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超限

如此的龐然大物,搬過去自然要大費功夫,這裡是找不到一條現成的可以容納法壇的通道。不過既然是在廢礦區,也不需要顧忌什麼,當下遇牆鑿洞,見土開道,有鐵闌、陸青這樣的強手幫忙,完全不在話下,小半個時辰的功夫,法壇就穩穩地壓在地氣竅穴的正上方。

地氣竅穴所在的地方並不寬敞,也是由鐵闌臨時開鑿出空間,幾件事下來,廢礦區已經面目全非,當然,沒有人關心這個。

“真的可以嗎?”

陸青對符法並不擅長,謹慎起見,她又問了一回。

餘慈坐在四輪車上,法壇就與他平齊,他伸手觸着微有凹凸的玄水曜巖表層,體會符紋的走向,同時笑道:“你在擔心祭煉的事兒?”

陸青默認。

“雖然都是符法,但祭煉是一個體系,祈禳施法則是另一個體系。”餘慈咧嘴一笑,“放心吧,對符修來說,法壇從來都是如虎添翼。”

餘慈並沒有立刻上壇施法,他就地調息了一個多時辰,將之前刻畫符紋的消耗都補齊,這才睜開眼睛。

陸青、鐵闌還有寇楮都在看他。此時,餘慈的腦子前所未有地清醒,因法壇快速建成而激起的興奮情緒也盡都平復,他目注鐵闌道:“又要辛苦鐵兄,我施法之時,請鐵兄爲我在外護法,不許任何人邁入方圓二十里範圍之內。”

鐵闌應諾而去。

餘慈又面向陸青,道了句:“坊主……”

久不提起此稱呼,還真有點兒不習慣,餘慈頓了頓,方道:“此壇依範例而建,未必就完全適合我的習慣,施法過程中,說不定有臨時改造,請助我一臂之力。”

陸青微微頷首。

至於寇楮,餘慈則展顏一笑:“你就隨侍在側吧,聚攏地氣,對你的修行或有好處,但撐不住的時候,還要儘快離開。”

寇楮又喜又愧,一方面自然是又撈到上進的機緣,另一方面則是因自己百無一用而羞慚。它卻不知,餘慈借與包括它在內的三位交談,以確認他確實將局面盡都掌控,逐分逐毫地堅定心念,這涉及到某種精神技巧,是當年朱老先生傳授。

朱老先生沒有在法壇等事上教給他太多,但有些提綱挈領的東西,卻都講述過。有限的幾次講解中,朱老先生都提到一個重中之重:建壇登壇,祈禳施法,是一件極其嚴肅的事,需要鄭重以對。

餘慈確實非常嚴肅,非常重視。

他特意換了一身道袍,雖是腿部不便,卻不讓陸青幫忙,很是吃力地將上下行頭穿起,整束得當,隨後驅車到了壇下一側九層階梯前,先深吸口氣,定住心神,隨後用完好的腿支撐着,站起身來。

寇楮想上前扶,卻被他凌厲的眼神嚇了回去。

明明有虛空神行符,餘慈卻棄之不用,拖着一條傷腿,一跳一跳地上臺階。這場面其實相當滑稽,不過,這裡沒人笑得出來。因爲餘慈周身氣機凝而不發,影響周邊空氣,也顯滯重,莫名地就有無形壓力壘在心頭。尤其是寇楮修爲低下,這種感覺更是明顯。

現實中是一階一階地蹦上去,但在餘慈心中,他仍是一步一階,按照應有的步點節奏,一直“走”到法壇中央,憑着這一個過程,他的心思更爲穩定。

大部分玄門是將設壇齋醮與敬拜神祗聯繫起來,將其示爲取悅道尊及各路神靈的儀式。而朱老先生則是用更現實的解釋:

能夠舉手成就的符籙不需要動用法壇,動用法壇的,往往都是那些憑個人之人無法解決的難題。故而法壇的作用,最直接的一條,就是“超越極限”而已。

不管是什麼時候、什麼方式,逾越自身的極限,都絕不是一件輕鬆的事,像是符法這樣精密而複雜的體系尤其如此。所以,設壇施法,擁有一套極其嚴格法度科範,禮制儀軌,歸根結底,就是用嚴格的形式,將逾越極限的風險降到最低。

餘慈不是重視禮法陳規的人,但在這種情況下,又是頭一回發動,他也要規矩行步,嚴格按照儀軌要求,將本人的精神肉身狀態調整到最佳。

站在法壇中央,默禱片刻,餘慈便擎出七星劍,在法壇上踏罡步鬥,將儀式進程鋪開。

餘慈拖足跛行,禹步罡步自然難以盡善盡美,但越是如此,他心意越是凝練。這種儀式,紛繁複雜,錯漏難免,怕就怕因其紛雜而生出懈怠之心,餘慈如此這般,反而有助於他集中精力。

這一刻,無盡虛空之外,似乎有一股力量,受他儀式牽引,躍躍欲動。

朱老先生曾問,身入玄門,他是否信奉道尊,餘慈坦白回答“不信”,且又反問朱老先生同樣的問題,當時,老人並沒有正面迴應,只道:

“總要有敬畏之心,縱然不是依靠,總還是個着力的支點。”

此時此刻,當餘慈鄭重依照儀軌行事,諸多程序依次做來之時,他就感受到了冥冥中,那一個可爲參照的“支點”。說不出那是什麼方位,但那“支點”與他此時的一舉一動相呼應,就像是“照鏡子”,就算“鏡子”太遠了些,但感覺中,何處流暢,何處窒澀,都能隱約察覺。

餘慈從未有過法壇上作法的經驗,可是憑藉這“支點”,竟然就能察出自己的缺陷所在,並隨即調整,這讓他忍不住去想:那“支點”究竟是什麼?難不成就是傳說中道尊……無邊法力之一角麼?

腳下忽地加重,“砰”一聲響,符法靈光貫入,法壇巍然不動,但光芒卻從壇體表層某個符紋分形處開始,繞行延伸,所過之處,壇體像是變成了鏤空的結構,內外符紋爭相閃耀,光華璀璨。

陸青眯起眼睛,上前一步,她看出來,餘慈這是開始了祭煉,這與他之前所說的有些衝突。而且祭煉雖是用“天罡地煞”的手段,但並非是眩目的“一氣貫重天”,而是一層接一層,極樸實的累積。

這是力有不逮,還是謹慎小心?

陸青有些捉摸不透,且在此過程中,玄水曜巖外層彤紅的顏色開始消褪,漸漸變成了灰白色,其內蘊的玄水之精,初時有潮汐之聲,但隨着岩石顏色退去,聲音也越來越弱。這是巖體的火燥之氣與內部的玄水之精化爲精純元氣,滲入岩石每個角落,等於是重塑法壇的質地結構。

很快一重天祭煉已成,這是餘慈根據“鏡子”的反照,補上了自家法壇材質上的小小缺陷。

一切都還在掌握之中。

餘慈一句咒音頌過,雙眸似閉非閉,眉心中卻射出一道白光,在虛空中一滾,是個法印形制,正是道經師寶印;隨後又有陰影凝化成形,騰上半空,迎風招展,這是太陰幡。再算上手中七星劍,幾件法器、劍器聚攏在法壇正上方這七尺見方的空間內,沒有半點兒混亂,反而與法壇祭煉後的靈光彼此交映,氣機聯動,關係密切。

這還不算完,餘慈揮手,又飛出一件博山爐,落在身前。香爐高約兩尺,爲鶴踏龜背,頭頂爐身,鏤空的爐蓋尖形如山,十分精緻。這個則是當年玄陰教碧潮上師贈給他的龜鶴爐,餘慈事先已經將妙洞真香放入其中,卻沒有點燃。

一應物事齊出,餘慈的動作也轉緩,通過儀軌,他已經將身心調整到最佳,接下來,就是超越這個最佳狀態!

“呵”地一口氣噴出,正中身前懸浮的道經師寶印,法印“嗡”地一下震動起來,同時震動的,還有整個法壇。這一刻,法印、旗幡、壇體氣機渾融,精純元氣貫穿其間,彌合僅有的幾處縫隙,待一切完備,又是“嗡”地一聲響,法壇上,千百符紋分形齊齊閃亮,這件巨型法器的功用,終於激發出來。

餘慈腦中轟一聲響,飄飄然便似陰神出竅一般,事實上,是他的身體整個地往上擡。隨着法壇上符紋作用,重達數千斤的法壇竟是硬生生懸浮起來,與地面隔了數分距離。

雲樓樹空間打開,另一塊玄水曜巖從中滑出,直墜下去,轉眼和法壇接觸,出奇地沒有半分聲響,彷彿法壇變成了水面沼澤,承載不住重物,讓岩石無聲無息地陷了下去,

餘慈親手打造的地氣運轉中樞,就以這種方式,從壇頂滲透到壇底,再落入地氣竅穴之中,將其牢牢封實。在法壇內部四尺深的空間裡,它與法壇發生了一連串氣機交換,由此暫時形成了受法壇統馭的局面。

餘慈倏地定住,劍尖前指,龜鶴爐內,妙洞真香滋聲點燃,嫋嫋煙氣便從尖形爐蓋的縫隙間溢出,入鼻則魂魄齊動,大有清絕超逸之感。

“承天效法,地祗神皇,厚德和順,負載江海……”

隨着餘慈頌念符咒,一片橢圓樹葉形狀的靈符飛起,投入升起的煙氣之中,光芒急劇外爍,一道接一道的光芒散射下去,斜刺入地層,剎那間,這片區域的地面,微微震動,無邊地氣,開始匯聚,並通過地氣竅穴上的那個運轉中樞,濾去過於狂暴的部分,化爲一道精純的氣柱,透射上去,正中法壇底部。

法壇和地面的縫隙間,厚重的黃色光波透出,像是下方託舉的蓮臺。

餘慈全身一震,渾厚的地氣入體,那可是能把常人活生生撐爆的份量。

昨晚有酒場,今天真的要看人品了……

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下)第34章 白虎輦車 碧霄玉冊(三)第94章 臨時小聚 魔潮前鋒(上)第114章 仙真入位 法則生滅(六)第35章 穢淵法力 魔域之祭(下)第219章 臨時撤貨 真假消息(下)第139章 觀察第20章 乘龍馭風 名動天下(下)第20章 天人乘龍 萬古雲霄(中)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下)第78章 東華亂相 臨時組合(三)第299章 虹影掩日 天外靈光第83章 畫蛇添足 坊市偶遇(上)第27章 東海迷霧 海鷗影響(下)第92章 拓印第169章 飛天妙相 銅鉢魔引第76章 吞天奇志 化育雷池(中)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二十二)第253章 歲寒凋零 華嚴夜宴(上)第73章 試天魔法 嗅故人香(上)第15章 雙蛇之會 真名感應(下)第2章 江上交易 聲名狼藉(下)第104章 雷君法相 拿君入甕(中)第287章 魔靈尋蹤 人形天劫(上)第102章 不知第271章 知恥而勇 靈巫晉身第350章 呼吸第12章 神第29章 低劣作品 高調行事(下)第226章 重闢虛空 人間天域(上)第3章 鬼厭化身 鳩佔鵲巢(上)第199章 金科玉律 幻夢唯心第31章 法器核心 原址異變(上)第284章 突襲第166章 遁法第146章 怨尤第221章 紫砂煙壺 小賭怡情(上)第36章 穿梭第66章 生死玄機 風悽雪迷(中)第62章 劍意第51章 泉池磨劍 水榭奇談(中)第100章 諸天諸峰 畫幅長卷(三)第155章 磁力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八)第286章 巧遇第163章 身化天地 明暗殺劍(下)第23章 懷璧其功 懷璧其罪(五)第45章 蓮清如水 意深如淵(上)第53章 見面不識 調香大師(下)第71章 崩弦破局 罪魁禍首(上)第289章 不動第99章 節奏之分 立身之本(下)第176章 信息第28章 山間第235章 夜摩遺印 虛空納靈(上)第33章 觀書第18章 暴動第21章 天亡人亡 東海血染(六)第239章 死魔之劫 大願之火(上)第287章 破魂第84章 橫屍鬧市 魅影迷蹤(上)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下)第164章 絕劍斷影 通天血途(中)第279章 法中藏法 天魔之門(中)第260章 窗前歌吟 朱氏文英第105章 本來面目 本來手段(下)第132章 加法減法 勝法敗法(下)第154章 爲王前驅 貫穿南北(中)第43章 冷泉凝意 華茂春鬆(三)第61章 方寸湖塘 千里水府(下)第119章 東支祭品 接踵而至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上)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上)第81章 貫氣第300章 十息之戰 萬載之爭(四)第31章 法器核心 原址異變(中)第297章 現實第289章 虛空之網 太玄之義(一)第10章 亂欲精變 瀑下魔生(中)第16章 靈光明透 脫困之法(中)第213章 具備萬物 橫絕太空(上)第22章 轉丸之思 樊籬之念(中)第164章 殺劍第108章 追溯萬載 教派雛形(上)第94章 無瑕第92章 突如其來 巨大漩渦第116章 心魔互鎖 前移一線(十六)第187章 劍鳴誰應 日落天淵(下)第137章 入地第200章 慾望第223章 理由第216章 窺根見底 強勢碾壓(下)第357章 合流第144章 業火第94章 無瑕第14章 移動寶庫 立派之基(下)第131章 影魔第128章 破界通天 清玄在前(完)第12章 思定靈符 島中之秘(上)第22章 擎山跨海 劍破絕關(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