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章 恩威並施

第963章 恩威並施

昨晚下了一場雪,但依然阻止不了武夫們的熱情。

他們挨挨擠擠地站在校場上,依次上前領賞,心中喜悅。

“謝招撫使。”領了賞的人紛紛行禮道。

李杭避開讓在一旁,慨然道:“此爲夏王賞賜,要謝也是謝夏王,我安敢居功。”

“謝夏王殿下。”衆人又紛紛改口。

只要有錢拿,謝誰都無所謂了。

吵吵嚷嚷的發賞在午時結束了,但人還不能走。這裡大概有五千餘衆,除了原本的兩千河中衙兵外,絕大部分都是聽聞要發賞,又跑回來的逃兵,計有千餘——你看,那些提着大包小包的人就是了。

另外,自認爲技藝純熟,想通過投軍來博取富貴的鄉勇也不少,大概有兩千人上下。

李杭將隊副以上軍官召集了起來,然後又令隨從把空白告身拿了出來。

“諸位,爾等既知夏王,又見過夏軍,當知夏王他老人家的規矩。今有三問。”李杭清了清嗓子,大聲道。

衆人屏氣凝神,聽他下文。

“第一問,夏王治軍,可曾減軍士給賜。”李杭問道。

衆人你看我,我看你,最後終於說道:“夏兵屯於河中、晉絳多年,未聞此事。”

李杭滿意地點了點頭,又道:“第二問,夏王治軍,可有不恤士卒、驕暴苛慘之事?”

衆人不說話了。

這事吧,伱得分兩面看。夏王他老人家對嫡系部隊是真好,真沒有什麼暴虐苛慘之事,但說起僕從軍,那就不一定了。有好有壞吧,總體不太好,河中軍人太有體會了。

李杭一瞪眼,正要大聲斥責,突然有人說道:“聽聞我等編入效節軍,這應是夏王親信嫡部了,定然是好的。”

“汝何名耶?”李杭大喜,問道。

“柳益宗,效節軍右廂隊正。”

“可爲副將,掌一營兵。”李杭轉過頭來,看着傷還沒完全好利索的封藏之,道。

封藏之已被定爲效節軍右廂兵馬使,聽了後立刻說道:“柳軍校技藝嫺熟,忠勇可嘉,又出身名門,理當重用。”

李杭笑了,立刻讓人拿來空白告身,幕僚填寫完畢,一份存檔,一份交到柳益宗手上,道:“今後就是柳副將了。”

衆人眼都看直了,差點自己扇自己耳光,尼瑪我怎麼就不能違心地說一些話呢?

“第三問。”李杭繼續問道:“夏王治軍,可有該賞不賞,昏庸無道之事?”

這次衆人反應快多了,紛紛應道:“不曾聽聞。”

事實嘛,他們不太清楚,但應該不至於。夏王整體的名聲還是比較慷慨的,不吝嗇財貨、官位、美姬,該賞就賞。夏軍之中,甚至流傳了一個趣聞:曾經有名悍卒,因作戰勇猛,逼得夏王忍痛割愛,賞了他兩名美姬。

這個消息流傳如此之廣,以至於夏王的名聲就此打出,衆人下意識就信了。

“很好。”李杭笑道:“艱難以來,軍衆喧噪之事甚多。究其原因,無非求財、求權、抗暴之類。夏軍按時發餉,從無短少,有功則賞,有過則罰,從無虐待、折辱軍士之事,既如此,還有什麼好說的?爾等既入效節軍,享有這些好處,當知軍中亦有規矩,違者重罰,此並非虛言。”

衆人點頭如搗蒜。

“爾等既然應了,那麼現在就講第一道規矩,不得劫掠百姓。”李杭臉色一變,大聲道:“右廂第三指揮,正月變亂之時,大肆劫掠,獲財物若干。”

第三指揮有千餘人,基本都是跑回來的河中衙兵。軍校們一聽,人人色變。

關開閏、封藏之同時上前一步。

他們身後還有整整兩千經略軍士卒,全副武裝,肅立多時。

“我已在校場外設棘圍,第三指揮軍士可將劫掠所得財物匿名投入其中,此事便一筆勾銷,再不追究。”李杭說道。

軍校們一陣譁然。

關開閏示意了一下,經略軍士卒以槊杆擊地,頓時壓下了所有喧譁。

大曆十三年,陝州軍亂,四處劫掠,觀察使李國清無法約束。恰逢淮西節度使李忠臣入朝,路過陝州,朝廷命李忠臣前去調查。

陝兵畏懼李忠臣所帶淮西兵的軍威,不敢妄動。李忠臣沒有追究亂兵劫掠的行爲,而是“設棘圍,令軍士匿名投庫物”,追回了大量財貨。

李杭這招,也是李忠臣故智了。

第一指揮、第二指揮的軍校們面面相覷,不敢說話。第三指揮的軍校愣了半晌,最終在李杭的催促下,回了各自營伍,將這個命令傳達了下去。

不出意外,引起了軍士們巨大反彈。

不過校場內很快響起了整齊的喊殺聲。經略軍士卒齊齊上前一步,前排將步槊放平,殺氣凜然。

這還不算,校場外又響起了密集的腳步聲。又是兩千步卒趕到,從後方威壓了過來。

第三指揮的人大譁,前後包夾,身上還揹着包袱,想逃都逃不了,怎麼辦?

李杭靜靜等待着,沒有任何阻攔的意思。

“殺!”前面的經略軍士卒又上前幾步,長槊幾乎要抵在亂兵胸膛上了。

後面的軍士已經拈弓搭箭,彷彿只要一個命令,馬上就能射殺這千把人。

亂兵僵了一會,很快慫了。

有軍官帶頭將包袱裡的錢帛取出,扔在地上。

有人帶頭,很快就有第二個、第三個……

李杭示意了一下,經略軍分出三百步卒,將這些財貨統一歸置起來,由文吏計算清點。

失去財貨的軍士如喪考妣,神情失落。早知如此,還不如繼續做賊,不跑回來呢。

李杭懶得關心他們的想法。

今天這一課,就是立規矩。用一件讓人印象深刻的事情,教給整整五千人知道,什麼是規矩。

還好,效果不錯。

“招撫使,這些財貨……”文吏很快清點完畢,擬了一份表單,呈遞了上來。

李杭看也沒看,下令道:“夏王軍中,一年有五賞。諸位既入效節軍,春社賞賜可補發,人給絹兩匹、錢兩緡,就從這些財貨中出。若有不足,自找我來要。”

當然,不足的部分鳴謝王瑤王大帥,由他傾情贊助。

“再遣人採買酒食,今日大酺。”李杭又吩咐道。

消息很快由軍官們傳遞了下去,第一、第二指揮四千人歡聲雷動,人人興高采烈。第三指揮算了算,似乎也沒損失太多,心情莫名好轉。同時也心有餘悸,這位新來的招撫使規矩挺重的,他都這樣了,夏王他老人家的威嚴豈不更加不可測,一個個收起了輕慢之心。

看到軍士們的表現,李杭也笑了。

他趁熱打鐵,遣人把告身全部拿來,當場填發下去,軍官們也喜氣洋洋——之前雖然已得軍職,但並未有告身,理論上是不作數的,現在放心了。

關開閏也對這位招撫使收起了輕慢之心,聽聞此人經常出使各鎮,膽子奇大無比。沒想到這恩威並施的手段倒也不錯,方纔那些亂兵若敢反抗,毫無疑問會是一場屠殺,想必這位招撫使眼睛都不會眨一下吧?

“效節軍右廂,五千軍額怕是不太夠。我已遣使回洛陽,請大王許我擴軍至一萬。河中大好男兒,焉能爲晉陽李鴉兒賣命?”李杭笑道:“先在河東整訓幾日,五日後北上絳州,招撫亂兵,不從者即行剿滅。”

“遵命。”封藏之下意識應道。

“關將軍,這樣一來,經略軍便得空了,貴部可聽盧都頭將令,我便不干涉了。”李杭轉過頭來,又道。

“效節軍右廂經過這一番整頓,應該是如臂使指了。”關開閏恭維了一句,笑道:“與晉軍大戰怕是力有未逮,但剿滅亂兵不成問題。我這便收攏部伍,聽候都頭將令。”

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經略軍應該是要奔赴慈隰了。

******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屯於鄭縣、華陰、潼關一帶的黑矟軍使夏三木也收到了盧懷忠的命令。而在此之前,邵樹德的命令已經送抵,黑矟軍歸隸絳州行營指揮。

夏三木第一時間找來了副使丁煒、都虞候馬嗣勳二人,道:“都頭令我等收攏部伍,找準時機過河。”

丁煒向來服從命令,沒有多問。

馬嗣勳卻忍不住道:“軍使,何爲‘找準時機’?”

“盧帥有令,晉賊自石州南下,攻城拔寨,大掠鄉里,來勢洶洶。隰兵不能制,賊必輕我,可任其南下,黑矟軍整備糧草、器械,聽候調令。”夏三木簡短地解釋了一下。

馬嗣勳一聽,這招有點狠啊。

“軍使,晉賊南下之兵馬有多少?”馬嗣勳又問道。

不料夏三木卻嘆了口氣,道:“實不知也。”

馬嗣勳無語,隰兵這麼差勁嗎?連賊兵數量、番號及統軍將領都弄不清楚?

“隰州有報,但言賊勢滔天,旌旗漫山遍野,鼓聲陣陣。石樓、永和等地到處都是賊兵,甚至還有賊騎直趨隰州城下,肆意劫掠。隰州刺史說賊人或有十萬之衆。”說到這裡,夏三木也笑了,扯淡也要有個限度,隰州上下是真的不行。

“別多想了,速速準備吧。”夏三木道:“也別大意,方經整編,兵是增加了,戰鬥力我看卻是下降了。部伍裡充斥着新兵,好好整頓一下。”

“遵命。”丁煒、馬嗣勳二人同時應道。

第二十八章 兩地第五章 定策第1307章 辭行(爲盟主葡萄枝上的螞蟥加更)第一章 遭遇戰第七十八章 動搖第七十四章 大破第三十二章 上元與靈州第968章 虞鄉第三十二章 收尾第1118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三十三章 合作第四十章 兩路(四)第四十三章 紈絝子弟第1261章 詰問第三十章 第二發第二十八章 善後第1151章 果斷第六十七章 浮樑第三十五章 “百姓”第1006章 調動第八十一章 渡河第三十三章 無根之萍第四十九章 馴馬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1022章 朝會第1339章 讓他來第四十四章 二月第六十七章 衝突第1297章 巡視第六十章 登高第三章 運輸(給盟主老李加更)第九十六章 厚道人第七十三章 佈告中外之四第四章 言傳身教兩個軍亂典型第七十二章 回援第十三章 談第十章 殘局第七十七章 軍心與消息第九章 表演第三十章 想不到吧第1201章 劈波斬浪第八章 雲中第1134章 挺進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十五章 破敵兵(給盟主李延齡加更)第二十九章 首尾第1329章 歷史輪迴第二十九章 搏命之行第三十一章 前出之基第二十七章 武功第九十五章 安排與鞏固第六十章 落幕第二十五章 成果第五十二章 在晉陽簽到的日子(三)第二十章 摘桃子第四章 李國昌第二十九章 下注第二十九章 羅氏父子第三十八章 兩路(二)第五十六章 寂寞如雪第六十三章 揚子宮第五十八章 能給什麼?第二十一章 保舉與東行第三十三章 七零八落第1336章 駐馬相看遼水傍第三十四章 合河縣有人勸我發單章,就發下吧。第五十章 穩如泰山第三十六章 事已至此第1184章 棣州城第1166章 落幕第1185章 彙報第十四章 勢第七十六章 佈告中外之七第1103章 考覈第1234章 大侄們的新工作第九章 臘日與座駕第四十四章 內閣會議第三十四章 說客(爲盟主小龍V加更)第四十七章 黑手套第1127章 演練第三十四章 服不服第二十三章 意圖第七十四章 老牌藩鎮第1178章 外來戶第八十三章 名器第六十六章 抵達第1060章 做事第七十三章 見解第六十六章 咄咄逼人第二十五章 返歸第1268章 一門兩刺史第1210章 軍心浮動第七章 河陽與柔州第五十一章 賊氣已墮第1274章 富貴人家第三十六章 李劭第二十七章 市井(三)第十七章 潼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