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八景巨擘 後聖真名(上)

餘慈帶着幾分好奇,觀察這位突然插入戰局的道人。

算上自己,他在真實之域一共見過五人。其餘四個,除了眼下的道人,還有羅剎鬼王,就是當年在東華虛空之時,遭遇的元始魔主,還有一個,他則懷疑是黃泉夫人。

還不太確定、又只是驚鴻一瞥的“黃泉夫人”暫且不論,剩下這幾位,要數元始魔主的存在方式最爲“自然”。

шшш▲Tтká n▲¢〇

因爲餘慈當時完全沒有任何荒蕪空蕩之感,回想起來,彷彿整個真實之域都被元始魔主的深邃魔意所覆蓋,沒有任何空隙。

當時餘慈渾渾噩噩,也是幾乎沒有真實之域的概念,只覺恐怖,而不知恐怖在何處,眼下自然是另一番感覺。

至於羅剎鬼王,還有剛架起一方世界的自己,雖說是根底、火候上還有相當的差距,離幻天的完整程度,更遠非他此時所能企及。可總體來看,走的也是一條路子。

都是將自闢天地的神通,“搬運”到真實之域來。

都是以此爲根基,創立法則,在真實之域圈佔地盤。

可眼下的道人,和他們都不太一樣。

遙觀其人,固然形神俱妙,頗有實質之感,卻能一眼看出是個投影,其身外微微發光,像是一朵燃燒的燭火。

真實之域是一個超拔出現實世界的層面,根本沒有可供“燃燒”的法則,道人實是以某種極其內斂的方式,在他投影內部,形成了相關的架構,做到了這點。

這就不算是自闢天地了。

餘慈還注意到,這位道士出現在真實之域,看起來實實在在的。

可在真界,別說他和羅剎鬼王形成的巨大塌陷,甚至根本找不到任何與此人相牽繫的反應。

難道他不在真界之中?

正琢磨的時候,他感應到真實之域,有羅剎鬼王發聲:

“小聖人四處舍麪皮,如今還留得幾張?”

小……聖人?

“讓羅剎道友見笑了。貧道此來,實爲此界億萬生靈請命。二位神通無量,而天地大劫之下,非比他日,這一方世界已經禁受不起。至於法則重構,也未當其時,羅剎大人既然欲有所爲,何必平添變數?”

“要你管?”

羅剎鬼王的迴應很“任性”,可就在此同時,此界如油煎火燎的焦躁情緒衝擊,卻是開始降溫,殺意和排斥之力同降。

兩人一個來回,透露的信息,讓餘慈很是驚訝。

他以爲羅剎鬼王和大黑天的盤算,很少有人知道呢,可如今看來,似乎只是一個不是秘密的秘密?

還是說……

餘慈很想問那道人:你知道大黑天嗎?

這句話終究沒問出來,因爲餘慈也突然懷疑起來,他所知道的羅剎鬼王的計劃,在“完整的真實”中,又佔了多少比例?

這份心思來得突然,卻極有份量,餘慈某些不成體系的思緒,受其統攝,漸漸理出一些脈絡。

也在此時,羅剎鬼王把他牽了進來:

“你們兩個以前可見過?用不用我來介紹?這位是壁虎神主……”

“……”

那道人很聰明地沒有搭話。

餘慈卻已懶得理會羅剎鬼王往他頭上潑的髒水,也不會爲其喜怒無常而頭痛。

似乎,他真的已經抓到了某些實際的線索……

至於這位看起來仙風道骨的方外羽士爲何人,他更是早有概念。

世間大能,隨修爲的高下,各自的稱號也不同,具備嚴密體系的佛門不用說,魔門的魔君、玄門的天君、天尊,儒門聖賢等,都是有實際定義的,平時說說,送頂高帽沒問題,在正式場合,稱呼錯了,就是天大的笑話,甚至是潑天大禍。

羅剎鬼王的心思變化幾乎沒人能猜得到,但在這種場合,調侃可以,亂講話就實在有失水準了。

想來她也不會去做。

古往今來,只有一類玄門中人,被稱爲“聖人”。

那就是八景宮的歷代掌教,其全稱則是“掌教聖人”。

八景宮,自上古以來,就一直傳承至今的玄門正統,修行界五劫以來,沒有任何疑義的中天巨擘,第一門閥。

東華真君陸沉,號稱“五劫以來第一人”,縱橫天下,幾無抗手,然而他所創立的東華宮,相對於八景宮,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羅剎鬼王,開天闢地以來,僅有的五大神主之一,可她座下的羅剎教,與八景宮相比,至少在真界,仍有一段難以逾越的距離。

毫無疑問,眼前這位,就是真界最頂尖的大能,地位最高的領袖,甚至沒有之一。

若是較真的話,恐怕只能把元始魔主真身請來,才能穩壓他一頭。

唔,是不是該叫一聲“幸會”?

“這位蕭聖人,你應該知道了,八景宮掌教,玄門領袖,呵呵,也是蕭壘之兄,兄弟兩人一居中天,一居北地,都打下偌大基業,好不讓人羨煞,對了……蕭壘你知道吧?”

哪個蕭……蕭壘?

日魔君蕭壘?那個東陽正教不是掌教,勝似掌教的絕代魔君?

這也行?

餘慈真的給驚到了,誰能料到,羅剎鬼王隨口道出的,竟然是這麼一個驚天秘聞!

還是說,這本就是此界大能之間,一個早已流傳開來的談資?

看蕭道人的反應,或是後者居多。他面色不變,又向餘慈施禮:

“貧道蕭森,這位道友,敢問名號?”

此時的餘慈,其實已經有足夠的資格,將真實名號宣示於人,然而形勢莫測,他不至於給自己添亂,只將一份意念送出:

“劫餘之人,何必多言?”

蕭道人微微一怔,沒有立刻反應,末了方是微微嘆息:“上清之劫,玄門之殃。道友能於劫後,以一己之力,重振上清氣象,不讓王、魏,堪比楊、葛,可謂‘後聖’歟?”

顯然,他是往上一劫末,上清宗覆滅之事聯想過去了,而且將餘慈與開派立教的王、魏、楊三祖,以及三世葛祖師相提並論,順勢送了好大一頂高帽。可天知道,除了一個早已身殞的朱老先生,餘慈那個時代的上清宗高人,幾乎是八杆子打不着。

偏偏餘慈並沒有說謊,劫餘之人——此界長生中人,哪個不是“劫餘”之人?

好笑之餘,他忽又醒悟一事:羅剎鬼王上去就揭蕭森的老底,是不是在“提醒”他什麼?

第243章 話事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287章 破魂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上)第240章 求生算死 虛空獨遊(下)第130章 成果第87章 生死妙化 魔劫大興(上)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中)第180章 論交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上)第74章 奇香流轉 湖上飛煙(中)第220章 觀紗第89章 廢料碎片 暗流涌動(上)第96章 尋蹤覓跡 天魔之場(下)第25章 忘情寶扇 龍霄之城(下)第115章 行者東來 背後短長(上)第222章 三華寶鼎 堅定立場(上)第32章 馭帆同行 海底入社(中)第143章 超拔鎖鏈 長河掠影(中)第194章 定居豐都 九煙開府(下)第390章 劍鎖第71章 崩弦破局 罪魁禍首(下)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86章 治標治本 如此仰慕(中)第38章 噬原魔蟲 欲染入界(下)第32章 八景巨擘 後聖真名(下)第104章 勘探第120章 秘會第240章 俱滅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下)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六)第36章 虎嘯靈昧 十絕盤空(下)第43章 現形第98章 淑雅知節 清妙傀儡(上)第125章 禁法秘語 教祖親至(下)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下)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上)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中)第8章 一席之地 一堡之宗(中)第381章 丹法第45章 攪局第150章 節奏激變 湖祭歸路(中)第71章 崩弦破局 罪魁禍首(上)第324章 血磨第42章 舉火燎天 風雲變幻(中)第53章 欺之暗室 無源咒殺第4章 說草後記之三上第327章 法壇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四)第77章 仁義買賣 解決之道(中)第54章 千載難逢 調香之爭(上)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上)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383章 路窄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上)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上)第272章 半部神通 舊人新遇第339章 冰海第168章 大勢之戰 變數迭生(下)第35章 天篆第109章 靈樞種子 不滅之根(下)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上)第178章 養鳥第63章 不倒老翁 自求多福(下)第78章 狂歌第234章 殺戮第104章 真僞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上)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三)第26章 祭幡第110章 追跡第91章 陽謀陰招 名動天下(下)第9章 驚鳥第179章 太玄之動 一切唯心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上)第92章 拓印第254章 香花娘子 蛇蠍美人(下)第48章 合縱連橫 劫下相逢(完)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中)第8章 一席之地 一堡之宗(中)第142章 華陽魔矛 神臺喪鐘(下)第169章 斬龍封神 碧血開道(四)第48章 九娘神威 藏靈反哺(下)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下)第113章 跨空挪移 東西戰線(上)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上)第217章 寶塔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三)第220章 飛車血路 只欠東風(上)第124章 通天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八)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上)第78章 舊殿遺骨 招引天魔第96章 白虎第79章 自成妄境 七情病變第161章 探路第124章 胖子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