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1917年發展報告

希望各位同學支持正版閱讀,鞠躬。

1917年,同樣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年,這一年中的對外軍火出口比較穩定,但利潤顯然沒有之前高了。

俄國不從中國進口軍火了,其軍火被中國賣給德國,德國人又沒太多錢了,因此只能以優惠價格賣給他們。

雖然就算是以優惠價格賣給德國也有很大的利潤,不過畢竟沒有之前的暴利了。

協約國則開始優先向美日兩國訂購軍火及船隻,不過在飛機、戰車方面,還是得向中國訂購。

歐洲戰場上的飛機與戰車有八成都是中國製造的,隨着美日兩國的軍工業規模擴大,軍火價格也有所下降,十分暴利的階段算是結束了。

歷史上也就只有美國一個完全能夠滿足協約國的軍火製造商,因此美國算是賣方市場,而當中國加入到其中之後,市場慢慢轉爲買方市場,因此利潤下降。

國際資本也因此對於中國十分敵視,這次世界大戰很大程度上是國際資本的盛宴,而中國就像是突然跳出來的乞丐,把美味的盛宴搶走了大半。

不過中國的內部經濟有了很大的發展,隨着對外出口經濟的發展,中國的資本家及工人都開始富裕起來,內部市場開始旺盛起來。

民族資本家有了資本,以及政府有了錢,則開始大力興建基礎設施,以及繼續投資實業,這又擴大了經濟總量。

隨着備省的統一,各省人民加入這場經濟發展黃金時期,更使中國在1917年的產值發生了巨大的增長。

統計局局長馬良生在報告會議上用激昂的語調高聲報告道:“經過四個季度的發展,中國國民生產總值從去年的七百億元大關,成功突破到了一千億元大關,經濟增長速度爲42%,經濟增長速度雖有所放緩,然其受戰爭進程影響較大,1917年的經濟增長中,內部經濟增長速度超出了對外出口經濟增長速度,經濟增長開始呈現正常狀態……”

1916年的經濟總量達到七百億元,主要是由於軍火的出口所貢獻的,而今年軍火出口上的利潤降低了,對外出口所佔經濟總量的部分也就下降了,而內部經濟的發展成爲了主要的增長點。

這樣暴利的對外出口時期在歷史上以及未來都是不多見的,雖然賺到了不少錢,但內部經濟還比較虛。

而今年的發展當中,內部經濟開始快速增長,就算是脫離了這個暴利時期,中國的稅收及民生也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而且今後還有一大段經濟繁榮時期。

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的歷史,大致可以歸納爲繁榮十年,蕭條十年,再打上差不多十年。

十年繁榮之後的突然蕭條,這和國際資本的操縱有關,屬於美國國際資本故意製造的‘經濟瘟疫’,首先是乘機用股市斂財,股市不斷上升之中,各國人民很多都爭相購買股票,接着國際資本開始抽逃,首先在美國股市抽逃,這樣就把美國普通民衆的錢給聚斂到手上來了。

美國股市一崩潰,國際資本在其他國家的股市繼續抽逃,從而引發全球連鎖經濟反應,各大主流國家的股市短時間內完全崩潰,從而使工廠倒閉,經濟發生蕭條。

國際資本利用這種手段聚斂不少財富,而股市規則基本上都是國際資本自己制定的有利規則。

在聚斂大量財富的同時,經濟蕭條導致各國內部民生蕭條,從而逼迫一些國家走上戰爭之路,國際資本又可以大發戰爭財。

美國政府在經濟蕭條十年之中對自身的經濟蕭條置若罔聞,對於一個商人國家來說,這麼大規模的蕭條發生了,政府還公然聲稱經濟運轉良好,其中的貓膩可想而知。

可以說國際資本操縱世界的手段十分險惡,中國能否定得住未來的十年經濟大蕭條,是一個比較嚴峻的考驗。

經濟大蕭條之後,中國的經濟發展只能依賴其內部經濟,對外出口將受到巨大的打擊,這時候就得靠自身運作撐住了,特別是對股市的監督以及限制上必須嚴格,只要消除了股票市場的短期投機性,那麼國際資本就無法在中國的股市進行運作。

因此夏鈞雖然將對外出口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但在對內經濟的發展上卻從來沒有放鬆,而且已經開始把主要經濟體從對外出口向內部市場傾斜。

後世的中國嚴重依賴出口經濟,是因爲自身的侷限性,而現在的中國沒有這樣的侷限性,即可以大力發展內部經濟也可以發展對外出口經濟。

如今中國的政策就是靠對外出口經濟來賺取資本,同時通過限制國際資本制定下的投機規則,來避免中國的財富被國際資本以他們的規則進行的金融運作而被掏走。

中國現在和國際資本比金融運作那等於是找死,所以就要揚長避短,用製造業來賺取世界財富。

如果只靠製造業而不對金融業進行限制的話,那麼賺來再多錢,人家輕輕鬆鬆的玩一玩股市就把錢給弄走了,相當於全中國的人民都在幫國際資本打工,威爲國際資本的奶牛。

“今年我們的鋼鐵產量從原本的1500萬噸,提升到了2100萬噸,實現產量增長40%,已達到美國鋼鐵產量的一半,成爲世界第二大鋼鐵生產國。”

才一半,但也可見其發展速度之快了。

美國是幾十年積累下來的產量才達到突破4000萬噸的程度,而中國從華東政府算起,也才發展了十年。

十年內達到這樣的程度,可以說是非常誇張了。

這和夏鈞開外掛有關,但這只是夏鈞私人的秘密,不會向任何人透露。

之前德國的鋼鐵產量就超過2100萬噸,但隨着戰爭的爆發,原材料運不到德國,鋼鐵產量銳減。

而英國商船被德國潛艇攻擊,也造成了鋼鐵產量銳減,就這樣,中國的鋼鐵產量增長到了排名世界第二位。

“同時今年中國黃金開採量增長了60%,達到了120噸,躋身世界黃金開採大國第五位……”馬良生繼續報告道。

中國的黃金開採啓動時間比較長了,但在世界黃金開採排名上,依1日只能靠後,因爲那些富含黃金的地方都被備列強佔據了。

中國古代其實也很多金礦的,不過歷代開採之後就開採得差不多了,再經歷幾次列強對華戰爭以及殖民掠奪,這些歷史上開採的黃金很大一部分都外流掉了。

這次世界大戰爆發,貴金屬開始向中國迴流。

不過中國的金礦也是有一些的,但不多,隨着收復外蒙,以及打下印尼和緬甸,加上華東礦業公司在澳大利亞、南美洲的一些金礦開採,使得黃金開採量增長到了120噸。

用不了多久,俄國遠東地區就要被中國佔據了,那裡有大量的金礦,但也被沙俄挖掉了不少黃金。

“1917年帝國礦石開採總量,增長了30%,達到4200萬噸,其中國內開採鐵礦石1600萬噸。”

鐵礦石除了內部需求,還向其他國家出口,在海外開採的鐵礦石並非完全運回國內,同時國內的鐵礦石礦山也開始進入開採階段,主要是爲了不太依賴海外進口,但此時帝國又想消耗其他國家的鐵礦石資源,因此兩者的平衡性需要進行把握。

“帝國採煤業在1917年開採煤炭總量爲2.1億噸,爲美國煤炭開採量的40%,其中國內開採煤炭8000萬噸,國外開採煤炭1.3億噸……1917年石油開採總量爲8億桶,佔全球石油開採的90%……”

中國是直接跳進第二次工業革命當中的,因此在煤炭消耗量上遠遠小於那些完成了第一次個工業革命的國家。

帝國的能源一大部分依賴石油、水電,煤炭所佔比例不像那些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正在向第二次工業革命轉型的國家那麼多。雖然煤炭開採量只有40%,但中國石油的消耗量全I求第一。

9億桶的石油開採量,除了大部分供應內需外,還有一部分賣到其他國家,又有一部分被運回國內,注入拱形礦洞儲存起來了。

大量的石油開採,給中國提供了十分廉價的能源,這給工業發展注入了血液。

由於這個年代的主要能源還是煤炭,世界石油消費市場在中國,加上華東石油公司對石油的大量開採,使得國際油價被壓得非常低,競爭非常激烈。

美國的美孚石油公司受衝擊力度最大,連年石油開採量都在下降,不過隨着美國的內燃機使用規模增加,市場有所好轉,但在世界市場上,大部分的市場份額都被華東石油公司給佔據了。

華東石油公司的主要盈利除了賣油,還有那些煉油副產品,中國對於煉油所得的副產品的使用技術最全面,也最好。

塑料成爲中國向世界出口的一個拳頭產品,還有牙膏、香皂等清潔產品也在世界橫行,液化石油氣也在很多國家流行開來,中國的液化石油氣相關器具製造也發展得極爲成熟了,這些東西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雖然單件價格不貴,但數量非常龐大。

同時今年華東石油公司用夏鈞在兌換平臺上購買的技術製造出了高質量公路瀝青,瀝青公路開始在中國出現。

第三更到!

今天萬字更完,同學們,月票還有咩?

()

第176章 穿插、包圍、殲滅!第390章 迅猛的民生髮展第258章 秋收結束,農業衝擊第355章 日本戰敗第39章 殺向縣城第37章 海關談判(二)第290章 收復遠東,中俄‘友好’協議第16章 漢陽爭奪戰第60章 特種部隊與戰車第158章 掃盲風暴第321章 世界最多的黃金儲備第78章 春播第75章 改組第214章 軍情二處第316章 新俄國變化第28章 鉅額貸款第230章 戰列艦下水第39章 清室退位第296章 尼古拉二世的電報第118章 同盟國的軍火訂單第70章 民營工業(二)第270章 內閣移民會議第18章 抗議遊行第39章 清室退位第381章 全面復新第17章 西鄉自治第174章 裝甲師――突擊!第172章 聯合艦隊的末日第344章 中日空戰!第259章 果敢王國,衝突起第63章 十大油田佔了兩個第348章 鑽地彈的威力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17章 西鄉自治第312章 科學大棒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145章 無奈的協約國第75章 潛艇出擊!第92章 天大的驚喜第87章 日艦進犯第36章 海關談判(一)第375章 訪問美國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29章 塔娜的宏第264章 緬甸動亂,中英扯皮第34章 新武器第84章 交惡第110章 追丟了?第329章 可以擠奶的北極熊第95章 出征東北第81章 修鐵路第394章 戰爭疑雲,中國資本抽逃第148章 第二屆遠東運動會第6章 五色復興旗第112章 殲滅第56章 洋妞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88章 安心效忠委員長第12章 馬尾船政第221章 吞併西南第353章 攻勢凌厲第159章 帝制來襲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185章 各方反應第409章 軍事裝備更新第266章 預算,教育部搞商業第419章 清算歐洲殖民國家第111章 瘋狂追殺第43章 資本雄厚的農墾公司第415章 無比強大的戰爭潛力第61章 八個義務兵師團第378章 杭州協議第141章 華夏一片帝制聲第249章 約定,成則帝制,敗則下野第78章 春節大捐款第31章 礦業佈局第298章 安娜斯塔西婭第83章 配備軍犬第30章 阿布洛特第71章 編練第262章 英軍入套第297章 完美計劃第1章 革命爆發第417章 大局初定第278章 81mm迫擊炮第193章 鉅額賠款第167章 統一之中國,一致之對外第103章 新氣象第72章 微型兵工廠第48章 轟炸機試飛第55章 民心歸附第12章 一面倒屠殺第4章 獨擒羣匪第29章 巴黎公約第233章 佔領印尼第319章 擴軍與擴張第137章 塹壕延綿第194章 緬甸漢族第147章 巴拿馬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