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人命

伙房內熱氣騰騰,數十名臨時招募的夫子忙得滿頭大汗,在給人蒸餅。

戰亂之地,每一分糧食都十分寶貴。農田荒廢、百姓流散、官府催課,哪一樣都會極大打擊農業生產。懷州的糧價,此時已經達到了六百餘錢一斗,幾乎是夏綏的二十倍,這在素稱膏腴的河南是很難想象的。

但大通馬行就是能搞到糧食!還是正規渠道,官府開倉放糧,賣給他們的。價錢還很便宜,一斗四百錢。按照如今懷州的行情,一匹戰馬可以換兩斛多糧。

這還是在懷州,當地時不時有經河東鎮倒手過來的草原馬,價錢漲不上去。如果是在大戰臨近的河南其他地方,或素來缺馬的淮南、江南地區,價錢還要漲上一大截。

戰場上若有一千騎兵衝陣,這是多大的優勢?將帥們不會不清楚這點。

“省着點用吧。”裴通看着伙伕們一斗接一斗地和麪,嘴角抽了抽。

做飯的伙頭憨厚地笑了笑,和麪的手沒有絲毫變化。

他知道東家只是善財難捨,但心還是善的。別的不談,單是從李罕之那裡弄來米麪,給臨行的民戶準備吃食,並且沒有明顯的貪墨,這就足以讓人敬重了。

伙房內還有一些婦人、小孩在幫忙。不用給他們結工錢,管飯就行了,非常廉價。

見裴通坐在那裡心疼,一個在土竈後燒火的小姑娘還對他笑了笑。

裴通嘴角抽了抽,回了個笑容,但比哭還難看。

花錢花得有點多了!李罕之固然賣糧賣得便宜,但之前還贈了他不少馬,把這些算進去,成本就高了很多了。

不過也沒辦法,李罕之能賣糧給你就不錯了。裴通隱隱聽人說過,這廝乏糧的時候還吃過人肉,什麼事幹不出來?若是一般的生意人,估計早被他搶了,也就戰馬這種東西,每個軍閥都夢寐以求,李罕之終究不太敢硬搶。

大通馬行不是沒被搶過。

以前義成節度使安師儒就搶過他們百餘匹馬,結果後來再也不去那邊做生意了,安師儒沒有馬用,騎兵上個幾次戰場就變成了步兵,大家都看在眼裡。

再者,河南的馬行裡一般也沒幾匹馬。你要買,都得派人過來商談,然後由大通馬行從河中府那邊調撥,王重榮的地盤秩序安定,有大批存貨。

一筐又一筐的麪餅被送到了院子裡,有人將其浸泡入醋中,然後晾乾、收集起來。

幾個小孩圍在那裡,口水漣漣。

裴通嘆了口氣,吩咐隨從拿了幾個餅分給那些小孩。

“謝總辦賞賜。”小孩們年歲不大,但口齒還算伶俐,紛紛上前拜謝。

裴通看着他們瘦骨嶙峋的模樣,搖了搖頭。

武夫們打來打去,真是造孽啊,看看地方上被你們打成什麼樣了!人都快死光了知道嗎?

“總辦,該出發了。”一名隨從走了進來,稟報道。

“那就走吧,去孟州,事情總要查清楚。到底是李罕之的遊騎乾的,還是孫儒的人做下的,總要弄個水落石出。”裴通起身,接過了馬鞭,說道。

上個月在孟州損失了三百匹馬。本來是要拉到河陽給孫儒的,結果半路被搶了,還死了二十人,也不知道誰幹的。裴通在河中坐不住了,便帶了兩百人,親自押着六七百匹馬到懷州給李罕之交貨,順便渡河前往河陽三城,調查一下到底怎麼回事。

說實話,他不想來,他怕死,但沒辦法。

王氏兄弟掌權的河中、陝虢比較安定,大帥義兄控制的河東也還不錯,但河南是真的亂,主要是亂兵多!

秦宗權動不動裹挾丁壯,搞出幾萬、十幾萬大軍。但這種部隊,可想而知士氣非常低落,逃亡者衆多。偏偏這些逃亡者往往還帶着器械,流竄至各地後,就是一大禍害,非常危險。

另外,朱全忠的部隊裡也有一些逃兵。他們不是被強徵而來的,本不至於逃。但朱全忠實行了嚴酷的拔隊斬制度,帶隊軍官死了,全隊皆斬,因此多有失了軍官後不敢回營,逃亡在外的軍士。

這都是禍害!

如今河南的局勢,也已走到了關鍵節點。

西北這一片,大致是李罕之、張全義(張言)控制着。

這對難兄難弟,之前一直被秦宗權逼得上天無門,入地無路。

在東都,被打得跑路,到河陽,又被殺得大敗。但他倆也是頑強,屢敗屢戰。秦宗權的人沒有多少經營地盤的意識,反正就是搶,也不會在一個地方久居,他們走後,二人就像撿垃圾一樣把地盤撿起來,人家殺個回馬槍,二人又跑路。

去年下半年,李罕之跑路到了被秦宗權的人放棄的河陽鎮,張全義在今年初戰戰兢兢去了洛陽。結果前陣子,秦宗權部將孫儒又帶着數千人殺回了河陽,李罕之大敗,孟州五縣被佔,於是再度跑路去了懷州。

還好孫儒也沒啥大志,佔了孟州後就懶得動彈了,這才讓李、張二人有了落腳之地。但即便如此,二人也如同驚弓之鳥一般,隨時做好了逃跑的準備。

不然的話,你覺得大通馬行在河陽鎮、河南府募兵人家會不管嗎?李罕之好說,這人本質上與孫儒其實沒多大區別,但張全義還是有經營地盤的想法的。無奈如今軍事爲重,武備不行,地盤經營得再好,還不都是給別人準備的?

大通馬行有戰亂地區稀缺的戰馬,這注定了他們會成爲各勢力的座上賓,包括孫儒。

裴通其實與孫儒見過一面。其人看着挺文雅的,但如果你瞭解了他的所作所爲,那絕對不敢說這話。動輒屠滅州縣,吃人肉都是尋常事了,殘暴程度與秦宗權別無二致。

孫儒是武夫,自然也喜歡戰馬。但他們如今這個形勢,無論是李克用還是河北馬商,都不好公然賣馬給他們,只能私下賣,但數量少,價格也高。唯有大通馬行,價錢不算太離譜,而且可以接受用人換,這讓孫儒很高興。

裴通帶了兩百人,全是在橫山及宥州草原上招募的党項人,充作護衛。

二十三日午時,他抵達了孟州河陽縣以北,遇到了一幫正倉皇北撤的人,仔細一看,原來是河陽大通馬行的。

“李會辦,爲何走還?”裴通一驚,迎上前便問道。

他隱隱有了點猜測,但如今還需要證實。

“原來是裴總辦。”李法一臉驚容,拉着裴通的手臂就要把他往馬背上上送,急道:“總辦快走,孫儒軍中有志趣相得的軍校私下裡告訴某,秦宗權在汴州城下被四鎮兵馬殺敗,欲召散處各地的軍將前去匯合。孫儒他要屠城而走,眼下多半已經開始動手了。”

“什麼!”雖然隱隱猜到了,裴通仍然很是吃驚,道:“十餘萬兵馬,怎麼就敗了?”

“秦宗權十五萬人攻汴州,關鍵時刻,義成、天平、泰寧三鎮兵六萬餘人殺至,裡應外合,大破蔡兵,斬首二萬餘級。秦宗權退回鄭州,欲南奔,檄調各地兵馬隨其南下。”李法說道。

當然,這都是他從孫儒軍中打聽來的消息,未必準確。但怎麼說呢,他認爲細節可能有待商榷,但大體上沒錯的。秦宗權損兵兩萬餘,倉皇退回鄭州,並且失了信心,不想再與朱全忠鬥了,打算去別的地方找軟柿子捏。

“朱氏兄弟怎生如此不智?助了那朱全忠,能得什麼好處?之前爲爭搶滑州,不是還差點打起來麼?”裴通很是不解,天平軍、泰寧軍的地盤在東面,與秦宗權所據諸州之間隔了宣武鎮,幫朱全忠打敗了秦宗權,這地盤又拿不到手,可謂一點好處都沒。

“朱全忠狡詐,能屈能伸,在朱氏兄弟面前伏低做小,曲意奉承,賺得他倆數萬軍來援。”李法道:“不管怎樣,事已成真。總辦,這孟州怕是要毀掉了,還是早點撤吧,遲恐有變。”

裴通一聽確實是這個理。孫儒都要屠城了,此時再調查馬匹被誰搶了,有意義嗎?

不過,纔剛剛翻身上馬,他又有些遲疑了。

就這麼回去了,大帥知道了,會怎麼說?

“總辦……”李法催促道。

裴通伸手止住了他,默然站在原地。半晌後,他擠出了一點笑容,道:“李會辦,看來你還是得回下孟州。”

李法的眼睛都瞪圓了,顫聲道:“總辦,孫儒要屠城,怎……怎還要回去。”

裴通臉上有些愧色,但還是說道:“河陽五縣,數萬百姓呢,孫儒屠之,不過是爲了不將其留給朱全忠。此有傷天和也,咱們沒碰上就算了,若碰上了,結果什麼也沒做,大帥知之,會如何看待我等?”

那你怎麼不去?李法心裡腹誹着,但這話又不好說出口,只能苦着一張臉,道:“總辦,何必呢?雖說多弄些人回去,大帥一定高興,可能會有重賞。但這是孫儒啊,他的德行,總辦還不知曉嗎?動輒殺人,暴虐無比……”

“你就和孫儒說,讓他放百姓離開,咱們派人收攏,事成之後,就送他一千五百匹馬。嗯,先送五百,若百姓被咱們順利弄走,還有千匹奉上。反正他都要走了,這馬也是白得的,肯定願意。”裴通說道。

“總辦,五縣數萬百姓,如何能弄走?”

“孫儒屠城,百姓如何不走?”裴通說道:“再者,李罕之從光州逃到河南府,又逃到河陽,屢戰屢敗,如今侷促懷州一地,情勢困窘,部下多有灰心喪氣之輩。某恰好認識幾個,讓他們幫忙,事後一起回夏州得了,另外咱們馬行還有三百來人,夠了。”

“總辦……”李法愣在那裡。

他不是衙軍出身,也沒打過仗,遇到這事自然慌張得可以。但看裴通那堅決的模樣,一顆心直往下墜。

“李會辦,此事不宜拖延。放心,孫儒平時待咱們大通馬行還算不錯,這便去吧。”

李法愣了半天,沒招了,最後只能硬着頭皮說道:“既如此,某也沒什麼好說的了,這便回孟州,若有不測,還請總辦幫忙照顧好一家老小。”

說罷,點了幾人,翻身上馬後便朝河陽而去。

裴通定定地看了很久,這才一跺腳,轉身離去。

這一把,他也是搏了。他消息比其他人靈通一些,知道大帥那邊打得很順利,戰後急需大量關東人口,如果自己能幫他解了燃眉之急,裴家在鎮內的地位必然可以急劇躥升。

至於移民所需的糧食,確實麻煩,但其實也有辦法的。

第五章 調兵與內情第1114章 屠夫第十六章 迂迴第二十章 遺產第二章 兄友弟恭第四十一章 來了!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1135章 腐朽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五十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一)第一章 打工皇帝第五十章 大計第五十一章 準備開幹第七十一章 貪婪談談兵法第三十章 暴風雨前的寧靜第八十五章 迎接第十六章 突破第二十六章 基地第四十五章 規劃與破局第965章 恩威並施第五章 地盤與借道第十六章 時機成熟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第五十二章 巢奔第七章 驛站之夜第二十六章 投靠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四章 掙扎第1287章 後宮第四十五章 行路第九章 轉變第八十七章 有難第十五章 兩條線第1006章 調動第1029章 不適應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1253章 蜀中與營州第十三章 我來了第二十三章 資源第五章 州情(二)第三十八章 加註第五十八章 就這樣吧第八十九章 考察第八章 雲中第四十章 密旨第二十八章 退敵(一)第979章 蒲縣與石樓第八十五章 真遊牧第1315章 各自的選擇第二十七章 醋溝第七章 士兵王第六十五章 處置第七十四章 元旦賜宴第十七章 神速第1205章 意外之喜第四章 言傳身教第993章 一擊而潰第十章 恭順已極第1317章 亂平第一百章 生前事第六十八章 汗王第1112章 大至第二十五章 財稅改革第1071章 滾第五十三章 妙招第五十四章 亂象第十七章 “五年平遼”第三十七章 何處可之?第五十章 書稿第四章 仙術第三十一章 爾等富貴第二十二章 備戰(爲盟主範河兄加更)第十三章 回信第992章 部署第三十六章 態度第四十一章 休閒(三)第八章 荔枝道第五十四章 駐防與海盜第三十九章 城給你第1300章 李天下與陽謀第五十七章 意外嗎?(給盟主對子狗加更)第一章 機會之地第九十一章 重圍第三章 數學與船第三十一章 虛虛實實第十章 大場面第四十五章 巡邊(四)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二十五章 離開第二十九章 時至則行第三十九章 蔡州三城第1292章 父子與選舉第十九章 造物主的恩典第三十七章 班師第1072章 隔斷南北第十五章 彙集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1111章 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