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中)

“過去、現在、未來三部經義,其實只有一門法:貫通;追求只有一件事:輪迴!述其法門,是其精擅者;述其所欲,是其重視者。越是重視,越是欠缺……世人輪迴,不外乎六道之中,菩薩輪迴,又當如何?”

證嚴和尚不是給餘慈解釋裡面的思路,而是將思考的結果一股腦兒地傾倒出來,還好餘慈對大黑天佛母菩薩一系,也算了解頗深,對《三際經》也有研究,纔沒有被他給說暈了頭。

也正因爲是理解,他也被證嚴和尚的問題給迷惑了:

世人輪迴,不外六道;菩薩輪迴,又當如何?

……輪迴?

這就是證嚴和尚意圖重頭再來的意思嗎?

如果在西方佛門完備的十法界體系之下,確實有六道輪迴之說,也確實可以輪迴轉世,破開胎迷,重新修行,但六道輪迴已經破滅五劫之久,再說它還有什麼意思?

念頭再轉,餘慈卻記起來,黑天教的經義上,分明也是述及六道的,最典型的就是:“他年劫來時,五陰煩惱,三毒熾盛,輪轉生死,無有竟已;他年劫去後,三界天通,不設障鎖,六道渾一,難分貴賤,混染泥中,掙扎無從。惟諸佛子、諸善信、善佈施者,必得涅槃永離三塗生死之患……”

從這段經文上看,大黑天佛母菩薩是要人信奉其教義,以求在劫來之時,劫去之後,獲得超脫。

可按照證嚴和尚的說法,大黑天佛母菩薩自己,也想着重新來過?

不管是菩薩也好,和尚也罷,要想重來,都是冒着絕大的風險,也必須是有不得不爲的緣由。

可作爲一教之主,此界最頂尖的大能之一,連羅剎鬼王都要認真對待的盟友,那位對自己的狀態,有什麼不滿的?

證嚴和尚沒有提及,僅是微微笑道:

“菩薩長久佈局,如今當已在不得不發之時,以那邊的實力,小僧便賭他一個天地變色,重定乾坤,又如何?既然想借此機會,重頭再來,寄魂奪舍,也註定了不是長久之身,何必介意?”

他還沒有說得太明白,大概是自家也有許多猜度未明之處。

不過站在天地法則體系的最頂端,餘慈掌握的信息,不是證嚴能比的,連聽帶猜,已經聽懂了七七八八,而且心中更有一層連證嚴都難知曉的領悟。故而,餘慈見證嚴說得差不多了,就點點頭:

“是這樣嗎?那就祝證嚴師傅你得償所願了。”

說話間,他心念微動,星辰天上,十數顆星辰放出光華,更有莫測氣機勾連其中,貫竅合意,便見一道長虹自星空飛降,落在兩人邊上,光華轉暗,繼而凝實,最終化爲一個光赤的男性人體。

證嚴沒有說話,只是靜待餘慈解釋。

餘慈道:“雖然不太在意奪舍的目標,可殘魂一縷,還是難以支撐長久,這具符法傀儡,我便送你,可以暫時寄託神魂,亦可寄託諸天星力,溫育滋養,送給證嚴師傅你,算是以壯行色。”

證嚴看那具符法傀儡,並不推辭,只向餘慈合什行禮。

餘慈卻不受他禮數,只笑道:“其實我也有事情,想請證嚴師傅幫忙。”

“請講。”

“這個符法傀儡,雖然能撐上許多時日,但我想來,證嚴師傅你應該不會久居其中。我就希望你就算是找到了寄魂奪舍的目標,也不要急着把此物捨棄……聽你的意思,是可能前往西天佛國,那時,你就把它放在佛國腹心之地,可好?”

聽餘慈這匪夷所思的要求,證嚴也不問是什麼目的,淡淡道:

“若我前往佛國,必當如道兄所願。”

“那麼……後會有期!”

證嚴轉向符法傀儡,一步邁出,殘魂便與之相合,本自瞑目肅立的傀儡睜開眼睛,其中靈光如焰,跳躍如實質。

略做熟悉,證嚴已經可以輕鬆控制這一具新身體,便再施一禮:

“煩請相送!”

餘慈哈哈一笑,眼前的證嚴與凝成的符法傀儡,便都虛化,送出了心內虛空之外。

至於接下來,證嚴會去哪裡,他再不關心。

餘慈睜開眼睛,從心內虛空脫離,越過涼亭檐角,可見劫雲厚重,不見天日,伸手虛撥,指尖看似在空氣中劃過,其實是貼某道法則脈絡,抹了過去,但並沒有真正觸及。

如果剛剛他碰到了,世界絕大多數人物,依然不會有任何感覺,可問題是,肯定會有一位,暗中窺伺——他所虛劃的,便是那一整條生死存滅法則脈絡,而在此之後,就是大黑天佛母菩薩。

當年在移山雲舟上,他已經知曉,他並不是唯一一位站在生死存滅法則之上的人物,還有另外一位,與他“分享”。

至於這種“分享”會帶來什麼後果,此前他還沒有認真考慮過,但如今,待證嚴和尚撕開了那血淋淋的口子,縱然還有諸多事項未解,可相應的情境,他經領悟:

如果身臨懸崖,即將跳下,手握一條救命的繩索,自己會把這條繩索的一端,還有相應的信任,塞到大黑天佛母菩薩手裡嗎?

顯然不會。

所以,大黑天也不會!

轉來轉去,原來這還有一位苦大仇深的……比想象中要嚴重得多!

餘慈沉吟不語,渾不知時間流逝,等他回神,已經天色暗淡。這時,他發現假山之下,已經有人候了很久。

由於雪枝的問題,島上也是人心思變,門禁是越來越鬆了,以前還要請示從雪枝那兒轉一遍手,再問他的意思,如今自作主張就帶了進來。

不過,來人倒也有一面之緣。

那位垂手恭立,至少從表面來看,全不以久候爲苦,當餘慈的視線落在他身上的時候,則是激零零打個寒顫,生出感應。仰起頭,對上餘慈的目光,當即大揖到地,高聲唱喏:

“隨心閣白閔,見過餘真人。”

白閔,就是隨心閣在三環城的掌櫃,鬥符奪丹之會上,餘慈和他在八極宗船上有一面之緣。印象中此人有着生意人的圓滑,又很講究和氣生財,深諳人情之道,並不討厭。

不過餘慈對此人的印象,與此人對他的印象,似乎還有些不太協調之處。

餘慈何等眼光,早看出此人唱喏之時,情緒起落不定,身上筋肉微微打顫,倒沒有什麼心虛或惡意,只是單純的畏懼而已。還記得在船上,餘慈展露實力後,那人雖也是敬畏,卻不像現在這樣,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不知是受了什麼刺激?

餘慈纔沒閒心欺負人,見他這模樣,也覺得好笑,只道一聲:“上來吧。”

白閔頭也不敢擡,身形保持弓形,疾行登上假山,在亭子之外,雙手高舉過頂,奉上帖子,口中急促卻是吐字清晰:“鄙人不告而來,攪擾真人清修,望請恕罪。實是十日之後,爲敝閣“三寶船”過境之期,鄙人斗膽,想請真人到會,以增顏色,敢問真人可否撥冗與會?”

餘慈伸手接過帖子,搭眼一眼,就明白,這位也知道自家的份量有些輕了,帖子上倒弄了不少花巧。

大概也擔心餘慈沒有聽過“三寶船”之名,帖子還有些解釋。

這“三寶船”並非是特別久遠的東西,也不是隨心閣一家之物,而是幾個商家“深感海鷗墟之中雖琳琅滿目,然而良莠不齊”,“憂慮各方道友難以辨別,心血盡付流水”,故而每年都花費不菲的代價,將墟集上競買那些上等珍奇之物,萬里迢迢,送來內陸,供人挑選。

三寶之名,一曰物寶,是常規的法器、丹藥等。

二曰“道寶”,是各類法門、神通修煉之術,也包括涉及各種層面、各個區域的資訊、情報等。

三曰“人寶”,這個就是比較禁忌的東西,是從海外、域外,甚至別處虛空世界,擄掠過來的生靈、外族,也是天地大劫之後,新興的買賣。

餘慈看得啞然失笑,顯然,這是隨心閣等幾個商家,給海商會使的絆子。看起來只是當二道販子,最後的錢財都是給海商會賺去了,可如果操作得好,對墟集市面上的高端資源形成部分壟斷,人爲造成“有價無市”的情況,還是會對海鷗墟的權威造成衝擊,甚至將其打落成“蕪雜”的集市,再難吸引真正的財主和強者。

當然,具體如何做法,是什麼效果,還要看兩邊如何勾心鬥角

白閔口中也是連迭解釋:“此艘三寶船自滄江逆流而上,尚未真正停泊,各類寶物最是齊整,也是天篆社天角先生、八極宗孟都公子極力相邀,纔在湖上做首次停駐,那二位也想借此機會,邀真人相會,被在下厚顏搶在頭裡,送了帖子過來。”

孟都,在奪丹鬥符會後,還沒有回去嗎?

倒是天角先生,是位比較純正的研究符籙之人,餘慈對他印象不錯,但要讓他耽擱十天時間,也是不能。

餘慈看帖子上面的署名,即而微怔。上面天角先生排第一位,孟都公子排第二位,白閔排第四位,中間還有一人,名字卻是熟悉。

沈婉?

第130章 意存人失 心撩劍至(下)第63章 亂離人心 斷頭一劍(下)第36章 青狼之死 似曾相識(上)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五)第53章 欺之暗室 無源咒殺第44章 魔域之祭 不死不休(上)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三)第37章 心念之底 形神之界(中)第140章 戰場置換 釜底抽薪(上)第29章 北斗劾禁 東海凝波(上)第68章 生死幻化 荒野之議(下)第58章 故舊同舟 敵我同行(下)第116章 攔海天裂 凹凸之地(上)第65章 大貓第149章 恐怖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上)第103章 尋死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四)第244章 對決第206章 控制第214章 暗流第186章 獵團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上)第153章 重現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上)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中)第35章 請託第104章 真僞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中)第18章 獠牙之利 心變之奇(中)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上)第一百六十八章第156章 伊辛第280章 時不我待 欲取先予(上)第118章 根本加持 他化魔子(全)第26章 混化第59章 深瀾遠空 咒化饕餮(下)第103章 紛至沓來 不可阻擋(上)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167章 雷吼第134章 測驗第34章 高樓小宴 長生之難(上)第371章 窗外第152章 授劍第190章 差別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14章 長短先後 遠近高下(上)第28章 山間第230章 域隨法動 無雙劍鬼(上)第261章 陰山黑河 香料生意(下)第254章 歸檔第206章 身與道合 心照魔淵(下)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四)第3章 心血共振 陰魔反噬(中)第284章 損元突襲 妄境成圖(中)第118章 變卦第355章 水火第117章 抵達第167章 前世今生 靈光一點(中)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下)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六)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中)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十)第150章 快刀第70章 亂源第6章 馭劍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第315章 危急第6章 馭劍第272章 入園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上)第70章 何物爲稀 何者爲貴(上)第38章 池魚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中)第225章 建小地獄 亂大北荒(下)第31章 法器核心 原址異變(下)第52章 神鬼莫測 上清遺法(上)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完)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下)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四)第190章 靈變陰陽 誰主沉浮(上)第31章 等待第99章 知竅第11章 大羅之傘 人心之變(上)第104章 聯手剿殺 若有若無(下)第108章 過限第72章 真兇大仇 明補暗償(中)第97章 舊主第81章 封魔禁制 損毀秘道(下)第39章 棋盤棋手 推衍之爭(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五)第93章 覆盤第200章 太元應化 明月照影(上)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八)第49章 一劍滅法 一諾千金(下)第208章 緣木求魚 星空搭橋第18章 暴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