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第117章 什麼是漢

第117章 什麼是漢

看着面前這個臉色蠟黃,兩個眼圈還有些黑的男人。

張俊怎麼也沒辦法,把他和兩個月前自己那個白白壯壯的皇帝給聯繫在一起。

張太尉叫人去壽春縣城買了茶來,又小心翼翼地問道:

“官家,您怎的來了?”

劉邦剛想要回答他,就覺得肚子有些抽抽……

自從他告訴那幾個老頭兒,自己準備來前線督軍一下後。

每個人的反應都是激烈極了,差點沒把自己給吞了下去。

都說什麼現在還不是時候,什麼天子之軀不該以身犯險,什麼以江山社稷爲重。

趙家難得出了一個有骨氣的皇帝,這些人巴不得把他給供起來,哪裡捨得讓他去前線冒險!

特別是辛次膺,老頭兒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就說如果自己一定要走,那他明天就吊死在城門樓下。

連這種威脅都用出來了,本來他老老實實地回去過他的舒坦日子就行了。

畢竟上輩子也沒怎麼享享福,現在幹事兒的大臣有,能統兵的將也不少。

但只要一閉眼吧,他就總是會想起一些事情。

想起那個說書老頭兒說的甚麼開封城破的慘狀,想起宋國從上到下都被欺壓得沒有了尊嚴,又想起那個思北樓的、想要回北邊祭奠她父母的妓女。

反正就想起了很多,他們有貴有賤,有貧有富,有尊有卑,他們身份各不相同,乾的活計也不相同,自個兒的家鄉也不相同。

唯獨,都稱呼自己是漢人。

他就問郭藥師,問這個被宋遼金三國招納又被三國防備到死的人:

“你覺得什麼纔是真正的漢人?是長得像就算,還是說的話一樣纔算,再或者,是出身在漢地的人才算?”

那老頭兒也許是從來沒有想到,皇帝會問起自己這個事兒。

誰來問都好,偏偏是他,偏偏是這個宋國的皇帝,這個他們漢人的皇帝來問。

當時就沒憋住,劉邦第一次見他哭了起來。

真不能怪這老頭兒,遼東漢人何止千萬?皇帝問的,何嘗不是這些人時常在想的?

說來也巧,當年張覺被殺,他要投降金國的時候,呂頤浩拼命阻攔。

同樣的問題,他也問過呂頤浩。

但是那酸書生想了想,給了他一個他並不太滿意的答案,於是他便把這個答案送給了皇帝:

“用夷禮則夷之,夷而進於中國則中國之。”

很明顯,這個回答劉邦也覺得不太滿意,按照他們那個什麼‘禮’來劃分,那自己估計都算不上是漢人。

漢人祖宗算不上是漢人,這他孃的不是逗嘛!

還是趙鼎告訴他:

“官家,其實沒有那麼複雜,不管他們是在金國還是在宋國,不管他們是在北邊還是在西邊……”

“若他們自己覺得是漢人,他們便是漢人。”

“相反的,哪怕他們就在天子腳下,就在這臨安城,他們覺得自己不是,那便不是。”

這回答還算不錯,劉邦又問他們:

“現在北邊已經丟了十幾年,當年那批生下來的孩子長到現在,便一直長在金國的地盤。”

“他們根本就沒有自己是漢人的念頭,若再等個十年,北邊又哪裡還能剩得下漢人?”

“此番北伐,這些人若是見了朕,心裡頭又會是個什麼想法?”

皇帝這話確實有幾分在理,連年北伐,連年議和,淮河以南的人都沒甚耐心了,更不用提北邊的了。

加上上次岳飛都到開封外邊了,又被急召了回來,這次兩國議和的事兒又傳了出去……

無論如何,若人心盡失的話,當真比失了半壁江山危害還要來得大。

北伐宜早不宜遲,宜快不宜慢,若他們見着了皇帝,哪怕沒有見着,只是知道了皇帝此次也跟着去了,

至少也能知道,南邊的人沒有忘記他們,大宋不曾忘記他們。

大夥兒不是不明事理的人,當年求着趙家父子督戰,人家都不願意去。

後來宗澤都給康王殿下磕頭了,也沒能止住這位南逃。

現在皇帝陛下要去前線,這是利大於弊的事情,這是宋國上下的福氣。

於是,幾人的口風便鬆了些,商量了好久,拿出了一個折中的方案出來。

畢竟現在您沒個後,若萬一……是吧,好不容易要北伐了,到時候大家若是又挑了個窩囊皇帝上去……按照你趙家人的秉性,這種可能性有多大,大家都是知道的。

當然了,話肯定不會這麼說,反正道理是這個道理就是了。

只是辛苦了劉邦,爲了天下的漢兒漢女們,差點沒從牀上下來。

後宮幾位陳貴妃、種貴妃和王婕妤就不說了,當年陪着一起南下的吳貴妃,還有……

反正太醫們是沒少忙活,沒少出些補身體的方子。

劉邦是哪裡是肚子抽抽,分明就是腎在抽抽。

最後他實在受不了了,沒等幾個受了寵的女人肚子有反應,就表示自己已經幹完活了,該走了。

皇帝的賣力大家都看在眼裡,只得又讓了一步,挑了一個太祖一脈的小孩兒,說是先養着,等哪位貴人誕下龍子,便將其給送回去。

劉邦想了想,若是自己當真出了什麼意外,管得了那麼許多!

便由着他們去了。

反正大事兒在中書省就差不多辦完了,自己待在臨安也確實起不了什麼作用,便又囑咐了趙鼎他們幾個,讓連着辛次膺在內的幾人共同監國。

如此,才脫身了出來。

本來還想着去楊沂中那兒,畢竟他在地圖上看到,那宿州應該離沛縣不遠,到時候說不準還能懷懷舊。

可後來覺得,這沿岸的諸將,只有張俊最不讓人省心,終究還是到了淮南。

不過讓他有些意外的是,張太尉不在淮南城裡享福,反而是跑到了壽春縣來……這番作風,讓他有些刮目相看。

此時見了張俊和他的部將們,又見外邊數着大大的漢軍旗幟,劉邦本來想挑刺的,現在換了個口風道:

“太尉做得不錯,朕沿江看了看,治軍還算有方。”

張俊聽了這久違的誇獎,原本按下去的委屈又涌了上來:

“官,官家……”

不過沒等他感動太長時間,皇帝便做出了他的第一個決定。

“八月了,咱們出兵吧。”

(本章完)

251.第248章 對箭373.第369章 大餌207.第204章 兵還是民102.第102章 四國第31章 靖康恥106.第106章 普通的一天271.第268章 虎豹騎250.第247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210.第207章 不能留112.第112章 行刑 (下)第29章 戴孝三日288.第284章 大相國寺368.第364章 以身犯險225.第222章 死士273.第270章 發狂第9章 他是誰367.第363章 身先士卒212.第209章 神兵第15章 讓他相信139.第137章 去處292.第288章 犧牲83.第83章 記下了68.第68章 花錢132.第131章 有人盼到了,也有人到死也沒等第5章 討過路費第44章 欺人太甚147.第145章 過年啦348.第344章 啓程第3章 犀利點評214.第211章 赫日自當中157.第155章 從古至今第一惡人第54章 去上朝第59章 沒醉137.第135章 終於來了250.第247章 天下何人不通宋132.第131章 有人盼到了,也有人到死也沒等223.第220章 再擋一次174.第171章 淮西軍變247.第244章 收尾351.第347章 潰兵第24章 昏君模樣204.第201章 條件367.第363章 身先士卒235.第232章 老謀深算郭藥師362.第358章 逆子173.第170章 酈瓊136.請天假兄弟們, 明天補上96.第96章 江南撫諭343.第339章 計劃203.第200章 藥122.第121章 首戰155.第153章 死法133.第132章 逐漸宋化第64章 功敗垂成148.第146章 因果318.第314章 天神下凡289.第285章 王公貴族176.第173章 文廟152.第150章 無力迴天127.第126章 沒有拋棄343.第339章 計劃304.第300章 王三第39章 布衣之怒328.第324章 孔彥舟139.第137章 去處120.第119章 壽州201.第198章 入城第52章 解惑86.第86章 砸第60章 楊沂中193.第190章 袞雪265.第262章 跪和不跪156.第154章 洞房302.第298章 不對168.第166章 三線潰敗255.第252章 威脅第53章 罷工346.第342章 君要臣死103.第103章 孝子賢孫266.第263章 得寸進尺363.第359章 還有353.第349章 皇宮90.第90章 想要自己的地盤嗎?296.第292章 全殺了298.第294章 外強中乾353.第349章 皇宮296.第292章 全殺了113.第113章 你們的任務只有一個121.第120章 滿江紅260.第257章 求和271.第268章 虎豹騎182.第179章 破城條件251.第248章 對箭第9章 他是誰121.第120章 滿江紅86.第86章 砸第64章 功敗垂成158.第156章 真兇358.第354章 混搭133.第132章 逐漸宋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