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黃河決堤

顯德元年十一月,黃河決堤,大水直衝鄆州界,周邊濮州、兗州皆受其害。

羅幼度坐在公堂之上,看着給打的已經無力起身的五名小偷,長嘆了一聲,這世道本就難,老天居然也跟着湊熱鬧。

這五名小偷是從濮州逃難過來的。

因爲餓得很了,在郊外偷殺了百姓的豬,給村裡的人打了一頓,送來報官。

面對這種情況,羅幼度只能選擇將小偷收監,在牢裡至少還有一口吃得,丟在外邊,不是餓死就是繼續犯罪,可能給打死,可能因反抗犯了殺人罪賠上一條命。

對於損失牲口的,羅幼度再度展開自己和事佬的本事:“你們看他們給你們打成這樣,再下手狠一點就是人命。他們有錯在先不假,終究罪不至死。真要犯了人命,你們也過意不去,是不?我看就算將他們蔽體的衣服拔了,也不夠陪豬錢。不然這樣,等他們從監獄出來,罰他們給你們做苦力幹活?”

一縱報官的百姓你眼望我眼,最後落在一個老者身上。

他是村裡的宿老。

老人家長嘆了口氣道:“算了算了,都是苦命人,就這樣吧。官爺,小民告退了。”

羅幼度剛回自己的辦公署沒多久,開封府推官高澤的聲音傳來。

“羅兄,勞煩升堂了。”

開封府推官的職權是維護地方治安,做緝拿擒賊之事。

他們抓了賊,或者抓了鬥毆的百姓,都會交給羅幼度這個法曹參軍來審理。

因長期接觸,彼此關係還算融洽。

羅幼度再度站起,問道:“什麼情況?”

高澤道:“兩撥乞丐在西大街鬥毆,打亂了不少攤子。具體什麼原因,得羅兄審過才知道,估計又是爭地盤鬧得!”

羅幼度招呼了一聲,走向了開封府公堂。

“啪!”

隨着羅幼度驚堂木的敲響,十餘位衣衫襤褸的乞丐在衙役的押解下進了公堂。

羅幼度掃視堂下,發現了十餘乞丐分做兩波,一波神態輕鬆,並無任何懼意。另一波卻是縮頭縮腦的,顯然對於他這官老爺存着懼意。

當這個開封府法曹參軍已經個把月了,對於“乞丐”這種職業也遇到不少。

他們大多都是懶漢,還有着明確的組織,平素靠人施捨爲生,時不時幹一些小偷小摸的事情。

這種人被抓了也不害怕,全當監獄是免費食堂集體宿舍。

活脫脫的滾刀肉。

他們還沒有意思到前科累積的可怕,只覺得不過是多關一陣子而已,全然不在乎自己本就磕磣的戶口簿上多一點犯罪污點。

羅幼度問向那夥縮頭縮腦的乞丐,說道:“怎麼回事?何故當街毆鬥?”

那夥乞丐畏畏縮縮的一時間因爲懼怕答不上來。

倒是另一夥的一個乞丐道:“他們搶我們的地盤……”

“啪!”

驚堂木一響,羅幼度道:“擾亂公堂,給我打二十棍!”

他是真的看不起這種乞丐。

爲了生計乞討並不丟人,人總會遇到困難的時候。在這亂世,能活下來就是本事不丟臉。但在有手有腳有力氣的情況下,把乞丐當做一種賴以生存的職業就可恨了。

二十燒火棍一打,滾刀肉似的那波乞丐登時慫了。

“我們是從兗州過來的,就想討口飯吃。”

羅幼度看着鼓起勇氣說話的乞丐,臉色突地一變,意思到一個問題,忙道:“你們有多少人,兗州現在是什麼情況?”

“不知道,大水將我們的村子給淹了,有沒有跑出人來也不清楚,我們幾個進山踩藥材躲過一劫。想着汴京這裡有吃得,就先一步過來了。”

羅幼度也懶得繼續問了,顯然是這羣逃難來的難民在城裡與這夥將西大街視爲自己地盤的乞丐因搶地盤起了衝突,直接讓衙役將他們暫且關押。

他匆匆回到辦公署,從屋中書架上找出了一張老舊的大唐疆域圖。

這兵書看多了,也用了點時間研究地圖。

他也沒花功夫去尋最新的地圖,只是隨意弄了份舊的大唐地圖,地圖還是李治時期的,疆域都畫到東亞去了。

很快他就在地圖上找到了濮州、兗州,他們離地圖上的汴州並不遠。

汴州就是開封在唐朝叫的名字,也因此開封又叫做汴京。

“張進,你在開封碼頭有熟人,去調查一下,城裡最近是不是混入很多難民。還有往來開封的水路兩岸是不是有難民聚集的景象。”

張進已經入職開封府衙役班頭。

之前打乞丐的二十燒火棍就是他動的手。

此刻得到吩咐,立刻動身去了。

張進手腳利落,不過半個時辰便已歸來。

羅幼度也得到了預料中的答案,大步走向崔衍的辦公署。

崔衍最近的日子過的非常愜意。

羅幼度將能審的案子都審玩了,他這個第一把手沒啥事情可幹,拿着高昂的工資,每天品品茶,看看書,怡然自得。

“崔待制,我懷疑開封即將涌來數以萬計的難民,我們得提前做好準備。不然他們會與當地居民百姓產生矛盾,久必生患,今日下官已經審了兩起因爲難民而衍生的案件了。這應該是第一波,一些腿腳快,無家人拖累的人。第二波是拖家帶口的,第三波老弱婦孺都在後邊。我看了受災附近的地圖,就沒有特別大的城市,開封是難民唯一也是最有希望獲得食物的地方。他們肯定會來的……”

崔衍一臉驚容,失聲道:“不會吧!羅參軍可不要危言聳聽!黃河決堤朝廷已經派出李相前往鄆州監築河堤,賑濟災民了。”

羅幼度急道:“這不是危言聳聽,這災禍發生後傳到開封,官家在定計派出官員救災,一來一回已經好些時日了。災民不可能乖乖的呆在原地等候救援,那樣只有死路一條,分散四處覓食纔有一線生機,開封絕對是所有災民心底的首選之處。現在已經初見端倪,正是準備的時候。”

“等第二批,第三批災民趕到,那就亂成一鍋粥了,必需儘快做好第一手準備……崔待制,賑災與我們開封府無關,但是開封府權管開封境內一切民生瑣事,難民集結將會給民生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我們有義務爲了開封百姓面見官家,讓官家早作準備。”

第一百五十五章 兩場軍事會議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二十五章 自己人第四十六章 多疑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一百二十五章 能幹事,也能惹事第705章 聖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定設計圖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一百九十章 逃不開的真香定律第二十九章 討要花蕊夫人第六十一章 誰得利,誰可疑第一百十一章 就這???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一百六十四章 蕭綽的靠山第七十章 發機飛火第675章 大仁大義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五章 大王,臣……不敢第十八章 老少兩狐狸第五十一章 詐降第663章 出擊 入冬第九章 知己第七十七章 震怒驚恐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六十二章 喂韓先生喝藥第四章 誘其腹心第六十一章 誰得利,誰可疑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658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二十章 拖字訣,拿捏聖意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七十四章 膽大包天第十章 折服韓令坤第四十一章 甩手節度李處耘第688章 倭國消息 耶律賢逝第五十二章 大魚落網第十一章 不死不休第一百六十六章 人中龍鳳 臥龍鳳雛第二十四章 短視?遠見?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一百三十三章 交趾定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九十八章 對馬島慘案第一章 大軍出征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一百零八章 原是內鬼!第一百一十七章 偷跑第一百五十二章 西方之事第三十章 各有安排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九十一章 符皇后的決定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二十八章 進擊的符清兒第二十八章 發酵第八十六章 懷念故國第七十一章 針鋒相對第五十章 “撤!”第一百八十八章 雪崩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四十九章 皇帝不急太監急第九十五章 鑿穿戰術第四十七章 致命的殺招第四十一章 兩軍對壘第一百六十章 黃雀在後第八十二章 甕中之鱉第一百五十四章 賊人休想靠近雁門關第四十一章 點檢做天子第九章 幽州招討使第一百六十八章 機智的那派吉郎第六十三章 牛頭不對馬嘴第七十六章 殊死一擊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六十四章 薊州孤城第一百七十三章 炫富第一百六十二章 馬前卒第六十二章 內鬥小能手第十五章 夜郎自大第二章 活下去第691章 回宮第六十六章 量大理之物力,結中原之歡心第六十八章 更亂的局勢第八章 打賭第三十章 黑火藥第六十一章 看誰都是內奸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一百九十章 逃不開的真香定律第二十一章 影響擴大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四十七章 悍將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