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重立道境 劍指太霄(下)

面對這些“信衆”,餘慈沒有因爲神主的需要,而刻意保持什麼“一視同仁”之類,因爲這裡面,有信力強弱,有親疏遠近,本就是既成的事實。

但不管餘慈心中如何看法,就此體系中,他們是平等的。

這個平等,不是沒有地位的高下,而是其中升降的法理,公正無私,不偏不斜。

強者高、弱者低;信者近,疑者遠。

強者雖強,地位雖高,但信力不足,就很難分享餘慈體系每一次擴張帶來的福祉;但他們也有相對的自由,如影鬼,如幻榮夫人。

相反,只要是真正的信衆,隨着餘慈這個體系的擴張、升級,其神通法力,也會相應增長,另一方面,受體系的限制也是極大。如寇楮,如無羽。

說白了,這就是一個公私分明的做法。

現階段,餘慈的掌握還沒有問題,至於日後如何,還要進一步調整。

餘慈靜靜體悟,心神如鏡,映徹大千,清晰明透。

話說回來,這個感覺很熟悉……無別有情之心?

真是個讓人不快的參照對象。

萬魔池上,黃泉夫人“移轉靈樞”的重塑進程,幾已凍結,也沒有解開的意思,對其他人而言,這是會要了命的,但黃泉夫人早結“真種”,想來也不會在乎。

餘慈在徹底弄明白之前,絕不會輕易給她機會。

餘慈拿自己的狀態與黃泉夫人相比較,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餘慈將“公私分明”做得很明顯,黃泉夫人則已經不分彼此。

相比較而言,黃泉夫人的似乎要更高明一些,對內對外的控制力,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若真像她那般做法,羽清玄所說的“本心”、“初心”,還能保存下來嗎?

餘慈持懷疑態度。

不管怎樣,此時的餘慈,狀態已至巔峰,自然而然結束了閉關狀態,叫一聲玄黃,飛出俱淨坊,玄黃早已駕着虎輦玉輿隱輪之車,在外等着。

餘慈登車飛舉,直入碧霄,到了一定高度,深吸口氣,南望長空,

如鏡般的心神,與虎輦玉輿隱輪之車合爲一處,如星河倒影般的奇妙視界鋪開,但很快,和餘慈心神碰觸,便有了一種微妙的結構變化。

恍惚中,便如一盤擴及天地極限的棋盤,星辰也好,卵石也罷,都是棋盤上的棋子。

天地如局,羣英如棋。

居於上清領袖之位,白虎引車,周遊天穹之際,是否便是觀局奕棋,調度分派之時?

憾如今,羣英寥落,一衆上清弟子,只如白虎凶煞的湍流中,那沉默的卵石,順水逐流,泥沙俱下。

若上清故人在此,又當如何?

沉甸甸的份量加進來,餘慈借了上清宗的法統,用了上清宗的體系,受了上清宗的因果,這份重擔,避讓不得。

輦車是上清宗門重器,雖無靈智,或有靈性,隱與共鳴。

真實之域,萬古雲霄搭建起來的仙境高臺,又有變化。

其殷殷鳴響,渾如道韻,擴散開來,當即牽引了一份感應,自餘慈目光所指的南方衝起,高蹈碧落,氣分清光,似若無色,而心可鑑之。

剎那間,各方一直在附近徘徊的意念,都給驚動,相隔億萬裡,最便利的法子只有一種,真實之域很快熱鬧起來。

不過這時候,羅剎鬼王倒是沒再“現身”。

在餘慈沒有明言撤消防護之前,羽清玄依舊封鎖了周邊虛空,就算是從真實之域來,也要撞牆。

不過這時候,倒是不必了。

餘慈向羽清玄所在的方位拱手一禮,羽清玄默默撤去防護。

可是,羣情涌動的局面,真到眼前,卻有些冷場。

蓋因萬古雲霄橫亙於真實之域,自成法度,巍巍如道境仙山,虛緲莫測,又威儀可睹。任是哪個,直接衝撞上來,都難有好果子吃。

再說了,衝撞道境,和衝撞羅剎鬼王的“離幻天”也差不多,就算人家當場翻臉,自家也沒理說去。

直至有一道心念,越衆而出,當先招呼:

“八景宮連山,在此見過,可是淵虛天君當面?”

這一聲喚,便讓周邊心念波動幅度驟增。

淵虛天君?不是後……那位大人?

餘慈微微一笑,八景宮纔是真的眼明心亮,應該是從餘慈插入天法則體系的那法理枝節,推測而來。

生死法則,是餘慈的招牌,相比之下,後聖可沒有展露這方面的造詣。

“正是餘慈。”

餘慈坦然應道:“天地變局將至,我等正嘗試修復宗門體系部分環節,如今正到緊要關頭,難見外客,若有攪擾失禮之處,還請見諒。”

雖然撤了防護,可這種表達,就等於是拒人於億萬裡之外了。

連山也是給面子,打了個哈哈,就此退離。

虛空重新封鎖,分明是不想再說第二遍。

等了半個多月,是這麼一個結果,任是誰也要心裡不甘,可如今的淵虛天君,憑前後的靠山、自家的手段,就有這份兒能耐和資格。

沒看連八景宮的連山都先撤了?

略一權衡,各方大能也不再糾纏,紛紛退走。要說,天天在真實之域,聞着人家門口閒逛,其實也挺丟份兒的。

餘慈應付過了這一輪探測,心中明白——八景宮也明白,眼下餘慈就是借八景宮的名頭,擋下了那些窺探的視線。

自羽清玄在攔海山成就地仙,辛乙赴蕊珠宮幫忙解圍,兩邊暗地裡的勾當可是不少……

原諒餘慈這麼形容,其實就是那麼回事兒。

從那一日起,兩邊的交流變得順暢許多,至少沒有必要讓辛乙再萬里迢迢,上下天梯,親身過來做說客了。兩邊的利益關切,彼此都很明白,這會幫助兩邊拿捏尺度,避免許多誤判。

八景宮的新盤算,也透出了些端倪,餘慈這裡則還拿着架子。

誰讓他和羽清玄,是目前爲止,八景宮最需要的那種力量?

正是這種需要,不管餘慈現在做什麼,那邊對後聖這一脈在真界天地體系中的掌控力增長,都還算是樂見其成的。

尤其是當前後聖與羅剎鬼王大有勢不兩立之態的情況下。

餘慈可以這麼認爲,只要後聖的身份不暴露,八景宮肯定還要好好供着,直至天地變局的走向,發生重大變化。

至於暴露後的結果……八景宮肯定不會高興的。

不過如今餘慈的神主網絡真正佈下,就算暴露了,也不是沒有周旋的餘地。

當然,說一千道一萬,誰也不想和八景宮這個龐然大物作對,別看他們對羅剎鬼王束手束腳,怎麼說,羅剎鬼王也是真界開天闢地以來,第二位實質上的神主,在真界和血獄鬼府的根基都是渾厚無匹。

至於餘慈,還真沒有與八景宮正面抗衡的底氣。

現階段,還是要好好維持“後聖”的存在,對變故又不可不防。

所以,餘慈的當務之急,是造成既定事實,把自家的根基持續夯實。

爲此,餘慈在重得清淨之後,神意循着之前的感興源頭,一路向南,直趨洗玉湖。

那裡,有太霄神庭。

餘慈雖以萬古雲霄結合心內虛空,撐起了他的體系,但這種支撐,是不可持續的。

一旦發生大的戰事,必須動用萬古雲霄的力量,他的體系就有動盪之厄。

爲了讓體系基礎夯實,必須找一處屬於上清玄門格局,又能撐起偌大體系的宏大架構。

所以,沒有比太霄神庭更合適的了。

自餘慈與羅剎鬼王大戰以來,由於對上清體系浸淫日深的緣故,對太霄神庭已經三度感應,每一次的位置,其實都不相同。

這也是餘慈比較奇怪的地方。

如果從這個角度看,洗玉湖底的太霄神庭,似乎還在不停地移動。

餘慈沒有急着下定論,他叫醒了趙相山,將感應的三處大概位置道出,徵詢意見。

趙相山脫離了幻榮夫人的禁錮,又移質換性,登入承啓天,此時的修爲雖是有生以來的最低點,不過腦子依舊好使。

他想了一想,信手在虛空中畫圖,餘慈看出來,他畫的是洗玉湖底的水域地形圖。

“好讓主上得知……”

趙相山已經改換了稱呼,此時他對餘慈雖然稱不上虔誠,但刻意恭順的心態持續久了,也有了些信力的萌芽,當然本質上還是各取所需。餘慈也沒有短時間內讓這位死心塌地的想法。他需要的,就是趙相山的智慧和見識。

“洗玉湖底,自成一界,本就是巫神當年爲真界準備的補丁材料,地形不能以常理視之。當日我在湖底的那處秘府,已經是此界修士所能長期逗留的極限深度。

“再往下,不但是深入了水底妖國,而且虛空法則變異、物性法則變異,等若是進入了另一個虛空世界。更準確地講,是真界與那處‘水世界’的交叉地帶。這甚至比單純到新的虛空世界,還要危險。”

餘慈曾有被三方虛空困鎖的經歷,自然知道其中的厲害,表示認可。

只是,按照趙相山的說法……

“從主上感應的三處地點來看,也參考這些年裡各路人馬探查的消息,愚意以爲,墜落的太霄神庭,正是陷在這片交叉地帶中。甚至也有可能是當年駐守在神庭中的上清修士刻意如此,以求保全這中樞之地。”

恭賀七夜大盟成就鑽石盟主之位。

第97章 舊主第13章 劫後齏粉 黃巾力士(下)第130章 成果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127章 天地遠近 道心互鎖(中)第8章 奪丹鬥符 七情之妙(上)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十)第五十九章第83章 路上第402章 入境第110章 妙化玉章 無主之戰(十)第151章 真假不分 稟性難移(上)第185章 斬火第277章 化身真身 天府地府(中)第1章 滄江防線 東華迷途(上)第163章 血寶第16章 碰面第139章 截分第47章 虛空法則 生死神通(下)第347章 擴散第195章 秘府洞開 靈貓自來(上)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中)第62章 森林第263章 幻緲香身 奇貨可居(下)第299章 演天第209章 天人相搏 驚鴻一現(三)第323章 待兔第25章 奇人第11章 神魔法力 玄武帝君(上)第320章 擒捉第3章 追魂第377章 煉器第33章 天外法旨 雲上真身(下)第97章 魔域雛形 再遇熟臉(上)第200章 太元應化 明月照影(下)第288章 冰封三尺 心魔暗隨(下)第328章 抽薪第115章 心有靈犀 爭入棋局(中)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下)第258章 十魔內禁 一母同胎(下)第43章 釣魚第79章 九鬼心鈴 天魔攝魂(上)第30章 紫微帝御 太霄真宰(中)第103章 行天靈鼓 虛空無量(下)第15章 隨心諸姓 逾界靈巫(中)第251章 壞人好事 置身事外(上)第48章 傷死第29章 發現第150章 快刀第269章 玄靈之尺 碧落之文(上)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完)第180章 一分爲二 五有其四第90章 風雲際會 門閥強人(中)第17章 道兵之力 瀝血之途(上)第209章 開宴第257章 牀外冷香 帳上清露(下)第293章 天上天下 魔殿攻防(中)第31章 法外真法 界外真界(上)第208章 一人天下 並立雄才(中)第191章 天上有月 心中有痕(上)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下)第58章 懸崖奔馬 勢壓一域(上)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上)第86章 逗鳥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上)第88章 亂世盛景 不回之願(中)第6章 他化之具 吞海妖瓶(中)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七)第109章 中轉結構 天外靈光(完)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四)第121章 魔眼第106章 軸心節奏 宮墟模具(完)第59章 高空滯留 拘禁搜檢(上)第19章 塑靈劍器 虛空對衝(中)第97章 劫經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中)第85章 正反圍殺 毒元之陣(中)第133章 機緣第145章 湖底甬道 湖上喧囂(上)第149章 造化陰陽 人心所向(上)第198章 拷問第189章 中天鐘鳴 湖底劍吟(下)第238章 追源溯流 藏洗日月(下)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中)第261章 陰山黑河 香料生意(上)第110章 鏡中緣起 短兵相接(上)第285章 寄情親疏 寄元魂玉(下)第266章 死劫觸發 應劫之人(下)第75章 諸天血戰 星鎖輪迴(三)第7章 生死之輪 計劃一角(上)第88章 意若驕陽 普照大千(上)第295章 魔神寄種 乾金殺劫(四)第37章 見面聞名 穹廬之秘(四)第174章 虛空禁錮 逾限之重(四)第242章 種子第242章 驅魔役死 五方星印第140章 聞香第170章 口發天憲 紫極爭鳴(下)第12章 海商奇人 南國暗戰(中)第24章 逼宮勸退 十年之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