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3章 國祚

第1003章 國祚

乾寧六年十月初一,洛陽,秋高氣爽。

杜洪牽着馬兒,沿着定鼎門大街東第一街慢慢走着。

明教坊外,車馬川流不息。拉的都是各色居家用度物事,案几、胡牀、繩椅、桌子、金銀器、毯子之類。

稍一打聽,便可知都是從汝州採買回來的。

汝州有木材烘乾窯,有深山老林,最近又聚集了很多木匠,一人帶好幾個徒弟,日夜趕工,忙都忙不過來。

杜洪從鄂州來,途徑樑縣、臨汝二地時,見到了太多這種場面。他們往往住在山腳下,搭一個棚子,從官府陸續興建起來的木材烘乾窯內採買木料,製作傢俱、工具。確實很累,也很辛苦,但不少賺錢。

聽聞夏王對這種現象十分滿意,並給了一個新鮮的詞語來定義:森林工業。

明教坊的坊牆也建起來了,入口、出口都有河南縣徵調來的土團鄉夫把守——夏王有令,洛陽城一分爲二,河南縣治城東,洛陽縣治城西。

明教坊現在是高官顯貴的居住之所。其中官最大的,應該是河陽節度使宋樂了。據坊間傳聞,未來他將是新朝的宰相之一。

宋宅位於明教坊西北部,在武后、玄宗朝名相宋璟宅的舊址上修建,亭臺樓閣,竹濤陣陣,假山流水,曲徑通幽,端地是一處好所在,也非常符合宋樂的身份。

夏王,對待他的元從老人,那是真的不錯。

明教坊還入住了兩位比宋樂稍低一些的官員,即趙珝、王班。

趙珝是忠武軍節度使、許州刺史,住於原銀青光祿大夫、禮部尚書崔翹宅。

崔翹字明徽,曾祖君實,父崔融,爲崔融第二子。翹大兄禹錫爲禮部郎中,從父兄尚未右史,翹遷中書舍人,時人謂爲“三張兄弟”,榮耀當時。翹歷水部、虞部、考功、吏部四郎中,擢禮部尚書,天寶九年薨。

崔翹宅是一個郡公的宅邸,雖然只剩半拉了,但地基猶存,重新修建之後,賜給了趙珝。

這說明什麼?杜洪若有所思,趙珝多半能得個新朝郡公爵位。推人及己,自己能得個郡公爵位嗎?怕是難。

鄂州人少、兵少、錢少,還三番兩次被楊行密攻擊,殘破不堪,能得個縣伯就不錯了。

不過聽前來傳令的使者私下裡透露,折宗本這事做得不地道,夏王也責備了他,爲了表達歉意,將來會給他一個縣侯的爵位作爲安撫,即共城縣侯,食封1500戶。

縣侯,目前也有好幾個傳出來了:膚施縣侯趙麓、陽信縣侯張筠、衛縣侯郭紹賓以及他自己的共城縣侯。

看得出來,縣侯這個階層就是安置手裡有軍隊或地盤的降人的。杜洪不覺得自己當個縣侯有什麼不妥當,他名爲武昌軍節度使,實則鄂州刺史,混個縣侯名實相副。

這樣也好。如果拿了不該拿的好處,免不了被關西老人嫉妒,日子會很難過,弄不好還會給家族招來災禍。

定鼎門大街作爲主幹道之一,也是重新整修的,兩側栽了不少槐樹、柳樹。

走過一棵不知道從哪移栽來的大槐樹後,已至宜人坊。

坊門外也是進進出出。有人在運修建房屋、道路的材料,有人在運各色服飾、樂器,還有許多明顯是樂人的役徒來來往往。

杜洪眼皮子直跳。

夏王向天下徵募音聲人,至洛陽太常寺值役。雖然用的是大唐天子的名義,但明眼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杜洪加緊兩步,繼續向北,很快便到了淳化坊。

淳化坊也是官員聚集之處。

胡真、葛從周、王檀分居於幾個較大的宅子,全是夏王賞賜的。另有一套小一點的,賜給了一位名叫陳章的廣勝軍將校,聽聞十分勇猛,作戰每先登,還能馳馬與人衝殺,故得賜一宅。

能得宅子賞賜的都是幸運兒。如今洛陽搞塊地可不容易,聽聞已經有人去張全義時代就住於洛陽的百姓家中商談買賣,可見都削尖了腦袋往裡邊擠呢。

淳化坊清理出來的廢墟之內,已經在修建新住宅。但速度很慢,可能是因爲大量人手被抽調去修宮城的緣故。說不定,再過一些時日,夏王就會直接賞賜土地了,讓得到賞賜的功臣自己去找人營建宅子。

明教、宜人、淳化之後,第四坊安業坊到了。

坊牆尚未修建,全坊幾乎是一片建築工地。杜洪拐了進去,一路走着。

“這位杖翁,此爲何人之宅?”入坊第一眼所見,便是一處佔地極廣的豪宅,已接近完工狀態,用腳趾頭想想也知道不簡單,杜洪拉住一位正立於道旁閒看的老者,問道。

老者看了他一眼。

杜洪立刻反應了過來,介紹自己:“某江夏杜洪,亦居於安業坊。今日第一次來洛陽,家小都安頓在城西驛館,左右無事,便前來看看。”

“原來是官人。”老者行了一禮,道:“這宅子……”

說完,老者陷入了回憶之中,彷彿在緬懷什麼。

“杖翁……”杜洪輕聲道。

“在國朝,這本是霍王元軌宅。”老者嘆了一口氣,說道:“安史之後淪爲廢墟,今又重修,規模更勝往昔。”

杜洪有些着急,這老頭怎麼半天說不到點子上。

“聽聞這宅子賜給了夏王長子邵嗣武。”老者說道:“坊間有傳聞,夏王長子將於明歲完婚。敦煌那邊,已有規模龐大的隊伍過來,居於禁苑,送了大批奇珍異寶、駿馬牛羊,還有男女童僕數百,各色人等皆有,好不稀罕。”

“原來如此。”杜洪恍然。

夏王長子、新朝親王,娶藩帥之女爲妻,怪不得這麼氣派,聽聞還並了周圍幾個宅子,規模比以前還大。

只是——會不會太高調了?這個宅子,聽老者說已經超過了霍王李元軌的府邸的規模,

“杖翁,這座府邸是誰的?”杜洪指着斜對面的一座大宅,問道。

老者看了看,說道:“你沒看都掛了牌匾了麼?那是夏王府陳長史之宅。”

說到這裡,他又陷入了回憶,半晌後方道:“在此之前爲中宗朝李侍中之宅。”

李侍中就是李懷遠,武后、中宗兩朝宰相,出身趙郡李氏,爵封趙郡公。

杜洪又多看了兩眼,覺得和明教坊的宋樂宅差不多,足見兩人地位也是彼此彼此,雖然看起來陳誠的權力要更大一些,畢竟事實上掌控着宣武軍七州之地,那是夏王治下最富饒、人口最多的一塊地盤了。

“杜官人的宅子,還要向東,是老宅新修。以前是玄宗朝正議大夫守殿中監、廣陵郡長史、戶部侍郎王翼之私第。”老者繼續說道。

“多謝指點。”杜洪行完禮,又問道:“不知杖翁怎麼稱呼?”

“老朽以前也曾爲官,往事不願多提,家兄便是先帝時的王司徒。”老者答道。

“王司徒”是誰,杜洪不太清楚,但想來想去,只有王鐸一人了。只是,這麼一個人物,竟然也搬來洛陽了?莫不是張全義時代就過來了?

“杖翁,眼看着要開新朝了,達官顯貴,紛至沓來,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杜洪說道。

老者伸手止住了杜洪下面的話,嘆道:“我老矣,見慣了這世間的風雲變幻。富貴、權勢,也不過就那樣。天時有變,說起來讓人傷感。但這世間無不散之筵席,無不滅之王朝,新朝鼎立,只要善待百姓,也不錯。我當了一輩子大唐的官,臨到老了,豈能再出仕新朝?我又兒孫滿堂,也怕死,爲大唐死節也做不到。想東想西作甚,安安穩穩過完最後幾年就行了。”

“杖翁倒是實在人。”杜洪笑道。

他不知道如老者這般心態的人有多少,想來應該很多。藩鎮割據一百多年,忠心也就這個樣子了。

“聽聞近日有不少朝官被貶去嶺南、黔中,可有杖翁舊識在其中?”杜洪又問道。

具體來說,兵部尚書、同平章事陸扆被貶爲潮州海陽令;中書侍郎、同平章事、鹹通年間的狀元孫偓被貶爲賀州司馬;刑部郎中王溥被貶爲交州司戶;戶部侍郎崔遠被貶爲黔州別駕;中書舍人蘇檢被貶爲高州電白令……

這一次大貶官,緣於長安風傳遷都洛陽之事,後來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蕭蘧果然提議遷都洛陽,並說紫薇城已有多處宮室修建完畢,可供聖人、嬪御、皇子、公主居住。

不用說,這在朝中激起了巨大的反對聲浪。

平日有些事忍也就忍了,但這次實在觸及底線了。去了洛陽,置於奸賊眼皮子底下,被玩弄於股掌之間,能有好事?

與此同時,他們也意識到,有些事情已經進入到了關鍵時刻。

邵樹德以前很愛惜羽毛,並不太過插手朝政,給他們留有一定空間。但這次看來是打算撕破臉皮了,作爲還有些忠心、自詡正直的清流,他們義無反顧地站了出來,反對遷都,痛斥“奸臣”。

很顯然,這是不會有結果的。

這次大貶官只是個開始,後面還會反覆清洗,直到忠於聖人的臣子全數離開中樞爲止。

而且,遷都也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不可能改變。

“舊識?”老者一笑,道:“確有幾個,他們已於上月與聖人灑淚訣別。”

杜洪默然。

“我做不到他們這步,但心嚮往之。”老者嘆了口氣,道:“大唐,國祚無多矣。”

第四十四章 塞下秋來風景異(一)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十三章 心事第四章 掙扎第948章 壓力第五十四章 北歸(一)第六十四章 恢復第九十五章 試點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七十二章 佈告中外之三第1327章 杜光乂第八十五章 往事第五十四章 銀鞍直第十二章 新徵程第三十七章 瓦解第十五章 天降第八十三章 八月戊寅第五十七章 渡河佈置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1192章 圍困與救援第二十二章 人心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八章 東行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一章 底子第1199章 給他們點希望第八十九章 部署第三十一章 星宿海第九十二章 新人舊人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1251章 柳城第四十六章 東萊第1014章 巡撫使第十二章 功莫大焉第八十四章 一線之機第五十六章 傲慢第六十四章 八方風雨第七十六章 路線:直取北庭!第四十九章 動員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三十七章 裹挾第四十七章 渾水摸魚第二十四章 人命第1202章 馬城第七章 安撫忙,第二更估計晚上,順手發個單章。第九十二章 出使第六十四章 打醒第六十九章 江西的作用第三十五章 出山第1073章 夜談準備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1284章 好物第1062章 雕蟲小技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三章 名利第三十九章 龍潭虎穴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三十六章 會獵第1021章 牢籠第三十六章 南衙北司第二章 三月第1127章 演練第二章 生長蕃中似蕃悖第七章 亂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1154章 分行第六章 人才與北征第八十六章 委任與動員第五十二章 京中第三十四章 重編第十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四十四章 追亡逐北(三)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七十章 湖南行第1155章 大冤種第四十五章 成績與隱憂(上架了,求首訂,謝謝)第二十一章 鳳、樑第十一章 幸東都第四十章 軍心第十八章 東出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二十四章 較勁第二十章 遺產第1136章 渤海君臣第十六章 樂園第八十一章 新秩序第十八章 談肯定是要談的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十五章 出招第十五章 戰爭沒那麼簡單第975章 突圍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1165章 獅子大開口第三十二章 一起跳舞第八十三章 經濟聯繫第五十四章 要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