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南北議和之主動

孫中山回國後,於當天立即與華東臨時政fǔ談判團進行談判,夏鈞派遣的談判團以陶成章爲首。

陶成章等光復會成員,在思想上本身並不排斥專制,對這次談判的底線也很明白,雖然與孫中山等同盟會的政見不符,並且積怨已久,不過還是接收了談判提議。

於是在上海出現了這麼一個奇怪的現象,華東臨時政fǔ談判團即與袁世凱派遣的以唐紹儀爲首的談判團進行談判,也和以伍廷芳爲首的十四省談判團進行談判。

袁世凱的談判團,即與華東臨時政fǔ談判,也和十四省談判團進行談判,十四省談判團即與袁世凱進行談判,也和華東臨時政fǔ進行談判。

構成了一個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

談判中有一個人值得注意,那就是汪兆銘,此人也許很多人比較陌生,但提起他的另外一個名字,那就肯定非常熟悉了,他筆名‘精’衛,人稱汪‘精’衛。

因爲之前梁啓超諷刺同盟會是遠距離革命家,所以聯合和好朋友四川人黃復生,以及炸彈專家餘培倫等謀炸攝政王載灃。

結果沒炸成被抓住了,清廷知道革命黨人不怕死,怕殺了汪‘精’衛與黃復生會引起民衆反感,因此判處他們無期徒刑,關押在法部大獄之中。

袁世凱出山後,向清廷提出的幾個條件之一就有赦免革命人在其中,而此前最大的政治犯就是汪‘精’衛與黃復生了。

汪‘精’衛此人在口才、筆才及組織能力上都非常出‘色’,同時還是個帥小夥,袁世凱到了北京後,感覺汪‘精’衛是個人才,便把他請到家裡來,談及政局時,汪‘精’衛滔滔不絕,深受袁世凱的賞識。

另一邊,汪‘精’衛很快也瞭解到了袁世凱的政治抱負和種種手段,深爲袁世凱所折服,於是便從革命黨那邊倒向了袁世凱一方,同時寫信給革命同志和好友,極力爲袁世凱說好話,其中黃興就被其影響,聲稱袁世凱若‘逼’迫清廷退位,可以讓袁世凱當大總統。

談判開始後,袁世凱便委任汪‘精’衛爲北方何談參贊,對外秘而不宣,‘混’入革命黨之中,斡旋於南北之間,暗中幫助唐紹儀。

不過袁世凱還不放心,他最放心的還是親人,所以當天下午把汪‘精’衛又叫了過來,讓他和兒子袁克定拜爲兄弟,其意思也就是拜他做乾爹。

汪‘精’衛沒有猶豫,當即與袁克定互相磕了四個頭,接着又與袁克定一起向袁世凱磕了四個頭。

接着汪‘精’衛到了上海,隨即打入革命黨之中,革命黨把汪‘精’衛當成死裡逃生的好同志,優秀的革命黨人,並委任他爲南方首席參議。

袁世凱那邊任命汪‘精’衛爲北方參議,革命黨這邊也任命汪‘精’衛爲南方參議,而且還是首席的。

以陶成章爲首的華東臨時政fǔ談判團,在與伍廷芳爲首的十四省談判團談判時,伍廷芳提出了一個提議。

那就是爲了‘逼’迫袁世凱加緊‘逼’宮,推舉孫中山爲南京政fǔ臨時大總統。

陶成章當即問:“孫在此革命中可有建樹?”

這一問,把伍廷芳問得差點說不出話來,孫中山在這次革命中,即不是策劃者,也未全程參與。

“孫文乃是革命威望最高之人,若選大總統,當選其爲最佳。”伍廷芳半響纔回答道。

“聲望最高,確實。”陶成章的神態中有些不以爲意,笑容中有些輕蔑,接着他說道:“即只是爲‘逼’迫袁世凱,大總統就不必了吧!我們華東臨時政fǔ可以已在‘逼’迫。”

“可你們也未有實際結果。”伍廷芳說道,“若我們雙方‘精’誠合作,定可不用畏懼袁世凱。”

“我們華東臨時政fǔ並不畏懼袁世凱,我們若是發動全面戰爭,一個月可徵召民兵三十萬,且有錢,有人,有槍,還有炮,有飛機。”陶成章說道:“不過不管是你們孫文當總統,還是袁世凱當總統,這對我們華東臨時政fǔ來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儘快穩定當前局勢,並且我華東臨時政fǔ必須自治,切擁有自由外‘交’之權利,即新政fǔ採購一切軍火、辦公用品、機械設備、物資,都必須優先考慮我華東自治政fǔ,若我們可以給出質量、價格不低於洋人的,不得向洋人購買。同時新政fǔ應收回福建、浙江兩省海關,‘交’由我華東自治政fǔ掌管……”

陶成章乾脆把話說明白了,意思很簡單,誰當大總統我們都不介意,只要當大總統的一方接收華東臨時政fǔ的條件,華東臨時政fǔ便會支持他。

伍廷芳聽了,沒辦法決定,會議不得不中止,而去請示孫中山。

孫中山聽了很高興,他算是‘摸’清楚了華東臨時政fǔ的底線,這個底線還是可以接受的,只要他當了大總統,坐了這個職務,一切都還有可爲的餘地。

伍廷芳的代表團當中,汪‘精’衛早已知曉華東臨時政fǔ的底線,但他並未向孫中山報告,此番聽聞孫中山想要就任大總統,而華東臨時政fǔ突然轉而向南方十四省代表團提出這樣的條件,不由大吃一驚,連忙給唐紹儀報告。

孫中山那邊很快就受命伍廷芳,答應華東臨時政fǔ的條件。

雙方會議再次展開,這次會議進行得很順利,伍廷芳代表孫中山答應了華東臨時政fǔ的條件,陶成章代表華東臨時政fǔ向他們承諾,只要其條件得以落實,華東臨時政fǔ將在軍事上對南京臨時政fǔ進行保護。

12月28日,這一天在上海舉行了一次十四省代表宴會,同時還邀請了華東臨時政fǔ代表參加。

這天晚上的宴會,各省代表就施行共和制還是總統制做出了表決,孫中山支持總統制,因爲總統制對首腦有利,總統比較有實權。若是選擇共和制,那麼議會和內閣的權利較大,則沒總統什麼事。

在場支持共和制的代表,在臺上做了兩個小時的演講,結果把各省代表都說煩了,反而支持了總統制。

華東臨時政fǔ,則沒有做出任何表決。

在場的各省代表都能清楚的感覺到,華東臨時政fǔ與他們有一定的距離感,而這也恰恰也是孫中山最爲不安的地方,但對於擁有強大實力,又無太大政治野心的華東臨時政fǔ,也讓孫中山鬆了口氣。

若是華東臨時政fǔ有較大政治野心,他這個總統絕對當不成。

制度確定了下來,很快商議決定,1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就職南京政fǔ臨時大總統。

另一邊,唐紹儀立即發電給北京外務部,袁世凱在外務部的密室裡接到電報,頓是慌了神。

袁世凱之前對與華東臨時政fǔ的談判並不感覺到緊迫,因爲沒有表現出太大政治野心,只想割據一方的華東臨時政fǔ在他看來還是比較放心的。

可沒想成,華東臨時政fǔ又以相同的條件和十四省聯合代表團談了起來,若是這樣,他的一切謀劃極有可能化爲泡影。

袁世凱從刺探到的消息中已經逐漸瞭解了華東臨時政fǔ的力量,他們不僅有較大的兵力,而且還有先進武器。

漢陽保衛戰中的表現,就足以證明華東臨時政fǔ的軍事力量,這是一支力量上不亞於整個北洋軍的力量,甚至要更強。

袁世凱這才悲哀的發現,原本以養寇自重來謀取最大利益,佔據有利方位的他,已經被華東臨時政fǔ取代了位置。

在內定的清廷出局後,華東臨時政fǔ纔是最能左右雙方的勢力,他們幫誰,誰就有贏的可能,因此華東臨時政fǔ纔是最主動的。

“馬上給唐紹儀發電報,讓他立即與華東臨時政fǔ談判,我們答應他們之前的一切要求。讓他們取消對孫文的支持,只有我們北洋才能爲華東自治政fǔ爭得關稅。”袁世凱在稱呼都變了,已經把臨時變成了自治。

袁世凱知道自己已經成了棋子,甚至感覺自己一開始就落入了華東臨時政fǔ的擺佈之中。

不過這個棋子還是可以當的,起碼華東臨時政fǔ把他當成棋子,只是爲了取得自治、關稅等要求,而他在幫助他們履行了這些要求後,卻能登上總統之位。

雖然這個總統不是完全掌控天下,但未來的事情誰能說得清楚呢?比的還是之後的手段,這一點袁世凱是絕對自信的。

只要他當上大總統,一切阻礙他掌控天下的擋路石都可以慢慢的碾碎。

袁世凱有這種自信,是對華東臨時政fǔ產生了誤判,以袁世凱的傳統官僚思維來看,擁有這麼強的實力,應該在這次變革中謀得最大的利益纔是,而華東臨時政fǔ卻沒有表現出什麼政治野心,只是想偏居一偶,實在是見識短淺,因此不足爲慮,以後慢慢用手段分化掉他就行了。

但夏鈞卻不以袁世凱的那種官僚思維來思考問題,他停止擴張是種種因素的結合而導致的,一是行政人員不足,二是日本正在虎視眈眈。

而在政治上,他要的只是實實在在的利益。首先要保持獨立‘性’,因此要自治,若不自治而去爭什麼大總統,麻煩不說,當上了還會礙手礙腳,而且列強也不支持他當大總統,他在革命黨一方也沒有什麼名氣和威望。

所以去爭這個大總統,只會得不償失,因此他選擇了自治。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爭取的實在利益就是關稅,以及包攬民國政fǔ的貸款、採購。

唐紹儀接到袁世凱的命令後,很快便要求與陶成章進行談判。

夏鈞在鷹潭接到陶成章的報告,他知道事情已經差不多能達到他的預想了,也正是這次把自己的政治格調放低,爲他爭取到了絕對的主動。

他倒向誰,誰就贏。雙方都不得不來拉攏他,滿足他的條件。

第110章 追丟了?第218章 攻略外蒙第17章 西鄉自治第286章 中國戰爭潛力第398章 第三世界聯盟反傾銷預案第315章 亞洲經濟一體化經濟體,構建中國世界體系第242章 閻長官化身‘聖鬥士’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47章 刺刀第302章 再次空降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385章 電視產業,聯盟繁榮第323章 大場景,大製作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第313章 大戰結束,產業轉型第76章 邀請第27章 水利專家抱歉抱歉章節順序發佈錯了第399章 美國經濟臨界點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370章 中國世界戰略第二步計劃第204章 國宴,周易第100章 震驚世界的血案第268章 圍點打援第92章 收回中國海關第152章 抓住了協約國的死穴第24章 寂寞似雪第15章 九江戰役第40章 狠手段第192章 誇張的戰敗條款第236章 印尼寶庫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202章 民國第二任大總統第144章 工農業佈局第238章 軍國主義與資本主義間的抉擇第271章 移民浪潮第23章 軍事法庭第364章 透支消費的發展模式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29章 巴黎公約第52章 鉅額借貸扯皮第23章 收買民心第31章 下鄉資農第79章 鹽稅風波第58章 基礎投資第186章 受降儀式第67章 農業投資(一)第49章 閻長官的狐疑第15章 九江戰役第414章 被拋棄的日本第282章 軍備技術研發第83章 配備軍犬第75章 改組第346章 上躥下跳的美國第405章 貶值亞元,國進民退第402章 養豬,崩潰前奏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31章 礦業佈局第28章 鉅額貸款第73章 13年財政預算(一)第81章 內戰將起第38章 挖牆腳第322章 華東電影節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103章 集團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8章 停止擴張第115章 身返杭州第336章 交趾漢化進程第181章 切腹!章節內容重複問題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360章 貓玩老鼠第98章 產值暴增第87章 聯盟協議第59章 吃了狗屎一般的六國銀行第279章 醫學博覽會開幕前奏第2章 土匪襲村第347章 戰爭範圍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225章 行業規範第260章 埋伏,全殲英軍第257章 輕工業技術更新第79章 沼氣科技第37章 心許第64章 張自忠、衛立煌第2章 土匪襲村第277章 安寧與繁榮第291章 中國武力干涉,請君入甕第83章 配備軍犬第6章 民團成立第121章 日軍的聖戰攻勢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369章 第三世界聯盟發展第412章 北海道大海戰,二十年發展報告第205章 弔喪,拜訪第241章 北洋解體,夏鈞的過牆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