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7章 任命

“王先生喜歡劉褒的畫作?”一道聲音突的在倆人身後響起,王導和周玘都被嚇了一跳,猛地回頭,只見趙含章不知何時站在了倆人身後,正揹着手一臉莫名的看着他們。

似乎意識到了什麼,趙含章含笑道:“我早上來了,腳步沉重,我以爲先生應該聽到了,卻沒想先生入了神,驚嚇到兩位先生,是我的不是了。”

趙含章道歉,倆人連稱不敢,王導一臉的欲言又止,憋了一下還是沒憋住,“大將軍,這些畫作您是怎麼得到的?”

“太多了,不記得是何時得到的,大抵不過是打仗時從匈奴和羯胡手中搶過來的戰利品。”趙含章領他們到最後一個架子的後面,那裡還擺着許多大木箱子,都是沒擺出來的書畫和硯臺筆墨等。

“不管是對普通百姓,還是有家世的士族門閥,戰禍都是傾家之禍,自元康元年到今日,被族滅的士族有幾十之數,而嫡支被毀者更是數不勝數,”她扭頭看向王導,“幸而當年我從石勒手中贖出二孃和四娘,不然你們王氏也要失嫡了。”

王導心中一凜,立即跪下感謝。

趙含章伸手扶住他,哈哈大笑,“不必謝我,能得二孃和四娘相助,也是含章之幸,她們早報答我了。”

見王導和周玘還還不斷回頭看那兩幅畫,趙含章略一思索便將那幅《北風圖》送給王導,《雲漢圖》送給周玘,“這幅《北風圖》是打劉聰時繳獲的,當初他將先帝擄去,宮廷的許多奇珍異寶皆被其掠去。”

打下劉聰之後,搜刮下來的東西自然屬於戰利品,趙含章只把糧食布帛和大部分金銀放到公賬中,其餘則分給將士們。

趙含章當時沒有拿金銀,大多取了書籍字畫,底下的人便自覺她喜歡,於是每到她生辰,傅庭涵的生辰,還有他們結婚的時候,甚至是各種節日,大多是書籍字畫。

對曾越這樣不太看重書籍的人來說,這個禮物真是再省心沒有了,從自己的一堆戰利品中選出一些東西來就好,不花錢,不操心,還能得對方心意,多好的禮物備選啊。

趙含章其實也不是非古籍字畫不可,當初那麼做,一是這些東西的確很珍貴,二是,大家都窮,金銀最好用,其餘器物也比較好變現,她不好跟手下的人搶這些熱門的東西,就只能選這些冷門的了。

怎麼也沒想到就變成了她身上撕不下的一個標籤。

不過,這兩幅圖她是真的喜歡,不然也不會掛起來時常欣賞了。

但相比兩幅畫,她更看重王導和周玘。

對自己看重的人,趙含章毫不吝嗇投其所好。

所有人都說刁協爲人不好,崇上抑下,只是爲了權利而揣度上意,順應上意,故稱他爲小人。

可他卻能透過所有迷障看到事物的本質,江南門閥豪族的權勢之盛,還在中原門閥世家之上。

或許是中原和北方連續二十多年的戰爭導致的,門閥世家對土地的控制沒有江南那麼強。

畢竟,到處都是土地,只是因爲戰亂而缺人。

到現在,八王、苟晞、匈奴漢國、石勒的政權,以及趙含章將這一方土地犁又犁,目前長江以北的地方,除了些偏遠地區還有極小的塢堡存在外,所有塢堡都被搗毀。

本來深植於土地的門閥世家也早就滅族的滅族,南逃的南逃,流亡的流亡,可謂是四分五裂。

他們再回來,絕大多數都拿不回曾經的那份祖產了,所有田地皆歸於國有,重新分配。

但對江南,她能將土地收回國有嗎?

用腳指頭想也知道不可能。

一個人可以深明大義的放棄自己的利益,成全國家和百姓,十個人,一百個人,十萬人,百萬人呢?

這其中,只要有一部分人不願意,那就會興起戰爭。

戰爭可以將秩序打破後重建,從江北現在的情況看,重建似乎很省力,可以更加自由的發揮,可將一座好好的城池打成廢墟,重新組建起來,想要發展到現在的規模,何其艱難。

更不要說戰爭中傷亡的人了,人死了就是死了,什麼都消失了。

趙含章不想死人。

所以刁協出的那個餿主意必定不能用。

如果她不是後世來的人,或許真的會陷入和江南門閥豪族鬥爭的泥淖中,但她知道,現在江南發展的潛力有多大,而不該只侷限在現有的那些土地上。

想要從門閥豪族手中搶過土地,不只有強搶這一條路徑而已。

趙含章問王導:“江南現在人口有多少?”

王導道:“每年皆有逃亡過來的人,不算未入冊的流民,有戶四十一萬一千四百,人口一百六十八萬七千餘人。”

趙含章點了點頭,“揚州乃古九州之一,範圍極大,下轄郡十八,縣一百七十三,這點人口還是太少了。”

王導:“這還是有大量北民南遷的結果,若剔除這些年南遷的北民,估摸要去掉八萬戶,整個揚州或許只一百二十萬餘人。”

趙含章:“所以完全用不上刁協的提議嘛,江南如今是地廣人稀,除了現有的耕地外,還有大片的野地未被開墾耕作。”

她扭頭和周玘道:“國與民猶如父母與子女,子女要供養父母,而父母要庇護子女,希望他們能富裕,家庭和美,將日子過好。”

周玘點頭,“大將軍比喻恰當。”

“爾等便是父母膝下過得最好的孩子,你們強大,爲父母貢獻最多,父母也不由的偏心爾等,但,它也希望其他子女能把日子過好,所以想你們幫襯一下其他過得不那麼好的孩子,周先生以爲呢?”

周玘垂下眼眸想了想後問,“大將軍想我們怎麼做呢?”

“父母雖然想你們幫襯一下過得貧困的兄弟姐妹,卻也不會強搶富裕孩子的東西,以免家庭不睦,”趙含章道:“國庫會拿出一部分錢來贖買土地,再將這部分土地分給貧戶耕種,還請周先生回去後與各家商議一番,容國家贖地。”

周玘恭敬的應下。

趙含章道:“戰事過後,江南軍事需要人駐守,周先生是江南土生土長的人,對江南地勢最爲了解,由你鎮守最適合不過了。”

趙含章要封周玘爲揚州司馬並奮威將軍,兼任吳興郡郡守,領揚州軍事。

周玘愣了一下,問道:“那何人爲揚州刺史呢?”

趙含章目光就看向王導。

周玘順着看過去,目光一同落在王導臉上,忍不住大笑,“再沒有比茂弘更合適的人了。”

趙含章淺笑,是啊,她怕派別的人去,江南那些門閥豪族能把人生吞活剝了。琅琊王那麼名正言順,又帶了大批兵馬和官員過去都能不被他們看在眼裡,她能用誰過去治理江南呢?

而交給江南本地門閥豪族,那和之前江南半自治的狀態有什麼區別?

所以還是得交給王導。

他已經在江南打開局面,又是北人,加上他的才華和理想,最合適不過了。

“王先生可願應我所召?”

王導壓住心中的激動,躬身道:“敢不應從?”

他對江南還是很有感情的,而且他對江南早已有設想,還以爲離開之後他心裡的那些設想全都沒用了,沒想到趙含章還願意把江南交給他治理。

事情就這麼定下了。

休沐回朝的第一天,旨意就不斷的從宮中出來。

趙含章命王導爲揚州刺史,周玘爲揚州司馬並奮威將軍,兼任吳興郡郡守,領揚州軍事,命倆人半個月內到任。

也就是說,倆人最多還在京城待七天,就要趕緊上任去了。

除這倆人外,趙含章還任命了不少江南來的有才之士,但多放在江北地方任職,或者就留在洛陽,沒有讓他們回江南去。

反倒是又從朝中挑選了不少官員去江南。

江南的捷報不斷傳來,跟着王敦造反的郡守、縣令等各級官員殞命的不少,便是不死,趙含章也不會容他們再留在江南,這些地方都可以換上新的郡守和縣令。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魚肉鄉里,貪贓枉法,名聲已經壞得她都聽到的官員也被一一問罪替換。

比如吳興郡郡守陸靜,他是陸元堂弟,名字有個靜字,人卻一點兒也不好靜啊。

他就是撐在吳興郡上空的一把巨大黑傘,只要討好了他,豪強權貴不管在吳興郡做什麼都被他庇護。

琅琊王幾次想要替換掉他都沒成功。

陸靜愛珍珠,海珍珠在海里很深的地方,他就強迫漁民,每一里都要上交一定數量的海珠,否則都要被刺字收監。

爲了完成任務,每個村每年都要挑選出撈珠人下海撈海珠,下海的人都不長壽,不說死在海里的,有的人已經帶着蚌浮上來,過不了多時就七竅流血而亡。

趙含章知道這是壓強的原因,但在沿海一帶,漁民們認爲這是冒犯了龍王。

認爲是他們偷盜龍王的海珠,所以龍王給他們的懲罰。

爲了逃避這項任務,不少漁民選擇背井離鄉成爲流民,海邊的漁民不夠,任務就被攤牌到其他村落的村民身上,可以說在吳興郡是民怨沸騰。

琅琊王因此甚惡之,幾次想要問罪陸靜都被陸氏擋下。

這次,趙含章更直接,命周玘爲吳興郡郡守之後,當即電報元立,讓他捉拿陸靜,當街斬殺以平民憤。

元立記仇得很,他剛脫身就投入到圍剿王敦的軍事行動中,即便他身上還有傷,但擡也要人擡去,王四娘勸都勸不住。

他探得王敦的家底都往東去了,想要繞過豫章郡南下,當即就帶一支大軍去追。

而此時,祖逖也率領大軍南下,和王四娘一起堵住了王敦向北和向東突圍的路,同時策應元立。

也就是說,此時敵我雙方的大軍一窩蜂的堵在武昌、宣城、新安、鄱陽和豫章五郡裡。

元立和祖逖的大軍距離吳興郡最近,往東北去一些就是。

因此,元立收到電報後,當即點兵,和祖逖知會過後,他帶着五千人便進入了吳興郡。

他派人提前給陸靜報信,“就說大軍糧草有缺,我來籌措糧草,想要見一見吳興郡郡守。”

令兵領命而去。

陸靜沒有任何防備的就來見元立,陸氏派了陸元上洛陽,沿途回饋的信息還不錯,趙含章比琅琊王對他們更寬容,也更看重。

所以陸靜抱着交朋友的心來見元立,雖然他心底很看不起元立這等家奴出身的官員,可誰讓他是趙含章的心腹呢?

他一來,元立就把人扣住,然後出兵把刺史府給圍了,把該抓的人都抓了。

元立就是搞情報的,搜查證據,審問犯人是最拿手的,何況,暗部無處不在,他在江南經營兩年,對這位吳興郡郡守的事蹟沒少耳聞。

他本就不是好人,訊問其他官員還要顧忌一下趙含章的看法,對陸靜,他就可以放開了。

他相信,對陸靜用刑,趙含章就是生氣,也不會氣很久。

元立親自去行刑。

一個晚上都沒過去,他們證據還沒搜出多少呢,陸靜自己招供了。

不僅把他這些年搜刮的財物藏匿點都招了,還供出好多東西,其中最讓元立高興的是他和陸元,以及他和王敦的信件來往。

這可比他魚肉鄉里的罪名還要大啊。

元立拆開從暗格裡取出來的信,看了一遍後哈哈大笑起來,湊上前溫柔的看着陸靜:“原來你們陸氏想和王敦一起謀反啊。”

陸靜在他輕柔的觸摸下生生打了一個抖,反應過來自己招供了不得了的東西,連忙搖頭:“沒,沒有,我們陸氏是在和王敦虛與委蛇,想要收集證據之後上交給朝廷,沒有參與之意。”

元立伸手掐住他的臉陰冷的道:“當我是傻子嗎,信是這一年陸續寫的,最後一封信在二十三天前,此時王敦已經謀叛,朝廷可沒收到你的自白。”

元立眼中全是興奮,開心的笑起來,“我知道,你們陸氏和周氏一樣,自琅琊王重用劉隗刁協之後,你們就一直被打壓。”

“周氏的兵力被削減,被從長江沿岸排擠到吳郡一帶,而你們陸氏好幾塊良田被出讓給北邊下來的世家,你們想和王氏、盧氏聯姻,但兩家一直推託不肯應,陸氏子弟在琅琊王麾下處處受限,上次陸元進宮見琅琊王碰見了刁協,因他職位比刁協低,所以被刁協強逼着行禮,還被刁協當衆訓罵,哈哈哈……是不是從那個時候起,你們陸氏就決定反了琅琊王,跟王敦混了?”

第580章 張軌第426章 碰見第503章 招降信第406章 放任第730章 友誼長存第263章 勸說第891章 安排老兵第1261章第1018章 活了第688章 上課嗎1399.第1384章 番外 陰間(五)第857章 不想當皇帝第958章 立威第1339章 農業(一)第3章 字含章第625章 我去第705章 樂譜第652章 面試第386章 心境開闊第681章 狩獵第1118章 減免賦稅第222章 鐵礦第1218章 膽寒第260章 蒙卦第1283章 阻攔第293章 郡丞第576章 勸說第259章 盡力而爲第160章 選擇第250章 平民包圍貴族第557章 處罰第1048章 表率第136章 同盟第1202章 降服第674章 衛玠第282章 詐第792章 委以重任第510章 平息第7章 相對第34章 被圍第1239章 看望1401.第1386章 番外 陰間(七)第1115章 招工第522章 警告第629章 性情大變第188章 成長第255章 威望(補三)第128章 談一談第301章 求賢若渴第819章 勸誡第801章 自刎第1231章 和顏悅色第594章 都是他讓我乾的第39章 報喪第977章 恩威並施第563章 不能第595章 只是會做飯第884章 重成隊伍第1038章 加班衝鴨第515章 收服第1253章 示警第916章 心眼不太好第404章 心太急第704章 做戲第57章 短兵相見第185章 達成共識第169章 搶到1417.第1402章 番外 現代(三)第49章 人心第22章 騙人第1207章 相遇第10章 互相妥協1415.第1400章 番外 現代第1083章 過關第575章 魚蚌相和第335章 投奔第781章 爲官不仁第1293章 父慈子孝第1034章 訊息的重要性第187章 名揚四海第1358章 歸附(二)第862章 選擇第1377章 番外 繼位(一)第354章 末世第347章 感動嗎第171章 細作第357章 微微地感動第93章 免租第325章 收服第189章 絮第1161章 你一定可以第1061章 天地的顏色第350章 堅壁清野第131章 號牌第1102章 人間清醒小皇帝第1324章 騰飛(二)第1250章 預告日食第1036章 調戲第941章 扶我起來第1002章 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