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第228章 兩頭下注

第228章 兩頭下注

康國公錢景臻,吳越國主錢繆之後,仁宗皇帝魯國公主的駙馬,薨于靖康元年十月,追贈太師會稽王。

他是老公主的親老公,兩人感情好得要命,一共生育了四子七女,光是在生孩子這條路上,老公主就花了整整十一年的時間。

幸好她還算長壽,不然的話,這一輩子回頭看的時候,發現自己盡生孩子去了。

其中長子錢忱,便是今日來尋見的榮國公了,作爲錢家的嫡長子,他也是錢家這一代的家主,也是一個歷經了四朝的老人,同時還是太子少保,掛了個瀘川軍節度使的職位,開府儀同三司。

二子錢愕,與老公主和皇帝南逃的時候死在了路上,因爲這事兒,老公主前些年身子骨硬朗的時候,沒少往皇宮裡跑,不爲別的,就是想要爲錢忱多討些爵位好處,籌碼嘛,就是自家二兒子的性命了。

三子錢錢愐和四子錢愷,都掛了節度使的虛職,也都有着開府儀同三司的資格,光從老公主的三個兒子來說,錢家就已經算得上是大宋外姓第一人了,更別提錢家人如其名,還有着無數座金山銀山的實力。

想那岳飛韓世忠乃至於張俊,哪個不是在外頭摸爬滾打了多年,把腦袋別在了腰帶上,才掙下了今日的一切,但錢家的幾個公子老爺,人從生下來就已經有了這些個東西,衆人夢寐以求的終點,在別人的眼裡,不過是人生的起點罷了。

要不怎麼會說人比人,氣死人。

對了,錢家的幾人的官職都是虛職,爵位雖然是真的,可是人睡一晚上的功夫,掙得錢就比一年的俸祿要多了,所以趙家給錢家的東西,更像是錦上添花的部件兒,錢家也知道趙官家生性多疑,畢竟在去年之前,他是一個連他親爹親哥寫來的信都不太認的人,一個自個兒一手提拔的岳飛都說貶就貶的人,一個他認下的那幾個宰相,忠心耿耿的全都沒有善終,反而是公認的奸佞們,有了極好下場的人。

所以雖然身處江南,但若沒有什麼大事,錢家的人一向是不會主動求見趙官家的。

但是今日竟然來了,不但來了,來的還是錢家的家主,劉邦撫須想了又想,終究是猜測不到他的來意。

不過他也算是想明白了一點,既然財神都他孃的找上門了,若是不剮狗日的一層皮下來,往後財神爺誤會了自己不缺錢,那可如何是好!

本來已經打算啓程的他,便耐着性子吩咐道:

“既然是榮國公求見,你應該放在第一個說纔對,讓人家等了這麼久,當真是把別人給怠慢了。4”

“以後再見到老公主的時候,她說老子擺架子不認人,這個罪名你狗日的來背。”

那禁軍被這話嚇得面色蒼白,求饒告罪了幾聲,又連忙折身回去,沒一會兒,就把那位劉邦素未謀面的榮國公給帶到了皇帝身前。

“臣瀘川軍節度使、充中太一宮使、寧武瀘州二軍觀察留後承宣節度錢忱,參見陛下。”

一個年紀與辛次膺差不多大的小老頭兒,稍微佝僂了下身子,頓了頓之後,朝着皇帝作了個揖。

一邊作揖,錢忱心裡頭暗道不好,這趙官家不但沒有免自己的禮,還一句話不說,讓自己走完這些個過場……

看來當真是母親在臨安把他得罪緊了,現在正在朝着自己使下馬威哩!

錢忱卻是不知,劉邦已經表現得非常的禮貌了。

換作別的人,比如說張俊或者誰誰誰,敢在他面前廢話這麼多,早就被他給打斷了,然後賞他們一個‘不要廢話、有屁快放’的批語。

也就是這老傢伙有錢,皇帝才耐心了許多,任由他說完,不打斷他,這不是來自於皇帝陛下的禮貌,什麼纔算得上是皇帝的禮貌?

兩人各懷所思,按照輩分來說,錢忱比現在的趙官家要高了好幾輩,而且兩家人沾親帶故的,自打皇帝去了江南……

這麼說吧,開封城破的時候,但凡是能值得上錢的玩意兒全都被金人給搶了去,皇帝孑然一身的南渡,這些年間又是新建皇宮,又是翻新臨安城,還把三衙禁軍從零招募到了十萬人,這些錢是哪裡來的?

還不是他錢家鼎力支持的!

兩人要說話,自然是說些家事,就算不是家事,那也是些不足爲外人道矣的事情,幾個武將官員全都隔遠了去,就連一直貼身伺候的黃彥節,這時候也站出了一丈遠的距離,杜絕了一切隔牆有耳的可能。

“額,不知道榮國公要見朕,可是有什麼緊要的事情?”

劉邦開門見山,錢忱自然也不打哈哈,拱手道:

“臣是特地來祝賀陛下破了亳州、殺死酈瓊這一心腹大患來的。”

“哦?”劉邦有些疑惑,“這亳州城破的消息恐怕還沒傳過淮河,榮國公的耳目倒真是靈通。”

錢忱壓根兒就沒想隱瞞,畢竟他就算用飛的,也沒那麼快從臨海趕到亳州來,便開口道:

“臣不敢相欺,自從老母從臨安返回臨海住所之後,臣便即刻動了身,奈何官家動作實在是快,旬月間便過了亳州,直到今日,方纔讓臣趕上。”

他這話倒是有意思,劉邦笑道:“那你還說是特地來祝賀朕取下亳州的。”

錢忱面不改色:“確實是這般,官家親率王師北上,所到之處無往不克,那亳州城破是必然的事情,酈瓊受死也是一定的,這天下人皆知,臣雖然愚昧,也是曉得的。”

佩服他拍馬屁的能力,劉邦有些舒坦:

“那,不得給點兒賀禮?”

這話一出,錢忱整個人都愣在了原地……趙官家,怎的把自己的詞兒給說了去?

劉邦還以爲是自己太過直接,把這老頭兒給嚇住了,便不再做聲,等他自個兒領悟領悟。

都以爲這些個位極人臣富甲天下的人是什麼榆木腦袋,劉邦可不會單純的認爲,這老小子能把持錢家十幾年,讓其不退反進,全然是靠的祖上庇佑。

果然,錢忱也笑了起來,他是被皇帝那麼直接的話給噎住了,畢竟往常時候皇帝要錢,都得繞上個百八十個彎,今日這般直接,倒是像極了他手下人去收租收貸時候的模樣。

“上次母親告知了臣她在臨安時候的事情,說三軍齊動,官家壓力忒大了些,便討了些銀兩替官家犒賞將士。”

“這本是應該做的事情,但是母親只要了十幾萬兩,這兩淮沿線、漢軍各部如此多人,哪裡能夠!”

“臣便讓家中人在各地鋪子籌備了些錢來,給官家送來了。”

良言一句三冬暖,劉邦現在就被暖得不行,眼淚都快感動下來了。

忠臣吶,這老小子當真是個忠臣吶!

劉子羽和胡銓兩個小子幾乎每日一封信函,來讓自個兒省着點花,說是去年攢下的船賦已經花差不多了,今年斷了與北邊的水路,收入大減。

這不,就遇到財神到了。

拉着錢忱的手,劉邦一臉感懷的模樣:“不知道老哥哥帶了多少錢來?”

錢忱像是被他的高興感染了一般,連他岔了輩分都沒在意:

“不多不多,糧草三千斤,豬羊各五百頭,還有銅板三十萬貫。”

這還叫不多……

劉邦輕輕吸了口氣:“再封你兒子也做個國公!”

說着,估摸了下他的年齡,又說道:“若是你有年紀合適的孫女兒,便送到宮裡頭去吧,待朕回了臨安,就與她把親給成了。”

他算是明白了,現在他的幾個女人裡頭,只有種雨懷了孕,而自己又剛好是在壯年,日後不知道還要生多少。

這種模糊不清的說辭,最容易讓人聯想到‘皇后’‘太子’‘未來皇帝’的這種詞兒,而這,也是目前他能夠開出來的,最好的籌碼了。

果不其然,錢忱樂極了,嘴上卻是謙虛道:

“分內之事,分內之事,官家何必褒獎?”

“只是希望陛下惦記着母親年歲已高,許多事情都看不明白,勿要與她計較太多,勿要怪罪於她……這樣的話,臣便是心滿意足了。”

這話讓劉邦收起了笑容,他看着這個樂呵呵的老頭,暗中提醒了下自己:

老小子不是庸人。

若是庸人的話,如何會聯想到自己會怪罪在老公主的身上去,要麼他有着特別清晰的消息,要麼,他有着特別清晰的判斷。

更可能的是,兩者都有。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你可還有別的要求?” 錢忱仍是在笑,對於皇帝臉色的轉變像是沒看到一般:

“若說還有……等他日官家進了汴京,城中的各項生計終是不能斷了去,到時若是有用到錢家的地方,官家盡請吩咐。”

想要做汴京城裡頭的生意,他話倒是說得靈巧,好像他們不是去做生意的,是去幫自己忙的一般。

這老小子,深不可測呀。

心裡頭對這人已經有了個初步的評價,不過人家終究是來示好的,這種押注的他大戶他也不是沒有見過,當年在他身上押注的第一人,就是他的老岳丈、呂雉的親爹了。

“榮國公開了口,朕便記下了。”

兩人笑得越來越大聲,讓周圍的人不禁有些側耳,卻不知道這兩位是遇到了什麼開心的事情。

……

太康城外的錢忱送到了禮,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回答。

而汴京城裡,紫宸殿中。

儘管完顏兀朮尊重哈迷蚩得緊,儘管他知道這位軍師向來不會做什麼無的放矢的事情,但不久前纔剛讓人取了幾個漢將的性命,又親口說了‘漢人狡詐’的這種話兒來。

現在偏生哈迷蚩引薦的人,又是一個漢人。

所以完顏兀朮並沒有露出過多的熱情來,甚至生出了幾分冷漠:

“若是談論兵事,本王攜千將而來,沒有向一漢人下問的道理。”

“若是談論政事,那軍師當帶他去見皇帝,帶到這裡來作甚?汴京城中十萬軍馬,沒有一口多餘的米飯留給閒人。”

哈迷蚩不以爲忤:“既不談兵事,也不談政事。”

“那,軍師便不必引薦了。”

這蒙面老頭兒在完顏兀朮面前,全然沒有旁人那般拘束,相反的,他看起來還非常的輕鬆。

“是臣下說得不夠詳細,應該說是既要談兵事,也要談政事。”

“這位錢先生,正是江南錢家的人,元帥若是想不起來,當年承建上京會寧府的生意,便是他家做的。”

完顏阿骨打在二十七年前於會寧府建國反遼,後來對遼國作戰連戰連勝,將遼國財物掠奪之後,大肆興建其首都,而那個時候,宋國的匠人們正在汴京爲徽宗皇帝想辦法造園子,女真人打仗可以,建房什麼的,確實是不行。

如此,便有了錢家攬下了這筆大活兒的機會,哈迷蚩這麼一說,完顏兀朮當然也就記起來了,自個兒在會寧府的宅邸,就是這家人建的。

“那……”

“錢先生是知道四太子憂心國事,獨自領兵在這開封府,也沒個解憂的人。”

“他來……”“我來……”

錢家的人與哈迷蚩一同開口:“正是爲四太子分憂的。”

完顏兀朮已經隱隱感受到了什麼,整個人豁然變得開朗了起來,臉上的橫肉不住地抖動着:

“卻不知道這位先生,當如何爲本王分憂?”

那人作了一揖道:“我姓錢,單名一個愷字,擔不起四太子的先生。”

“分憂這種話兒其實是誇張了一些,準確的來說,我是來替四太子進行犒賞之事的。”

“畢竟打仗幫不得忙,別的也插不上手,只徒有些阿堵物,希望四太子勿要嫌棄纔是。”

完顏兀朮大手一擺:“本王不是個喜歡拐彎抹角的人,嫌不嫌棄的話,就看錢先生的誠意了。”

錢愷抿嘴而笑:

“不多不多,糧草七千斤,豬羊各五百頭,還有銅板……五十萬貫。”

這般闊綽的手筆,讓即使是這些個見慣了宋國富饒的人,仍是忍不住倒吸了口涼氣。

宋遼《檀淵之盟》之前,真宗皇帝對負責談判的曹利交待,‘只要不割地,能講和,遼國就算要百萬錢財,也可以答應。’

寇準知道了這事兒,把曹利叫了過去道:“官家雖然有百萬之約,但要是超過三十萬,我就砍了你的腦袋!”

最後的條件,遼國求和同樣心切,哪裡敢獅子大開口,便是宋國每年向遼國提供‘助軍旅之費’,銀絹合計三十萬。

曹利就高興啊,興沖沖地回去交旨,請見的時候,真宗皇帝正在吃飯,便讓內侍去問他的話,曹利洋洋自得的比劃了三個手指,嚇得內侍一跳,回去告訴真宗皇帝說:“三百萬兩。”

一年三百萬,嚇得真宗差點沒當場背氣過去,知道後來曉得才花了三十萬,高興得重賞了曹利。

是,大宋有錢,一直都有錢。

有錢到周圍諸國在它的面前,無一不是一副鄉下人、土包子的模樣。

宋金聯合攻遼的時候,約好把燕雲十六州交還給宋,條件則是宋國把給遼國的歲幣轉給金國。

就這,完顏阿骨打當時也是卯着膽子提的,畢竟一來沒見宋軍出手,不知其底細。

二來,三十萬,太多了,對於那時候的女真來說,太多太多了。

而如今,錢家人張口就給出了差不多是歲幣一倍的數目出來……

你說這些人,會是個什麼樣的想法?

完顏兀朮同樣不是傻子,一邊高興,一邊問道:

“錢先生的條件是什麼?”

錢愷拱手:“兩國海上之路已斷,錢家許多生意都沒了去處。”

“自然是,想請四太子給條路,行個方便,咱們互相都很方便。”

斷了海運的路,宋國只是少了一半的船賦,生意人只是少了一半的生意。

但不能往北,他們還能往南。

金國不一樣,沒了宋國,絲綢、茶葉、瓷器、書籍,再沒了別的地方能夠提供給他們,而這,恰好是朝中議和一派最大的憑仗,也是完顏兀朮承受壓力最大的來源。

如今,倒真是個兩全其美的法子。

四太子想也沒想,答應得很痛快。

各位九月安康,萬事如意

(本章完)

297.第293章 動手235.第232章 老謀深算郭藥師27.第27章 什麼真相340.第336章 懷疑372.第368章 後手第48章 大宋學子137.第135章 終於來了186.第183章 真君子173.第170章 酈瓊225.第222章 死士第62章 退路第54章 去上朝276.第273章 送禮第45章 劉季論詩321.第317章 進攻203.第200章 藥311.第307章 名士之後361.第357章 後手204.第201章 條件351.第347章 潰兵第56章 血性113.第113章 你們的任務只有一個第4章 沒有常識第6章 都是誤會133.第132章 逐漸宋化301.第297章 活路第46章 太學327.第323章 威脅279.第276章 圍攻245.第242章 恭福285.第281章 勇士364.第360章 二五仔第28章 你也配姓劉第22章 種家軍257.第254章 公主之死135.第134章 甜蜜的負擔274.第271章 夜叉獻策第9章 他是誰108.第108章 自毀長城,誰是長城?273.第270章 發狂294.第290章 壽誕第10章 針尖對麥芒104.第104章 什麼都不要就是什麼都想要169.一月一次373.第369章 大餌164.第162章 兵臨城下374.第370章 謀逆272.第269章 發狂242.第239章 打住295.第291章 祈福361.第357章 後手330.第326章 誆人123.第122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347.第343章 貪功158.第156章 真兇267.第264章 該死第49章 規矩第43章 種雨291.第287章 越權231.第228章 兩頭下注第10章 針尖對麥芒188.第185章 交待315.第311章 慢了一步69.第69章 進城157.第155章 從古至今第一惡人346.第342章 君要臣死90.第90章 想要自己的地盤嗎?215.第212章 就在今天第57章 大局217.第214章 怎麼變成了這樣283.第279章 復仇347.第343章 貪功323.第319章 行軍318.第314章 天神下凡252.第249章 張太尉祭河75.第75章 缺點276.第273章 送禮235.第232章 老謀深算郭藥師117.第116章 大宋張太尉254.第251章 聰明人第1章 再做皇帝243.第240章 公主第9章 他是誰第7章 請客吃飯314.第310章 冒險124.第123章 西行164.第162章 兵臨城下206.第203章 選擇348.第344章 啓程349.第345章 四面受敵215.第212章 就在今天219.第216章 該受328.第324章 孔彥舟87.第87章 沒你也行227.第224章 棄疾102.第102章 四國131.第130章 都有仇236.第233章 果然214.第211章 赫日自當中第59章 沒醉