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西班牙大流感(二)

儘管王辰浩對於五十一區的安全防患意識感到不滿,但是他心裡也明白,受時代的限制,不可能一下子達到21世紀的管理水準。

想到世界上最早的流感病毒被分離出來的時間是在1933年,而建立專業化的病毒實驗室更是在六十年代纔出現的,儘管中華帝國在這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很多方面不是單憑努力和投入就能夠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的,因此王辰浩的心裡不由得擔心起來。

好在帝國的官員們辦事效率很快,在王辰浩的諭令指示下,內閣五省九部官員們首次拋開彼此間的成見和矛盾,爲了帝國五萬萬袍澤的的生命健康而聯合採取了行動,在西班牙大流感到來前,在國門邊境線上豎起了強大的防疫保護網。

所有進入中華帝國的載具飛機、火車、輪船、汽車等一律進行全面消毒處理,所有入境人員不論公務員、軍人、商人還是平民,一律進行半個月以上的隔離觀察,不讓疫情進入中華帝國國內。

同時,帝國內部各省政府和議會紛紛出臺相關防疫規定,例如成立應急疫情指揮部,由省部級高官統籌,國民警衛隊官兵維持秩序,各大醫院設立專門的隔離救治區,但凡是頭疼、高燒、肌肉痠痛、食慾不振、腹痛瀉者皆視爲西班牙大流感疑是病例進行隔離,各地方每日向上級機關上報一次情況,各省每三天向帝國衛生部防疫中心彙報一次,做到一經發現疫情立即隔離的狀態。

帝國財政部緊急撥款三億龍幣作爲對疫情爆發區採取緊急防禦措施的經費預案,地方財政承擔一億龍幣的備用資金,並且禁止挪用擠佔這筆資金。

同時,衛生部向帝國175家大型醫藥公司發出懸賞令,要求各大公司開發抗流感病毒藥物,一旦有效果,帝國政府將撥出巨資予以獎勵並大規模採購該公司研發的特效藥。

此時,中華帝國已經擁有了神農抗生素,具有強大的解熱鎮痛藥功效,用於治感冒、發熱、頭痛、牙痛、關節痛、風溼病等症狀,歐洲各國大部分用來抵抗西班牙大流感疫情的藥物就是神農抗生素,並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早期預防效果明顯,輕度感染下的康復率在50%以上,重度感染者亦可以得到數天的生命延續。

歐洲各國爲了應對西班牙大流感疫情,大規模生產這種抗炎藥物,用來支付給中華帝國神農抗生素的生產專利費數額巨大,令中華帝國神農醫藥公司攫取了暴利,僅僅五月份一個月內,歐洲各國就生產了八千萬劑量的神農抗生素,支付給神農醫藥公司高達五千萬龍幣的鉅額專利費用,而且這還不包括部分歐洲企業偷偷違規生產的劑量。

由於中華帝國的神農抗生素價格昂貴,戰後的歐洲市民購買力低下,半數以上的平民用不起這種藥物。這時,德國的拜耳公司生產的阿司匹林價格被德國政府控制,降至平民價格,其銷量也因此急劇攀升。

事實上,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就是中華帝國神農醫藥公司生產的神農抗生素的最初產品,抗炎效果達到神農抗生素的70%,而價格卻降至神農抗生素的50%,對神農抗生素的銷售構成了嚴重威脅。

早在戰前,神農醫藥公司就已經針對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向德意志帝國最高法院乃至海牙國際提起訴訟了,雙方打官司持續了一年多,當時德國政府對中華帝國的依賴程度不高,爲了德國自己的利益,德國政府一直拖拖拉拉未訣。隨着世界大戰的爆發,歐洲各國軍方對神農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需求量急劇攀升,德意志帝國更是鼓勵拜耳公司大規模生產阿司匹林,取代中華帝國的神農抗生素。

但隨着世界大戰進入僵持期後,德意志帝國唯一的對外出口就是中華帝國控制的巴格達鐵路,所需軍事資源和民生資源都需要從中華帝國進口,尤其在軍事物資方面,德國海陸空三軍如果沒有中華帝國的支持將是必敗無疑,最終導致德國政府在經濟、軍事上全面受制於中華帝國,德國政府爲了緩和中德之間因爲神農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專利權一事向中華帝國妥協,承認了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侵犯了中華帝國神農醫藥公司的神農抗生素專利權,責令拜耳公司暫停生產阿司匹林。但很快世界大戰結束,德意志帝國被內亂,這件事就被擱置了。

當西班牙大流感在德國境內爆發時,魏瑪共和國難以忍受神農抗生素的高昂價格,德國人民買不起用不起,逼得魏瑪共和國不得不指示拜耳公司繼續生產阿司匹林。

拜耳公司一直沒有被制裁,神農醫藥公司在這個問題上打官司耗費了數百萬龍幣,拜耳公司這些年生產的阿司匹林數額龐大,給神農醫藥公司造成十幾億龍幣的損失,神農醫藥公司高層對此耿耿於懷。

隨着中華帝國政府高度重視神農抗生素的生產,公司董事會趁機向衛生部提出了制裁德國拜耳公司的要求,並表示願意在新藥研發出來前,全力保障中華帝國公民對神農抗生素的需求。衛生部權衡利弊之後,很快跟神農公司達成了協議。

光華十九年六月三日,中華帝國外交部就拜耳公司的阿司匹林侵犯中華帝國神農醫藥公司的神農抗生素專利權一事正式照會德國駐華大使,向德國政府提出了抗議,要求德國方面立即解決此事,否則中華帝國方面將採取必要制裁措施。

戰後的德國經濟完全依靠中華帝國的貸款來支撐,魏瑪共和國政府權衡利弊,認爲如果不答應中華帝國的要求,後果將是災難性的。兩害取其輕,魏瑪政府於是責令最高法院正式判拜耳公司侵權,在中華帝國的壓力下,責令拜耳公司停產阿司匹林,並且賠償神農醫藥公司十億龍幣的經濟損失。

拜耳公司總裁興羅格林大罵魏瑪政府無恥賣國,連續提出三次上訴,但盡皆被駁回。

賠償程序啓動後,拜耳公司的資產被凍結了,但因爲戰爭期間德國軍方拖欠拜耳公司五億龍幣的爛帳,實際上拜耳公司除了價值1500萬龍幣的固定資產外,資金一直是負數,根本無法償還對神農醫藥公司的賠償費用。

爲此,神農醫藥公司正式吞併了拜耳公司。而德意志政府欠拜耳公司的五億龍幣改由魏瑪政府償還。

神農公司吞併了拜耳公司之後,市場上的阿司匹林便打上了神農公司的標籤,神農公司爲了追回利潤,將阿司匹林的供貨價格也大幅度上調,德國政府財政有限,無力支付鉅額的藥品採購費用,控制疫情的力度頓時大減,疫情加劇,此舉造成德國國民強烈的抗議。

魏瑪政府於是跟中華帝國談判,請求下調阿司匹林和神農抗生素的價格。爲此,德國政府向國際聯盟提交了請求書,並說服國際紅十字會出面協調。

此時,神農醫藥公司吞併了拜耳公司,但未能得到預想的好處。歐洲各國的支付能力非常弱,大量平民無力使用昂貴的藥物,因爲沒錢買藥而喪生的人逐漸增多,神農公司在歐洲人眼中變成了吸血鬼,抗議之聲此起彼伏。同樣,中華帝國的和平大使形象也因此受到了質疑,因爲中華帝國的國民此時正在用着質量高價格反而低於國外的神農抗生素。

同時,歐洲各國國內出現大量的醫藥公司,都想趁着這次西班牙大流感大發國難財,他們沒有能力研發和生產新藥,自然瞄準神農抗生素和阿司匹林,大規模進行山寨,這對神農醫藥公司的打擊是最爲致命的。

最終,經過中華帝國政府同各國政府的協商,神農醫藥公司董事會權衡利弊,決定降低神農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價格,使其更加親民,平民也能夠買得起。而各國政府也不敢真的開罪中華帝國,最後也都做出了讓步,各國政府全力封殺非法山寨神農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醫藥公司,並且拔出專項資金補貼神農醫藥公司的損失,例如取消對神農醫藥公司所生產藥物進入各國的關稅、營業稅等大大小小十幾個稅種,尤其對中華帝國依賴程度最高的法國,更是全面取消了對神農醫藥公司的所有賦稅,這樣一來,神農抗生素和阿司匹林的價格大降,平民也買得起用得起,而神農公司也因此保證了利潤,同時大規模的降價行動令神農醫藥公司的名聲漸漸好轉,更是打擊了各種山寨品牌,確保神農抗生素和阿司匹林今後統治世界的地位穩定。

五月份全面爆發的西班牙大流感一直持續到了七月份才結束,對全世界的影響不是很大,波及區主要集中在歐洲大陸,約4000萬人感染,其中650萬人喪生。主要集中在疫情最先爆發的俄國、波蘭境內,這裡的人最先被感染,又因爲戰爭緣故沒有機構進行有效控制,加上戰後這裡極度貧困,無法承擔鉅額的醫藥費用,因此超過半數人口集中在東歐和南歐,蘇俄最慘,付出了700萬人死亡的代價,令原本就支離破碎的俄國人雪上加霜。

英國因爲是島國,控制較爲及時,在第一波大流感襲擊當中,僅僅付出了三萬人喪生的代價。而大西洋彼岸的美洲大陸上,病毒傳染到那裡已經是兩個月後的事情了,美洲各國都得知了歐洲大陸上的恐怖,因此提早做出防範,被感染者不過千人。

而在亞洲,中華帝國更是全民警戒,海關邊境線上豎起了強大的防疫保護罩,國內邊境的幾個省份出現了疫情,但是都被隔離了。內陸有三個省份發現了疫情,都是經飛機傳播而來,都被隔離在機場。最終只有五人救治時間太晚而喪生。

第77章 陪練的暫編第二師第580章 導彈實戰部署第459章 中美大西洋海戰(八)第483章 納粹崛起(二)第87章 大洋彼岸的搶錢計劃(3)第165章 誘殺留裡克號第604章 斯大林的求救聲第7章 要塞旅順第355章 升溫的火藥桶第244章 賣身契第533章 美墨戰爭第234章 給農民實惠第77章 陪練的暫編第二師第450章 黑色閃電戰(下)第513514章 條約時代的海軍競賽第191章 亞東海軍軍備競賽第344章 超神弓時代第108章 南海寶藏第370章 從北冰洋到南極洲的地軸計劃第488章 世界屋脊——空軍的制高點第260章 插手巴拿馬運河第21章 雷行北洋第647章 決戰大西洋之冰雹來襲第69章 我的新軍我的兵(5)第650章 決戰大西洋之空中佈雷第141章 掘金美利堅1第466章 攻佔諾福克第273章 確山軍演第288章 海參崴要塞攻防戰(三)第150章 太平洋艦隊第421章 坦克大戰第629章 復仇(4)第291章 賺了夫人又賺兵第107章 準備第94章 永平軍演(4)第236章 風雨京畿(二)第390章 再殲日本聯合艦隊第406章 博多登陸第127章 衝突(上)第284章 海上獵殺第29章 談判破裂第390章 再殲日本聯合艦隊第37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第156章 海上演習第209章 九日戰爭(中)第226章 血火加勒比(中)第420章 歐洲戰車大競賽第28章 封爵一等男第433434章 金融訛詐和黃金大搶劫第243章 建威第250章 戰術天時第351章 航母計劃第315章 突圍之戰第10章 前浪後浪第2章 穿越甲午第270章 世紀成就第592章 外高加索石油區爭奪戰第502章 三三線第570章 擊沉俾斯麥號第492章 中土安保同盟第147章 掘金美利堅(2)第49章 曲線政治第373章 海上霸王 無敵的元級戰列艦第554555章 核訛詐與國際軍火販子第711章 鋼鐵的碰撞第372章 對日策略第124章 科技掠奪第199章 夏級潛艇第497章 控制歐洲經濟第540章 中美角力第419章 戰國時代第406章 博多登陸第631章 墨西哥大潰退(上)第71章 撥款造艦第571章 白人在東方的終結第270章 世紀成就第633章 墨西哥大潰退(下)第76章 貸款造艦第114章 唐代沉船第626章 二戰全面爆發第253章 禁菸禁毒第40章 練兵條陳第130章 大國博弈(2)第437章 世界大戰這樣結束了第731章 核大戰(8)第600章 北冰洋黑洞第166章 大戢洋海戰(上)第319320章 屬於中華帝國的神弓海軍時代第441章 百慕大之戰第238章 英國屈服第196章 兵器發展第6章 遭遇圍觀第201章 中華人民志願軍(上)第246章 股市監管第302章 世界第二海軍強國第197章 雷擊炮的誕生第381章 巴黎之戰第664章 決戰大西洋之終極戰列艦的咆哮第717章 衛士導彈防禦計劃(2)第39章 機會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