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第190章 袞雪

第190章 袞雪

“說起來,當年你父親在潼川路任轉運官的時候,老道我還曾與他見過幾面,也喝過好幾次酒呢。”

酈瓊作爲一名學生出身的武將,自然知道應該把文生放在什麼位置上比較好。

碰巧劉瞻和辛贊已經開始計劃起了亳州教學的事情,讓虞允文來搭把手,一不墜了他的身份,二來,這幾乎算得上是半個閒差了,不至於馬上就讓他摻手到軍中的事情裡面來。

酈瓊這麼做很對,甚至與虞允文想的沒有什麼差別,知賊者莫若賊,若是他這麼快便重用一個叛逃而來的人,那虞允文反而要擔心了。

如今劉瞻,那個適才替他擋了一刀的老道士,與辛贊一起,三人一同從府衙裡出來,正要去看看學堂裡頭的情況。

只是沒想到,這位櫻寧居士竟然與自個兒的父親有交情,他和自己親爹父子之情極深,卻從未聽他提起過這樁事情。

此時便連忙拱手道:“原來是長輩故交,晚生見禮不及,還望先生恕罪。”

“恕罪,恕罪,”

劉瞻擺了擺手,“當時主要是張浚在西邊帶着吳家兄弟兩個打得厲害,本來想去看看有沒有能幫忙的地方,只可惜……”

富平之戰幾乎打光了宋國在西邊的部隊,若不是後來吳玠治蜀治得不錯,加上巴蜀那片地自個兒的底蘊也深,人多錢多糧多,不然的話,早怕就已經淪陷了去。

“像是張浚那樣的庸才,南渡以來的富平戰敗和淮西軍變,哪個與他脫得了干係?還劾李綱,殺曲端,疑岳飛,薦秦檜,雖名爲能臣,但實無可紀之功。”

老頭兒像是與那曾經的張相爺有些不好的過往,哪怕富平戰事已經過去了十二年,此時提起來,仍舊是一臉憤憤然的模樣。

虞允文本來就是從四川來的,心裡頭對張浚自然也是有所成見,此時聽這位講起,加上適才的事情,心裡頭已經對他有了好感。

雖然沒有附和,不過也是不住地點頭,已是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一旁的辛贊聽了,笑道:“這人老是計較那些個往事,也不怕後生笑話。”

劉瞻一副理所應當的模樣:“笑話什麼笑話?老道說的本就是實情!”

說着,又對虞允文道:

“你先祖伯施公本來也是這兩淮一片的人,不過自他的七世孫虞殷公任仁壽郡守之後,你家這一支便在蜀中待了下來,說起來,你與這宿州虞家,確實是一祖同宗的關係。”

這事兒虞允文當然曉得,但不說宿州虞氏已經分出來了成百上千年,就是他家這一脈,也已經在巴蜀之地待了有幾百年了,祖宗雖然是一個祖宗,可關係,卻並不是那份關係。

在投宿虞家的時候,他對虞家主也從未提起過這份子內情來,爲的就是不想牽連過深,如今被這位櫻寧居士給提起,他又想着自己適才與酈瓊說過的話兒,便並沒有否認。

“正如先生所言,的確如此,不然的話,學生也不會做出此等背棄祖宗的事情來,實在,實在是趙官家欺人太甚了些。”

兩個老頭又相視了一眼,辛贊收起了臉上的笑意,雖然兩人都沒有說什麼,可氣氛卻變得有些怪異了起來。

頓了頓,劉瞻又說道:

“後來老道聽說,你父親在知梓州的時候,秦檜曾經派人去討要過賦稅,卻被你父親給罵了回去,自此以後,朝中取仕便再沒用過蜀中的學子……可憐那人傑地靈之所在,不知道浪費了多少人才。”

虞允文向來以他父親爲傲,此時聽他提起,不免有些自豪了起來:

“確實如此,晚生年過而立未取得半點功名,便是因爲這件事了,若不是有幸遇到了官家,恐怕,如今仍是太學一學生而已。”

“既然如此,”劉瞻忽地停了下來,盯着他的眼睛道,“虞家與國家,你便當真選擇了虞家?”

這一問來得突然,虞允文頓了頓,才賠上了個笑:

“事已至此,多說已是無益。”

“不對,”老道士搖了搖頭,“你爹當年跟我提起你的時候,神態與剛纔你聽到他之時一模一樣,你……你……”

他好像想問點什麼,卻終究是沒能出口,反而是已經到了學堂這裡來,三人便很有默契的噤了聲,都沒有再說話。

自幾日前劉瞻剛到此地,便立馬招呼着學什麼入了學,雖然不過短短几日,但一來是他櫻寧居士的名聲大,二來,也是辛贊提前做好了功夫。

此時三間學堂裡面已經坐了一百來個學生,有在大聲朗讀《論語》的,有默默寫字的,還有一間,則好像是在做題考試的。

那間做題的學堂人數最多,恐怕有五六十人,幾乎佔據了這裡學生的一半人數,而且,光從模樣看來,也屬他們的年紀最大。

此時三人站在窗前,那窗戶邊上的學子寫字入了神去,竟然沒有發現三人的到來,反而是那尋案的教諭先生見了,朝着幾人拱了拱手,也算是打過了招呼。

這氣氛瞬間把虞允文給帶到了自己做學生的日子,他盯着那人案上的紙張,想看看是在答些什麼,卻發現並不是在答題,或者準確的來說,並不是在用文字答題。

他們,是在畫畫……當年徽宗皇帝還在汴京的時候,確實是有過招畫師而出題的考試,但畫畫這事兒,陶冶情操有妙用,實際的用處卻並不大。

就像是徽宗皇帝那般,書法作畫俱是天下一絕,又如何?去給金人做畫師嗎?

看到這裡,他的興趣便少了很多,不過見兩個老前輩正看得津津有味,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只得耐着性子,繼續看了下去。

那學生的畫作本就已經快要完成,虞允文卻是越看越迷糊了起來……他家世如此,對於這些東西自然不會像是劉邦那樣牛嚼牡丹,可是這人的這畫,確實是讓他看不懂。

那上面不過是一條路而已,準確的來說,更像是一塊空地,雖然地上填滿了磚頭,可前方盡是一片黑暗,什麼也沒有。

如此用心的畫這麼一個東西,倒不像是在作畫,更像是魯班門人在勾勒做工圖。

不過很快,他的眼睛便睜大了起來……因爲他看到那學生在畫完之後,又用毛筆在一塊磚頭上,細細地寫下了兩個字來。

那字寫的極小,說是在寫,其實也是在畫,若是不細細地看,當真恐怕就要忽視了去。

等他把兩個字寫完,虞允文只覺得胸口都快要喘不過氣來了,一種說不出來的感覺縈繞在他的心頭,像是興奮,又像是即將觸摸到什麼關鍵信息的激動。

那學生寫的是漢隸,是正兒八經的漢代八分隸書體,從左至右,分別是一個‘雪’字,一個‘袞’字。

合起來,便是袞雪。

漢建安二十年,曹操在陽平關擊敗張魯兄弟之後,帶着文官武將遊覽褒谷,那滔滔褒水一瀉而下,水星翻飛,雨霧空濛,雲蒸霞蔚,氣象萬千,便索來筆墨,寫下‘袞雪’二字。

而那之前閔家人說與皇帝聽的曹操運兵道,名字便叫作,袞雪。

(本章完)

286.第282章 可憐的軍師209.第206章 反悔110.第110章 莫須有128.第127章 交手200.第197章 水調歌頭282.第278章 下船140.第138章 憑仗第44章 欺人太甚160.第158章 家事第25章 種家姑娘284.第280章 試藥103.第103章 孝子賢孫160.第158章 家事298.第294章 外強中乾188.第185章 交待第4章 沒有常識145.第143章 下馬威84.第84章 感言108.第108章 自毀長城,誰是長城?194.第191章 城父345.第341章 帶路343.第339章 計劃第11章 上了賊船79.第79章 金人242.第239章 打住144.第142章 繼位136.請天假兄弟們, 明天補上367.第363章 身先士卒119.第118章 獻計147.第145章 過年啦344.第340章 販子223.第220章 再擋一次243.第240章 公主第40章 我不幹了第1章 再做皇帝245.第242章 恭福317.第313章 還是要打127.第126章 沒有拋棄257.第254章 公主之死72.第72章 真的第56章 血性243.第240章 公主第16章 君子報仇257.第254章 公主之死159.第157章 兄友弟恭211.第208章 打定主意334.第330章 折家170.第167章 再度啓程299.第295章 亂殺第62章 退路295.第291章 祈福316.第312章 超度215.第212章 就在今天77.第77章 我也要做點什麼217.第214章 怎麼變成了這樣223.第220章 再擋一次第47章 在這之前251.第248章 對箭285.第281章 勇士第29章 戴孝三日79.第79章 金人112.第112章 行刑 (下)363.第359章 還有第45章 劉季論詩268.第265章 藥第22章 種家軍350.第346章 心思328.第324章 孔彥舟260.第257章 求和27.第27章 什麼真相279.第276章 圍攻246.第243章 加錢85.第85章 關廟196.第193章 請求224.第221章 聽天由命321.第317章 進攻209.第206章 反悔158.第156章 真兇第1章 再做皇帝第29章 戴孝三日262.第259章 找茬261.第258章 信74.第74章 杖死大理寺288.第284章 大相國寺77.第77章 我也要做點什麼215.第212章 就在今天245.第242章 恭福97.第97章 關於教育211.第208章 打定主意264.第261章 丟臉73.第73章 假的70.第70章 劉錡284.第280章 試藥第11章 上了賊船193.第190章 袞雪256.第253章 條件第2章 賢君忠臣326.第322章 兩刀出三下331.第327章 不戰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