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混元大成

時光荏苒,一晃又是六年過去了。

這日傍晚,華山某處山林中的水潭之邊,一個年輕人盤膝而坐,正在修習內功。看其座下尚有水痕,顯然是剛剛從水中出來,似是有所領悟,上岸後來不及擦乾身子就修習內功。

又過了一會兒,只聽他一聲清嘯,聲音中蘊含着一股掩飾不去的喜意,自語道:“十年苦修,混元功終於大成了。”言語間一片唏噓,顯然爲此付出了許多。

這青年正是嶽方興,自從上次他引導嶽不羣找到思過崖洞中洞後,已經又是六年過去了。這六年來嶽方興勤修苦練,磨練內功招式,終於在如今將混元功修至大成。剛剛就是他混功力突破,情不自禁下發出的清嘯。

這六年來嶽方興筋骨發育極快,高大英挺,看起來已經像是一個大人了,只是眉宇間尚還殘留幾分稚氣,讓人看出他還是個少年。這些年來隨着身體的快速發育,嶽方興的武功修行也漸入佳境,尤其以內功方面。他自幼習武,雖不說是天賦異秉,卻也不是一般人能比,加之又在身體生長時勤練易筋十二式這樣有益於筋脈的武功,筋脈之寬闊堅韌,實在得天獨厚,因此才能在自己摸索修行下,十年就將混元功修至大成。

這混元功大成後威力極大,可以說不下於一流高手,不過嶽方興到底年輕,內力不如老一輩的一流高手深厚,江湖經驗等各方面也都有很大差距,因此還未達到當世第一流境界,還需再磨練一段時間才能真正達到一流高手的水平。不過即使如此,他現在也遠遠勝過江湖上的二流高手了,可以稱之爲準一流。

到了如此地步,嶽方興已經勝過令狐沖了。其實他的內功早在兩年前就已經超過了令狐沖,不過令狐沖劍法天分驚人,爭鬥經驗也豐富的多,因此平日裡比鬥嶽方興卻是敗多勝少。畢竟嶽方興這幾年來主要精力仍然放在內功、拳腳上,劍法雖說也下了功夫,卻也只是學了嶽不羣整理完善後的華山入門劍法而已。

這卻不是嶽方興不知劍法的重要性,而是他因爲修煉混元功的緣故,注重拳腳修煉,練習劍法的時間就相應少了,實在沒有精力多學其它武學,因此乾脆注重打基礎,專心學習入門劍法,努力體會每一式劍法的精義。就如落木蕭蕭一式,他就花了兩個多月時間,直到能刺住每一片落葉方纔罷休,如今這一式用來抵擋快劍、撥打暗器也是極爲有效,即使是令狐沖也在這一式下吃過苦頭。

如此這般,嶽方興的劍法進度自然有些慢了,他花了整整四年方纔將華山入門劍法的招式學完,之後又花了一年多才將這些招式串聯起來。其間令狐沖不時以江湖上所見的其它劍法與他拆解,嶽不羣偶爾也用石壁上其它四派的招式給他喂招,以此來指導他。因此嶽方興的入門劍法練成後比令狐沖要精湛的多,每一式使出可以說恰到好處,沉穩老到。令狐沖與他比鬥時,也不得不用出拿手的希夷劍法,才能穩勝。

不過嶽方興雖然在劍法上不如令狐沖,但拳腳功夫可就遠勝了,這向來是他的強項,整個華山上下他的拳腳功夫也可以說是最好的,這其中就是破玉拳的原因了。

破玉拳是華山絕藝之一,招招凌厲,兼且勢大力沉,大成之後更是劈石破玉,無堅不摧。不過由於對內功運轉要求太高,只有修煉混元功內力的纔可修煉。嶽方興雖然限於內功,尚未大成,卻也只差一線,遠非華山其他人可比。

不過除了破玉拳外,華山就沒有多少拳腳功夫了,華山九功之一的鷹蛇生死搏早就失傳,近百年來華山更是成了劍派。嶽方興有感於此,根據自己的見識創出一套天羅地網式。這是嶽方興根據前世所知的古墓派同名功夫所創,主要就是抓麻雀,以此鍛鍊身法、拳腳。

這套功夫本就是入門功夫,重在身法靈活、眼疾手快,華山地勢險要,輕功也偏向輕靈,創出這套功夫難度並不大。不過這套功夫卻不是很合嶽方興的性子,畢竟他的混元功主要還是以勢大力沉取勝,因此嶽方興並不常用。反倒是嶽靈珊有一次見了,學了過去,練的也頗爲精熟,如今這套功夫又經過甯中則的完善,已經成爲華山基礎功夫之一了,更是女弟子必學。令狐沖因爲性子輕佻,也頗爲喜愛,算是稍稍彌補了他拳腳方面的劣勢。

嶽方興思緒紛飛,似有所悟,又起身打出一套混元掌來。這套掌法是他十年來練得最多的,自然精熟無比。但這次又有不同,他剛一動身,就感覺引動了體內剛突破的混元真氣,在體內不停運轉,絲毫沒有平時的一些滯礙之處,反而感覺渾身舒暢,彷彿有使不完的力氣。

練完之後,嶽方興意猶未盡,乘着興頭,又練起了破玉拳。只見林中拳影重重,勁風四溢,飛沙走石,好不威猛。慢慢的風聲漸息,拳法卻更是凌厲,使到最後,嶽方興順勢打到前方一塊山石上,只見那石頭也應聲碎成了幾瓣,只是斷裂處頗爲平滑,似是切出來一般。

嶽方興頗爲驚喜,沒想到混元功大成後,這破玉拳也要大成了,剛纔那一拳正是破玉拳最精要所在。單以拳法而論,這破玉拳可以說並不如何精妙,其中精義全在一個“破”字,以混元功內力爲基,大成之後,劈石破玉,無堅不摧。嶽方興以前雖然明白,卻無法做到,但方纔他那最後一拳,已經有幾分無堅不摧的風采了,仔細揣摩一番,必然能使破玉拳大成。

高興之下,嶽方興接連又試了鐵指訣、豹尾腳等華山拳腳功夫,都覺得又有一番體會,如此直到日落西山纔回轉華山門派所在。

嶽方興走在路上,不斷有人向他行禮問好。這些年來嶽不羣雖然不大出華山,但有限的幾次出手卻讓人越發感到高深莫測,再加上隨着令狐沖武功有成,時常到江湖行走,在年輕一代中聲名鵲起,因此華山派的名望也漸漸有所起復,拜師的人也多了起來,每年都有許多慕名而來的江湖中人。嶽不羣考校之後,就又收了幾人,僕役也多了起來,山上可比以前熱鬧多了。

不過增長最多的卻是外門弟子,畢竟如今華山年長一輩只有嶽不羣和甯中則兩人,沒有精力收那麼多弟子,因此許多都被安置到萬門。當然,華山外門傳授的功夫也不再侷限於基本功夫,一些江湖上流傳較廣的武功和華山派前輩得來的其它武學也被傳授了下去。這些武功雖然華山派看不上眼,但若努力修煉也可成爲江湖上的二流高手,能夠坐鎮一方了,用來教授這些人自然綽綽有餘。

這一衆外門弟子中,武功最高的應屬勞德諾。此人是一年前拜上山來的,武功已是二流巔峰,在華山衆弟子中也只是稍遜於令狐沖和嶽方興而已。這人本想拜入內門,但功夫已經定型,又潛力有限,嶽不羣就讓他做了外門大弟子,平日裡在華山腳下的別院打理外門事務,接迎四方賓客。他這一年來倒也盡心盡力,將別院打理的井井有條,嶽不羣也時常讚歎有加。

說起此事還有嶽方興的功勞,當時嶽不羣雖然覺得勞德諾武功已經成形,並不適合轉修華山派武功,但一個二流巔峰的高手,可以說排在華山前五,怎能直接拒了人家,那樣傳揚出去對華山派可是大大不利。嶽方興知道此事後,就建議嶽不羣讓勞德諾做了外門大弟子,執掌外門華山腳下的別院。這樣既說出去好聽,也讓他難以接觸華山山上的情況。

不僅如此,嶽方興還秘密吩咐了幾個頗有武藝的外門弟子在平日裡注意着勞德諾,看他有什麼可疑之處。那幾人本就對勞德諾的外門大弟子之位頗爲不滿,做起此事自然盡心盡力,不過這一年多來勞德諾也沒生出什麼事,反而很是盡心盡力。當然嶽方興並沒有放鬆,他可早就知道這傢伙的底細,因此又隱約向一衆內門弟子告誡了一番,免得他們不小心泄露了華山機密。別的不說,那易筋十二式雖是基礎,卻也可以說是奇功絕藝,絕不能透漏出去的。勞德諾因爲年紀甚大,嶽不羣要除了令狐沖之外的其他弟子都叫他師兄,讓先入門的弟子頗爲不滿,不願與他接觸,何況他又經常呆在山腳,很少見到內門弟子,自然也無從泄露。

這六年來華山又陸陸續續多了四個內門弟子,分別是陸大有、陶鈞、英白羅、舒奇。陸大有是令狐沖一次行走江湖時看他可憐帶上山來的,天資並不是很好,本不足以成爲內門弟子,還是嶽不羣看他頗有輕功天賦,又頗爲刻苦,方纔收下的。至於陶鈞、英白羅、舒奇三人則是出身於華山腳下的清白人家,天資毅力也俱都是一時之選,因此考察過後便被嶽不羣一併收入門下。這幾人目前還都在通脈階段,並學習一些基本的劍法、拳腳招式,可以說還在打基礎,幫不上什麼大忙。

至於六年前就進入內門的樑發、施戴子、高根明,則比那四人強多了。施戴子是隨嶽方興修習混元功,有嶽方興的經驗在前,不用再辛苦摸索,他自己練功又努力,因此進步極快,兩年前就已達到小成,開始修習抱元勁、破玉拳了,他在這三人中內功最強,拳腳天賦也非常不錯,不過劍法就有點兒差了,有鑑於此,嶽方興在徵得嶽不羣同意後,讓他專研拳腳。樑發、高根明兩人也頗爲勤勉,目前十二正經已經貫通,入門劍法也學習完畢,其它的步法、身法等基本功夫也都還算不錯,在江湖上也可以說是三流高手了。想來再過兩年,這三人結伴也能行走江湖了。

嶽方興回到華山,卻沒有先去拜見嶽不羣,而是先在書房練了一會兒字。這卻是他近些年養成的一個習慣。自從六年前他在思過崖上見過所刻的“風清揚”三字後,就一直嘗試着把劍法化入書法中,到如今雖然還沒有成功,但也算小有成就,寫出來的字方正挺拔,力透紙背,隱隱有徵伐之意,嶽不羣對此也時常誇讚,認爲必可自成一家。

這其中嶽方興以《俠客行》和《正氣歌》寫的最多,《俠客行》是他很喜歡的一首詩,內涵俠道精義,他自從一年前開始隨令狐沖在華山腳下行俠仗義後,對這首詩理解更深,寫起來也更有感覺。《正氣歌》則是他爲以後習練養吾劍做準備,其中蘊含的浩然氣勢,讓他感覺對於以後修煉養吾劍很有幫助,一直勤練不輟。

第36章 父子夜談(三)第253章 玉蟾五式第410章 較場比武(二)第485章 華山論劍之三寶如意第163章 夜戰瀟湘第611章 乘雕而去第321章 全真遇危第149章 古墓莫愁第475章 華山論劍之蛤蟆真意第455章 君山會武之五強第520章 嘉興相逢第696章 新舊黨爭,國事朝政第81章 破玉伏魔第718章 劇飲千杯,斗酒不醉第530章 太上忘情第216章 楊過出師(二)第589章 兄弟重逢第172章 心有千結第651章 傳功授藝(七)第56章 劍道之惑第84章 羣邪亂舞(三)第690章 無相空相,諸法萬象推薦好友作品《武俠位面大冒險》第536章 襄陽悲歌(一)第480章 華山論劍之天地之理第133章 五嶽會盟(七)第167章 古墓激鬥第273章 抗蒙之議(一)第432章 君山會武之比鬥規矩第63章 再見風清揚第340章 絕情谷事(七)第175章 攜雕而去第618章 金蠶蠱毒(一)第86章 劍道六訣(一)第312章 蒙古大營第86章 劍道六訣(一)第46章 同修辟邪(一)第192章 頑劣弟子第162章 南下湘西第27章 衡山劉府第615章 再臨終南第356章 西行之崑崙三聖(十一)第752章 神木王鼎,金丹毒丹第229章 冰酥凍雞第555章 三田五脈第125章 黑木崖上,任我橫行(四)第436章 君山會武之計議第419章 懾魂大法(二)第42章 笑傲江湖曲(一)第298章 岱宗如何第472章 華山論劍之通微通玄第600章 轉戰四方第610章 脫出重圍第9章 混元功第250章 太極輪轉(四)神鵰卷武功層次第27章 衡山劉府第246章 非剛非柔第478章 華山論劍之如封似閉第168章 古墓師徒第434章 君山會武之選拔第465章 華山論劍之虛實無間第387章 大日印(三)第199章 密教傳承(一)第443章 君山會武之誤區第148章 求師終南第692章 路涼州里,身戒寺中第361章 西行之琴韻相和(十六)第305章 絕情幽谷第474章 華山論劍之中頑童第760章 乾坤萬化手,地道石室第344章 君山會武(三)第492章 華山論劍之新老五絕第462章 華山論劍之問道(一)第448章 君山會武之藍天和第488章 華山論劍之北斗劍氣第38章 金盆洗手(一)第697章 參合指力,參合劍氣第354章 西行之精神意念(九)第372章 少林服軟第383章 大衍筮法第522章 魔教蹤跡第691章 萬毒之王,莽牯朱蛤第675章 交換功法第626章 坐忘峰上第536章 襄陽悲歌(一)第700章 雁門關事,慕容大敵第259章 丐幫紛爭第159章 人間莫愁(二)第18章 古墓石室第447章 君山會武之激戰第204章 傳功授藝第179章 紅拂仙子(二)第25章 辟邪劍譜第634章 乾坤挪移(七)第625章 三聖坳中第553章 桃花依舊第172章 心有千結第767章 中原武林第一風流人物第281章 壽木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