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匯聚

建極二年五月十八,陰山南北又開始了動員。

北衙上樞密使楊爚特地趕到了勝州督促。

樞密使都來了,下面人自然不敢拖拉。更有甚者,部落酋豪分頭下到各個牧地,催促牧民們停下手裡的活計,火速前往勝州集結。

一時間,豐勝二州的大驛道之上,人來人往,車水馬龍。

劉繡娘坐在家門口的槐樹下,靜靜地看着遠方。

她家現在闊氣了,前後三進的院落,修得漂漂亮亮。兒女們也都成家了,都住在左近,往來方便。

這些年,陛下私底下給了不少錢。李延齡、盧懷忠等公卿將帥也派人送了錢帛。事實上不光她家了,陛下早年隊裡的兄弟,在乾符五年之前死傷的,都陸陸續續得到了大筆賞賜,還有人家的子弟被選入宮中充當侍衛,光耀門楣。

豐州上下,誰敢說今上不好?怕不是要被打死扔在草叢裡,讓野狼去啃。

驛道上又走過一羣人。

看他們的裝束,絕對不是豐州左近的蕃人,甚至連膳鶼泉莊浪部都不是。本地人都知道,瞞鶼泉、可敦城、地斤澤、庫結沙等地的蕃人,會說官話的不少,裝束上也和傳統蕃人不太一樣,應該是介於漢人、蓄人之間,與這幫純純的粗獷蕃人大不一樣。

「一幫免崽子,得和縣裡說說,下一撥人走北邊草原,不能再過豐州了。」里正陳大頭走了過來,抱怨道。

劉繡娘笑了笑,繼續編織手裡的羊毛衫。

陳大頭嚥了口唾沫。

劉繡孃的丈夫早就死了。發配河隴之後,聖人親自下令尋找,結果也沒找到,大家都說已經死在哪個荒郊野嶺了。

這麼個俏寡婦,若說沒人眼饞是不可能的。但四里八鄉都傳聞繡娘與今上有一腿,她的丈夫是被聖人弄死的。連「作案人」都有,李延齡、盧懷忠將其秘密抓來,關開閏把風,李一仙、錢守素出手,用弓弦將其縊死,拋屍山谷。

聽起來有些離譜,但老百姓就愛聽這些八卦,還深信不疑。

在這樣一種情況下,確實沒人敢打這個女人的主意。就連縣、鄉官吏都受到影響,對她客客氣氣的————萬一是真的呢?聖人有什麼愛好,你不清楚嗎?

「大軍過境,人吃馬嚼,寸草不生,唉」陳大頭說了一通,見繡娘不搭話,灰溜溜地走了。

繡娘擡頭看了看遠處河岸邊的水車。

車聲隆隆,將一桶又一桶水提上岸來,匯入陂池之中,再慢慢流淌至田中,滋瀾着田裡正節節拔高的小麥。

水車之畔,一大羣蕃人圍坐在地上。他們搭起了帳篷,取水做飯。

飯食是縣裡提供的,從倉城內運出的陳米,數量肯定不夠。蕃人還得自己取了一些奶,再挖些野菜,將就着對付。但前面過境的蕃兵已經把野外的牧草一掃而空,新草還沒來得及長高,牛羊吃不飽,又如何產奶?…

里正說得也沒錯,這條路不能再走了,得緩一緩。野外的牧草,看似是無主之物,但本地人也經常趕着牛羊過來放牧。現在什麼都沒了,唉,大家都不容易!

驛道盡頭又涌來一隊騎士。

他們並未走遠,而是四處巡邏。很明顯,這是被臨時徵召起來的府兵,出來維持秩序的。

劉繡娘不知道大安縣有多少府兵,但確實有,她甚至還見過。

數百名操着外地口音的軍士,分散到各個村落間,麻木地接受了歸屬於他們的田宅、果園和少量牲畜,在折衝府的兵冊上留了名。

他們不會種地,大夥都看出來了。

官府幫他們僱了一些蕃人,但數量太少。於是有人開始逃跑,不過很快被抓了回來,下場不知道,但應該

不會好。

這麼好的世道還要跑,辜負了官家的一片苦心,縱是死了也活該。

太陽漸漸落山。劉繡娘收拾好了東西,提起馬紮,回家做飯去了。

******

「這般景色,真是令人心曠神怡。」司馬鄴下了馬,掬起一捧水,洗了把臉,感慨道。

他也是老人了,孟州溫縣人,現任關北道轉運使。

早些年間,他在王卞的華州幕府任判官。

邵樹德進取河南的時候,設邵州,司馬鄴轉任邵州別駕兼館驛巡官。

乾寧三年(896),升任河南府少尹。

大夏建國之後,調任關北道轉運使。

司馬鄴是專業官僚。幹一行愛一行,到某地任職,就把屁股坐到某地。比如朝廷與關北道談賦稅分割的事情,就談了很久,也沒理出一個頭緒來。直到這會戰爭動員,這件事就無限期擱置了,畢竟戰爭期間談這事不合適。

「司馬漕司該多出來走,其實這大漠景象,也挺有意思。」說話的是關北道都指揮使氏叔琮。

作爲樑軍降人,他能當上這個職務,不得不說是一場造化。但很多人不清楚這場造化是咋來的,很是納悶。這小子在朱全忠帳下的排名也不靠前啊,怎麼就被聖人看中了,當上了都指揮使,管理全道州兵。

不過話又說回來了。禁軍大將多多少少看不起州兵,也不太願意來管理州兵。缺乏競爭,或許是氏叔琮上位的重要原因。

氏叔琮對這個職務非常珍惜。

沒有賦閒過的人不知道歇下來的痛苦。平頭百姓就盼着閒一些,輕鬆一些,但他們這種當過大將的人,平時前呼後擁,門庭若市,風光無比。可一旦賦閒在家、門可羅雀的時候,不知道有多痛苦。這種心理、地位上的落差,一般人很難接受得了。

因此,氏叔琮在過去一年多時間內,總體而言是非常賣力的。

他幾乎每個月都要跑一個州,然後蹲在那裡,狠狠操練軍士,提高其技戰術水平。

關北承平多年,曾經的州兵骨幹被陸陸續續抽調走,剩下的人不說歪瓜裂棗吧,水平確實不咋地。氏叔琮上任後進行了大力整頓,他沒有一點降將的那種小心翼翼,不合格的士兵滾出州兵隊伍,不稱職的軍官或貶或裁,並大力提拔有能力的新銳軍將,將全道三萬州兵的風氣狠狠扭轉了一番。…

當然,他這麼做也是有代價的。

兵部官員數次上疏,言關北道有人舉報氏叔琮任人唯親,意圖謀反。

這種級別的指控,老實說還是蠻嚇人的。好在邵樹德在聽取聽望司的奏報後,選擇相信氏權琮,支持他大力整頓部伍——事實上他根本不相信一個樑軍降將,能在關北龍興之地造反,你在開玩笑?

邵樹德的反應,讓氏叔琮也有些意外,對這位新聖人的評價更高了一層,更加放心大膽地幹了——雖然不知道是哪個人在舉報老子,但全部狠狠操練就對了。

「氏都頭,州兵彙集之後,還請約束部伍。」司馬鄴說道:「糧草轉運之事,亦需貴部幫忙。」

「都是朝廷之事,談不上幫不幫忙。」氏叔琮隨口回道,目光卻落在剛剛抵達的一隊兵馬身上。

這支一隊輕裝騎軍,攜長槍和騎弓,人數過千。

從遠處的煙塵看,大部隊應該還在後面。

「銀槍軍?」司馬鄴下意識說道。

「這不是銀槍軍。」氏叔琮道:「陰山鎮軍,從豐州趕來的。」

司馬鄴恍然大悟。

鎮兵他是知道的,畢竟糧餉最終還是要由轉運使衙門下轄的各個倉庫撥發。但他還沒當面打過交道,一時間沒認出來。

氏叔琮靜靜盯着這些人看了許久,直到全部都過完了,方纔收回目光。

「忠武軍、淮西軍,不太行啊。這個樣子當鎮兵,若遇到兇蠻點的胡人,豈不是讓人嘲笑?」氏叔琮嘆道。

「哪來的兇蠻胡人?」司馬鄴笑了:「陰山南北,全都是溫順無比的蕃人。」

「這正是我擔心的。」氏叔琮搖頭道:「家養的狗,總沒有外面的野狼兇狠。這些年,陰山諸部一門心思做買賣,銅臭之氣甚重,我看不是什麼好兆頭。莊浪氏、哥舒氏、渾氏等部酋豪,窮奢極欲,墮落無比。眼下年年徵兵打仗,還好說一些,等到將來馬放南山,戰鬥力會退化得很快。司馬漕司也見過河西來的蕃人,與陰山諸部比,如何?」,

「河西蕃人……」司馬鄴仔細回憶了一下,道:「確實要更兇悍一些,可能是他們的日子太苦了。」

「河西道我稍稍瞭解了下。」氏叔琮說道:「河西蕃人原本就與朝廷不對付,後來被討平,不得不臣服。但他們內部非常複雜,党項人最多,其次是回鶻、吐蕃,唱末、粟特、龍家、韃人亦不少。即便有朝廷壓着,但內部爭鬥依然很頻繁。在北邊,回鶻、韃人也時不時南下劫掠,戰爭並不少。陰山諸部眼下這代人死光後,絕對拼不過河西蕃人。」·

「管那麼遠作甚?」司馬鄴笑道:「快去行營吧。」

柔州行營設在集寧縣城內。

此時已經是旌旗林立,人喊馬嘶。

禁軍、鎮軍、州軍、蕃軍、土團鄉夫在此聚集,一日多過一日。

而四通八達的驛道之上,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還在緩慢前行。

軍事機器一旦開動起來,不見血是很難停下了。

-

到進行查看

第四十九章 黃鄴(三)第1341章 死穴第三十五章 撕扯第二十三章 我要進來了第1015章 該放手了第六十一章 請走第四十章 大魚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五章 朱瑄第八十八章 河東系第十四章 交談第五章 鄉村第三十七章 吾不好殺人第三十七章 壽、申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二十章 氣急敗壞第1079章 循序漸進第七十七章 “糧道”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952章 離去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三十三章 壓力第十五章 第一擊第五十四章 爛泥塘第991章 艱難的決定第986章 兗 淄第三十三章 方向第十三章 心靈按摩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十八章 山後很亂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1093章 年號 儀典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十六章 中陵水之戰(三)第三十章 末路第七十章 梳理第四十七章 沃野鎮第1280章 感悟第1342章 己之不可勝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1012章 價碼與擁護第四十三章 追亡逐北(二)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1256章 我還沒用力呢第三章 紅利之三第二十四章 惡作劇第四十章 班底第七十四章 一舉失敗第四十八章 通道第九章 消耗與消化第四十六章 四塞以爲國第十四章 韃靼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六十二章 填河第三十五章 準備與拉攏第1057章 家族第1122章 錢氏第三十六章 戰利品第九十九章 心裡話第四十三章 騎牆第十八章 構想(爲盟主奎元哥加更)第1265章 韓氏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二十四章 控扼西北第八章 紛至沓來第十八章 戰宥州(二)第1251章 柳城第六十八章 手段第七十八章 休養生息第二十四章 深固根本第三十四章 實相無相第二十八章 不要命!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1204章 選擇第五十四章 想法第三十三章 大軍第1138章 法度第五十二章 最後的佈置與離開第二章 包圍網第三十九章 討價還價第五十三章 背鍋第六十三章 懸崖邊的選擇第1098章 收穫與東巡第五十三章 追!第二十九章 六件事第1276章 改革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五十五章 離京第三十九章 據點第四十三章 風暴第十二章 來都來了第九十六章 侍衛親軍第1071章 滾第1211章 止損第1276章 改革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十一章 京師(二)第二十八章 稅制改革之四第八十二章 阻攔第七十章 處置(爲盟主公子青衫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