還不會將答案告訴任何人。”

王畫嘆了一口氣說道:“雪君,你只看到眼前,眼前的臨淄雄姿英發,也會是一個好皇帝,對不對?”

“正是這個想法,而且我多次觀察,他十分大度,也不會做出那種功高震主,擅殺功臣之事。”

“我在乎他殺個屁”王畫沒好氣地說道,如果到了這地步,王畫還會讓人殺死,那他真成了第二個無用的李顯了。然後語重心長地說:“你只看到眼前,卻看不到將來,將來會因爲你這個舉動,死很多百姓的。”

第39章 誰是狼?第28章 紅霧第46章 風雲之戰第76章 決戰白馬寺(五)第55章 未來之主第26章 立營第60章 勢在必得第100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二)第15章 聚寶盆第54章 馴馬第78章 美女來襲(上)第2章 客人第65章 揭破第33章 風雲之戰第13章 約戰天下第101章 屈服(下)第55章 障眼術第106章 陰變第17章 真正的敵人第53章 四鳳的下落第6章 小麻煩第37章 風雲之戰第25章 約戰天下第34章 郭元振的怒火第21章 大神(上)第25章 迎第80章 決戰白馬寺(九)第39章 可憐的孩子第56章 粉蝶第45章 煙消第81章 溫柔鄉第10章 大悲咒第59章 邀請第94章 大家彼此第28章 不速貴客(上)第21章 要官第22章 約戰天下第57章 出爐第27章 風雨來臨前第52章 長弓攻第93章 九年前的秘密(下)第62章 鍼芒第60章 勢在必得第46章 最後的太陽月亮第30章 發威(六)第86章 決戰白馬寺(十五)第15章 暗敵第1章 太原王家的邀請第3章 吃豆腐第80章 天下有人不識君第13章 囧與雷(九)第108章 半文錢第9章 越來越熱鬧的夜晚第97章 上官小婉的報信第12章 囧與雷(八)第76章 決戰白馬寺(五)第141章 鼎第61章 鳳求凰(下)第88章 治國之術第150章 東風急第50章 改良第51章 燙手的禮物第15章 囧與雷(十一)第43章 太子第44章 三箭(上)第40章 太子第102章 談判第23章 被詛咒的地方第39章 風雲之戰第92章 斬馬第47章 風潮第61章 鳳求凰(下)第11章 賽詩第79章 青崗嶺之戰第15章 貓與鼠(下)第62章 鍼芒第7章 另外用心第73章 決戰白馬寺(二)第35章 老實人不好第79章 決戰白馬寺(八)第135章 春祭第47章 老武的要求第6章 水也渾第4章 誰謀反第44章 好奇第100章 新起點第65章 決戰慈恩寺第70章 兌換第59章 掮客費第66章 矚目第25章 風眼第33章 殺!第40章 學生第136章 送第65章 決戰慈恩寺第58章 第一個錦囊第48章 貴品第51章 託(下)第99章 那一夜,菊花滿洛陽(一)第1章 第二個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