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出擊 入冬

第663章 出擊 入冬

兀氏乞兒洞察了蕭胡輦的計策,又在孛端察兒的鼓動下,留下萬人駐守營盤,點齊所有蒙古所有精銳奔殺向了九十九泉。

五萬騎兵在漠北草原上平鋪開來,漫山遍野,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看不到邊。

兀氏乞兒就是要給蕭胡輦壓力,一點也不掩飾自己兵力之雄壯。

但他抵達九十九泉外圍的時候,不禁面面相覷:一道堅實的防線出現在了他們的面前。

這漠南漠北不比中原,多山多林,能夠隨時隨地就地獲取木材。除了靠近馬盂山、燕山附近的山脈羣,或者杭愛山、肯特山這些地方生長着大量的落葉松林,其餘地方多是一望無際的草原、荒漠以及戈壁。

偶爾生有一幾棵孤零零的小樹也活不長久。

在奇缺木料的草原,牧民們是不可能等到它們長大,基本上遇到了就砍伐自用。

九十九泉就是如此,這裡方圓三百里內都找不到一棵大樹。

在這種環境下,不存在什麼防禦措施。充其量就是用一些樹枝樹幹以皮毛線纏起來圈羊而已。

可是在兀氏乞兒面前出現的確實一道堅實的防線,在兩個大湖之間,一輛接着一輛的大車首尾相連,組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

在屏障的後方,數以千計的兵士持拿着弓箭,等着他們步入一箭之地。

雖說相隔甚遠,兀氏乞兒還是看出了對方持拿的是中原步弓。

步弓的威力射程是騎弓遠遠比不上的。

孛端察兒也覺得頭皮發麻,蕭胡輦給羅幼度擒到中原早已不是秘密,誰曾想在中原,對方竟然學了這麼一手,以大車加沙袋搭建防線。

“大族長?”

孛端察兒試探性地叫了一聲,說道:“不如我們進攻試試?”

兀氏乞兒愛惜部下生命,不願強攻,說道:“我就不信,那麼大的九十九泉,那個賤人有那麼多的大車,能夠防得住?走,去南邊……”

一彪兵馬轉道向南,他們圍繞着九十九泉逛了大半圈,無一例外,都給封得嚴嚴實實。

九十九泉遍佈輝騰錫勒黃花溝草場,足足有六七十餘里,以大車全部包圍自然不現實。

但是蕭胡輦以琥珀爲屏障,在兩湖之間的細縫處以大車封鎖,三萬餘人的隨行輜重大車,確實綽綽有餘。

蕭撻凜看着圍着九十九泉跑的兀氏乞兒,得意地大笑:“將軍,您這招,絕了呀。這在大車上插滿鋼刀,不就是武鋼車陣了?”

蕭撻凜勇猛過人,但並非一員莽夫,喜歡讀書,甚至天文學說,知道大將軍衛青以武剛車戰匈奴的典故。

蕭胡輦笑道:“相去不多,此法就是從武剛車簡化而來。既可用於駐地防守,面對突然襲擊時,亦可倚爲屏障,做臨時陣地。”

唐末時期,有一個叫孫儒的吃人魔王,他從一小卒當上了軍閥,靠的就是一個狠字,在殺人放火中,帶出了一支可怕的部隊,橫行中原江淮,無人可擋。

最後栽在了南吳楊行密的手上。

楊行密起初面對孫儒是屢戰屢敗,完全不是對手。後來選擇了避戰,大擺車陣,嚴防死守。

孫儒這種人在五代最爲常見,能打能戰足夠狠,但內政一塌糊塗,時間一久,耗空了。

爲百敗的楊行密,一戰定乾坤。

柴克宏的父親南吳名將柴再用當時就在孫儒麾下,面對車陣大吃苦頭。歸順南吳以後,便將車陣之法,學到了手。在與朱溫大戰的時候,憑藉車陣屢次建功。

柴克宏歸順之後,蕭胡輦將這一套學了過來。

恰好爲了北伐,中原建造了很多大車運送糧食物資,蕭胡輦申領了一批,此刻派上了用場。

蕭撻凜道:“真想見見兀氏乞兒氣急敗壞的樣子。”

蕭胡輦看了看天上的太陽,說道:“日神眷顧,給了一個好天氣,我們看看去!”

她說着望向蕭術魯列道:“蕭叔,營地就交給你了。”

蕭術魯列道:“去吧!”

蕭胡輦躍上了自己的大紅戰馬,高聲道:“蒙古的宵小一而再,再而三地襲擾我們牧羣,今天就是報仇的時候,在日神的庇佑下,跟我突擊……”

在另一端,兀氏乞兒領着一部分精銳,圍着九十九泉繞了一圈,仍是沒有尋得可以順利進入九十九泉的方向。

在最外圍的泉與泉之間,必然有貨車相連起來的防線。

一開始兀氏乞兒還打着找一條路的念頭,後來也意識到對方不會留下明顯的通道,便打算尋一處防守薄弱的地方,便於自己進攻。

兀氏乞兒與孛端察兒看着一處陣地,說道:“東北方有一處地方,我看東邊的湖泊不大,水位也不深,可以試着強渡。”

孛端察兒不住點頭,先拍一個馬屁,說道:“大族長高明!”然後,才說道:“這些車輛相連,看起來難攻,但終究是木頭做的,可以試試火攻。得用動物油輔助,我觀對方的車塗抹了一層漆,不易點燃。”

正在他們商議的時候,驚人的變化發生了。

隨着戰鼓聲的響起,就在他們正前方的相連的車隊防線突然左右移動,讓開了一條通道。

車隊搭建的防線還有一個特點,就是靈活。

一彪契丹騎兵飛似地衝了出來!

兀氏乞兒領着兵馬繞了九十九泉一圈,對面全無動靜,對敵人的突然出現,誰也沒有心理準備,不禁一片譁然。

兀氏乞兒大感意外,看着遠處當先的那一抹豔麗的紅色身影,大喜過望:蒙古人豈能懼戰?

他抽出自己的彎刀,高高舉起,正打算大聲穩定軍心激發士氣,剛一開口:“天神……”

他直接破音了,這才發覺自己是口乾舌燥,細語輕談還好,一旦大聲吆喝,喉嚨便有種撕裂的感覺。

兀氏乞兒忽然驚覺過來,連忙向左右看去,只見身後的兵士們都有些緊張慌亂,看着殺將而來的敵人,並沒有想象中的爆發戰意,而是驚恐怯戰。

“不好!”

自己見對面擺下了烏龜大陣,怒不可遏,又起了輕敵之心,以爲對方不敢於戰,一味地尋找對方破綻,反而忽視了兵卒的體力。

盛夏時節,九十九泉周邊完全沒有遮陰之處,他們繞到此處跑了大半日,累得夠嗆,哪有心思作戰?

“該死的賤娘們!”

兀氏乞兒暗罵了一聲,他顧不得自己嗓子的疼痛,在此危局,他反而鎮定下來,在判斷時局後,一邊下令撤退,一邊命人發出響箭支援。

兀氏乞兒的應對不可不快,但是蕭胡輦的突擊彷彿閃電一般,還未等對方全身而退,先一步殺到。

太陽的餘暉之下,一身鮮紅鎧甲的蕭胡輦,好像裹了一團烈焰,飛快地向面前的蒙古軍做縱深突進,以擴大戰果。

體力不支的兀氏乞兒部,讓蕭胡輦殺得一潰千里,直到對方援兵即將抵達,蕭胡輦方纔退卻。

蕭胡輦將自己的情況以及取得的成功派人修書給了羅幼度。

羅幼度得到消息以後,已經是大半個月之後的事情了。

漠南的天氣變化無常,總的來說春夏短,秋冬長。即便是秋季,也會急轉直下,驟然變涼,甚至下雪。只是大半個月,便從夏天的酷熱過渡到了秋冬的寒冷。

大定府城南中原軍營。

羅幼度一邊看着信,一邊搓着手,心中慶幸,自己準備的及時,提前安排了禦寒的衣物。

不然出征的將士就要受凍了。

羅幼度對於軍中將士極爲關懷,也是這份初心,所有兵將都願意爲他而戰。

看着蕭胡輦信中介紹的情況,羅幼度對於他那邊的戰事有了一定的瞭解,認可了她對蒙古的戰術,暗忖:“不愧是歷史上威震西北的邊帥,確實了得。”

他認可了蕭胡輦對於蒙古的戰術,暖了暖手,親筆回了一封信,前面是老套的嘉獎,讓她莫要急躁貪攻,強調了她的任務是掃平北方之患,契丹之事,無須她分心。後面有歪了主題,隱晦地寫了一些相思之語,密封好以後,讓來人送了回去。

得到了蕭胡輦的消息,羅幼度心中唯一的顧慮消散。

幾路大軍中,陳德誠的對手太渣,不值得一說,真要輸了,那就得砍頭。

林仁肇是經驗豐富的百戰名將,潘美是智勇兼備的將相之才,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

唯獨蕭胡輦,過於年輕,雖說這些年表現不錯,但大多是自另一軍征戰的將才,還有楊業爲她護航。此次她領全族戰士北上是第一次指揮如此大規模的部隊,對於她的考驗可想而知。

他想過安排人輔佐蕭胡輦,最後還是放棄了。

蕭胡輦帶領的部隊幾乎全是契丹人,而且有一大部分還是有着契丹後族王族血統的存在。

讓他人指揮,或者充當副手,反而會引發各種問題,更加不妙。

羅幼度綜合一切考量,他最後選擇了相信蕭胡輦。

直到今日,他才確定自己的選擇沒錯。

在帳內跳了跳,驅了驅身上的寒意,聽到了帳外傳來姚內斌、劉福、李漢超、賀惟忠、郭暾一併求見的消息。

羅幼度回到了位子上,讓人點了炭火,將五人請入御帳。

人是他叫來的,主要是諮詢一下堡塢的進攻情況。

姚內斌地位最高,先一步說道:“進展的還算順利。只是相比之前,對方的應對多了些章法,原先他們遇到情況胡亂應對,現在有了一些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意味。不過我軍士氣正盛,兵卒用命,最多兩個月,就能將城外的釘子盡數拔去。”

郭暾道:“末將這邊與姚指揮使相差無幾,對方應該是換了一批守軍。末將這裡遇到的對手原本是一個禿頭的契丹人,後來換了一個漢人打扮的將軍。不只是他們,連帶兵卒也是一樣。原先他們很喜歡出寨挑釁襲擾,現在就縮在營地裡防守。攻破他們營寨之後,繳獲的物資少有軍馬,多了許多粟米。”

劉福、李漢超、賀惟忠三人也先後附和。

羅幼度想起武德司送出來的情報,立刻明悟,說道:“朕明白了,是趙匡義給耶律必攝出的主意吧?”

他是準備利用耶律屋質病故這一點大做文章,利用耶律必攝得位不正,契丹內部動盪攪亂契丹朝局。

從結果來看,起到一點點效果,但很快就給平復了下去。

耶律必攝通過針對性的放權畫大餅,穩住了朝局。

然後趙匡義就得到了重用,成爲了京州軍的統帥之一。

武德司雖無法準確探知耶律必攝、趙匡義私底下的謀劃,但通過趙匡義快速晉升,足以表明他在此事上立了不小的功勞。

趙匡義有能力幫助耶律必攝穩住朝局,這一點羅幼度毫不懷疑。

雖說高粱河車神這個蔑稱在他那個世界揹負千年,可拋去軍事不談,在其他方面,他還是有一套的。尤其是政治手腕,歷史上趙匡胤當皇帝的時候,朝堂上遍佈他的人,在他哥的眼皮子底下搭建了一支班底。

趙匡胤察覺後,爲時已晚,只能在邵賢妃與製造僭越器具上,挑挑趙匡義的毛病,最後還留下一個燭影斧聲的謎團。

不過趙匡義在政治上助耶律必攝穩住了廟堂,賞賜給他軍權,這是羅幼度想不到的。

難不成耶律必攝以爲人人都如耶律屋質這樣老辣?才兼文武?

羅幼度沉吟片刻,說道:“朕本打算給契丹壓力,讓他們內部受到威脅,感到不安,從而生亂。現在對方穩住了局面,倒也不急着進攻。尤其是現在天氣轉涼,兵卒長期作戰容易凍傷。此戰朕打算掃平契丹之患,出征時便知道,此並非一朝一夕之事。你們回去後,繼續負責進攻。把握分寸,不要做無謂犧牲。那麼多堡塢,慢慢拔,我們糧草充足,有的是時間。”

五將皆感受到羅幼度對於前線兵士的關懷,齊聲應諾。

此後中原對於大定府城外的堡塢進攻不停,但勢頭減緩了許多。

原本五路攻堡兵馬,平均三五日便可攻下一座,現在十餘日才能下一座。

待清完大定府所有堡塢以後,已經是三個月後的事情了。

漠南早已下雪,天地間白茫茫的一片。

第五十章 料事如神第三十九章 製造戰機第十七章 北漢投降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三章 破敗國都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六十八章 心細如髮第六十六章 伏擊不成就強襲第一百章 韓德讓的志向第七十八章 龍盤虎臥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二十四章 欲語還休《憶相思》第五十四章 巢湖水寨第六十六章 人工呼吸第三十八章 不急,就快了第三十六章 何須開戰理由?第四十章 舍大義存小義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三十七章 人情世故第四十九章 算你狠第六十二章 有來無回第十二章 定計第八十八章 魂斷陳橋驛第一百二十一章 恩科第四十八章 此乃賊人之計也第四十二章 毒煙、猛火第四十九章 菜雞互啄第十九章 見好就收第五章 江陵城亂第五十一章 窮寇莫追第707章 壓力反轉……第七十四章 膽大包天第686章 亡第三十七章 諸事順暢,莫名高興第二十三章 暗盟 惦記”趙子龍“第一百二十九章 給小覷了第三章 前線無糧第四十五章 焦慮的周娥皇第653章 奇襲的前奏第七十四章 膽大包天第二十四章 古有孫十萬,今有孟國主第691章 回宮第六十六章 各方算計第二章 勢如破竹第二十一章 順勢而擊第654章 將計就計第八十五章 用人之法第五十八章 周小妹跟蕭小妹第三十二章 南唐諸將第一百一十四章 上中下三策第699章 我爹是石守信第五十八章 是真是假,查一查第一百四十章 “些許錢帛”第二十四章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第一百七十二章 景瓊入京第二十九章 華夏數字第一百六十九章 兵抵西域第四十七章 心意相通第五十六章 發揮失常 潰敗在即第六章 郭榮與趙家兄弟第一百四十三章 也有味了第三十七章 徒勞無功的蕭胡輦第一百一十五章 交趾亂起第二十七章 英雄遲暮第二章 一統南方的訊號第一百六十二章 驚嚇 神器第十章 龍驤軍揚威第八十五章 演戲的羅幼度 豁出去的趙匡胤第692章 全新的廟堂局勢第七十四章 內亂起第二章 羅天子愛民第五十四章 道德底線第六十四章 夜間取城第八十七章 知難而退第六章 麟州楊家第一章 去其靈魂第二十三章 亞歷山大的魏仁浦第691章 回宮第659章 將遇良才第六十九章 莫名的從君從父第四十二章 納妃 夜襲第十五章 輿論爆發第四十三章 痛揍第七十九章 洞察野心第七章 結交第九十三章 如此君臣第一百七十七章 向西求援,發動聖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闊綽第三十三章 陋室第十七章 刑不上士大夫第三十六章 我是冤枉的,你可相信?第四十九章 張瓊戰將 決戰之始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處耘的底氣第二十八章 羅幼度的嘴第一百八十六章 百戰之軍第八十一章 愚蠢,糊塗!第662章 過於熟悉 處處破招第三十一章 成都,朕來了!第十一章 收復二州 獨自領兵第一百五十二章 草原上的第一場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