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拒人萬里 三方亂戰(上)

足足七萬裡開外,正以羅剎教秘法破空趕路的某個虔誠信衆,陡然雙目一突,心神亂離,氣機不自主外放開來,而當頭便是洶涌劫雲,雷光迸射,瞬間便將他淹沒。

北斗劾魂注死術。

以此符勾動生死玄機,雖相隔億萬裡,也能觸發目標死劫——怎麼死的不重要,結果是想要的就可以。

餘慈這一擊,時機卡得剛剛好。

那信衆已經是距離華陽窟魔國最近的一人,羅剎鬼王也是正要神力降臨,以他爲跳板,成合圍之勢。偏偏就這在瞬間,北斗劾魂注死術發動,將其點殺。

餘慈出手,大黑天佛母菩薩自然是知道的,意念又來:

“分心不太好吧?”

話是這麼說,餘慈的舉動,還是讓她有些警惕。

七萬裡,是個比較微妙的距離。

其遠遠超出常規的神意感應範圍極限,但在真實之域層次的修士眼中,也並非天塹,只是需要某種“觸動靈機”式的鎖魂定位,才能跨越過去。

能夠在這個距離上,準確鎖定目標,勾動生機玄機,誘發天劫,正顯示出餘慈對天地法則體系不可思議的掌控力,乃至於對羅剎鬼王行爲的準確判斷。

另一種意義上,就證明餘慈除了生死法則以外,在其餘多項天人九法上,都有些精深的造詣,這樣纔會具備如此全面而廣闊的感知。

真的很麻煩……

餘慈能夠立起星圖,便是在生死法則上站穩腳跟,與她的“生死輪迴”一般。

兩邊就像在一條懸在高空的細索上摔跤,隨時都可能翻下去,這時候看的不只是誰站得穩,還要看繩索之外的輔助,也就是天人九法的運化圓融與否。

任何一個根本法則,都不可能單獨存在。到最後,比拼的還是整體水準。

問題在於,大黑天佛母菩薩不想比拼這個,她沒時間。

她遠比羅剎鬼王要實際,沒那份玩樂的心思,不存在任何“棋逢對手,將遇良才”的惺惺相惜之感,能早早解決掉,爲什麼還要繞圈子?

之前不敢動餘慈,是忌憚“上清後聖”的威能。

可如今……

便在此時,遠在數百里外,高空劫雲電漿迸散,雷君法相附近十餘個雷部神明,被金剛魔俑連續的暴擊打散,雷域撕裂,兩邊近身搏殺,幾番交纏,都在雲端立身不住,重重摔落雲端,直撞向華陽窟。

偌大的山體窟窿就像是饕餮貪婪的大嘴,將它們一口吞掉。

相繼而入的,是萬千雷光電鏈。

雷君法相氣機牽引之下,幾乎將半邊天空的劫雲都給扯下來,如一頭猙獰的惡龍,張牙舞爪,撲擊而下。

如此衝擊,實在太過激烈。深窟之中,剎那間便魔氣如潮,噴涌而出,一波未盡,一波又起,勢頭猛烈,層層疊加,以至於整個山體都在顫抖。

剛剛纔撞進去的兩個人影,就這樣給洶涌的魔氣硬給倒噴出來,形如惡龍的劫雲雷光如遇強酸,轉眼間就給銷蝕殆盡,與之密切相關的雷君法相,亦有崩解之勢。

相比之下,肉身最爲堅固的金剛魔俑倒是最完整的那個,卻也重重拋飛,砸在山脊上。

這個大塊頭猛地又吃了悶虧,更是情緒暴動,連雷君法相都不顧了,咆哮聲中,便要硬頂着魔潮,衝殺過去。

然而,便在此刻,有強橫魔意,橫亙山脈之間,竟是硬生生把金剛魔俑的勢子壓了一頭。

當然,作爲十三外道中號稱“個體戰力第一”的存在,金剛魔俑也不是這麼容易被打壓的,其亦有兇橫之氣,衝抵過去。

兩邊氣勢對撞,華陽窟又是抖顫

似乎是被金剛魔俑激怒,本來在山脈間還有些低伏內斂的魔意,剎那昂揚向天,搏擊雲霄,魔意周覆萬里。

這回不止是華陽窟,連帶着周邊萬里魔國,都抖顫不休。

但也正是如此強勢的反應,自然就波及了仍在此交纏衝擊的餘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

感受到這般強勁的力量,兩邊不管是有準備的還是沒準備的,都是心驚,不自覺便暫時分開,看着那魔意層層拔升,一路衝上真實之域。

三方真意沖霄,隔空對峙。

此時此刻,真實之域中,餘慈能見到,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無盡虛空輪轉,生靈化生其間;

餘慈這邊則是仙山雲海,宮舍連綿,天人往來,如道境天宮,依舊是玄門氣象;

另一方,則沒有明確的法則結構,幽暗無邊,偶露崢嶸,便如華陽窟一般,本體巍峨,內裡更是深不見底。

餘慈驚訝之餘,也是暗中觀察大黑天佛母菩薩的反應。想知道她對這個傢伙,是否有所認知。

顯然,大黑天佛母菩薩對這位是比較陌生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探測舉動,但很快便自來熟地與其交流起來:

“你我同爲魔門,聯手殺他如何?”

意念到處,還轉換成魔門氣象,套起近乎,以她的根底,做這種事情當真一點兒也不費力。

餘慈看得無語,現在他是明白,大黑天佛母菩薩是怎樣的人物了。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大黑天佛母菩薩的示好沒有得到應有的迴應。

這個魔門強者的意念,同時切過兩邊,冰冷刺骨。

餘慈想到黃泉夫人的推斷:在此時已淪爲魔國的華陽窟修行,有害無益;除非是有特殊的方式……

可又是怎麼個特殊法?

餘慈想知道,但暫時又沒有深究的機會,因爲這個時候,本與此事全不相干的魔門強者,竟然痛痛快快地出手了!

這算不算意外……之喜?

但乍一接觸,餘慈就發現,他對這個魔門強者的估計還是有些低了。

能在真實之城站穩腳跟,自闢一方區域,如果不把他這種異數計算在內,起碼也是最強橫的六慾天魔,也就是大劫法宗師級數,餘慈最初也是這麼算的。

畢竟再往上,自在天魔的層次,又不是走神主之道,便非此界法則所能長期承受。

可問題在於,魔門強者分攻兩邊,其剎那間的衝擊,卻是讓餘慈想起了另一個人:

八景宮的蕭聖人。

不是說他們之間有什麼關係,而是立身於真實之域的方式,非常近似,也與走神主之道的存在,截然不同。

餘慈也好,大黑天佛母菩薩也好,在真實之域都是法度爲先。可這位,分明是以強橫的真意,硬生生在真實之域撐開一方天地。

餘慈是從單純的真意入境過來的,知道這裡沒有任何可依仗的法則,不創造出基礎,將是舉步維艱。

可是這個魔門強者全不用這麼麻煩,真意所至,法則自生,自成一域,雖說維持時間很短,架不住方便啊,自由自在,爆發力更是可怖。

某種意義上,在真實之域,地仙和正常層面下是沒有太大區別的,甚至於更少掣肘,更能恣意揮灑。

反正都是扭曲破壞,哪家不是破啊!

自然,其對天地法則體系的破壞,更加嚴重。

餘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還有“創造”的一面,生生不息;這位則自具一格,不假外求,又哪管旁的?

這還是有他和大黑天佛母菩薩擋着,若是兩個地仙交戰,真實之域反作用於真界天地法則體系,後果可想而知。

怪不得……

餘慈總算明白,爲什麼陸沉與六大地仙一戰,會對真界法界體系造成近乎崩盤式的重創,根本就是地仙的特點所決定的。

也無怪乎此界能容忍羅剎鬼王,卻少見地仙蹤影,這樣的破壞狂,還是都到域外去好了!

不過僅就當前而言,真是最好不過!

餘慈的心思,其實從立起的法則天地便可見出端倪,他沒有拿出紫微帝御、萬古雲霄這樣成熟的架構,論謹嚴不如大黑天佛母菩薩,論氣勢不比魔門強者,意象飄忽。

不是他能力不及,而是分明沒有戀戰之心。

以他如今的能耐,就算是佔盡上風,也無法真正滅殺大黑天佛母菩薩,對方卻隨時可能與羅剎鬼王合圍,這種戰局,還要悶頭跳下去,實在沒有道理。

從一開始,餘慈就不準備與大黑天佛母菩薩他們死戰。

犧牲雷君法相,勾出魔門強者攪局還是第一步,後面,就要看其他人配不配合了。

現在,還是要應付過這場大戰。

在真實之域,距離其實沒有太明確的概念,只要雙方氣機相接,法則互相滲透,就算相隔億萬裡,“感覺中”也就是目視可及。

像餘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由於要臨時創立、干擾法則之故,自覺不自覺就要放開一段距離,其實就是法則運化的空間,其大小遠近,以及主控在誰,就代表着哪一方控制着節奏。

但魔門強者強勢切入,以其強橫真意,橫亙真實之域,受其影響,三方的距離,剎那間便給扯到了極其危險的地步。

這就代表着,餘慈和大黑天佛母菩薩法則運化的空間,被急劇縮小,本來還算是從容不迫的姿態,很難再保持下去。

面對這樣一個渾不講理的魔頭,實在太危險了。

第198章 陳國故舊 誤之又誤(下)第66章 焚燒第90章 內景外成 天地如一(上)第67章 折分天地 化夢遊仙(上)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二)第1章 舊日相識 神憎鬼厭(下)第115章 行者東來 背後短長(下)第102章 內外渾沌 飛車追電(上)第87章 尼姑第376章 七星第75章 影爆第228章 天外升座 虛空化身(上)第25章 神應天域 丹成五彩(中)第217章 寶塔第30章 太淵淺探 百靈初成(中)第223章 無盡寶庫 初戰告捷(下)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下)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上)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九)第191章 重現第213章 一氣沖霄 三十六天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四)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八)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82章 碧霄放曠 舉世營營(下)第89章 天地爲爐 造化爲工(下)第204章 神通整合 因果轉嫁(中)第86章 符形勾神 棋形斷魂(下)第306章 作者第113章 魔藤光矢 一隅之變(下)第200章 化形十煞 形神妙化(下)第201章 海雨香風 待價而沽(上)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中)第188章 遙感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上)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中)第166章 遁法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92章 突如其來 巨大漩渦第349章 伯陽第149章 恐怖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八)第112章 太阿魔含 瞬逝良機(上)第185章 玉京三光 心火煉物第126章 暗存殺局 誤中副車(上)第243章 塞翁失馬 樂極生非第183章 持中第16章 織錦第108章 重幕之後 天闕之前(下)第292章 大難臨頭 天各一方(下)第111章 天闕魔影 掌中神明(三)第207章 貪慾煞氣 蕩魂神光第11章 鵬鶴鷹隼 雞雀蛙蟲(上)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三)第204章 奪府前奏 生意洽談第301章 拓印第28章 太淵太玄 七星連珠(下)第109章 靈樞種子 不滅之根(上)第172章 成象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中)第42章 仙引歸舟 蓮池明堂(下)第35章 山河風動 雲上遐思(中)第138章 定位第211章 滄海橫流 平等封固(上)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三)第318章 破碎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上)第327章 法壇第77章 遷族第65章 劫起劫落 蓮滅蓮生(下)第46章 紅衰翠減 黯然神傷(上)第92章 紫極黃圖 生死寄託(上)第6章 隔岸紅塵 天外雲霄(上)第193章 心象如月 奼女舞天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上)第267章 魔劫化育 三方議事(上)第297章 星軌通天 烏蟬隱沒(二)第154章 鬼相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下)第166章 心煞入劍 千錘百煉第5章 見光第147章 五日湖祭 千載留痕(下)第190章 差別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下)第133章 鏡鑑人心 基本問題(上)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上)第242章 驅魔役死 五方星印第283章 廢墟之疑 拳意之限(上)第103章 感應第290章 種子第95章 雨魔雲下 初步共識(下)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下)第72章 飛蛾第95章 寶符第171章 無量之祭 天傾之變(上)第72章 內外生滅 奇思妙想(中)第33章 太元隱星 九宮魔域(上)第96章 笑聲第188章 無日之地 啓航之舟(下)第134章 重洗寶鏡 法貫天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