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回京

王景鬚髮皆白,面色還算紅潤,但相比當初征伐蜀四州的時候,臉上多了許多滄桑。

王景今年已有七十三高齡,弱冠之年便跟着後梁大將王檀南征北討,歷經樑、唐、晉、漢、周、虞六朝,風雨六十年,什麼情況沒有見過,富貴權勢早就看開。隨着隴右收復,他所在的秦州已經不是邊陲要地了。現今朝廷人才濟濟,他一個功成名就的老頭也沒有必要去跟一羣后生爭個高下,早有隱退之意。

只是對自己憨憨的大兒子放心不下,只要自己還在這位子上,王廷義報他的名號就好使。

今日見羅幼度對王廷義的庇護,促使他下定了決心。

“好!”羅幼度見狀也不堅持,說道:“老哥麾下的田仁朗,朕是讒了許久,只是不好意思跟你開這口。現在好了,朕得償所願。”

王景大喜過望,這田仁朗是他在晉時好友昭義軍節度使田武的兒子。

田武病逝的早,田仁朗也沒有繼承其父職位,就來投奔王景。

王景發現田仁朗沉厚有謀,委以重任。他年事已高,秦州很多事情都是田仁朗代爲處理的。

他這一退有心讓田仁朗接管秦州,就是不知如何開口,卻不想田仁朗早爲羅幼度看上了,忙道:“仁朗能得陛下看重,正是他的福氣。”

羅幼度道:“正好潘美那裡需要幫手,就讓田仁朗去幫他吧。”

羅幼度並沒有在秦州多待,錢弘m與留從效的決定已經傳到他手中。

這納土獻地可是大事,曹彬是沒有資格接受的。

得他本人在汴京,親自接見錢弘m、留從效,在文武百官的見證下,從他們手上接過吳越、泉漳二州的戶籍賬冊。

要表現出大國氣度,也要給錢弘m、留從效一個交代。

畢竟錢弘m、留從效不管是受威逼還是利誘,願意將自己的領土進獻,免去戰火紛爭就是天大的貢獻,不能草草從事。

羅幼度出秦州入秦川,相比當年秦川有了小小的改變。

在渭河的滋潤下,秦川平原漸漸恢復了生機。

“陛下,不如在長安城休息一夜!”

盧多遜知道羅幼度對於長安城別有感情,故而提了一嘴。

“好!”羅幼度道:“就去看看新長安的景象,讓府衙準備船隻,我們乘坐舟船|去,先走一趟洛陽,再回汴京。”

昔年朱全忠挾持唐昭宗東遷,並把宮室拆毀,屋木也一起運走。

唐長安如同廢墟一般。

佑國軍節度使韓建認爲城廣人稀,不利於防守,於是對城池進行全面改築,將巨型的長安城縮小成了新長安。

原來的唐長安已經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不復存在了。

但在情懷的感召下,羅幼度還是決定在新長安住上一夜,然後乘坐舟船之下汴京,免得走陸路勞民傷財。

這一路來,羅幼度儘管再三強調要低調,無須興師動衆。強犧 讀犧

但是地方官員根本把握不了這個度,都往高規格上迎接。

反正鋪張了不過是抱怨幾句,可萬一真的禮數不到位,那個是關乎這一身官袍的。

對此羅幼度也不能過於苛責,畢竟也是地方官員的好意。

索性趁機乘舟南下,免除不必要的煩擾。

新長安比之唐長安,規模小了好幾個檔次,比汴京開封還要小上一號。

不過街市極爲熱鬧,街上店鋪沿街遍佈,商賈百姓列於街道兩旁,其中不少金髮碧眼之輩。

絲綢之路的重新開通,長安成了運轉商品貨物的中轉站,

以另外一種方式興盛。

百姓高聲歡呼,而許多西方人也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傳說中的東方皇帝。

在長安留宿一宿,羅幼度第二日就乘船到了洛陽。

在洛陽羅幼度待了三日,他並沒有幹什麼特殊的事情,就是單純地遊玩,帶着花蕊夫人遊遍了洛陽八景。

花蕊夫人心中忐忑,這不急着回去,反而在洛陽停頓,自己豈不遭人嫉恨?這候 章汜

歡愉之後,枕着臂彎,花蕊夫人吐氣如蘭地問道:“陛下在這洛陽可有要事?”

羅幼度笑道:“只是放一個訊號而已,明日就可以回去了。”

他並未與花蕊夫人細言,軍國事物,不論大小。他除了偶爾與符清兒說一些外,其餘嬪妃很少與之討論。

第四日,羅幼度如約返回汴京。

他乘坐舟船在城外碼頭登岸。

王溥、魏仁浦、宋琪、竇儀、趙普廟堂五相一併於碼頭迎接。

“見過陛下,恭賀陛下凱旋萬勝!”

羅幼度笑着,分別與五相寒暄。

尤其是趙普:“則平,這些日子辛苦你了!”

趙普是五人中最後一位入相的,在五相中地位最低,但此番羅幼度離京, 東京留守的位子直接交給了最末位的趙普。

趙普自是滿腔熱忱,“爲陛下分憂,臣萬死不辭!”

羅幼度拍了拍他的肩膀,表示自己的信任,也有別的意思。

這是御營司護送來了鑾駕。

羅幼度看着威風的車架,皺了皺眉頭,笑道:“這鑾駕挺威風,收起來,等朕上了年紀再坐。朕正值壯年,好手好腳,哪用得上這個。牽馬來,朕騎馬入城。”

羅幼度在成都的月餘時間,真正懂得了一個道理。

上行下效。

想當年中原紛爭不斷,蜀地卻號稱天堂。

實是因孟昶勵精圖治的結果,但是後來他的墮落,導致上下官員一起腐化。

入奢易,入儉難。

這話當真是一點不錯。

鑾駕確實坐得舒服,衆人簇擁,裡面美酒美食,甚至還有美人。

冬天有火盆,夏天有冰塊,冬暖夏涼。

但他這裡習慣了鑾駕,那文武官員也會相應地習慣馬車。

腐化,就是從細微處來的。

享受,是未來的事。

現在南漢未平,安南未定,契丹依舊強大,海上絲綢之路,陸上絲綢之路都未開通,還不是享受的時候。

文化要有,武功也要有。

坐車轎,那是老人孩子跟女人的特權。

男子漢大丈夫,不論文武,都應該騎驢馬。

羅幼度接過親衛遞來的繮繩,一個翻身就上了馬背。制大 制梟

其他人見羅幼度策馬在前,哪敢乘坐馬車,分分弄來馬匹,騎馬跟在後方。

喜歡問鼎十國請大家收藏:()問鼎十國更新速度最快。

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七十一章 士可殺,不可辱!第一百四十九章 分析透徹第一百七十六章 臣服第一百零六章 潛移默化 再見奇葩第三十二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五十九章 沒得選了第四十五章趙家兄弟的好感第六十五章 樞密院改制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一百零五章 夜襲激戰第一百六十九章 雍靖第三十八章 條件第三十四章 洗浴第六十九章 羅幼度的決心第694章 送行第三十五章 水桶大戰第七章 打到他妥協第687章 契丹滅 東北歸附第一百四十九章 鍛鍊 沒有資格第六十三章 契丹撤軍第一百零三章 金刀楊無敵第三十八章 宰相肚量第二章 南北異動第二十七章 心態改變第五十三章 風水不好第六十四章 朕的漠南 再見蕭胡輦第二十八章 變得不止一人第三十七章 進與退第十五章 大婚之日第六十七章 要爭,便爭吧!第三十二章 兩路求援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一百零一章 鳳凰出洛,玉璽現世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七十六章 垂拱而治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七十章 爭奪三叉水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賀(終章)第十九章 張雄起義第三十六章 潘美的決定第二十八章 遊刃有餘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七十三章 馬帥威武!第五章 內應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九十二章 自行決斷第一百六十五章 可願入宮?第三章 只爲四海歸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學第一百七十九章 羅幼度的野望第一百六十一章 通知第三章 情報網第七十章 爭奪三叉水第一百三十九章 白睡了 定難李氏覆滅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六章 兵不血刃下南平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二十八章 囂張跋扈第五十七章 四面楚歌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一百四十九章 鍛鍊 沒有資格第四十四章 五代冠首第七十一章 仇恨的種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六十八章 折賽花入宮第四十八章 登島 封鎖第六章 負荊請罪第十五章曹潘雙壁 步騎配合(第四更)第八十九章 駕崩第五十章 料事如神第七十章 爭奪三叉水第三十六章 說服第四十二章 烏江渡口阻擊戰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十八章 肉袒牽羊 楊業來歸第二十一章 敲山震虎第668章 萬全大陣第一百五十四章 戰事起第八十七章 人得向前看第十三章 劉彥貞的輝煌事蹟第四十八章 真義士!第十五章 餓極的猛虎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十六章 洞房花燭夜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一百零九章 溱水列陣第一百八十四章 火箭揚威第三十二章 救命稻草第五十三章 長江浮橋第四十二章 悲憤趙匡義第八十一章 愚蠢,糊塗!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697章 妾身這裡沒問題第十七章 致命錯誤第七十五章 趙普入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西方使者第四十四章 望風而降第三章 破敗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