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壓迫北京

在各方勢力關注的情況下,北方戰場上,東北士兵在蔣百里指揮下,經過三天艱苦的奮戰,終於將北方邊境北洋軍精銳八萬人圍困在通州地區。其他的部隊不是被東北軍其他部隊調開,就是被消滅掉了。

戰場上的勝利導致了東北大量俘虜的出現,爲了處理這些俘虜,盡最大可能的解決前線參戰士兵的後顧之憂,馮庸抽調各地保安團,組成後勤兵團,專門處理東北的後勤供應和接收部隊在戰場上的俘虜。這就使得東北的士兵能夠以最大可能的用於戰場上。從而使得東北和北洋從兵力相當到東北逐漸取得絕對的上風。

通州地區,距離北京城之憂幾十公里了。後世的通州市早已經是北京的附屬部分。成爲北京的一個區。但是現在,通州還只是熱河省的一個小縣城。因爲地勢原因,通州縣城佔地很廣。八萬北洋軍被死死的困在這裡,使得北洋在北方的兵力徹底的被束縛住。

爲了對付靳雲鵬的這八萬精銳,東北集中十二萬大軍,從四面將北洋敵人團團圍住。

通州縣城中,一片愁雲慘淡,八萬大軍發動突圍作戰,可惜在東別治安軍恐怕得火力之下,不只是戰線沒有突破,還損兵折將,嚴重影響了部隊的士氣。面對這種情況,怕死的靳雲鵬時間將情況通報給了北京的段祺瑞。

段祺瑞接到北方戰局的具體情況後,一個心沉入了低谷。短短的三天時間,東北和北洋之間在察哈爾熱河地區一片亂戰,根據最後東北的統計,在這三天之內,雙方共交戰上千次。最小的規模是營級軍隊的較量,對大規模的就是東北現在正在進行的圍困通州的情況。

“命令傅良佐,倪嗣沖率軍回防北京城。”段祺瑞沉聲說道。

“通知馮國璋副總統,要求他以政府代總統的身份,全面取代黎元洪的地位,並通電全國,廢除黎元洪的總統職務。”情況到了現在,段祺瑞如果還不知道黎元洪落入東北的手中,那他也配不上北洋三傑的名號。現在北方戰場糜爛,十幾萬大軍尚且不是東北的對手,更被說倪嗣沖,傅良佐率領的萬人部隊了。之所以讓他們迴歸京師,是要安定整個北京城的人心。之憂安定的北京城,才能給段祺瑞想法。而且無論東北的戰果如何,黎元洪都會被東北推向前臺,到時候自己就會徹底的陷入被動。所以,爲了儘可能的減弱黎元洪對北洋造成的影響,段祺瑞只能先下手爲強,讓馮國璋上位,以代總統的身份廢除黎元洪的正統職務。當然,段祺瑞也知道這種情況只是治標不治本。但是現在的形式他也沒有什麼好辦法。

北洋不是沒有精兵,只是因爲西南之戰的原因,北洋最精銳的徐樹錚部和曹錕部現在都處在西南前線,和西南新軍對峙,就算他想抽調,在短時間內也無法趕到北京。畢竟現在不是後世,大軍想要長途行軍,花費的時間是難以想象的。恐怕等到北洋兩湖的精銳趕到北方戰場,東北早已經攻破北京城,將他們這些高層徹底俘虜了。

東北,少帥府。

馮庸整個人變的極爲興奮,前線大軍的表現遠遠的出乎他的預料。北洋近二十萬大軍不到三天就崩潰了大半。東北光抓俘虜就抓了不下五萬人,再加上被東北軍消滅在戰場上的,以及被團團圍困在通州的靳雲鵬部。在北方管廣大地區活躍的北洋軍成建制的不對不到三萬人了。而經過艱苦的戰鬥,東北軍減員也相當嚴重,北京士兵的成長是伴隨着鮮血了。具體的統計還沒有出來,但是從前線的運送回了的屍體已經不下萬具。再加上輕重傷員,整個東北軍不對擁有持續戰鬥能力的不對也之憂十五萬人。其中還包括六萬多人的奉軍新改編部隊。可以說東北軍的表現已經遠遠地超出馮庸的預料。這有怎麼能夠不然他驚喜。憑藉東北軍的訓練條件,只要經歷過幾次戰場經歷,就可能成爲精銳的老兵。

“消滅靳雲鵬還是拿下北京城?”馮庸皺着眉頭深思。說實話,如果分兵攻擊北京城,就有可能給被圍困的部隊以可乘之機。這樣會適當北洋的力量得到保存,不利於接下來的戰鬥。但是如果堅持消滅靳雲鵬,就會給北京時間。憑藉北洋龐大的力量,能夠在極端的時間內抽出一支數量不菲的守城部隊。憑藉北京城厚重的城牆抵抗東北的腳步。而且在這個時候強攻靳雲鵬,還有可能被狗急跳牆的靳雲鵬部重創。畢竟兔子急了也會咬人的。更何況是數萬北洋大軍。

“報告少帥甘寧地區急電”徐錚有些興奮的說道。

“西南,是參謀長的電報?”

“使得,參謀長現在已經進入蒙古草原,他會以最快的速度趕回來。而且參謀長電報中還說洗完少帥能夠及早拿下北京城。”

“把電報給我”馮庸沉聲說道。

看着手中的電報,馮庸沉思了好長時間,最終牙關一咬,沉聲說道“徐錚,給蔣副司令發報。要求他圍困靳雲鵬,集中精銳部隊向北京城運動。同時氣勢要做足”

“是”徐錚沒有絲毫猶豫,雖然他一時沒有想明白馮庸這個命令的含義,但是作爲馮庸的作戰參謀,他的本職工作是要傳達馮庸的指令,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提出自己的建議。

“北京城如果這個時候強攻,段祺瑞恐怕會不惜一切的組織部隊對抗,對於我們拿下北京城不利。”馮庸說道。畢竟北京作爲中國政治的中心,人後衆多,再加上東北在關內的名聲一直不好。現在強攻北京城,破壞這個六朝古都。恐怕會引起各方面的反彈,這是馮庸不願意看到的。而且憑藉段祺瑞馮國璋的政治悟性,這個時候要還不知道黎元洪落入他馮庸的手裡,那他們也就稱不上北洋三傑了。段祺瑞三人和黎元洪不同,他們是紮紮實實憑藉實力當上北洋的高層。之後後來隨着各自政見的不同而分裂。所以北洋肯定會採取措施,儘可能的消弱黎元洪的政治影響力。甚至將來東北和北洋各自擁有一個號稱北洋正統的政府也早已經被馮庸預料到。所以,既然雙方對峙不可避免,馮庸就沒必要現在和北洋死磕。因爲現在東北面臨的形式並不樂乎。俄國人國內還是戰亂不斷,紅色力量的浪潮越來越明顯,甚至在遠東地區都出現了紅色萌芽。不過這種紅色萌芽沒沙俄西部利亞總督府強勢滅殺了。紅色力量在遠東的領導機構在幾次被破壞之後,他們將觸手縮回了歐洲,轉而將目標對準了沙俄的敵人。而東北和日本就是最好的選擇。

相比於實力強大的日本,東北似乎更受紅色的青睞。畢竟日本實力強大,和俄國人是世仇。紅色萌芽也是俄國佬孕育出來的。他們發自骨子裡排斥日本人。畢竟日俄戰爭的失敗,是整個俄羅斯民族的恥辱。而東北就不同了。東北雖然發展的很快,但是這不能掩飾他們剛剛崛起的事實。這樣年輕的勢力出現的時候,都會受到原有老勢力的排斥。而這點從東北成立之後就一直不斷的戰鬥就能看出來。所以紅色萌芽的高層認爲雙方之間有着可以合作的基礎。畢竟東北頭頂懸着俄國遠東軍這支明晃晃的巨劍。還有日本人的壓力,和紅色聯合拖住一路敵人符合東北的利益。所以紅色團體出現在長春,只是因爲東北突然的戰亂而停止了活動。他們也知道,現在不是和東北接觸的時間,畢竟紅色萌芽還只是處在暗處,是整個沙俄政府通緝的要犯。而且紅色萌芽在俄國國內被政府軍追殺的惶惶如喪家之犬,他們壓根就沒有實力和東北談判。畢竟東北和國內大勢力開展的時候,最需要的就是穩定的後方,而後方就是俄國和日本。甚至紅色負責人還認爲,如果他們現身東北總督府,馮庸甚至會直接將他們抓捕送給沙俄來換取東北北方的安定。

當然,紅色負責人不知道,他們的僞裝在東北來說並不嚴密,畢竟紅色萌芽中都是高眉深目的歐洲人,這樣的人出現在東北都會受到關注,更何況還是行爲神神秘秘出現在長春的人。現在的東北情報部,在整合了暗刺之後,黑白兩套系統,將整個東三省經營的固若金湯。所以,紅色萌芽的人早已經被暗刺監控起來。只是馮庸親自發話,現在不適合接觸紅色,一切等戰爭結束再說,至於北方的沙俄,有着馮庸之前佈置的諸多後手,也不怕他們有什麼動作。

“給東南軍區發報,讓他們秘密注意朝鮮日軍的動向,一旦有變,立刻彙報”馮庸沉聲說道。無論什麼時候,馮庸心底都沒有忘記日本這個中華最大的敵人。而且從日本突然大規模的向朝鮮增兵,馮庸就已經有所感應,所以相應的加強了東南軍區的兵力,武器大藥也是有限供應東南軍區,可以說現在的東南軍區絕對是東北第一大軍區。而且是兵力第一的大軍區。

北京前線,接到馮庸的命令,蔣百里不敢有絲毫的怠慢,快速從圍困部隊中抽調精銳,然後將在各地圍剿北洋殘部的東北軍召集起來,共得到五萬人,大軍謊稱十萬人,從通州啓程,大張旗鼓哦的衝向北京城。東北軍的動作當然瞞不過北洋的眼睛。在這種情況下,段祺瑞第一時間命令靳雲鵬部趁機發動攻擊,一定要攻破東北軍的防線,回援京師。然後段祺瑞準備憑藉手中的兵力和北京厚重的城牆,和東北好好較量較量。

靳雲鵬接到段祺瑞的命令,心頭大喜。要知道,在被東北圍困之下,他可是怕得要死了。享受了這幾年的養尊處優,他早已經被政治磨平了棱角,再也沒有年腦袋別在擴要帶上的亡命精神。只是現在東北大軍團團圍困,他就算是想逃也逃不掉了。現在接到北京的情報,他一刻也沒有停留,立刻組織大軍發動突圍作戰。

因爲通州縣城的狹窄,八萬大軍不可能從一個城門突圍,只能選擇兩個或者三個城門。可是當北洋軍發動攻擊的時候,卻驚訝的發現的,東北的火力壓根就沒有減小多少。成排的重機槍依然對他們造成沉重的殺傷力。來自後世的馮庸和這個時代的軍閥思想不同,深受後世槍戰思想的影響,馮庸崇尚以巔峰的火力粉碎敵人的一切陰謀詭計。所以在東北的兵工廠仿製重機槍成功後,馮庸就一刻沒有停止對重機槍的訂單,這也使得東北治安軍的重機槍裝備水平遠遠超過國內的同期的軍閥部隊。當然,丹藥消耗也同樣的幾位恐怖。但是馮庸不在乎,能夠用子彈解決的問題,爲什麼非要犧牲戰士的生命。而且東北不缺少鐵礦,勞動力的價格也不高,東北兵工廠的管理也算比較科學,工廠的產能極高。如果不是馮庸的命令,恐怕長春兵工廠早已經名揚整個中國了。畢竟中國有能力大規模生產軍火武器還能夠銷出去的只有漢陽兵工廠,江南製造總局等幾家北洋的老廠子,結果僵硬,產能有限。質量更是不能得到報這個。和東北充滿生機的兵工廠遠遠無法相比。

“衝鋒給老子衝鋒不惜一切代價,打出一個缺口來”靳雲鵬站在指揮部裡咆哮道。可惜面對幾個城門用重機槍交織出來的火力旺,就算北洋的士兵再是用該,而很難有所作爲。

“大帥,不能在衝了。咱們的部隊損失不起啊”靳雲鵬的副官死死的拉住近乎瘋狂的靳雲鵬。早北洋衝鋒的時候,東北的重機槍就沒有停下來過。短短的半個時辰,城門口的屍體就堆積的老高。而且在總機槍充滿撕裂力的子彈下,屍體更是被直接撕裂成殘肢碎體,整個城門都被鮮血染紅了。

“滾快總理說敵人抽出大部分軍隊去北京了。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咱們肯定能夠衝出去,肯定能夠”極度的希望變成極度的失望,靳雲鵬的思想有些崩潰。

“大帥,你醒醒把咱們衝不出去,東北的彈藥太充足了。有重機槍陣地在前面擋着,咱們一個也衝不出去,難道您想和咱們衝鋒的士卒一樣成爲城牆下得一片碎肉”副官苦口婆心的說道。

“碎肉?”靳雲鵬看着城門下血肉模糊的厚厚肉山,只感到胃腸一陣抖動,他有種嘔吐的感覺,同時一股涼意從腳底直通大腦。這股驚恐的感覺也讓他徹底放鬆了下來。

“副官,發佈命令,停止攻擊,撤回城內。安排士卒收回好城頭。東北治安軍不攻擊,不允許挑釁。”現在的靳雲鵬部已經成爲了甕中的老鼠。隨時有可能被東北軍吃掉。就算想逃都逃不出去。

“個總理髮報敵軍動用上百挺重機槍封鎖通州縣四個城門,大軍發動八次衝鋒,始終無法突破敵人的防線,我方突圍失敗,損失慘重,現在正在休整中。”說完這些,靳雲鵬整個人的力量彷彿一下子被掏空了。要不是副官眼疾手快,他就要整個人都癱軟在地了。

北京城,段祺瑞接到靳雲鵬的電報,一口逆血再也忍不住了。

“廢物,廢物,都是廢物”段祺瑞咆哮道。

“總理,不要生氣,要保重身體”一旁的傅良佐沉聲說道。

“良佐,你看看現在這形勢,是我想要不生氣就行的。北洋幾十年的榮光,你看看現在都成了什麼,什麼北洋名將,我看一個個都是飯桶名將。”擦了才嘴角的鮮血,段祺瑞趕到自己心裡好受多了。雖然吐血會讓他傷元氣,但是如果他不發泄出來的話,恐怕他整個人都會被活活的氣死。

“總理,現在不是討論這個的時候,靳雲鵬我還是瞭解的,雖然這幾年他的表現實在不好,而且人也表現得貪生怕死,但是他的軍事指揮能力還是不錯的。只是現在東北的實力太強了。總理,咱們現在應該考慮考慮北京的得失問題了”傅良佐清醒的說道。有道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現在情勢的輕重緩急段祺瑞氣的看不出來,他傅良佐可是一清二楚。作爲中華民國的陸軍次長,他有責任提醒段祺瑞。

“北京?良佐,你什麼意思?難道還要我放棄北京不成?”段祺瑞氣呼呼的問道。

“如果形勢真到了無可挽回的境遇,放棄北京也無不可”傅良佐不顧段祺瑞難看的臉說道。

“哼不要說了。我是不會放棄北京城的。北京是北洋崛起的根基之地,豈能輕易放棄給亂臣賊子,更何況現在東北掌握了黎元洪,如果在得到北京,他們可就真的獲得中央大義的名分,不行,絕對不行”

———————————————————————————————

第44章 東北虎的魄力(上)第666 襲城(上)第189章 馮庸的重視 ,,第618章 海參崴兵變(上)第113章 大戰起(上)第403章 東北坦克參戰第606章 吞併計劃(下)第23章 快刀斬亂麻第295章 搶奪第268章 段祺瑞怒了第360章 不改出現的人(上)第626章 日本人的野望第2章 馮德麟第171章 蒙古之戰(二)第552章 巴黎和會結束第636章 城破第480章 婦人之仁第521章 勢如破竹第557章 邊界上的流匪第661章 海戰(三)第414章 馬踏鴨綠江(下)第160章 神秘的蒙古大草原 ,第514章 張孝準的尷尬 球訂閱第39章 麻煩第321章 拿下直隸省(下)第343章 戰爭結束 ,第517章 威逼第288章 不能再等了!第252章 蔡鍔的堅持第152章 夫人,請自重 ,第329章 血債血償(下)第258章 蔡鍔的指揮藝術第84章 被打臉(下)第660章 海戰(二)第172章 蒙古之戰(三)第404章 接連突破第198章 一切盡在掌握 ,,第292章 北洋退兵第368章 戰爭形勢逆轉第93章 強悍第201章 中藥版“偉哥”(中)第245章 戰家逼宮 ,,第54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四)第270章 黃埔軍校 ,第508章 艦隊易幟第452章 日本高層的態度第405章 日本的討論第142章 強硬到底 ,,第552章 巴黎和會結束第602章 日本新式戰鬥機第485章 西南之亂(五)第592章 接觸第218章 暗流涌動 ,第410章 壞消息第307章 北京陷落第599章 朝鮮戰區第60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十)第395章 大收穫第197章 鬱悶的傑夫總督 ,,第522章 蔡鍔迴歸第117章 騎兵參戰第324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493章 動亂第366 冤家聚首第72章 二十八師的實力(下)第540章 來自西方的壓力第346章 第一師團的覆沒(四)第599章 朝鮮戰區第56章 風起雲涌吉東南(六)第222章 悲劇的張廣建 ,第252章 蔡鍔的堅持第582章 鴨綠江畔的戰火第161章 震怒 ,第623章 處決沙皇第356章 日本和英國的秘密協定第74章 衝動的曹團長第285章 胡景翼的選擇第403章 東北坦克參戰第296章 狼牙特工隊第142章 強硬到底 ,,第648章 殺到貪官絕跡時第545章 中國再行動第660章 海戰(二)第117章 騎兵參戰第335章 歷城攻防戰第148章 蔡鍔離去第318章 兩個政府第462章 談判團到達第479章 西南的形式第31章 留洋人才第95章 無賴第346章 黨軍的前路 ,第20章 大地主白滿倉第35章 大興鎮之戰(中)第205章 勇闖少帥府的蒙面少女第第358章 陣地易主 ,第171章 蒙古之戰(二)第666 襲城(上)第146章 酒後 ,第166章 ‘超叔’之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